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鉴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茶汤品鉴风味轮让茶汤品鉴、冲泡技艺更趋精准类论文范文例文

关于免费品鉴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品鉴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茶汤品鉴风味轮让茶汤品鉴、冲泡技艺更趋精准

世界上第一个风味轮是20 世纪70 年代末,由化学家Morten C. Meilgaard 博士与他的随从为啤酒的风味归纳的.从而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Ann C.Noble 依据上一个啤酒风味轮制作了红酒风味轮.随后,又有了关于威士忌品鉴的香气& 风味.

从那时起,其他的行业也相继依照这些风味轮制定了自己的风味轮,咖啡业也是其中之一.风味轮格子里的诸多词汇是用来对咖啡产品进行区分类别、咖啡培训规范化以及促进业内人士在感官和风味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架桥.咖啡风味轮将咖啡品鉴师、咖啡制作设备、咖啡出口商和进口商以及咖啡消费者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共同的语言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对咖啡,这个客观的饮品,在主观上达到共鸣的效果.【什么是茶汤品鉴风味轮?】

同为世界级的饮料,中国茶因产地和工艺的不同,被区分为六大茶类,每一类茶又有各自的风格细分.每一种茶也都有自己的香气、滋味、口感、风格.同样可以制作出属于中国茶的品鉴风味轮.我们参照《咖啡风味轮》《威士忌香气& 风味》设计原理和设计风格,把中国《GB/T 14487 - 201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 - 2009 )》以及当下茶人茶汤品鉴中常用汤色、香气、滋味、体感的术语词汇进行梳理、分类、集合、简化,再加以具有画面感、生活常识感的延伸描述词句,并结合弘益大学堂课堂教学实践和笔者400 余篇习茶笔记和品鉴经验,比对实物,绘制出适用于现代生活美学空间内日常茶汤品味、品鉴、交流分享的茶汤风味图.

【为什么绘制茶汤品鉴风味轮?】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经历、对茶叶的认知、茶汤品鉴经验、茶类冲泡技艺实践有差异,对于味道的偏好有很大差异,接受阈值也大大不同.我们可以尝出一种味道,但是不能很准确地描述出来.

设计茶汤品鉴风味轮可以把感知到的味觉、嗅觉、感觉,系统并且具象地归类,配合着日常茶汤品鉴练习,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茶汤所有滋味、香气、体感中最细微的差异.把闻到的味道幻化成某种与生活可连接的场景,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茶汤视觉、味觉、感觉记忆库,积累滋味、香气、体感词汇和记忆数据链.帮助辨析茶汤在不同情境、不同冲泡条件下所呈现的不同风味,区分茶叶之优劣.茶汤品鉴风味轮尽量将专家、茶师、审评师、茶人、茶叶消费者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品鉴词汇,进行良好的沟通,于相对客观的条件中,在主观上达到共鸣的效果.

一切对茶叶、茶汤的理解以及认知,冲泡技艺上的能力,全部都是为了表现出茶叶、茶汤品质更美好的一面,从而能够品悦茶带给我们的美好,在一杯茶汤里寻味美好生活.

【怎样使用茶汤品鉴风味轮?】茶汤风味轮分为五部分,内环为茶汤汤色描述,外环分为香气、滋味(涩、苦、鲜、甜、鲜)、体感(体感、口感、气感)、异味四部分,既有《GB/T 14487 - 201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中的描述词语又有当下茶友品鉴茶汤经常用到的词汇描述,同时在最外轮是具象的、画面感的、生活意境化的描述.

1、汤色描述,主要汇集《GB/T 14487 - 201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中的汤色描述词语,根据词语中重复出现的字进行简化、组合,找到合适的茶汤描述词语.

汤色呈现:浅、清、澈、明、亮、净、鲜、艳、深、浓、暗、混、浊.

字与字、与颜色字可组合成词,如明亮、深暗、黄亮、红明等.

汤色色系与定语

绿:艳 | 黄黄:嫩 | 浅 | 清 | 绿 | 橙 | 深 | 金 | 姜 | 红 | 棕 | 褐

红:微 | 浅 | 粉 | 橙 | 棕 | 深

褐:青 | 黄 | 红 | 栗 | 黑

2.香气描述:高 扬 长 郁 锐 浓 幽

花 香:栀子花香 | 兰香 | 山桂 | 肉桂 | 月桂花香 | 玉兰香 | 茉莉花香 | 玫瑰花香 | 百合花香

叶 香:小芽未展的嫩香 | 山野草原青草香 | 粽叶香 | 糯叶香 | 秋天干荷叶香 | 季节香(春夏秋冬)

蔬果香:水蜜桃香 | 桂圆香 | 青苹果香 | 熟透苹果香 | 柠檬 | 梅子香 | 青梅香 | 烤红薯香

干果香:杏仁 | 松仁 | 槟榔 | 枣香 | 板栗香 | 核桃香 | 蒸熟的豆香 | 炒熟的黄豆香 | 香米香

木 香:樟木香 | 松木香 | 老沉船木香 | 檀木香 | 老山木香 | 老木家具的深沉活香 | 山林潮

湿枯枝香

药 香:人参香 | 煎中草药香 | 干巴菌香 | 当归香

糖 香:蔗糖香 | 香 | 红糖香 | 蜂蜜香 | 麦芽糖香 | 烤米香 | 焦糖香 | 乳香

烟 香:松木烟香 | 农村烟熏香 | 山野炊烟香

香 料:沉香 | 檀香

3.滋味描述:醇 厚 浓 纯 和 平 淡 寡

涩—

意 味:花椒的微麻、细沙粒的触感、微火烤的燥感、缺水的枯干感、辛辣刺激感、胶黏贴感

意 象:收敛而舒适、微紧而生津、枯木逢甘霖

苦—

意 味:苦瓜、小黄菊、黄连、咬碎的桔实

意 象:苦尽甘来

鲜—

意 味:海带汤的鲜爽、清蒸茭白的清鲜、甜鲜的奶酪

意 象:晨雾山野的清新、春溪柳下的惬意、夏池竹雨的清爽、秋空红枫的爽朗

甜—

意 味:甜、蜂蜜甜、蔗糖甜、葡萄酸甜、西瓜凉甜

意 象:舌底鸣泉的、满口生津的、幸福恋爱的、柔情甜蜜的

藏—

发霉味:渥堆味、湿仓味、刺鼻农药味

感—

体 感:微微发热的、发清汗的、身轻通透的、打饱嗝的口 感:柔滑的丝绸、馨稠的米汤、涓涓的细水、春雨润嫩芽、入口即化、苍劲霸冽、嶙峋石岩风骨气 感:上升的、下沉的、出表的、入里的、外扬的、内敛的

【建立比对实物样库】无论是日常的茶汤品味还是专业的茶叶感官审评中,因为经验和认知的不同,对一种事物的描述是不同的.比如有五位茶友在一起品鉴一款普洱茶,经常会遇到对普洱茶陈香、樟香、枣香等香气的辨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找到樟木、老陈木、大枣等装入小玻璃瓶中,就可以在五人中建立一个可以共同认可的对香气的描述和品鉴体验比对.【创造尽量相对一致的冲泡条件】

专业的茶叶感官审评,是严格按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 - 2009 )》进行茶叶冲泡操作和感官审评的.在非专业审评的茶生活空间、茶台、茶席进行不同茶叶、茶叶茶汤品味、品鉴也是要尽量能做到冲泡条件相对一致,才能相对公平的进行比较.做到五个一致:冲泡茶师(冲泡手法)一致、器具(煮水具、冲泡器、公道杯、品杯)一致、冲泡用水一致、投茶量一致、冲泡时间(注水和出汤)一致.

【观汤色、闻香气、记数据简便之法】

冲泡、品鉴一款茶,要对每一道茶汤进行比对,从而能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冲泡技艺和一款的冲泡数据(借鉴咖啡冲泡记录法,对一款茶找到适合的冲泡数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不断地进行冲泡、品鉴实践并能对每一次冲泡、每一款茶认真对待、进行详细的冲泡、品鉴记录,才能够让冲泡技艺不断提升、品鉴技能不断精进.

尚高德独创的把茶汤倒入小玻璃瓶中,不仅便于观赏茶汤还有利于闻茶汤香.

【关于茶汤品鉴风味轮的思考】我们何其有幸,正处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处在知识和认知渊博分享的时代.基于《GB/T 14487 - 201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 - 2009 )》和现代茶人茶汤品鉴认知积累,而初步绘制的《茶汤品鉴风味轮》,旨在为美好生活空间、茶台、茶席相对宽松舒适的情境里,赏茶、泡茶、品茶、鉴茶、乐茶提供一种方法,也为茶行业从业精英、兴趣爱好者提供一种交流、分享的思路方法.茶汤品鉴风味轮只是初步绘制了品鉴茶汤实践中所能用到的基本汤色、香气、滋味等术语词汇,尚不能完全包括中国博大精深的茶类茶汤所有风格感官特征;正如风味轮的车轮式样,随着中国茶类工艺不断精进、中国茶人对美好茶汤的追求也是随着时代而精益求精的,风味轮同样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补充.在此,诚意邀请诸位志同道合的茶者茶人分享您的茶汤品鉴智慧,共同完善茶汤品鉴风味轮,共同建立可实操实用、可即时分享的中国茶类冲泡体系、品鉴体系和建立每一茶类的冲泡数据、品鉴数据.

品鉴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品鉴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品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艺术品鉴期刊

2、艺术品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