有关版本本科论文范文 跟叶德辉古籍版本鉴定思想探析*类论文怎么写

这是一篇与版本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叶德辉古籍版本鉴定思想探析*

徐曼,都哲如,绳琳静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关键词:叶德辉;古籍鉴定;古籍整理;古籍版本

摘 要:叶德辉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版本学家,文章将叶德辉放在中国历史文化视野之下,初步总结了叶德辉古籍版本鉴定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其思想产生的渊源,评价其版本鉴定思想的文献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9-0138-03

叶德辉(1864—1927年),字焕彬,号直山,别号郋园,学问淹通,嗜书成性,攻于目录、版本、校勘等学问之研究,为清末民初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当代著名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曾经说过:“叶德辉一生所长,仍在版本之学.”[1]叶德辉对宋、元、明、清各代古籍版本做了翔实的考证,总结了古籍版本特点及其鉴别方法.他在古籍版本鉴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今人深受其惠,他所提出的诸多关于古籍版本鉴定的思想对现今古籍整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古籍版本鉴定的基本思想

1.1强调古籍版本鉴定的重要性

版本鉴定于藏书建设的重要性.纵观叶德辉藏书,除少量宋本外,更多的是别本、异本及当时刻的精善之本.由于古籍善本动辄数千金的,加之“宋以来儒者但求义理,于字句多不校勘”“宋刻书多讹误”,使叶德辉在藏书时对古籍版本鉴定必须慎之又慎[2].在叶德辉看来,清一代刻本虽存在不足,但是也不乏精善之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清刻本在质量上并不亚于宋元本,并形成“崇宋重清”的藏书思想[3],体现了版本鉴定于读书治学的重要性.叶德辉“龂龂于板本之鉴定”,源于他对版本鉴定以及版本之学重要性的认识,他曾说:“版本之学,为考据之先河,一字千金,何可藐视.”在叶德辉看来,版本学与校勘学、目录学三者同为清代学术之根基,并且三者联系密切、互为表里,因此“故予每得一书,必广求众本,考其异同”.叶德辉在《藏书十约·校勘七》中提出了死校与活校之说,他提出的“以此本校彼本”“择众本以校底本”思想,其本质皆在求其善本,为读书治学提供了较为“完美”的书籍版本[4].

1.2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

叶德辉主张对待古籍版本应持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批判精神,不拘泥于前人论断和时代风气,勇于在理性分析考查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对待宋、元、明、清各代古籍版本,应持实事求是之原则,树立正确的版本观念.叶德辉在对待宋刻本时就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他指出“不当震于宋刻之名”,认为“宋本亦有不可据者”,且以经部为多,此种说法实为对佞宋之风气进行的有力的批判.究其原因,一是“宋以来儒者但求义理,于字句多不校勘.其书即属宋版精雕,只可为玩赏之资,不足供校雠之用”.二是所传非善本,“宋以下,元本次之.然元本源出于宋,故有宋善本已亡,而幸元本犹存,胜于宋刻者”.三是“宋刻书多讹舛”.叶德辉认为,古籍版本不一定年代愈早愈可靠,进行古籍鉴定时,须持一个正确的版本观[5].具体操作方面,叶德辉综合运用多种版本鉴别方法,全方位鉴别古书版本.他在以目录学知识鉴定古籍版本的基础上,还从书籍版式、纸料、墨迹、刻工、字体、行款、印章题记、序跋、避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对古籍版本给予全面的判断.

1.3注重理清古籍版本源流的思想

叶德辉所著的《郋园读书志》一书中,收录了其为藏书而进行校雠的成果,该书所收各序跋评论及版本优劣,参校异同,很多地方牵扯校勘,许多题跋本身都堪称一篇校勘记.书中不仅列举一书之各种版本,还考证了各种版本之间的关系,如“孰为祖本、孰为翻刻本、一书刻本有几个系统等”,原原本本,源流清晰.叶德辉在《郋园读书志》卷一著录《十三经注疏》416卷,以明嘉靖中福建巡按御使李元阳校刻本为例,他指出:“先是,南京国子监存有宋、元旧版《注疏》,明正德中递有修补,嘉靖中叶,福建巡按御史李元阳据以重刊,每半叶9行,行21字,即此所谓闽刻本是也.南监本阙《仪礼》,嘉靖五年(1526),陈凤梧刻《仪礼注疏》于山东,以板送监,10行,行20字,至是李元阳并据以重刊.万历六年(1578)至二十一年(1593),北京国子监又据此本再雕行字如闽本,惟字体狭而长,不及闽本字体横宽之悦目.崇祯庚辰常熟毛晋汲古阁又刻之……”由此可以清楚地知道,明嘉靖中福建巡按御史李元阳校刻本《十三经注疏》与其他各版本的源流关系.

1.4将古籍鉴定与古籍整理相结合

1.4.1古籍鉴定与古籍收藏相结合.叶德辉在购置书籍方面,对古籍版本之要求颇为严格,实为数十年版本鉴定经历所得,如:他在收藏经部书籍时曾说:“经有明南监本,皆杂凑宋监、元学诸刻而成,其书亦尚易觏.而北监本、毛晋汲古阁本次之.此板之旧者,为乾嘉以前学者通用之书.官刻有武英殿本为最佳,广东翻刻则未善”.

1.4.2古籍鉴定与古籍校勘相结合.在古籍校勘的方法上,叶德辉认为,“今试言其法,曰死校,曰活校.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文……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择善而从,别为丛书,板归一式”[6].

1.4.3古籍鉴定与古籍出版相结合.叶德辉在影印古籍时非常重视对版本的选择,以保证所流布典籍的学术质量.一方面,叶德辉自身的刻书行为与版本鉴定密切相关,其刻印书籍多达160余种,皆“审慎择取、精于校雠”,出版质量颇高[7];另一方面,叶德辉积极协助湖南的思贤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开展出版工作,尤其以帮助商务印书馆完成《四部丛刊》出版之事宜为代表.从辨别版本的优劣到研讨书目的取舍,无不积极建言献策[8],对经、子、集部应选之版本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多方努力为《四部丛刊》所影印之书提供尽可能完善的版本[9].

1.5造福后学之治学理念

1.5.1叶德辉对版本鉴定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叶德辉受到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的启示,他说:“顾其书限于本例,不及刻书源流与夫校勘家掌故,是固览者所亟欲补其缺略者”,他将前人版本研究成果和个人版本鉴定经验总结升华为可供传习的专学《书林清话》,该书介绍了古籍版本的基本常识、历代版刻的主要特征及版本鉴定的主要方法,并列举了许多著名版刻的实例,资料丰赡,论述翔实,成为后人进行古籍版本研究、收藏、鉴赏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1.5.2叶德辉将古籍鉴定和整理的成果授之于众.题跋为叶德辉著述的一种形式,《郋园读书志》一书即为叶德辉之读书笔记,该书充分借鉴了传统考据式书目提要的精华,融版本鉴定、史料考证、史学评论为一体,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版本目录学著作[10].其凡著录图书,均详列版本,力加考订.

1.5.3叶德辉授人法则,指引后学[11].叶德辉将版本鉴定理论付诸古籍收藏、刊刻出版之实践,他以“绵斯文之绪”为己任,在传承国学、砥砺后学方面贡献颇多[12].

2叶德辉版本鉴定思想的渊源

2.1生命体验及人生意义的追寻

藏书、鉴书、刻书构成了叶德辉学术研究活动的主线,古籍版本鉴定是其学术研究活动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他通过已有的藏书掌握版本知识,并以此指导藏书活动;另一方面,他通过鉴定古籍版本,选择精校善本付梓刊刻,以实现人生的最高追求.叶德辉一生致力于古籍的收藏和校勘,精于版本目录之学.叶德辉继承了曾祖父与祖父两代之藏书,同时也继承了家族藏书聚书的思想,累书30余万卷.其先辈留下的部分书籍成为叶德辉认识版本的基础,得以此窥探版本之门径.他藏而为读,嗜书如命,读书治学对书籍版本的要求在叶德辉心中成为必然,所以,其特别强调版本的重要性.谭卓垣等人认为,叶德辉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叙述了中国雕版的历史、各代刻书的优劣以及关于图书的掌故,就是得助于本身的藏书[13].叶德辉身处清末,一方面,他深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中华传统典籍备受蹂躏、多遭灾厄;另一方面,他深知刻书“或子孙食其禄,或乱世保其家,或数百年板本流传,令人景仰”,最终形成了其将古籍鉴定与文献整理紧密结合的古籍鉴定思想和理念,他精选尽量完美的版本,付梓刊印,流布文存.

2.2理论渊源:清代版本学研究的繁荣

清代是中国古籍版本学的繁荣时期[14],曾产生了以钱曾《读书敏求记》、毛扆《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孙从添《藏害纪要》、于敏中《天禄琳琅书目》、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顾广圻《思适斋集》以及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等为代表的版本学著作,他们开始初步总结以前零星的版本鉴定思想和方法.至清代晚期,鉴赏派版本学继续发展,逐渐超越校雠派版本学,版本学家开始进一步总结各时代的版本特征,较之前版本研究有较大进步,孙毓修等一批版本学家先后涌现,大批版本学著作诞生.上述版本学著作对叶德辉版本鉴定思想的形成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此外,在古籍版本鉴定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叶德辉与孙毓修[15]、张元济、缪荃孙等[16]有过诸多讨论.

3评价及影响

3.1体现深厚的学术关怀

叶德辉是一位性情中人,其版本鉴定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含有人性感情方面的因子[17].通过分析叶德辉版本鉴定思想,可以发现他在版本鉴定方面深厚的学术关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叶德辉对“学人”的深刻关怀.他认为版本鉴定是古籍版本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进行读书治学的前提,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将以往一些古籍鉴定方法进行总结,并结合自身实践,较为体统地阐述了古籍鉴定的通例准则,将古籍版本鉴定理论付诸刊刻出版之实践,将古籍鉴定和整理的成果授之于众,造福后人.另一方面,叶德辉对“文献”的科学定位.他认为版本鉴定重在经眼,而不能只靠前人的文字记载主观臆断,应科学公正地对待宋、元、明、清各代版本,理清古籍版本源流,实事求是地评论某一版本之价值与地位,这种关怀是本着对典籍负责、对学人负责以及对中华文化传承负责,体现了中国传统儒者深刻的文化自觉[18].

3.2指导后世古籍版本鉴定理论

叶德辉对某一批书、某一时代的书的版本特征进行全面总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总体的状况和判断的依据,使版本研究的方式发生质的飞跃,为现代版本学的理论渊薮[19].叶德辉版本学思想的结晶《书林清话》是版本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它在版本学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和重要地位是任何一部著作也代替不了的[20].后人研究版本学的著作,尤其是版本鉴定的著作,无不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和珍贵的资料.例如,张元济《中国版本学》、钱基博《版本通义》、吴则虞《版本通论》、洪北江《古书版本学》、严佐之《古书版本学概论》、李致忠《古籍版本鉴定》、李清志《古书版本鉴定研究》等.此外,在叶德辉的版本研究成果中,古籍版本鉴定是居于致用的位置,也就是说,对古籍版本各个方面的探索所认识的规律,是古籍版本鉴定的根据,古籍版本鉴定则是以这些规律的认识为前提去实际运用,规律的探索是根,实际的运用是果[21].但是,叶德辉研究版本遵循和发扬的仍是清代朴学(古代质朴之学)的传统,重材料、重证据,而在理论的总结和分析上缺乏一种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气势,有些地方不能尽如人意,这也是时代所限,不能过于苛求[22].

4结语

分析叶德辉古籍版本鉴定的基本思想,从中可以感受到清末民初这一时期之学者对古籍整理工作所做的贡献,领略他们的远见卓识和博大思想.清末民国时期版本学家所提出的诸多版本鉴定方法和理念对当前古籍整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古籍整理工作留下了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张舜徽.清儒学记[M].济南:齐鲁书社,1991:365.

[2]叶德辉.郋园读书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9-340.

[3]刘孝平.叶德辉文献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4]江瑞芹.叶德辉《书林清话》版本学思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6]叶德辉.藏书十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

[7]谢国祯.明清笔记谈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62-164.

[8]沈俊平.叶德辉与《四部丛刊》[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2):82-87.

[9]叶德辉.叶德辉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1-76.

[10]张晶萍.叶德辉生平及学术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12.

[11]杜迈之,张承宗.叶德辉评传[M].长沙:岳麓书社,1986:78.

[12]李晓聃.湘学略[M].长沙:岳麓书社,1985:217.

[13]谭卓垣,伦明,徐绍棨,等.清代藏书楼发展史续补藏书纪事诗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64.

[14]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93.

[15]王逸明,李璞.叶德辉年谱[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397-405.

[16]缪荃孙.艺风堂友朋书札(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34-565.

[17]谢凯.叶德辉《书林清话》所蕴感情考述[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3):71-73.

[18]黄俊杰.东亚儒家传统中的人文精神[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4):26-35.

[19]初昌雄.清代在版本鉴定上的成就[J].图书馆学刊,1995(2):57-59.

[20]钱基博.版本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

[21]魏隐儒,王金雨.古籍版本鉴定丛谈[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11.

[22]袁庆述.版本目录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37.

(编校:马怀云)

版本论文范文结:

适合版本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版本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