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医学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与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法医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

石 娜

山东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 要】目的:在鉴定心源性猝死的案件时,为确定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不仅要进行尸体解剖,还要对死者进行病理学检查,然后联系死者的既往病史来确定死因.为了能够为心源性猝死案件提供可靠、科学的法医学鉴定结果,本文对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及法医学病理学特点进行了统计与探讨.方法:收集统计了 86 例心源性猝死案例,回顾性分析了死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死亡原因等.结果:86 例心源性猝死者中男性死者 58 例,女性死者 28 例,死者的年龄一般在 18-45 岁之间.发病原因方面,37 例死者有冠心病史,22 例死者患有心肌病,10 例死者患有心肌炎.结论:由结果分析得知,冠心病患者在心源性猝死的案件中所占据的比例较大,应激反应是造成心源性猝死出现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诱因;内因;法医学鉴定

猝死通常是因为死者体内的重要器官出现了急性功能障碍,或是因为死者自身就存在尚未被发现的潜在性疾病,从而导致了突发性的死亡.一般猝死者的身体状态在死亡前看上去都比较健康,死前也没有明显的征兆,猝死的场所一般都是日常的生活及工作场所,猝死的发生都在人们的意料之外.由于猝死事件的突然性及意外性, 极易造成人们对死亡原因产生误解、怀疑,认为是他杀案件,此外,有些犯罪嫌疑人会利用此特征对其犯罪行为进行掩盖,因此加强猝死原因的研究十分重要.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猝死.由相关资料分析得知,心源性猝死占成年人猝死的第一位,在我国心源性猝死占总猝死人数的 55% 左右.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收集了 86 例心源性猝死案例及其法医学鉴定结果,对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进行了统计.

1 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原则分析

1.1 鉴定人员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意识

作为我们的法医工作人员,主要的任务是应用法医作为侦查、审判的依据、线索,在案件处理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也可以说涉及到生存死亡的问题, 正确、 科学、合理的处理能够保护好人,打击坏人,稍有偏差就会存在着冤假错案.所以说,我们需要谨记实事求是的准则,在进行任何案件鉴定的时候, 都需要严格遵循该原则,若是存在着其原则、思想偏离的时候,需要进行纠正.

1.2 具有坚持真理的精神

法医鉴定案件通常会关系到诸多方面利益,时常存在着托人说情、威胁、贿赂等的情况,法医鉴定人员应该敢于坚持对各不正之风的抗拒,只按照实事求是进行说话,不受外界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是重大案件越是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力求客观的反映现实,提供出真实的情况.有个别的同行人员屈服政治压力,违心做出错误的结论, 或者是见风使舵, 模棱两可,看当权者的颜色进行行事,东风硬向西风倒,西风硬向西外,结论也是改来改去,就是不敢坚持真理.还有人不是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客观事实进行反映,而是采用了所学的知识颠倒是非黑白,为某一个团队、个人利益进行服务.若是屈服了某种压力不敢说实话是可悲的,那么故意颠倒黑白就是非常可恶的,将失去做法医的起码原则.因此,在进行实际案件的鉴定过程中, 我们的法医必须坚持真理, 说实话,求事实.

1.3 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法医鉴定工作若是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并不是指法医就能够独断专行,不听取任何的意见.反之,在听取了各方的意见之后,按照尸体所见经过周密思考之后,才能做出科学、合理地结论.在法医的鉴定阶段,应该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不能先入为主,偏听偏信.就当事人、家属以及侦查人员等的意见需要认真的听取,仔细的研究,也不能认为别人的意见都是毫无道理的,尽管说有的时候外行人提出了怀疑看上去都是毫无根据的,但是若是可以认真的听取,仔细的研究,那么将使得我们考虑问题更加的周密.使得鉴定的结论更符合实际情况.除此之外,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出精神,坚持以平等的态度对人,坚持实事求是,不可因为客观的压力就以权威自居,使人不敢说真话.在事实上,内行与权威只要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意见,才能谈得上是权威的意见,否之只是一时的得势,还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2 资料与方法

收集了 86 例心源性猝死案件,其中男性死者 58 例,女性死者 28 例,男女死者比例约为 2:1.死者年龄分布范围为 2 个月至 80 岁,其中三岁以下的 3 例,3-18 岁的5例, 18-45岁的42例, 而45岁以上的38例.对 86 例心源性猝死案件进行分析发现,52 例死者猝死时间发生在深秋及冬季,占总案例的 60.5%;34 例死者猝死时间发生在春夏季,占总案例的 39.5%.86 例心源性猝死案件中,58 例在有监管的场所中发生猝死,15 例在医疗场发生猝死,13 例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猝死.

3 结果分析

3.1 心源性猝死的诱因

86 例心源性猝死者中,54 例死者在争吵厮打过程或在进行体力劳动时出现了应激反应导致猝死;17 例死者在输液、晨起、洗澡过程中因为心脏负荷突然增加而引发猝死;15 例死者在摄入毒品、酒精之后发生猝死,其中因饮酒发生猝死的为 12 例,因吸毒发生猝死的为 3 例.

3.2 心源性猝死的内因

通过对心源性猝死死者进行尸体解剖、病理学检查发现,死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死因主要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动脉瘤破裂等,其中 37 例死者患有冠心病,22 例死者患有心肌病,10 例死者患有心肌炎,9 例死者有动脉瘤破裂的症状,8 例死者心脏结构异常.

4 讨论

通过对 86 例心源性猝死案例分析得知,大多数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都存在诱发原因,如本次所选取的案例中,54 例死者是在争吵厮打或进行体力劳动过程中发生猝死,17 例是在晨起、输液或洗澡过程中发生猝死,15 例是在摄入毒品、酒精后发生猝死.对其诱因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外部原因引发猝死的机制可能是:第一,由于部分死者的情绪较为激动,使得兴奋延髓的血管中枢受到刺激,导致死者交感——肾上腺素神经的压力变高,从而引起死者血浆内儿茶酚胺浓度增高,而儿茶酚胺在人体内分布不平衡,则会引起人体神经发射性抑制现象,导致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最终导致心率失常而发生猝死.第二,部分死者猝死的原因是由于心脏负荷突然加快,导致心机耗氧量增加,引发心肌供血不足和血压升高,加剧了心肌的应激性, 最终引发心力衰竭导致猝死.第三,发生在睡眠中的心源性猝死,通常是发生在睡眠转初醒的过程中,此时死者的心电稳定平衡被打破,增加了心率失常的概率,如死者患有潜在性的心脏疾病,就有可能引发猝死.第四,喝酒及吸毒引起的猝死, 由于酒精长时间在人体内发酵,可能会引起酒精性的心脏病,而吸毒对人体各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伤害相当大,因此喝酒、吸毒都会增加猝死的发生率.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研究心源性猝死的死因对流行疾病统计、排除刑侦案件、预测和防治心脏疾病风险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作为法医工作者,在对心源性猝死死者进行鉴定时, 必须全面、 严格、谨慎地进行鉴定.

参考文献

[1]王恩华,崔军,段惠军等.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9-134.[2] 赵子琴 , 陈玉川 , 王英元等 . 法医病 理 学 [M].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社 ,2005:370-386.

[3] 徐英含 . 最新法医病理学 [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494).

[4] 祝家镇 . 法医病理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49-350.

[5] 王凤彩 , 李智莉 , 王学磊等 . 主动脉夹层 14 例临床分析 [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26).

[6] 吕才模 , 木拉提 , 米吉提 .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研究现状 [J]. 现代生物学进展 ,2008,6(01):32-33.

[7] 冯友贤 . 血管外科学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416).

[8] 蒋耀光 , 刘维永 . 胸部创伤 [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243).

法医学论文范文结:

适合法医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法医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中国法医学杂志

热门法医学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