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从创办华侨博物院历程看陈嘉庚对博物馆性质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博物馆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从创办华侨博物院历程看陈嘉庚对博物馆性质

钟志诚

内容摘 要:华侨领袖陈嘉庚倾注一生心血致力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华侨博物院的建设与完善体现了他在文博事业中的创新和实践精神,他以爱国情怀为动因,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基础,传播祖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华侨文化,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华侨博物院 陈嘉庚 博物馆

陈嘉庚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华侨领袖,同志称赞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是以兴学为天职的爱国楷模.“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是他凝炼出的至理名言,并倾注毕生的财力与心力践履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改造社会”是陈嘉庚一生坚持的社会价值观,从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他创办的集美9所学校和厦门大学,规模宏大,并建立了校业基金,着眼于长远发展,他先进的教育理念给厦门学校乃至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引导.

陈嘉庚晚年时期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引入了文博系统,华侨博物院是陈嘉庚先生晚年亲自倡办的文博机构,陈嘉庚先生在建国后,到祖国各地视察,同时参观了许多博物馆,他认识到博物馆的独特作用,认为“博物馆关系社会教育颇巨”,因而做出与建校办学模式不同的决策—倡办华侨博物院,他说“建国后,近年多省多已重视博物馆,人民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建了许多博物馆,这是很可喜慰的事情”.为此,他不仅提倡兴办博物馆,而且对博物馆的性质、任务、作用、藏品保护、陈列和科学研究等都有着精辟的论述和见解.陈嘉庚创办的华侨博物院在我国博物馆建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6年,83岁高龄的陈嘉庚先生亲自撰写《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并带头认捐10万元,发动侨界人士捐款27万多元,倡办华侨博物院.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称为现代教育的三套马车,相辅相成,不可偏废.1949年陈嘉庚在中国政协筹备会议之后专门抽出时间去东北考察当地博物馆的建设情况,正是在此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理论与实践经验后,1956年陈嘉庚创办了中国首家民办公共博物馆——华侨博物院.陈嘉庚在《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中指出:“博物馆是文化教育机构中的一种,与图书馆、学校等同样重要,而施教的范围更为广阔”,并热情倡议道:“我认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人们应尽的责任.我是华侨,很希望侨胞们也来尽一份责任.因此我提议由华侨设立一所大规模的博物馆.馆址可设在华侨故乡出入国的港口,既可给国内人民公共应用,又可给归国华侨观览”.1959年5月14日,华侨博物院开展揭幕时,陈嘉庚先生在讲话中对华侨博物院的目的作了更完整、更深刻的阐述.他说,这是“为了表达华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深情厚意和作为华侨与国内人民感情联系的纪念物,同时有助于普及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与科学研究;有助于人民对国内人民对华侨、侨居国人民的风土人情的了解,并促进我国与华侨侨居国的文化交流”.时至今日,华侨博物院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唯一系统展示华侨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在我国众多博物馆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与地位.首先,华侨博物院的建设倾注着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人们能够在参观华侨博物馆的同时感受到华侨华人艰苦创业的历史以及华侨人们浓厚的爱国情怀.其次,华侨博物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载体,包含了历朝历代的陶瓷、雕刻工艺品以及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文物珍藏品不仅是社会的宝贵遗产,也对我国历史文化研究及科学考古研究起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华侨博物院不仅是维系海外侨胞与国内人民的情感纽带,也是祖国人民了解华侨世界的重要窗口.血浓于水,叶落归根,华侨博物院的历史内涵与文化积淀在我国文博事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陈嘉庚先生对博物馆的认识是全面的.他认为博物馆的藏品和陈列都应该以实物为主,应该有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鲜明特色.他还特别强调博物馆要传播普及知识.他说:“学术为学生而设,图书馆为知识分子而设,博物馆的对象则不限于学生或知识分子,一般市民,无论男女老幼,文野雅俗,一入其门都可由直观获得必要的常识.这是因为它是用形象来表达内容,不假文字间接传达,所以一般人民参观了博物馆,见所未见,眼界大为开展;学校师生参观了博物馆,可由文物与书本相印证;专门学者参观了博物馆,可接触书本以外新发现的事物,有助于更深入的研究”.陈嘉庚先生强调博物馆陈列的实物和直观,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特征,博物馆陈列的实物性和直观性,不仅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的效果,也是博物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因素.

直到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章程中才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这一定义成为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博物馆定义.陈嘉庚将自己创办的博物馆命名为华侨博物院,一方面是博物院自身性质特点,它是华侨设立的,理应以华侨为名;另一方面,华侨博物院虽然建立在厦门,但是为了区别于地方设立,并不冠以厦门地名,最终命名为华侨博物院.中国博物馆学界对博物馆本质、特点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创办华侨博物院是陈嘉庚先生实业报国、兴办教育的梦想之一,华侨博物院的成立也再次推动了中国博物院事业的发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机构,不是专为保管宝物的仓库,是以实物的论证而作教育工作的组织及探讨学问的场所.这一认识已把博物馆与传统的收藏所区分开来,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博物馆性质已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建国后,为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对博物馆的本质、特点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修正,直到1979年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通过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中才对博物馆的本质、特点作出了较为明确的概括与说明:认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这一“三性两务”成了我国对博物馆性质的一种最具普遍性的概括与表述.而陈嘉庚先生则在更早的50年代,对博物馆性质的深刻理解,至今仍闪烁着真知灼见.

对于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发挥,陈嘉庚先生不仅有很多科学、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身体力行,亲自实践.他知道藏品是博物馆的工作基础,亲自进行征集收购,华侨博物院的绝大多数藏品是他亲自征集的,他多次到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征集收购青铜器、陶瓷器和字画等,其中不少是珍品,仅陶瓷器就有国家一级文物9件.他还去函给南洋各地的侨团、侨胞,征集文物和动物标本,其中有不少是罕见的标本.他知道陈列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而且要有好的陈列艺术形式,才会有更好的的社会效益.他亲自设计陈列大厅和亲自示意制作展厅展柜,展柜采用宫殿式,古典雅致,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他亲自设计的陈列大楼,飞檐凌空,屋盖重叠,气势雄伟,富有民族风格.另外,华侨博物院不受地域限制,博物馆藏品与陈列不仅包含国内重要文物,还囊括了与华侨相关的物品和文献,藏品与陈列具有较为宽广的理论空间,最大限度的满足国内民众与国外华侨的多样化需求.

华侨博物院建院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陈嘉庚先生的办院宗旨,与集美学村、厦门大学一起构成陈嘉庚先生教育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华侨博物院是他继创办学校教育机构后,创办的社会教育机构,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中国侨联、福建省、厦门市授予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祖国的博物馆园地中,也是一朵瑰丽的奇葩,2011年10月20日,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专程来华侨博物院开展工作调研,充分肯定了华侨博物院近年来所发挥的作用,并要求进一步加快华博的发展,把华博建设成为弘扬嘉庚精神、展现统战特色的宣传教育基地,为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吕济民.陈嘉庚对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巨大贡献——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周年[J].中国博物馆,1995(1):2-5.

[2]胡又元.迈向新世纪的华侨博物院[J].开放潮,2004(4):60-61.

[3]赵宏伟.厦门华侨博物院部分国家一级文物赏析[J].文物世界,2011(1):3-6.

[4]刘晓斌.陈嘉庚的博物馆思想[J].中国博物馆,2014(1):102-106.

(作者介绍:钟志诚,华侨博物院馆员)

博物馆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博物馆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