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和古诗词教学中的人生格调启蒙类论文范文素材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古诗词教学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古诗词教学中的人生格调启蒙

  从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新编语文教材深入挖掘经典名篇,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诗、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小学语文有古诗文124篇,比原人教版增加55篇;初中语文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人教版也有所提高.由此可见,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然而,当前中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潜滋暗长,传统道德滑坡,理想信念淡漠.青少年时期正是为人生奠基的最佳时期,一个人的人生格调与境界修养从初中阶段起步.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其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古诗词就更加意义非常了.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格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加强诵读,领悟情怀

  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在多次古诗词讲座中谈到作品的格调和语言的关系、人生境界和作品格调的关系,他说:“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格调的作品,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古典诗词中蕴含着古圣先贤们丰富细腻的情感、豪迈达观的胸襟、坚忍不拔的意志、高洁清正的操守、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些都为今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戴建业教授还说过,读诗词不能靠“背诵”,而是要用心体会,通过了解文学背景、诗词发生的情境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体会诗人的情感.他认为,我们在阅读古诗词的同时也在和诗人进行灵魂交流,走进诗人的生活,体会诗人丰富、细腻的情感和人生,理解他们的人生格调.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词,能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领悟人文精神.例如在教授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时,我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哪一种读法更好,更能体现诗中饱含的感情.学生一致认同:掷地有声的朗读才能读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决心.然后再以学生个人朗读、集体齐诵等方式强化诵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炽烈的爱国情怀的教学效果.

  当然,诵读的方式很多,有节奏朗读训练法、情景音画朗读法、接龙唱读法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诵读方法,目的是通过诵读加深体会和领悟.目前,笔者尝试了“早读半小时”“每日一读”等古诗词诵读方式.只有保证时间,坚持不断,才能加强学生的积累与感悟.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班级诗词诵读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思想情怀的提升.国庆节来临之际,可组织班级举行“收拾旧山河”爱国诗词朗诵会.学生通过课前收集爱国古诗词、练习诵读、选择配乐等活动,不断强化对诗词中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的理解.在朗诵会中,学生沉浸在古人或沉郁或豪壮的爱国情怀中,抑扬顿挫的朗诵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体会到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厚实与凝重.

  二、对话古人,提升人格

  同古人心灵对话,可以从古人的人格力量中汲取营养,理解他们特殊的思想情感,进一步还能从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努力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精神.戴建业教授就曾引用唐代杨敬之的《赠项斯》:“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强调诗文“格要高古,调要响逸”.他通过对比的方式,剖析了诗词的“格调”,他曾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的《卜算子·咏梅》进行了比较,详细介绍了两首词的创作背景和词中隐含的寓意,认为诗词的格调与作者本人的胸襟气质及当时的心境、情绪息息相关,诗词的格调即人的格调.因此在教学古诗词中,教师要善于敲开读者(学生)与作者的心扉,搭建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例如在教授杜甫的《望岳》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和壮志,我这样提问:“当你遥望前方巍峨挺拔的高山时,你最想做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有想约好友一同登山赏景的;有想攀上顶峰高声呼喊,听听自己回音的;有想爬山探险的……学生的回答正好吻合了诗人“望岳”的心理.然后结合诗歌写作的历史和背景资料,让学生与“志同道合”的杜甫进行对话,开展说话练习“杜甫兄,我想对你说”.学生在对话中与古人心灵进行了碰撞,获得了思想的启迪,懂得了“立志”和进取,进而提升了自我人格.

  三、发挥想象,培养情趣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描山绘水、刻人画物的诗篇如同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吸引着每一位热爱诗词的中华儿女.许多的诗词都极具画面感和形象性,我们在教学时应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象,让诗词中景、物、人在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如奔腾不息的长江、烟波浩渺的大海、秀丽的湖光山色、小桥流水、花鸟虫鱼……无不向人们展示一幕幕美景.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利用音乐、图片、文字,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唤起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美感的熏陶中,心灵得到淘洗.

  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时,我没有直接展示图片,而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情景,让学生说出想象中画面里有哪些景物,人和物分别是怎样的情态,景物分别呈现怎样的色彩;然后我再向学生展示他们描绘的情景,以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动画配上闲适舒缓的音乐,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学生边欣赏图片、动画边脱口吟诵诗词,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在读中培养了想象能力,在想象中获得了美的熏陶,进而提升了审美情趣,也为学生以后审美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学生看到的黄昏不再是“夕阳西下”“群鸟归林”,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看到夏日荷塘也不再是“哇,好多荷花,好香啊”,而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然而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运用全程讲授法将大量枯燥深奥的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一些语文教师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强迫学生记忆大量古诗词,教学时往往停留在讲解字、词等基础知识层面,没有对古诗词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没有挖掘出古诗词中巨大的精神财富,从而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较差,始终没有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正确方法,没有领会古诗词作为我国古典文化精髓的独特魅力,反而导致学生对古诗词教学产生厌学心理.

  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本中的古诗词,让学生增加对古诗词的感性认识,通过不同方式的品读、体味,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会借用古诗词来表情达意,抒发所见所感,以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来激励自己,以古人品格来参照要求自己,让学生的人生格调与思想境界在品读古诗词中得到启蒙和发展.这样,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教育目标就达到了.

古诗词教学论文范文结:

适合古诗词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古诗词教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