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研究现状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与乐舞诗现状综述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研究现状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乐舞诗现状综述

摘 要:现存的关于古典乐舞以及乐舞诗的研究概括而言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对于中国古典乐舞诗的研究、对于古代乐舞风貌的研究、对于乐舞文学的研究以及对于乐舞文献的研究.乐舞诗研究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它们表达了文人站在历史语境中的第一感受,是还原中国古代乐舞风貌的重要资料,为我们探究古代乐舞发展情况、乐舞书写的艺术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乐舞诗;研究意义;研究现状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俯拾即是的,是许多描写音乐舞蹈的作品,它们大多是描写诗人在宫廷或民间的不同场合看到的乐舞表演的经历,有感性化的、有个性化的.这些记录与正史关于乐舞的记录不同,乐舞诗饱含诗人们立足当时的感受,也许带有揣测臆想的成分和个人主观色彩,但相对正史乐志的记录更为详尽且富有生活气息,是还原中国古代乐舞风貌的重要资料,这些诗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乐舞发展情况、乐舞书写的艺术、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记录了乐舞发展的实际情况.乐舞诗按照诗歌类型划分,有祭祀乐舞、节日庆典乐舞、异域乐舞等.祭祀乐舞带有宗教色彩,展现郊庙祭祀、民间祭祀的过程,体现一定的礼乐观和价值观.祭祀乐舞诗如:北宋诗人王硅的《郊祀庆成诗》中写:“丽泽沾鱼鸟,休歌被筦弦.欢声兼岳动,和气与春连.在昔开鸿业,斯民入化甄.监危常栗栗,受祉更乾乾.”王硅认为音乐可以为百姓带来福祉,开创鸿业,是对音乐的社会功能的直接肯定;南宋诗人周紫芝《郊祀纪事十首》中“登歌已奏迎神曲,天步雍容上午阶”则写出南宋举行祭礼时音乐的庄严神圣,仿佛为九天之神奏出的神曲.节日庆典乐舞诗以描写元宵乐舞为代表,吴则礼《上元寄鲁候道辅时二公在真定》中“楼外孤蟾吐华月,帐前小队簇春旗.夜阑白雪回歌扇,舞彻红灯照酒卮.”乐舞诗详尽记录了中国古典乐舞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中可窥见各朝代的民风、习俗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以诗文互证、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考察古代音乐史、舞蹈史提供了一个角度.古代舞蹈舞谱记载方法复杂,因此宫廷的队舞,各类史书中的乐志都没有流传下来公认的、具体详细的舞谱可考.但有数量丰富描写宫廷队舞的乐舞诗流传后世,如自居易《霓裳羽衣曲舞歌》、梅尧臣《和永叔柘枝歌》、陈造《题六幺后》等成为恢复古代舞蹈风貌的珍贵资料.

最后,乐舞诗有利于从文学角度考察诗歌中的乐舞书写艺术,涉及诸多美学问题.乐舞诗中有大量对古代舞者、歌者、乐器演奏的细节描摹,用细腻的审美心理塑造出一个个经典的舞者形象和引人人胜的音乐氛围.梅尧臣《和永叔柘枝歌》中描写了观赏两位柘枝舞妓“小小”和“盈盈”起舞的全过程,从出场时的“披香拥雾出妖嫮,妩眉壮发翩惊鸿”到舞罢“飘扬初认雪回风,踯躅还看茧萦绪”,细致刻画柘枝舞表演时的舞态舞容,极具动态的美感.诗人们塑造了多个经典的舞者形象,将舞者形象转化为美学形象,艺术地展现乐舞诗的动态美,表现宋代乐舞表演的无穷魅力.

目前,学术界对于乐舞诗的研究的成果颇多,有总体宏观研究也有个案分析,但依旧存在一个重要难点,即:关于乐舞诗的概念界定并不清晰,学术界目前为止没有达到共同的认识.即使之前的学者在唐代乐舞诗的相关研究中提到了有关乐舞诗的概念界定,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还亟需相关的专家学者更深入地研究.

现存的关于古典乐舞以及乐舞诗的研究概括而言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对于中国古典乐舞诗的研究;二、对于古代乐舞风貌的研究;三、对于乐舞文学的研究;四、对于乐舞文献的研究.

一、中国古代乐舞诗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于乐舞诗宏观研究的视角主要聚焦在南朝、隋、唐三个时期,有关乐舞诗的研究成果又可细分成以下四个方面:

对南朝、隋朝乐舞诗的研究.贺威丽《南朝乐舞诗兴起之探微》中探讨了南朝乐舞诗兴起的内因与外因,内因即南朝音乐赋、宫体诗创作的兴盛,外因即乐舞诗的兴起为南朝“声色大开”的产物;王立增《隋诗中乐舞资料辑录》中依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隋诗”部分对隋诗中的涉及音乐、舞蹈的诗歌整理,划分了歌曲、歌辞、吹奏乐、弹拨乐、舞蹈、乐妓、雅乐建置等九个方面,辑录了《有所思》《采莲曲》《东飞伯劳歌》《东征歌》《春江花月夜二首>等多首涉乐涉舞的隋诗,为研究隋代乐舞提供初步的资料基础作用.

对于唐代乐舞诗的研究.专著成果有:《(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王德勋《(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补遗》、张弫《(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补遗)之补遗》以《全唐诗》为底本,对其中的乐舞诗进行分类辑录;杨名的《唐代舞蹈诗研究》采用个案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全唐诗》中的舞蹈诗展开研究,对唐代舞蹈诗的历史渊源、创作概况、艺术成就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以自居易为个案研究的代表,从白诗舞蹈诗的美学观中窥视整个盛唐文人的文学审美.论文方面:张明非的《唐代乐舞诗的艺术成就》从修辞手法、审美意境的角度对唐代乐舞诗的艺术成就展开讨论;杨英华的硕士论文《唐代乐舞诗研究》,运用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唐代乐舞诗的史学意义、民俗意义.

对乐舞诗的个案分析.此类研究以自居易、杜甫、李白、张祜入手居多.如石曼晴《自居易乐舞诗的舞蹈文化研究》,该篇硕士论文对自居易乐舞诗中出现的舞具、舞服、舞容和舞蹈动作进行了系统的描述,进而阐释了自居易乐舞诗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通过对自居易乐舞诗的个案分析,了解唐代乐舞的艺术全貌.此类研究的论文还有李书的《论自居易乐舞诗的价值》、傅正谷的《论自居易乐舞诗和他的乐舞美学观》、陈雪飞的《李白乐舞诗和乐舞批评》、杨冬梅的《大唐乐舞文化的传神写照——论张祜乐舞诗的价值特色》等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徐吕洲,李嘉训的《古典乐舞诗的历史和美学价值》阐述了先秦两汉至明清时期乐舞诗创作的发展流程,列举了优秀乐舞诗创作代表诗人,如屈原、谢胱、庾信、李白、杜甫、苏轼、元好问、孔尚任等,并探讨了乐舞诗的历史与美学价值;此外还有杨林夕的《论梁朝乐舞诗的彩色分离》、刘威的《唐代舞蹈诗研究》、张明非的《唐代乐舞诗的艺术成就》、梁海燕《舞曲歌辞研究》等.

二、古代乐舞风貌的研究

古代乐舞风貌的研究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古代音乐史的研究.丘琼荪《燕乐探微》以历史中燕乐调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概括了宋代燕乐律概貌,并且回答了宋代遗留的乐律角调的相关问题;王国维《唐宋大曲考》考证了唐宋时期大曲的发展沿革,详细考证了《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等大曲的曲名及演出形式;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下册)第六编中叙述了宋代曲子词、艺术歌曲、说唱艺术、百戏歌舞的发展与成长轨迹,内容涉及宋代音乐的起源、形式、特点、保存情况等多个层面,为了解宋代乐舞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第七章中概述了宋代民歌、小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音乐和乐律学的发展情况.除此之外,近20年来,有关宋代音乐史研究的作品还有吴钊、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1983年)、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1989年)、夏野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1989年)、余文达的《中国古代音乐史》(1994年)等.

另一方面,对于古代舞蹈史的研究.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厚,主要是从事舞蹈研究的专家做出的贡献.刘永济《宋代歌舞剧曲录要》(1957年)将宋代音乐分为大曲、曲破、鼓子词、转踏、赚词等七类,分别摘引其唱词,并就唱词作者、来源、典故、所属音乐结构等方面进行笺注和注解;董锡玖《乐舞志》中详尽地考证了中华乐舞发展的历史沿革,并从舞部类叙和乐部类叙两方面概述了宋代乐舞的发展情形和成就影响;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的宋代卷不仅引用大量典籍、考古成果,翔实地凸显了古代舞蹈风貌的精髓,而且增补了许多珍贵乐舞资料、失传的曲谱;袁禾《中国舞蹈史教程》介绍了宫廷舞蹈(队舞、大曲歌舞)和民间舞蹈(舞队、节日舞蹈)的特征、规范与历史意义,论述了舞蹈的独立价值.近三十年来,有关古代舞蹈发展史的学术作品还有孙景琛的《中国历代舞姿》(1982年)、常任侠《中国舞蹈史话》(1983年)、王克芬,徐充主编的《中国舞蹈词典》(1994年)、刘芹《中国古代舞蹈》(1997年)、董锡玖,刘青弋《中国舞蹈通史》(2010年).

三、对乐舞文学的研究

朱谦之的专著<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史》和刘艳超的论文《(全宋词)中的乐舞词研究》中,对乐舞词的概念作出了清晰的界定,并按照题材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最后总结出乐舞词对保存乐曲、舞蹈沿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后世元曲发展的基础作用等.

四、对古代乐舞文献的研究

专著方面:丘琼荪的《历代乐志律志校释》,根据多个不同版本的历史文献校释诸多史书的乐志,并用其来解释当时的名物制度;李方元老师的《(宋史·乐志)研究》,采用资料分析与版本分析的研究思路,将《宋史·乐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编纂的史料来源、资料背景、资料状况和写作特点.李元方老师通过对南宋以前的十部乐志的分析,论述了乐志写作的三段分期与文体体制的四部体制.又以四部代表性宋代典籍《文献通考》《玉海》《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篇》为对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出宋代关于礼乐资料的三个不同系统的结论;金千秋在阅读完《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后,认为宋代乐舞的表演情形在《全宋词》中有大量踪迹可寻,在董锡玖老师的指导下整理编纂了《全宋词中反映的乐舞资料》-书.论文方面:曾美月的《宋代音乐笔记中的音乐文献史料研究》等.作者简介:李骋昊,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音乐文学.

编辑:宋国栋

研究现状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研究现状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论文现状

2、论文现状怎么写

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