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有关论文例文 和聚焦作者:写景状物类文本多层对话的核心类论文例文

这是一篇与文本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聚焦作者:写景状物类文本多层对话的核心

[摘 要]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写景状物类文本.教学这一类文本,不仅要与文本对话,更需要与作者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作者信息、揣摩作者用意、体悟作者情韵,使学生和作者进行对话,从而深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写景状物;作者;文本;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22-0046-01

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指出:“修辞立其诚,是文章创作的要诀.”的确,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语文教材选编了很多写景状物类文本.这些文本看似专注于事物和景物的描写,实则融入了作者鲜明的情感、意趣.教学这一类文本,我们不仅要与文本对话,更要与作者对话,透过文本的语言窥探蕴藏在文本背后的“那个人”.

一、收集作者信息,在了解生平中初步对话

写景状物类文本的创作,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情感意趣、语言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根据作者信息进行文本解构,已经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信息化时代,检索作者的并非难事,但我们决不能“照单全收”,而要紧扣文本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取舍,为深入阅读文本奠定基础.

如,教学《草原》一文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者信息的检索,并从写景类散文的特质入手,引领学生着重关注两个核心信息.首先,老舍是语言大家,是遣词造句的高手,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这对学生感知《草原》一文的语言表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跟着随访团对蒙古进行实践采风后写成的.这为学生理解贯穿于整篇课文的“蒙汉情深”形成了铺垫性的认知,更为学生体悟文本表达的核心奠定了基础.

与作者对话,是否需要多一些文本之外的信息资源,取决于文本自身.如果文本自身离学生的生活认知较远,且具有较强的隐喻性,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文本之外的检索.只要把握好这样的度,就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认知、理解能力的发展.

二、揣摩作者用意,在质疑提问中理性对话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者之所以进行“这篇”文本的创作,就是有感于人、事、物、景,试图借助文本创作的形式来表达心意、抒发情怀.景物特点的呈现,往往与人物的主观意识以及心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引领学生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不妨让学生问一问:“作者为什么会写这些?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写?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这样的形式究竟想表达什么?”

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教师引领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对话:“在宋庆龄故居众多的物品中,作者为什么要单单写樟树?为什么要拿其他树木招虫来与樟树‘香味持久拒虫’的特点进行对比?作者对比的用意究竟何在?樟树与宋庆龄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正是有了这一系列的对话,学生才能真正站在作者创作的视角进行思考,从而认识到作者对樟树的赞美其实就是对宋庆龄的赞美,真正认识到“人即是物,物即是人”的本质要义.

三、体悟作者情韵,在鉴赏语言中深入对话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写景状物类文本为了凸显景色和事物的特点,语言不仅精准到位,而且优美、富有意境.中高年级在教学这一类文本时,就要着力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下进行揣摩与感知、品析与鉴赏.

如,教学老舍的《草原》一文的第一自然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感知作者是如何将草原的广阔美丽凸显出来的.一是要紧扣语段中“那么……那么……”的句式,感受老舍笔下草原的广阔之美;二是要紧扣老舍罗列的天空、草地、羊群等事物,感受草原独特的色彩之美;三是紧扣课文中“绿色渲染”“翠流”“流入云际”等表示动态性的词语,并将其与“柔美的小丘”“静立不动”“回味乐趣”等静止状态进行对比,感受草原的动静结合之美;最后,作者还不忘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面对这样的文字和语言,除了反复的朗读之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思考:“美在哪里?描写巧妙在哪里?”使他们对精妙的语言进行品析与鉴赏.

不同的人在感受了草原之美后,写出来的文章是完全不一样的.但老舍为什么会从这样的角度来展现草原,为什么会产生惊叹、舒服的感受?正是作者内在的独特体验给予了这段文字无限的魅力.与作者对话,让学生体悟到文本独特的意蕴,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与作者对话就是要让学生从作者信息、表达构思以及独特感受的不同维度,快速地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的独特魅力,从而获得阅读素养的全面提高.

(责编韦雄)

文本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文本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