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方面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和云南巍山彝族打歌的审美内涵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该文是关于云南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云南巍山彝族打歌的审美内涵

云南的民族音乐是一座宝库,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是经历了时代的沧海桑田,由人民大众口耳相传而留下来的,堪称经典.当代的作曲家们,无数次流连往返于田间地头,将采风所得的民族音乐作为基本元素, 用现代作曲技术谱成新曲,将其风格传承下来,这样民族风格浓郁的声乐作品、器乐作品,舞台上较为常见.随着国家对各民族文化的重视,民间歌舞逐渐从田间地头,走向舞台.尽管学术界对“舞台上的民间音乐是否真的是‘原生态音乐’”的争论一直都在持续.但不能否认,民间音乐在舞台上展演,确实是它走向大众视野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久负盛名的巍山彝族“打歌”乐种,从明清史上遗留下来的“松下踏歌图”中,可见其历史的悠久,人们围着篝火“打跳”,里圈的乡民在圆圈中间吹芦笙,外圈的人们踏着节奏,边唱边跳.“歌、舞、乐、喊”四结合,是巍山彝族打歌的独特风格,在打歌进行中,不时穿插大段有节奏的呼喊声,边喊边舞.歌声高亢嘹亮、喊声豪迈奔放,表现了彝族人民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的民族气概.但在现代审美中,脱离了泥土气息的“打歌”音乐,与声、光、电相结合的舞台艺术作品相比,显得鹤立鸡群,究竟该如何鉴赏其美呢?一、从“打歌”“呼喊”的粗犷音色中见其“真”巍山彝族的打歌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穿插在歌唱当中的“呼喊声”.呼喊声由尖、细、亮的女声音色与粗犷豪迈的男声组成.女声高八度的声区,与男声粗犷的中声区音色相互补充,相互衬托,虽说只是混声呼喊,但也能明显区分男声与女声.大家全力以赴,追求最大音量,虽然那么使劲,也没有出现破音.特别是女声,有几个音甚至达到highC 的音高,听上去好似受过集体训练,竟然有头腔共鸣的效果.这大概是在天长日久的“打歌”中积累出来的发声技巧吧.男声雄壮,女声高亢,混在一起丰满的声音更显得威武、豪放、声势浩荡.粗犷的“呼喊声”堪称巍山彝族“打歌”中的一绝,可是这个粗糙、原始、质朴的声音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众多“局外人”去一探究竟、一饱耳福,我们该如何鉴赏它的美呢?“打歌”音色的粗犷、豪迈、质朴的呼喊声,有人认为是“与生命抗争的声音”.通常人们产生“呼喊”“尖叫”的情景,要么遇上了危险,发出求救的呼喊;要么遇上高兴的事,兴高采烈的呼喊、尖叫,那是率性、天真的表现.那巍山彝族的“打歌”的呼喊声,属于那种情况呢?为何“呼喊”与生命就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有抗争?“据传说,彝族打歌起源于古代一次部落战争,彝族部落战败,被敌人围困于山.为了鼓舞士气迷惑敌人,彝族部落燃起大火,列队围火而舞,他们踏出有节奏的脚步声和拍羊皮褂声;对方认为彝族部落人马众多,不敢进犯而撤退.从此,彝族以踏歌纪念胜利.”在这个传说中,或许漏掉了一个重要部分,那就是“人声”.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既然要迷惑敌人,怎能少了最方便获取的声音“人声”.于是他们踏着节奏制造“黄灰冒”的场面,声嘶力竭呼喊着“阿苏塞……”给敌人造成人声鼎沸,人多势众的效果.面对生死存亡,歇斯底里的呼喊确实是“与生命抗争”的声音.这些声音凝结着彝族人民的生存智慧,被纪念、传承至今,演变成今天巍山彝族“打歌”中的“阿苏塞”的呼喊.李泽厚说“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巍山彝族把纪念历史的特定的观念与想象相融合,形成特定的“审美感情”.而这些社会情感是强烈而多义的,它包含的大量观念和想象,不是用理智、逻辑、概念所能表达清晰,当它演化和积淀于感官感受中时,就变成一种不可言说和穷尽表达的深层情绪反应.随着历史变迁,原来巍山彝族“打歌”“有意味的形式”,因重复仿制而沦为失去这种意味的形式,变为一般化的形式美.蕴含其中的特定的审美感情,也逐渐变成一般的形式感.留给人影响深刻的就是那粗犷的呼喊声.

“打歌”中的呼喊声,不仅当地的巍山彝族人能够鉴赏其“粗犷美”,而且生活在城市中的听众也表现出喜欢,被震撼,被感动,说明他们也能鉴赏这种美.“粗犷”,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祛除浮夸、去掉虚假的风格,怎样才能真正的鉴赏“粗犷美”?一是“粗犷”音色当中的“真”,缩短了歌者与大众的心理距离.在歌唱中普遍受西方“美声”的影响,“美声”顾名思义,是美的歌声.最早是在教堂给上帝唱赞美诗的音乐.追求的是上下贯通、声区统一的“和谐”美.然而唱“打歌”的声音呈自然状态,真、假声区隔清楚、分辨明白.而“真、假声”每个普通人都有,在听巍山“打歌”时,他们唱歌的真声的部分,大众的耳朵听上去真实而有亲切感;唱到高音呼喊的时候,跟我们真实发自内心的呐喊非常相似,只是应用了更多的假声发声技巧.这就是征服普通听众,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方,也是拉开歌者与普通人距离的技能.正是这种亲切而有距离产生的美感征服了听众的心.才使“粗犷”的音色在大众心中留下印象.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距离产生美”.

二是在“粗犷”音色中,“真”能释放“真我”.“粗犷”意味着没有精雕细琢,没有规范的束缚.因此粗犷的音色,不加修饰,回到了本真的呼喊.豪放的尖叫意味着释放能量、释放、释放真我.巍山彝族的“打歌”,传说是为了生存,用呼喊声来吓退敌人.因此有“为生存的呐喊”的鉴赏.人在生死面前,流露出本真情感,也在情理之中.不加修饰、朴素的音色,能使听众听到“真诚”而卸下心理防线,面对真实的自己.城市中的听众能感同身受,是因为每日小心翼翼生活在文明规则的限制中,穿梭在心房高筑、假面示人的职场中.充满规则束缚的防御系统,在“打歌”质朴、真诚、豪放的感召中,逐渐放下,直面久违了的真实内心.进而超脱出精神禁锢的藩篱,放逐自己,敞开心扉.这种“真”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人们苦苦追寻的美.“打歌”从最初表现人对命运之关切,到现代社会感召人们释放“真我”,这种这种“粗犷美”也等同于“自然美”.虽然黑格尔轻视自然美,他说“艺术美高于自然”.但他也没有完全否定自然美,“自然既然是逻辑概念的‘另一体’,是精神这个统一体里的一个否定面,他就有不同程度的抽象的精神或理念的显现,也就有不同程度的美,尽管这种美是不完善的.”[1] 正像“断臂维纳斯”一样,不完善也是一种美,因此“粗犷”也是一种“自然美”.二、从“打歌”伴奏音乐的“复调”中,见其“和谐”美“打歌”中伴奏乐器是葫芦笙和竹笛.葫芦笙是中声区乐器,音色较暗,柔和宽厚,主要控制“打歌”的节奏和速度.竹笛是旋律声部乐器,音区较高,音色明亮,穿透力强,就算是只有一支竹笛伴奏,众人也能听清其旋律.这一明一暗,相映生辉.“打歌”时,葫芦笙和竹笛同时吹奏,但吹奏的既不是同一条旋律;也不在同一个调式上;更不像西方“复调”概念中所表现的:两条不同的旋律相互插空补充,每条旋律都是单独的音乐,合在一起,就像齿轮一样,咬合清楚,无缝对接.“打歌”的伴奏音乐,用“复调”概念解释不了,用和声中纵向“和弦”的概念也解释不了.虽然葫芦笙与竹笛的旋律各吹各打,但是在“打歌”中,并没有“违和”感.巍山彝族的“打歌”也流传了近2000 年,经得起历史的沉淀,经久不衰,必有其道理.仔细的观察发现葫芦笙发出节奏的统一指令,使歌唱、舞步、竹笛音乐步调一致.从“打歌”的整体上看,也很“和谐”,当然这与音乐上的“和声”“复调”的“和谐”不太一样,与音乐审美中的“中和”也不太一样.它的“和谐”之美,包括“打歌”总体布局形式的和谐美;还有“打歌”内涵的和谐美.

首先,“打歌”中的和谐美,是葫芦笙节奏统领下,歌、舞、乐、喊之间井然有序的分工的“和谐美”.“打歌”中,一个葫芦笙的音量并不大,然而热火朝天的打跳场面,虽然掩盖葫芦笙的音量,但大家约定俗成的听从“葫芦笙”的指挥,它吹哪个调,就跳哪种步伐.音乐与步伐完全一致.不同曲子,步伐各异.在换调子的时候,葫芦笙在一个音高上吹奏长音,大家便停下来,一起喊“阿”然后根据葫芦笙的节奏提示,进入下一个曲子.竹笛在“打歌”中,由于其音色明亮,音区高,因而尽管只有一支,它吹奏的旋律并不会被歌唱、呼喊、跺脚声所掩盖.非常清晰,应和大家歌唱的旋律.在整个“打歌”中葫芦笙指挥舞步,竹笛指挥歌唱的音乐,像合唱中的指挥与合唱队员一样,组织有序进行、合理调度.人们的“口、脑、身、心”被葫芦笙和竹笛吹奏的“复调”统一调度,形成秩序,在“打歌”的形式上,显示出“和谐之美”.其次,打歌中的“和谐美”是整个彝族群体的“包容”意识投射在音乐当中的反映.在“打歌”中,葫芦笙与竹笛,调式不同、音色不同、旋律不同、音区不同、音乐风格不同,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乐器,在“打歌”中竟然能同时奏响.众所周知,音乐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产物,如果一个时空中同时奏响两种不同调式的音乐,它们会相互干扰,形成“噪音”.但在“打歌”中,它们却和平共处了,没有冲突、没有噪音.这是为什么呢?这映射了那个环境中,人心境的“和谐”.在原始社会,巍山彝族为了生存,人们都是群体协作,寻找食物、抵御外族入侵、防御野兽等;到了农耕社会,为了族群壮大、人口繁衍,也需要群居合作;进入现代社会,分工合作仍然是族群创造生产力的主要方式.长期追求“和谐”思想,让他们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不放弃每一个人.“人”在这个群体中是被尊重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此,投射到音乐中也一样,它们根据“竹笛”的音色特征,安排了一个合适的位置,让它物尽其才.吹奏的歌曲旋律,与大家歌唱旋律一致,有引领带头作用.然而有些“打歌”曲子中,并没有竹笛吹奏,仅有葫芦笙一种乐器来统领节奏.可见竹笛在“打歌”中不是很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人们还是包容了它的存在,可见其海纳百川的心胸.心胸背后,是这个族群追求“和谐”的意识.当然“和谐”观也影响人们的行为.黑格尔说“自己内心的同一,便是外在声音的同一”.巍山彝族对“和谐”观的认同,也使他们在“打歌”中,欣赏竹笛的音色美,跟随竹笛的旋律,一起乐在其中,最终感受“打歌”内涵中的“和谐美”.三、从“打歌”的人文内涵中见其哲学意蕴有人认为,在“打歌”中能重新发现自己;还有人认为与“打歌”的节拍“同一”,有一定的族群认同意味;有的则鉴赏为“打歌”的音乐包含某种人们对某种行为规范的认同;更有甚者有人则鉴赏为“打歌”是人们德行的认同.“打歌”的音乐、节拍,不仅仅能“打得黄灰冒”,还有更深层的人文内涵.黑格尔说:“音乐只有在抽象的持续中,才能割裂出一道缝隙,显出一种停顿,自我在这种反省本身中才能想到自己,回到自己,将自己从幽暗中解放出来.”[2]人们跟着有规律的节奏,应和着大家约定俗成的长短节奏,在步伐停顿间隙,有时间和空间反观自己内心是高兴、愉悦,还是失意、宣泄?是随意跟随还是投入?在节奏一遍又一遍的循环往复中,熟能生巧的步伐,能使自己逐渐淡忘节奏的规则,能随心所欲的释放内心的,跟随音乐的旋律到达忘我的境界,这时的“我”与规则包裹下的“我”,全然不同,那便是重新发现的自我.释放“真我”来“打歌”,与内心的声音趋同,步伐同一,踏得真诚而响亮,便有“只见黄灰不见脚”的壮观场面.所以,人们在“打歌”中,在经过音乐的系列规范后,方能再从声音中反观自己.

与“打歌”的节拍同一,便有“行为规范”或是“道德”认同.这其实是对“打歌”的节拍规律与人的“行为规则”的同一.是把节拍的规律与人们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道德的同一,做了相关联想而得的鉴赏结果.黑格尔说:“我们通过拍子划分的声音及时间,重新发现或找到自己.经常觉察到自己的同一就是声音的同一,也就是自己产生了声音的同一.如果要感觉到某一有定性的同一就是规律.”[3] 在巍山彝族“打歌”的语境中,局内人或是局外人,如果内心认同了巍山彝族的某些价值观或者某种道德、行为方式,才有可能效仿他们,与他们行为一致,以他们的道德规范为准则、以他们的族群规矩来行事,与他们发出同样节奏的声音.自己内心认同的声音发出后,如果得到其他人的共鸣,甚至同一族群的人也发出同样频率的声音,某种程度上便是“族群认同”的声音.这是人内在的精神意识的同一.外化在“打歌”中,则表现为通过“打歌”音乐舞蹈的“合”与“不合”来相互认同.如果有局外人加入,他们既不会跳,也不会唱,在群体围圈而跳的过程中,因跟不上音乐的节奏而被挤出“打歌”队伍,表现为“族群不认同”.相反,如果局外人既能唱“打歌”又能“打跳”,也能达到“只见黄灰不见脚”的效果,他们就会被彝族族群所认同,视为自己人.这些就是应用了“联想”思维的人文鉴赏,很具有哲学意蕴.

巍山彝族“打歌”,不仅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彰显着生命力,在舞台上的表演中仍然存在着美感.它的美,不是外在的形式美,而是蕴含在其中的“人文美”.它的美感与大众之间,隔着一层面纱.为解开这个“美的隔阂”,笔者在诉诸上述文字解读之后,是否为“打歌”与听众之间建立起审美的桥梁,您是否领略了它的美?

【注释】[1] 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25 页.[2][ 德] 费里德里希. 黑格尔著,寇鹏程编译《美学》重庆出版社,2017 年再版,p366.[3][ 德] 费里德里希. 黑格尔著,寇鹏程编译《美学》重庆出版社,2017 年再版,p367.责任编辑:万吉星

云南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云南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云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