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新工科背景下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此文是一篇检测技术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

[摘 要]为顺应新工科建设的需要,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并重新编写了教材.本文详细介绍了改革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新编教材的特色.

[关键词]新工科;自动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8) 08-0092-02

一概述

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1].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是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机电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物联网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归口自动化学院测控系.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要求系统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交融,既要注重传统知识的讲授,又要兼顾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为顺应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的需要,我们广泛开展校企业合作,进行自动检测技术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新编《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材获批“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二课程的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新工科建设需要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结合工科专业特色,突出基础和重点,强化应用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技术与应用的有机统一,案例选用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先进性、系统性和扩展性,便于学生进行系统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训练时参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优化后的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体系分为检测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检测系统三大模块.检测技术基础模块主要介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模块分别介绍温度、力学、声波、磁敏、光电、气敏和湿敏等各类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其测量电路;自动检测技术模块主要介绍虚拟仪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自动检测系统.内容组织合理,内容安排符合学习规律,逻辑性强,有利于教学.

2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将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逐步过渡到案例分析式、探究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推动本科教学从“教的好”向“学的好”转变.

案例分析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应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和专业问题.将“智能手机和全自动洗衣机所使用的传感器及其功能”、“为何使用听手机长时间通话会伤害大脑”等问题引人课堂教学中,在课程各章中强化应用实例的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能让学生通过应用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测量电路和微处理器,进行测量系统的设计,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如进行火灾报警、环境监测、桥梁安全监测等系统设计,不仅需要掌握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相关知识,而且需要综合应用物联网、虚拟仪器、单片机等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

翻转课堂法是一种混合学习形式,学生通过手机、PC 平台课前观看教师预先做好的教学视频,并且在课堂上和教师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作业,可以利用有限的课时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3].对于拓展的前沿知识,采用创作专题PPT、视频、微课等教学手段,在网络课堂上及时发布,最大限度发挥网络课堂的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弱化教师的作用,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过程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3 课程评价的过程化

课程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价值判断,也为教师持续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新教学形势下的评价应该是过程化、多方面的,才能真正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学习结果,因材施教才是课程评价的实际意义.

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改变了平时成绩+ 期终考试成绩的常规做法,现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法.将课堂提问、网络课堂访问与讨论、作业、实验报告等教学过程环节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范围,合理设置各项的权重,明确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1~2 次阶段性考试,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可选择在网络课堂进行,不占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课程结束后,按30%平时成绩+30%阶段性考试+40%期终考试,评定学生的实际成绩.通过课程评价的过程化改革,建立及时反馈和持续改进的有效机制,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三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1 在线网络课堂

依托学校的泛亚网络课堂平台,建成了自动检测技术精品课程网络课堂.课程介绍详细、课程体系及学习要求明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理论课程教案、课程设计任务书等课程公共资源资料齐全,已全部上网,供教学参考;按章节制作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大纲供教师和学生选用;按章节知识点制作MOOC 视频,图文并茂,内容翔实,重点、难点突出,部分视频体现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最新成果,作为课程教学的知识拓展和延伸.建成完整的习题库、作业库和试卷库,供学生复习时参考.

2 创新拓展教学资源

围绕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立了多个专题创作,成果均来源于教学团队成员科研项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新项目;提供了参考教材、参考期刊和网站网址的链接,方便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和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提供多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结合课堂理论教学,进行虚拟仿真演示,加深对课程章节传感器特性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强化传感器的实用性;提供了多个传感器应用案例和全国优秀毕业设计案例资料汇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管理

应用网络课堂发布通知、发布作业、发布阶段性考试,网站内容及时更新;

学生在网上规定的时间段完成作业和阶段性考试并按时提交,教师网上评阅作业、试卷,成绩自动生成和保存;教学档案及过程材料自动保留,学生学习记录、作业、测试、访问情况自动保存和统计,为评价学习效果提供依据;利用网络课堂可实现在线讨论和答疑.

四教材建设的特色与创新

教材在保证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训练的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在内容阐述上赋予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注重最新科研成果在课程中的渗透,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突出应用性,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主要特色与创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精选教学内容,融入新技术

内容的选取根据我国当前工业生产及科研应用的实际出发,以信息的传感、转换、处理为核心,从基本概念入手,分别介绍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性能及其测量电路.既介绍传统的传感器,也介绍新型传感器、集成传感器,还介绍了虚拟仪器、无线传感网络与物联网等新技术.

2 采用模块化结构,符合学习规律

本教材共分为三大模块.第1-2 章为检测技术基础模块,介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第3-8 章为传感器技术模块,介绍各类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9-11 章为自动检测技术模块,介绍虚拟仪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自动检测系统.教材编写体系创新,内容组织合理,内容安排符合学习规律,逻辑性强,有利于教学.教材中重点内容突出、难点得到分解,便于初学者理解和掌握,较好地处理了本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

3 注重案例教学,强化成果应用

第3~8 章介绍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各章均安排了典型应用部分,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给出应用实例;第11 章自动检测系统,给出了研究团队近年来在自动检测技术、虚拟仪器和物联网方面的多个研究成果案例,供读者在进行相关自动检测系统设计时参考.

4 创新课程体系,增强实用性

区别于传统教材按工作原理分章的方法,本教材传感器技术部分采用按被测量(输入量)分章,进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及使用者对传感器进行比较、选型,突出了教材的实用性,构建了全新的课程教材体系.

总之,根据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结合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依托网络课堂的课程建设成果,阐述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和成效;围绕新编的《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十三五”江苏省重点教材建设,重点阐述了教材的特色和创新点.通过课程建设和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提升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了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

检测技术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检测技术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检测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2、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

3、农村新技术杂志

4、现造技术论文

5、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6、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