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产科技相关论文怎么写 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水产科技扶贫经验与建议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水产科技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水产科技扶贫经验与建议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辖1市15县,州境内水资源丰富,拥有大小河流2900多条.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及贵州省领导下,黔东南州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等复杂因素,黔东南州目前仍是贵州省内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贯彻落实扶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氛围下,当地围绕水产科技精准扶贫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水产科技已成为当地实现精准扶贫的“金钥匙”.

一、稻鱼鸭共生

黔东南河溪多,水域宽阔,水质清秀,饲料充足,水产资源丰富.水产以鲤、草、鳙为主,其鱼类产品加工历史悠久,以“凯里酸汤鱼”“从江侗乡腌鱼”“雷山苗寨糟鱼”“清江风鱼”以及“锦屏糟鱼”驰名,选料精细,方法独特,风味各具特色.

这里稻田养鱼历史绵长,其中稻鱼鸭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是黔东南州从江县山区农民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耕作方式.系统充分利用稻田水面资源,将鱼、鸭引入稻田,形成稻鱼鸭共生的复合系统,一田多用,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在同一块稻田上既收获了稻米又收获了鱼和鸭.2011年,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农业复合生产模式、古朴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结合等成功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如今黔东南州水产养殖主要以稻田养殖鲤鱼和水库养殖鲤、草、鲢、鳙、鳊、鲶鱼、黄颡鱼及鳜鱼等为主,辅有鲫鱼、泥鳅、鮰鱼、黄鳝、鲟鱼、甲鱼等.其中,鲤鱼占73%,草鱼9.5%,鲢鱼6%,鳙鱼9.5%,其它特种水产品约占2%.黔东南州水产养殖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以黎平、从江、榕江、凯里为代表的稻田养鱼主产地和以三板溪水库所在地锦屏、剑河的大水面养鱼主产地.2017年黔东南州水产品产量4.8725万吨,水产养殖面积6871公顷,其中,大水面养殖面积5196公顷.

二、稻渔综合种养

在传承古老的稻鱼鸭共生生态农业系统过程中,黔东南州逐步发掘出了稻鱼鸭共生、稻田养鳖、稻鱼蛙共生、稻荷鱼共生等多种特色稻田养殖渔业模式.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条件,黔东南州水产站选择渔业重点发展区域,围绕雷公山和月亮山两山,以黎平、锦屏、榕江、从江、雷山、丹寨、台江和剑河为重点,辐射带动黔东南州建设稻田综合种养基地,实施稻田增收计划,稻田养鱼规模逐步达到100万亩,其中,稻鱼共作养殖模式95万亩,稻鳖共作养殖模式3万亩,稻鳅共作养殖模式1万亩,稻虾鱼共作养殖模式1万亩.

在当地“稻鱼(鳅或鳖)”共生、“稻、鱼、藕荷”连作共生立体种养模式中,养殖鱼类会选择一些适宜稻田养殖的优良品种,例如以鲤鱼为主养品种,适度推广鳖、泥鳅、克氏原螫虾等;水稻种植,选择抗倒扶、高产、优质且肥力强、抗病害、生长期适中的杂交水稻品种,如“Y两优系列”“中浙优系列”优质杂稻.

自2015年起,黔东南州实施了“6个10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其中包括百万亩稻田综合种养工程.在该工程推动下,黔东南州共实施示范区面积4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推广区面积60万亩,涉及农户50万户.通过建立标准化新型稻田养鱼示范基地,完善生产模式和配套技术,培育出一批集专业化种养、品牌化经营、综合效益凸现的新型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从而达到稳定粮食生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渔民收入和促进农(渔)业发展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战略目标.

截至2017年,黔东南州在建水产养殖产业扶贫项目69个,总投资1.18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878.27万元,覆盖贫困户20392户,覆盖贫困人口80174人,目前项目实施完毕或建设完成有58个.其中,稻(荷)鱼综合种养项目51个,共投入3120.12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30.42万元,目前项目完成有48个.池塘养鱼项目18个,共投入8689.85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47.85万元,目前完成项目有10个.

三、做法和经验

在水产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方面,贵州省黔南州水产部门积累了很多经验.

(一)要精心组织,落实年度工作计划

按照建设目标、内容要求,在调研基础上,选定地点,围绕任务,制定、细化工作方案,抓好任务分解、工作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动的工作机制.

(二)要做好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

黔东南州各级水产部门,每年对养殖户及周边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的培训,举办现场培训或培训班2期以上,培训人次4000人以上.

(三)要因地制宜,选定主推模式根据养殖条件、资金、养殖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具体情况,结合休闲观光旅游、民族传统节发展需求,在少数民族地区,利用“稻+渔”模式开展“烧鱼节”“抓鱼节”,增强产业的体验性和观赏性,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要培育渔业新型经营主体

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养殖协会.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引导企业和个人等多种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

(五)加强市场销售

通过公司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自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公司+农户”制度,采取“社超对接”营销形式,组织稻渔生态种养产业规模大、基础条件好的合作社直接与大中型超市或农贸市场生态田鱼销售店对接,签订营销协议,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生态田鱼.通过“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明确带动贫困户,制定和选择稻渔生态种养的统一服务、订单帮扶,完善利益分配联结机制.

四、存在的困难

黔东南州在推进水产科技精准扶贫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一)农户致贫原因复杂,脱贫困难较大

黔东南州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有缺能、缺劳、缺智、缺志和缺方法等.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比例较高,这部分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有限,脱贫不易.此外导致贫困的原因还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少贫困户是多种原因综合致贫,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二)在现有乡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形势下,乡村难以培育出稳定的扶贫主导产业

贫困村普遍存在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常住人口大都为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农村实施规划扶贫项目中会出现劳力紧缺和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尽管成立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很多都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不具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三)行业部门资金整合难

虽然政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责、各计其功”的要求对行业部门资金进行有效整合,但由于各单位还存在一些认识不足,难以达到“共办一桌席”的目的.

(四)争取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覆盖仍比较难

投入渔业的资金虽然有了长足增长,但每年上级下达财政专项资金还是杯水车薪,仅能在小范围内开展示范性创建活动,无法普遍扶持贫困地区渔业产业发展.

五、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协同推动产业发展

发展水产养殖是一项颇具效益的系统工程,更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有效生产方式.黔东南州负责水产养殖规划制定、政策兑现、协调服务、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的农业、财政、水务部门,要将渔业扶贫作为大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给予其同等地位,在资金安排、产业布局、项目申报落实、产业扶贫实施中适当倾斜.各县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责任到人,切实把水产养殖作为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方式和有力措施,把该项工作抓实抓好.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配套政策制定

为调动广大农户发展水产养殖的积极性,需要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扶持,通过项目示范,激励引导农户开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政府还应出台地方政策,鼓励各县采取“专业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扶持引导和辐射农民走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道路.此外,一些土地支持政策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农村出现较多撂荒稻田,政策应支持农村通过转包、分成、入股等形式开展土地流转,盘活池塘及稻田开展稻鱼规模种养.

(三)加强水产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水产部门要进一步加快稻田综合生态种养的推广,选择相对集中成片,水源条件较好的稻田进行示范片建设,并积极做好稻田养鱼技术指导工作,利用培训班和示范片引导农户正确进行稻渔生态种养.水产技术推广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做好产前、产中及后期服务,帮助农户解决苗种短缺、渔需物质供给、产品营销等现实问题.此外,水产部门还应积极掌握信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稻渔生态种养,发展订单渔业.在发展产业同时,注重指导农户逐步提高稻渔品质,确保产品成为真正的生态食品,为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产业经济效益,增加养殖户收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水产科技论文范文结:

关于水产科技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水产科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农家科技杂志

2、科技小发明论文

3、科技小论文500字

4、大科技杂志

5、科技风杂志社

6、绿色科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