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祝贺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黑白键盘五彩人生祝贺周广仁教授90大寿方面论文范本

本文关于祝贺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黑白键盘五彩人生祝贺周广仁教授90大寿

1928年12月17日,周广仁出生在德国历史名城汉诺威.祖籍浙江宁波的周广仁之所以会出生在远离祖国的德国,是因为当时她的父母亲都在德国留学.父亲周孝高(1900-1978)1925年从上海同济大学工程系毕业后,祖父要求他到汉诺威留学深造,专攻机械制造博士学位,并让儿媳妇随行陪读.

周广仁的祖父名叫周宗良(1875-1957)是宁波著名的外商买办.他既有洋商的开阔视野,又有儒商的诚信忠厚,1925年就成为德商德孚洋行的“总代理”,财富也因此一步步积累起来.他的洋商“大班”①格罗门正是来自汉诺威,二人在合作中成了彼此信任的挚友,这也促成了后来周孝高到汉诺威去留学.

周孝高夫妇在德国生了两个女儿,这就是二姐和周广仁.由于家境殷实,一家人在德国过的是中产阶级的生活,连生活方式和日常礼仪都仿照德国风格.周广仁出生以后,还起了一个德国孩子的名字叫“乌拉”.

“广仁”这个名字是她祖父给她起的.“广仁”者,广施仁爱也,充满了中国儒家文化色彩,寄托了祖父深刻的理想.而后来周广仁的一生,确实是广种仁爱的一生.

蓝色童年

1933年,周孝高在德国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后,举家回到上海,在父亲开办的一家制造机器工厂任厂长.4岁的周广仁随家人住在法租界富门路(今安亭路)一幢三层洋楼里.1935年,6岁的周广仁和二姐一起进了上海一所标准的“德国学校”,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德国孩子,中国人极少.而从小就在德国生活的周广仁,在语言上和习惯上毫无隔阂,入学后成绩一直非常好.德国学校有非常正规的音乐课和体育课,活泼好动的周广仁不仅像男孩子一样喜欢爬树、溜旱冰等活动,音乐课上学唱的德国民歌和古典歌曲更是她的最爱,她甚至还开始编写一些德国风格的曲调.

富裕的家庭给周广仁的童年带来的是蓝色的美好的梦.

1938年,10岁的周广仁开始学习钢琴了,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父亲原本是让她的大姐学琴,但她太喜欢钢琴了,于是坚决要求和大姐一起学.那黑白相间的键盘,就像一级级登上艺术殿堂的阶梯,令人流连忘返;那清丽浑厚的声音犹如内心的歌唱,拨动着心弦.

就这样,父亲为她们租了钢琴,请了老师,后来又让她进了钢琴家丁善德创办的私立上海音乐馆,先后随钱琪和丁善德二位钢琴家学习.弹琴成了周广仁最快乐的事情,她的演奏进步飞速.1941年“音乐馆”正式改名为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生人数也增加了,还组建了一个三四十人的管弦乐队.1943年,为庆祝私立上海音专成立六周年举办的音乐会上,15岁的周广仁演奏了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成为一时的佳话.②这更加促进了周广仁学好钢琴的决心.

周广仁的钢琴演奏技艺在飞速进步,但是父亲始终没有给她们买一架钢琴.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她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钢琴.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1945年“二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德国人都被限期遣返回国.在中国做生意的许多德国人都在尽快变卖家具,处理财产.祖父一位名叫希尔德布兰特(Hildebrandt)的德国朋友,匆匆变卖家当,准备回国之际,唯独对家中的钢琴难以割舍,于是就将好友周宗良请到家里来商量.周宗良当即就说:“我的小孙女喜爱钢琴,你就把钢琴放在她那里吧.”同为钢琴爱好者的希尔德布兰特夫人欣然允诺.周宗良马上就给孙女打了电话.

周广仁老师告诉我说:“我马上骑车就去了.见了他们,希尔德布兰特夫人说:‘弹几首曲子我们听听.’那天我弹了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又弹一首肖邦的《叙事曲》.这两首曲子我记得特别清楚.弹完了她说:‘你弹得那么好!我们要回国了,什么东西都可以扔掉,就是这台宝贝琴,我想留在可靠人的手里.’于是她就把钢琴送给了我.这帮了我大忙!从此我有了属于自己的钢琴.这是一台Blüthner(布卢特纳)牌钢琴,是德国的大名牌.这台钢琴,对我,对中国钢琴,都有大的历史功绩.”③

奋发少年

周广仁和钢琴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联系.经过了六七年的刻苦学习和多次的演出经历,她更加无法与钢琴分开了.

像周广仁这样生活在富庶家庭中的千金小姐,衣食无虞,还会有什么烦心事吗?有的,家里不允许她从事钢琴专业.她的父亲也喜爱音乐,听女儿弹琴是他的一大享受,但是他坚决不允许女儿以钢琴为职业.父亲明确告诉她:“在中国,专业搞音乐是没有饭吃的.你的外语这么有天赋,你应该好好学习外语,而将钢琴作为你的副修.如果你业余学习音乐,我就供给你全部学费.如果你要专业学习钢琴,我就不提供学费.”父亲的语言是深思熟虑和斩钉截铁的.

平时温柔听话的周广仁,关键时刻却表现出倔强和执拗的一面.只有16岁的她坚决地和父亲说:“你不提供我学费,我就自己挣钱!” 此时抗战刚刚胜利,丁善德创办的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已经停办,周广仁正随上海著名的钢琴家、指挥家梅·帕契(1878-1946)学琴,他的学费非常昂贵:每个学生每月要收20美元.

一次采访时我问周老师:“20美元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周老师回答说:“什么概念我不会算,反正是很贵的.当时,我要教20个学生才能赚到20美元.白天我就骑车到全市给学生上课,只有晚上才能练琴,练到很晚.我从1945年开始教学生,当时我16岁,直到1949年.上海想学钢琴的人很多,有小孩,也有大人,都是口口相传.‘这个人教钢琴认真负责’,互相推荐,就有人请我教.”④

梅·帕契的教学特别注重基本技术的练习,讲究纯手指的运动能力.这一点成为周广仁终身的记忆.梅·帕契教过的中国钢琴家有俞便民、董光光、杨嘉仁、吴乐懿、朱工一、巫漪丽、周广仁、傅聪等人.仅从这份名单来说,他对中国钢琴的贡献就非同小可.可惜他当时年事已高,周广仁只随他学了一年多,老先生就在上海病逝了.就这样,周广仁从16岁就开始当钢琴小老师了,教学态度一开始就严肃认真,对学生充满友爱之心.这种作风贯穿了她毕生的教学工作.她还有一种颇神奇的感染力:凡跟她学钢琴的孩子,也能够以弹钢琴为乐事.

除了教学之外,周广仁还参加了广泛的演奏活动,如1947年,18岁的周广仁与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合作演奏了莫扎特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后来又与该乐队合作演奏了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莫扎特天使般的音乐,肖邦充满诗情画意的旋律,都与周广仁的个性和内心密切在一起,从她手指出来的音乐,既有天真烂漫纯洁,也有优雅忧郁的深沉.

10岁开始学琴往后的十余年间,是周广仁人生的朝霞时期.由于时代动荡等原因,她总共换了8位钢琴老师,有启蒙教师钱琪,有丁善德、杨嘉仁、李翠贞,有意大利钢琴家梅·帕契、奥地利钢琴家A. 马库斯、匈牙利钢琴家贝拉·贝拉伊和德国钢琴家威登堡.周广仁是一位爱动脑子的学生,她能够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归结为四个字,就是:用心演奏.一个16岁的富家女孩,倔强地自己教琴挣学费,这是她曲折人生中的第一步.这次小小的家庭风波,锻炼了她的性格和内心,为此后在大风大浪中与命运搏斗做了准备.

红色青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周广仁20岁,风华正茂,青春洋溢.她很快就成为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的钢琴教师.六十多年后回忆起这件事,她依然面带惊讶:“上海解放后不多久,有人说,我可以到音乐学院去教书.我说,这哪可以啊?我自己连音乐学院都没有进过!但他们好像是和贺绿汀院长商量过的,真的请我去教了.我是当时钢琴教师中最年轻的一个.学校的地址在江湾,而我住的法租界在沪西,我要坐公交车到外滩,再坐另一路公交车直到郊区终点站,再坐二等车(即自行车)去学校.音乐学院华东分院在1949年就招生了,学校分配给我6名学生,其中就有倪洪进.除了教学,我还负责管理学校的演出活动.”⑤自此,周广仁开始了在音乐学院任教师的漫长历史.

1951年周广仁到了北京.她回忆道:“是突然让我来北京的.我什么也没有带就来了.”⑥原来,是让她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团”的成员,和小提琴家马思聪,歌唱家喻宜萱、郭兰英等人一起去访问捷克斯洛伐克.1951年3月,他们出席了“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周广仁一方面要为喻宜萱、郭兰英等歌唱家弹伴奏,又作为钢琴家演出独奏.这次她演奏了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和马思聪的新作钢琴曲《鼓舞》,向国外传播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成果.

从捷克回到北京,周广仁又马不停蹄地又参加了“中国青年文工团”.她说:“当时从全国抽调来了许多青年文艺精英,既有传统的京剧、杂技,也有新型的歌剧、舞蹈和管弦乐队,还有民族声乐和民族器乐.组织上让我们住在先农坛,集中排练、准备.当时是盛夏,北京热得要命.我们的节目最后是由周总理审查通过的.”⑦周广仁好像生活在一个生气勃勃的艺术大家庭中,非常的开心和自如.她从小就是阳光型性格,喜欢充满欢笑的生活.

“中国青年文工团”一行在团长周巍峙的带领下,先赴德意志共和国的首都柏林参加了“第三届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联欢节上还有钢琴比赛,周广仁演奏了巴赫、肖邦、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曲,还弹奏了中国钢琴曲《牧童短笛》.结果,她荣获了三等奖.这是新中国青年钢琴家在国际钢琴比赛中第一次获奖,在中国钢琴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51年的这次获奖就像打开了一个匣门,从此之后,就有一批更年轻的中国钢琴家,在各项国际钢琴大赛中摘金夺银了.

东柏林的活动结束后,周广仁又随“中国青年文工团”在东欧各国和苏联巡演了一年之久.文工团表演的充满中国民族风情的节目,受到了各国观众的喜爱.文工团也有许多艺术家是从延安等革命根据地过来的,他们朴实的性格和真诚的心灵让周广仁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她从小接受的是欧洲音乐的熏陶,第一次接触到优美、生动的中国民间音乐,觉得简直美妙极了.周老师激动地说:“在东欧演出的整整一年,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由于我从小就生活在外国,非常羡慕外国,有强烈的民族自卑感.而这一年的生活,让我有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回国后我就申请入团,四年后申请入党.”⑧

这一年的巡演,让周广仁在钢琴演奏技法上也有大的收获,她第一次接触到了钢琴“重量演奏法”.她说:“我在国内学习的演奏法讲究纯手指的运动,包括梅·帕契的方法.他的方法其实是比较旧的.在一次匈牙利政府的招待宴会上,该国钢琴家约瑟夫·迦特对我说:‘你演奏得非常好,乐感也很好,但是方法是旧的.’我从他那里首次知道了‘力度演奏’的概念,就请他给我上课.他给我上了三次课,比如弹巴赫的创意曲,要讲究肩膀、胳膊、手腕各个部位的统一力量.‘重量学派’的方法就印在我心上了.”⑨约瑟夫·迦特还送给周广仁一本他自己写的德文版《钢琴演奏技巧》.周老师将这本书带回了国内,认真阅读,努力体会,进而将“重量演奏”(又称“重量学派”)和“手指演奏”(又称“手指学派”)辩证地结合起来,既注意手指的灵活和独立,又注重手臂、手腕的配合与贯通,探寻出钢琴演奏新的表现力.

“重量演奏”也是苏联钢琴学派的特长.50年代,苏联派了几位钢琴专家到中国教学,周广仁从1955年开始在塔图良班上学习,同时兼任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师.这时她27岁,已经在北京结婚生子,但还是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中.塔图良班上集中了当时全国最优秀、最有前途的青年钢琴家群体,包括刘诗昆、殷承宗、李民强、顾圣婴、李瑞星等人,可以说是高手如林.

周广仁非常喜欢和习惯塔图良的教学方法,她说:“他的任务是要帮我们整个钢琴专业提高.他非常认真负责,连我们的教学都要来听课.他的教学方法非常自由,一般不作示范演奏.他不要学生模仿他,而是发挥每个人的演奏个性.我喜欢塔图良的方法,刘诗昆也喜欢塔图良的教学方法.”当时的音乐学院校址在天津,为了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周广仁选择住在天津,又过起了学生生活.这次学习使她在钢琴演奏上获得了巨大的提高.1956年国家又选派她到德国参加了第一届国际舒曼钢琴比赛,她再一次获奖,为国家争了光.

由于周广仁辛勤的工作和突出的成就,她在1956年被评为优秀演员,她的入党的申请也获得党支部通过,成为一位预备党员.转眼,在1957年的“反”斗争中周广仁却不幸遭受了政治牵连,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长达20年.与“分子”的政治结论相比,“取消预备期”已经是非常轻的处罚了.好在艺术方面周广仁的处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1959年,周广仁正式从乐团调到音乐学院钢琴系,担任钢琴主科教研室副主任.1962年,她又作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演出团”的成员,到香港、澳门访问演出.这一年她34岁.刘诗昆和顾圣婴这两位更加年轻的钢琴家也在演出团内,他们二人担任钢琴独奏,周广仁担任歌唱家张丽娟、郭淑珍、施鸿鄂等人的伴奏.团内还有上海音乐学院的女子四重奏团(俞丽拿、丁芷诺、吴菲菲和林应荣四人),可以说是汇聚了当时全国青年音乐家中的精华.周广仁对伴奏工作兢兢业业,出色地完成了这次重要的演出任务.

黑色中年

1966年,刚刚步入中年的周广仁就遇到了人生最黑暗的年代.1968年4月12日,丈夫陈子信在“”中被迫害致死,这给周广仁造成精神上极大的伤害和打击.

直到1972年3月,“五七艺术学校”在北京成立,校址设在沙河朱辛庄.校内设有京剧、舞蹈、音乐、电影等专业.音乐专业招收了七十来个学生,最初全部都学钢琴.周广仁担任钢琴组组长,重又开始了钢琴教育的工作.学生是周广仁她们到郊区农村、公社一个一个招来的“根红苗正”的孩子,年龄最小的只有岁,连晚上洗澡都要老师帮助.周广仁就长住在朱辛庄,天天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白天教课,晚上编教材,乐此不疲.

所谓“编教材”,专指为这班学生编写的钢琴教材, 因为当时外国钢琴曲和练习曲一概不能弹, 只能自己动手编写中国钢琴曲.周广仁和钢琴组的李其芳、泰尔等老师全体动手,又邀请了作曲专业的一些教师参与其事.采用“革命样板戏”音调、革命歌曲旋律,先后编了两册《钢琴初级教材》,这两本教材曾以各种形式翻印再版多次,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不能演奏外国钢琴曲、不能采用外国钢琴教材的特殊年代,它们延续了钢琴的一线生命,为“”期间学习钢琴的人们提供珍贵的了练习依据.

1973年,殷承宗等人在北海公园内设立了一个钢琴创作小组,组员有刘庄、储望华、王建中等人,他们积极改编中国古典名曲,先后完成了《梅花三弄》《夕阳箫鼓》《平湖秋月》等作品.周广仁与他们经常联系,还帮助连络作曲家陈培勋改编钢琴作品.

作曲家陈培勋曾写道:“1974年我下放回来后,应周广仁教授及乐团创作组的委约,又写了《平湖秋月》和《流水》两首乐曲,由钢琴家鲍蕙荞女士试奏.其中《平湖秋月》已经普遍流行于全国.”即使在“”期间,周广仁亦在像以往一样努力地支持中国钢琴曲的创作.

金色晚年

“”结束之后,全国面貌为之一新,周广仁也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1979年她晋升为教授,担任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兼任钢琴教研室主任.从那时起到今天,是周广仁最为忙碌辛苦的四十年,也是她艺术成果和历史贡献最为辉煌的四十年.这四十年刚好伴随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周广仁首先举办了大量的钢琴独奏音乐会.1978年4月先是在北京,接着在天津、上海、福州、厦门等地,这是她登台演奏最为密集的时期.这时她50岁左右,已经有十余年没有开独奏会了.对她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新的挑战.更可贵的是,她在独奏音乐会上,真诚、努力地推介中国钢琴作品.1978年9月,她在北京举办了“储望华钢琴作品音乐会”.这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演出——中国作曲家首次举办个人的“钢琴作品音乐会”.周广仁热情支持钢琴系师生参与这一新生事物,自己也投身音乐会演奏.

全力支持中国钢琴作品成了周广仁晚年最为热心的事业之一.1980年周广仁获得美国“爱德加·斯诺基金会”的邀请,赴美国密苏里大学音乐学院交流讲学.作为改革开放初期最早走出国门的音乐家之一,出国之前她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练习了整台钢琴音乐会的曲目,带上了很多中国钢琴曲的乐谱、唱片和录音,甚至连《青年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红旗渠》的音响都带到美国去进行介绍.在美国半年的讲学期间,她先后在29所大学进行讲学交流,在32座城市举办独奏会,首次全面而广泛地向海外介绍了中国钢琴作品.作为“中国钢琴大使”,她的演奏和介绍给美国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匈牙利钢琴家丽丽·克劳斯(Kraus)听了音乐会之后对周广仁说:“你这样认真地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弹得那么好,那些中国作曲家一定非常高兴!他们该怎样感谢你啊!”可是周广仁从来没有考虑到需要有人感谢的问题.

正当周广仁全心全意在投身钢琴演奏、交流和教学的时候,厄运又一次突然降临到她的头上.1982年5月的一天,晚上要举行钢琴演奏会,周广仁在帮助挪动一台大型三角琴时,琴腿突然脱落,沉重的钢琴瞬间倒塌下来,在琴旁的周广仁出于下意识地用手去保护钢琴,结果是她右手的三个手指被钢琴重重地砸在下面.

事故犹如晴天霹雳.钢琴家视若生命的手指被砸坏了!当送到医院急救治疗时,确认她的中指、小指为粉碎性骨折,而无名指则从指甲根处被砸断.经过医生的悉心抢救,中指、小指得以保全,而无名指则短了一截.

手指受严重砸伤之后,功能的恢复是一大难关,手指残端的机能训练必须尽早开始,还必须挺过钻心的疼痛.如果错过了最佳的锻炼时机,功能就难以恢复.在恢复期间,周广仁忍受了像电击般的痛苦,流着眼泪坚持弹琴,就像从头学琴一样,将麻木、笨拙的手指再恢复过来.“重登舞台”的强烈愿望激励着自己,一切从头再来,从抬指、触键的基本动作练起,找回手指和键盘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受伤后整整一年,周广仁又顽强地登上音乐的舞台.从此她一直坚持登台演奏20年,直到75岁.

80年代,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全国渐渐地掀起了一个“琴童热”,成千上万个中国家庭想方设法攒钱给孩子买钢琴,学弹琴,作为“智力投资”.这个热潮来势迅猛.周老师迅速感受到了这股巨大的社会需求,想为儿童的钢琴教育做些工作.于是她在1983年创办了一所“星海青少年钢琴学校”并担任校长.这所学校由周广仁和北京星海乐器公司和北京二中合办,星海乐器公司提供了十架钢琴,二中提供了十间琴房,周广仁召集了一批有经验的钢琴教师,每星期天开班授课.这年她55岁.为了节约时间,周老师购买了一辆轻便摩托车,临时学会了驾驶技术.每到星期天一早,她8点之前就一路飞驰到二中上课.中午就吃随身带来面包、牛奶,5点下课后再飞车回去.

星海钢琴学校在短短几年内就产生了办学成效,第一批学童中的逄勃、居觐等人都考入了专业学音乐院 校,现在已经是蜚声国际的钢琴家了.

第一批学童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我的儿子梁雷.他在报考星海钢琴学校时未能通过,因为年龄偏大(当时10岁),专业技术偏低,没有老师愿意收他.最后,还是周老师说:“梁雷这个孩子虽然专业程度偏低,但是他的音乐想象力很丰富,能够编写那么多钢琴小曲,就说明他具有音乐潜力,我来教他.”梁雷入学之后,周老师因材施教,为他精心设计了一套特殊的学习方案,不仅尽力提高梁雷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想象力,而且专门训练他的视奏能力和移调能力,接触现代作品等.周老师还鼓励他大胆创作新曲子,并提供演出的机会.在教梁雷的这五年间,周老师每周日都定点在二中琴房给他上课,风雨无阻,节假日或过年也不停课,而是在她家里,在那台“布卢特纳”三角琴上上课.课后,周老师还要和孩子聊天、谈心.一次,周老师告诉梁雷:“钢琴就是你的好朋友,你要和它一起玩.你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通过钢琴说出来.”在随周老师学琴的那几年,梁雷在钢琴上创作了好多小曲,都是他和钢琴“谈心”的结果,都是通过钢琴说出的“心里话”.后来梁雷把这些小曲编辑成一本《〈老鼠过年〉——梁雷钢琴小曲选集》并公开出版.

1988年3月,星海钢琴学校专门借用音乐学院的小演奏厅举办了一场“梁雷钢琴小曲音乐会”,由10位学生(5岁到15岁)演奏了梁雷5岁到15岁期间创作的三十余首钢琴小曲.那年梁雷15岁,周广仁老师亲自主持了这场音乐会.

周老师的教育方法简直太有魔力了.梁雷本来练琴不专心,不持久.自从跟随周老师学习之后,每天他都能够主动地做完普通中学的作业,然后就练琴.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是督促梁雷:“到休息的时候了,你别弹了,快去睡觉.”梁雷就是在周老师的鼓励和教导下快乐地学钢琴,从此一步步走上了专业作曲的道路.能够遇到周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是我们做家长的福气,是梁雷的造化.周广仁教授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为中国钢琴发展所

做的贡献,太多太宽,无法一一细说,我试着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从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发展来说,周广仁从1979年开始担任钢琴系副系主任,1986—1992年间任钢琴系主任.她承前启后,使学院钢琴教育发展顺利,成果丰硕.1991年周广仁主持召开了全国音乐院校钢琴主科教学研讨会,使改革开放以来钢琴教育的突出成就推广到全国.

第二,周广仁极其关注业余钢琴教育,不仅是儿童钢琴教育,还有成年、老年人的钢琴教育.她主持了多次“星海杯”少年儿童钢琴比赛和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还主持过多次全国钢琴师资培训班.这些工作都推动了全国“钢琴热”的健康、科学发展.

第三,她积极推动中国钢琴作品走向世界,多次在国外举办中国钢琴作品独奏会.在国内举办的各种钢琴比赛中,周广仁坚持把钢琴曲创作比赛也纳入其中,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钢琴创作的繁荣.

第四,周广仁热心于中外钢琴音乐的交流,在公平的交流中寻求中国钢琴和世界钢琴的并驾齐驱.从1981年担任美国第六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评委开始,她担任过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际钢琴大赛的评委工作,交流了琴艺,结交了许多钢琴学者.

而她下功夫最大的,最为劳累的事,是组织了担任了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会主席,这个比赛从199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是国际钢琴比赛和交流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

改革开放的40年,周广仁的艺术登上了人生的最高峰,她的钢琴艺术五彩斑澜,她的人格魅力光华万丈.

结语:绚丽璀璨的钢琴人生

周广仁的钢琴人生太绚丽,太辉煌,太曲折,太坎坷.她毕生燃烧着对钢琴纯粹的爱与坚持,探索着钢琴艺术的无穷乐趣.许多细微动人之处,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其实她的生活又极简单:只要有钢琴为伴,她就高兴、快乐.

周广仁的祖父给她起的名字真好,“广仁”,既广施仁爱,又广博仁厚.古话说:“仁者寿”.今年,周广仁先生90岁了,还能够愉快地工作,快乐每一天,迎来晚霞.当她40年始教钢琴的时候,小学生们都喜欢她,亲切地叫她“钢琴姐姐”;当80年代她在创办“星海钢琴学校的时候”,所有学生和家长都叫她“钢琴妈妈”;到新世纪,人们都尊敬地叫她“钢琴奶奶”了.从“钢琴姐姐”到“钢琴奶奶”,时光荏苒,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路闪烁的是人性的光芒.这数十年,周广仁教授始终是中国钢琴界的一个标杆.

经历过大痛苦的人会变得空灵,变得圣洁,变得心胸宽宏.不论在何种风浪中,周广仁都坚守住纯善的心,通过钢琴来诉说对人生的热爱.

2016年3月13日,周老师跟我聊天时说:“我这一生中,得到过无数人真心帮助,我也帮助过别人.我自己帮助过别人的事情,做了就不要提了,我也都忘了.凡是帮助过我的人,我都不会忘记,都记在我的心里.”

周广仁老师确实是一位圣洁的人,一位通透的人,一位极单纯的人.我用这篇文章,送上我对周老师90大寿的一瓣心香.

笔者谨启:受到周广仁老师的人品和艺品的震撼,我在两年前就开始构思这篇文章.从2016年2、3月间开始,连续多次当面采访了周老师,每次畅谈一至二小时,感谢周老师给我提供了极其生动和详尽的历史资料.这次撰文,多次引用周老师的口述记录.这些记录尚未经过周老师亲自过目和订正.如有错讹,均由笔者负责.

①当时称洋行中的外籍经理为“大班”.

②14岁的周广仁演奏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协奏曲》这事情,是根据她的老师丁善德的回忆,见茅于润、赵家圭合著的《东方的旋律——中国著名作曲家丁善德的音乐生涯》,香港上海书局1983年版,第60页.

③周老师的话,引自2016年2月24日笔者对周广仁教授的采访记录.Bllüthner现在翻译为“博兰斯勒”牌钢琴.

④引自2016年3月5日笔者对周广仁教授的采访记录.

⑤引自2016年2月17日笔者对周广仁教授的采访记录.

⑥引自2016年3月13日笔者对周广仁教授的采访记录.

⑦引自2016年3月13日笔者对周广仁教授的采访记录.

⑧引自2016年3月21日笔者对周广仁教授的采访记录.

⑨引自2016年2月15日笔者对周广仁教授的采访记录.

引自2016年3月21日笔者对周广仁教授的采访记录.

“根红苗正”是当时五七艺校的招生要求,指出身要好,政治表现要好的贫下中农的孩子.

陈培勋《关于几首钢琴曲的简单介绍》.载《陈培勋钢琴作品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7页.

引自2016年2月2日笔者对周广仁教授的采访记录.

《〈老鼠过年〉——梁雷钢琴小曲选集》,华乐出版社1997年出版.

引自2016年3月13日笔者对周广仁教授的采访记录.

梁茂春 音乐学院教授

祝贺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祝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祝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祝贺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