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跟如何讲好一个爱情故事以影片《本杰明巴顿奇事》为例分析方面论文如何写

这是一篇与如何讲好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如何讲好一个爱情故事以影片《本杰明巴顿奇事》为例分析

文/李蕾

摘 要: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改编自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幻想小说,影片上映9年来得到了众多影迷的喜爱,其中也涌现出了大量研究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原著与电影的改编对比、时间生命话题及化妆特效等角度的分析.事实上,该片作为一部典型的爱情片,采取了史诗剧的框架,以线性时间为续,通过黛西与本杰明的时间生命线和两人爱情线的双线巧妙融合,叙述了本杰明与黛西两人70余年经历的复杂世情人生与爱情.对其爱情主题从叙事、影像媒介及符号修辞等多角度进行阐释、寻找规律,有助于引发对同类题材创作的思考.

关键词:《本杰明·巴顿奇事》;影像;叙事结构;叙事节奏;典型意象

一、叙事结构

影片《本杰明·巴顿奇事》讲述的是奇人本杰明·巴顿一生的故事,降生时他是一个面如70多岁“老头”的婴儿,被父亲当成怪胎遗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活越年轻,依次反向经历了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婴儿时期,在时间错位中,他与一生挚爱黛西上演了一场贯穿生命始终的凄美爱情故事.

在类型电影中,爱情片是一个经典不衰、魅力永存的类型,它以爱情为主要表现题材并且以爱情的萌生、发展、波折、磨难直至恋人的大团圆或悲剧性离散为叙事线索的类型电影.影片《本杰明·巴顿奇事》在讲述爱情故事时采取了史诗剧的框架,以线性时间为续,叙述了本杰明与黛西两人70余年经历的复杂世情人生与爱情.电影的叙事主要围绕两条线索进行:一条是黛西与本杰明的时间生命线;另一条是两人的爱情线,双线巧妙融合:

如上图所示,两人从童年时代在养老院初遇,到青年时期本杰明参加战争离开再重逢,到黛西有了男友,本杰明成全,再到中年两人结合,经历短暂的甜蜜,再到有了孩子之后本杰明不想成为负担独自离开,到最后的生死相依,本杰明变成婴儿躺在黛西的怀中死去.影片在一生中设置四次重要情节点,在起点相遇,在中点结合,到终点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节奏紧凑,叙事完整,爱情线呈螺旋上升.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一书中将故事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契约型组合,二是完成型组合,三是离合型组合,离合型组合涉及人际的聚散、邂逅、迁徙、流离、相会相失.《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故事形态即格雷马斯所说的离合型组合.另外,本杰明与黛西之间的爱情一生中经历四次大的转折,以人生的中间点为轴心,呈现对称分布,前两次无论是本杰明的参战还是黛西有男友都属于外在客观原因导致分开,而后两次分开则是内在原因引起的,无论是本杰明不想成为负担离开还是黛西为了女儿改嫁,他们都是身不由己地为了成全他人而不得不分开.

麦基曾经讲过,写爱情故事时,我们要问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东西会阻止他们?”爱情故事中的故事到底在哪里?相遇一恋爱结婚一养家糊口一相互扶持一最终终老,还有什么东西比这更让人感到乏味?所以,从希腊戏剧家米南德开始,所有的作家都试图用“姑娘的父母”来回答上述提问.于是就出现了“阻拦人物”或者是“爱情的反对力量”的常规.<本杰明·巴顿奇事》如果看做是一个爱情故事的话,那么本杰明与黛西爱情的阻碍力量就是本杰明逆向生长的人生,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少恋,而是一种离奇的时间错位.这是电影的故事核,是爱情的最大阻力也是最大的创新点.

当然,本片的爱情阻碍力量是一种幻想层面的生命逆向,一种特殊的阻碍力量.再反观当下的爱情电影,爱情的“阻碍力量”从才子佳人故事中的“反对父母”慢慢地走了出来,往往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出发,寻找更深层、更紧跟时代特色的阻碍力量,它们可以是金钱、地位,如《继承者们》;可以是伦理道德,如《洛丽塔》《毕业生》;可以是种族,如《阿凡达》《他是龙》《幽灵公主》;可以是疾病(失忆、车祸、癌症等)甚至或是死亡,如《脑海中的橡皮擦》《遇见你之前》《蓝色生死恋》;可以是性别,如《卡罗尔》《蓝宇》;甚至可以是平行空间《触摸不到的恋人》《W两个世界》……总之,爱情故事是有限的,但是阻碍的力量却是无限的,找到足以支撑爱情的故事核,一个好的爱情故事自然地跃然纸上.

二、叙事节奏:晚安道别场景的四次重复呼应

电影作为一种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形式,注重节奏的运用.节奏是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电影中的各种视听造型元素都以其独有的方式参与到节奏的构建中.波列夫斯基认为:“节奏是一件艺术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的有次序、有拍节的变化——而这一切变化一步一步地激起欣赏者的注意,始终如一地引导他们接近艺术家的最终目的.”

《本杰明·巴顿奇事》四次重复出现主人公晚安道别场景,运用“晚安,黛西”与“晚安,本杰明”的经典人物对白并配合灯光的运用渲染出不同阶段情感的变化.视觉敏锐的导演习惯在布景和外景的选择中寻找重复,四次互道晚安镜头之间的呼应就是精心设计的重复节奏.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说“电影节奏不是抓住镜头之间的时间关系,而是每个镜头的时限同镜头引起并满足注意力的动作的巧合,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时间节奏,而是一种注意力的节奏.”

第一次出现彼此互道晚安的镜头代表了两人情感的开始萌生,远在他乡被男友拥抱入睡的黛西在心里向本杰明道晚安,这让观众看到了两人在一起的希望;第二次出现互道晚安的镜头是在人生的中间点,此时两人年纪与外貌都相仿,感情稳定并且有了自己的避风港湾,睡在一起的两人睡前深情地互道晚安,作为全剧的小,重复场景的出现让观众感受到两人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而第三次出现相同镜头是本杰明远走他乡再次归来之后,此时的黛西为了女儿已经改嫁他人,两人在本杰明下榻的宾馆见面、,一切结束之后,人物没有任何对白,只有电视机播报新闻的声音,此时电影呈现的是黛西穿衣服的镜头,她日渐松弛的身材与后背上苍老的皮肤跟倚在床头的年轻本杰明形成鲜明的对比,黛西穿好衣服一言不发地离开,在带上房门的那一刻,她向本杰明道了一句晚安.这一场景的再次重复出现,让观影者唏嘘不已,与之前的两次对白形成呼应,让联想鲜花缀锦只是为了衬托今日的荒芜.两人的爱情依旧浓烈但是彼此之间却多了无法逾越的现实,他们身不由己只能牺牲爱悔而最后一次出现同样的镜头是在影片的结尾,弥留之际的黛西躺在床上看见了玻璃窗外一只煽动翅膀的峰鸟,她对着它说了同样一句“晚安,本杰明”,然后安然离世.此时的本杰明早已离世,物是人非,然而主人公隔着生死与时空的对白却充满了力量,让我们震撼、感动.

电影理论家吉尔·德勒兹认为“画面类型显然并不预先存在,它们必须创造出来.平面画面,或者与之相反的景深,每次皆需创造和再创造.”任何一个电影画面总是带有未尽之意,每一次的再创造都意味着上一次创造的未完成.因此,离开镜头运动前后的递进或对比画面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任何一个画面的实现都需要在另外一些画面的重复、变化、递进与对比的再创造中完成,这种再创造永无终止,由此激发观众对影片未完成画面信息自主地认知联想,而这种画面彼此之间的重复、变化、递进与对比就是一种节奏.四次相同镜头的重复,让观影者随着两人情感的变化不断重温相似场景,用不同年龄阶段的相同对白表达不同层次的含义,内涵深刻,深化了主题,形成了层层递进的画面节奏,让观影者不断回味联想,产生故事之外的联想与深思,增加了影片的厚度.

三、典型意象:蜂鸟形象的三次运用

典型意象的运用让爱情故事更加深沉且充满力量,<本杰明·巴顿奇事》中多次使用峰鸟的意象.第一次出现峰鸟是在船长的口述之中,此时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峰鸟,运用船长与本杰明的对话阐发峰鸟的象征意味——无穷,为下文两次峰鸟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另外,在影片之中,船长本身是一个为艺术而生的人,此处从他的口中讲述峰鸟的意味有其合理性,并不突兀.

而真正的峰鸟第一次出现是在太平洋的海面上,经历一夜的战争之后,本杰明所在的轮船被击毁,船长与其他船员死去,只有本杰明被救,望着沉入海底的船,本杰明突然看见了一只扇动翅膀的峰鸟,而在远洋之中发现峰鸟是十分罕见的.在影片中船长是一个为艺术而生的人,他是青年时期本杰明的引路人,他的身上纹满了自认为是艺术的纹身,即使在被击中的时候他也没有惧怕,而是握着本杰明的手说,“狗日的,他们把我的画给打烂了.”这只峰鸟此处象征了人不死的灵魂,一定意义上是代表了死去的船长,呼应了前文中“无穷”的意味.的确,有些东西是可以无穷的,即使生命死去,追求的灵魂仍旧不息.

在影片的最后,弥留之际的黛西看到了一只扇动翅膀的峰鸟,她说了一句“晚安,本杰明”,然后安然死去.影片中,本杰明曾经问黛西“人生为什么没有永恒?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黛西抚摸着本杰明的脸颊回答说“有的东西是永恒的.”此处峰鸟的出现就侧面回应了前文的问题,爱情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时间,成为一种无穷永恒的力量,深化了主题,与上文中出现的峰鸟形成了呼应.另外,此处的峰鸟也成为了观众的一种情感寄托,峰鸟更像本杰明的化身,尽管阴阳两隔,但是峰鸟的出现消解了一部分悲剧色彩,成为观众的情感寄托,让故事的叙事更加完整.

如何讲好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如何讲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如何讲好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