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进化和唯物民国时期美术史学中的两种外来史观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民国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进化和唯物民国时期美术史学中的两种外来史观

【摘 要】民国是中国现代美术史学的发轫期,在这个阶段中,美术史学者完成了从传统画论体系向现代美术史学模式的转变.其中,历史观念的改变对美术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关键的影响,本文将讨论进化论和唯物主义这两种外来历史观念在民国美术史学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关键词】民国;进化;唯物;美术史;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J5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8-0152-02

美术史是以美术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历史研究.现代意义的美术史学科于19世纪发源于德国,随后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虽然我国有关美术的画论、著录、品鉴传统悠久,但民国却是现代意义的美术史学的发轫期.早期的美术史家们为了完成从传统画论向现代美术史学的转变,不断寻求着新的史观以及方法论.基于此背景,西方的进化论和唯物主义观念对民国时期的中国美术史学发展生产了深远影响.

一、进化论与民国时期的中国美术史学

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源于严复,1898年4月,严复编译法国学者赫胥黎的文章而出版《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思想逐渐得以深入人心.由于19世纪末中国所处局势内忧外患,所以救亡图存的进化论对当时学者影响巨大.如胡适认为要救中国于积弊,共有三术:归纳的理论、历史的眼光、进化的观念[1].

在众多学者之中,梁启超及其所主张的“史学革命”,不仅对学术思想界影响深远,同时也对民国时期美术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反对传统的历史循环论,主张历史进化论.他认为,历史不只是客观史料的堆砌,还需要说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前后之因果.当时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书画目录和品鉴画论,要么苦于有材料而无解释体系,要么有见解而无科学依据,为整理国故或重述传统,必须引入新方法和新观念,进化论就是这样的思想背景中进入了美术史研究.

进化论观念对美术史的最直接影响应该是对历史的分期.历史本身是延续的,但对历史的叙述必须要划分阶段,这本身就是历史观念的集中体现.1924年,著名美术史家腾固在《中国美术小史》中,将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分为生长时代、混交时代、昌盛时代、沉滞时代;1934年,秦仲文出版了《中国绘画学史》,他把中国绘画史描述为萌芽、成立、发展、变化、衰微五个时期,都明确体现出生物进化论在美术史学研究中的影响.

进化论观念也影响到美术史学者对历史规律的理解.1936年,史岩出版《东洋美术史》,在谈到关于艺术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时,曾说“艺术基于生活上美欲的冲动而发生,初则单纯粗野,继则渐次进化而精巧优美……当其成熟达于极度之后,又必逐渐萎靡衰退……这萌芽、成长、成熟、终而至于老衰,是一个自然法则,有生物是如此,文化艺术亦逃不出这原则的圈外去”[2].傅抱石也持类似观点,他的《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认为“一种艺术的生长、成熟、衰老、消灭,是作弧线的升降的”[3].

进化论作为一种兴于西方的学说,在中国由于特殊的情势而传播甚广.总体而言,进化论一方面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的理论方法,扩展了宽度、创新了方向;另一方面也遗留了相当多的问题,尤其是因进化论而形成的对历史的线性思维模式,在后来的中国美术史学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一种阻碍.“早期美术史家们在运用进化史观进行美术史写作的时候,存在着形而上学的简单搬用,认为事物发展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线性思维方式,僵化了美术史的描述与研究,从而出现庸俗进化论的流弊”[4].其中得失,引人深思.

二、唯物史观与民国时期的美术史学

唯物主义史观的传入对民国时期美术史学发展也有相当的影响.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被逐渐介绍到中国,唯物史观也开始对中国学术界生产影响.李大钊是把唯物主义历史观介绍到中国的关键人物,郭沫若等学者则较早开始用唯物主义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影响.到了20世纪30年代,唯物主义已经成为人文学科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下接第154页)且在之后成为主流.作为横跨美术与历史两个领域的美术史研究自然不能遗世独立,在历史观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深受其影响.

李朴园是民国时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美术史的先行者,他主张从社会物质生活、社会组织方式等方面来分析中国艺术发展演化的规律,他在1931年出版的《中国艺术史概论》中,明确提出要以唯物史观为原则,以文化传布说为辅则来研究艺术历史,并把中国艺术的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宗法社会、封建社会、第一过渡社会、混合社会、第二过渡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阶段.同时,他对于每个阶段的艺术现象,解释了时代命名的缘由,再讨论了这个时代的物质生活状况与社会文化背景,力图从大的社会背景中阐述艺术现象的价值.此外,他还特别注意物质条件对艺术史的意义,这些都显示出作者对唯物史观的推崇与运用.

胡蛮是民国时期运用唯物主义史观进行美术史研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中国美术史》是胡蛮的代表著作,该书初稿完成于1940年,1942年胡蛮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又进行了修改,1946年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他以唯物主义史观为武器,打破了传统美术史中的神话模式和英雄史观,主张美术的劳动起源学说;突出强调社会经济、物质条件等影响美术发展的外部因素的作用,专门列出“铁的生产与美术的关系”、“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美术复兴的基础”等章节;另外,尤其坚持美术创作动力上的人民本位立场,明确提出“艺术的正统在民间”等观点.

纵观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史观的影响是巨大而直接的.民国时期的美术史家对唯物史观的引进和运用,一方面丰富了研究美术史的方法论、发现了更多的研究空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者对宏观历史及其规律的研究;另一方面,民国时期乃至之后的很长一个阶段,唯物主义史观在美术史研究中的运用都有很多问题,如理解不深而机械附会、为求结论而曲解历史、过于片面强调现实主义等,这些问题也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美术史学发展产生相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一卷[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22.

[2]史岩.东洋美术史·序言[M].转载自陈辅国编: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2:1571.

[3]叶宗浩,编.傅抱石美术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14.

[4]乔志强.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73.

民国论文范文结:

适合民国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民国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民国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