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类有关论文范本 跟技进于道论道和器在艺术美学中的统一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艺术美学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技进于道论道和器在艺术美学中的统一

文/于梦溪 李娜

摘 要: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世间万物皆可归于“道”,现代唯物主义则认为世间万物皆属客观存在,皆为“器”.无论是艺术文化上而言的艺术境界的“道”,还是政治经济上代表权术规律的“道”,或是宇宙自然其广博奥妙的规律之“道”,“其上”与“其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艺术创作中,“器”作为基础,“道”生而为源泉;“器”是具体的创作根本,“道”是抽象的艺术境界;“器”是“道”低层次的表现,“道”是“器”高层次的衍生,在这之中更体现了“道”和“器”相互转化、动态上升的过程,在至高的层次,最终达到艺术的相通.

关键词:老子;技进于道;艺术美学思想;自然规律;动态转化

一、“道”与“器”在艺术美学中可以是对立的

《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指乾坤和阴阳变易的法则,法则是在客观世界中是无形的,称之为“形而上”.“器”,指有形之物和因物取象的卦画,称之为“形而下”.由此可见,“道”与“器”在这里是一对对立的范畴,并以有形和无形作为区别:但是它们只在此概念中对立,在中国学人阐述哲学概念时经常提到的“道”“器”,有其相对独立的含义,又有在相关联的情况下衍生的意思.并且不仅仅是单向衍生,更多的是一种双方的动态渗透.

在艺术美学中,“道”可以是最初的道路,亦可以是道理、道义,可以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达到的精神领域层次,更可以是万物规律法则;“器”为“道”的客观存在,器具、器官、器量,它可以是工具可以是对象,它可以是艺术家的才能,可以是创作的技术,也同“道”一般包罗万象.不难理解,正因“道”和“器”是在艺术美学中可以是彼此的相互演化,因而内涵广泛,它们作为哲学名词可以是相对独立的,在艺术美学中亦可相对独立,但独立不代表它们可分割,它们是彼此衍生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儒云:道亦器,器亦道.是道器虽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然合一无间,未始相离也.”由此看来,“道”与“器”是不可分割的.

二、“道”与“器”在艺术美学中可以是统一的

“道”与“器”虽然代表两种范畴,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上“道”的内涵非常宽泛深奥.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道”无处不在,既没有形状,也没有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也不能用五官来了解.“道”是一个抽象的、假设性的名词,它可以代表所有一切的概念.这也是“道”非常灵活,非常玄妙的地方,我们很难追究它到底是什么.正所谓“有物混成”,“混成”——含糊不清却已经存在.当你听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拿在手里可以把玩的时候,它就变成可听、可见、可触的“器”,“器”可以是道的对立面,“器”也可以是道的一部分,但是它不能代表“道”.正因“道”的虚无性,它可以变成所有看得见的很具体的东西,也正因这样的特质,它可以与世间万物统一,并且与世间万物相互转化.

因而在艺术美学范畴中,“道”所涵盖的所有层次,都可以看到其中涵盖的“器”,“器”作为“道”的一个分支、分层或者仅仅是一个点,在某种程度来说,都算作“道”的一部分,从艺术家的画具到他的艺术与艺术美学的精神领域,“器”就像是一条贯穿的线,作为器具或是技术,再或者更高层次的物化的艺术美学概念,它无处不在.而“道”更是如此,在艺术美学中它也跟哲学中的理念一样,比起线一般的“器”,“道”更像是一个面,它比“器”的层面更宽广,但它不能与“器”割裂,“道”与“器”贯穿纵横,线与面的结合,织就了艺术世界,也成就了广阔的艺术美学世界.

三、“技进于道”——“道”与“器”动态转化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里的“道”不仅是一种精神思想、自然规律,也是一种艺术境界,而“技”则是一种在操作手法上的“技术”,即可视为“器”,可以看成是“道”“器”这对范畴狭义的具体的体现.以“庖丁解牛”的故事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技进于道”中“技”与“道”在庖丁的实践中动态的统一过程.首先,他在认知上的思想活动,对“技”的追求上升到对“道”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不断地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这是他精神上的活动.其次,在实践操作中,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他由不了解“道”(“自解全牛”)过渡到认识“道”(“目无全牛”),直至完全掌握解牛之“道”(游刃有余),这是在具体操作“技”和“道”的活动.最后,谨慎小心,尊重“道”:“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由此可见,“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更偏重是“道”和“器”(或“技”)静止的关系,而“技进于道”则是它们运动状态下的关系变化.

(一)道源于技、技源于道——技进于道

1.技是道的前提,道是技的根源.技术上升到极致,可无限接近于道.“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说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有那形而上之道.”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从本源上看,道为形而上,器为形而下,道为本,器为末.而明清王夫之则提出“天下惟器”说,认为“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他认为器是第一性的,道是第二性的.无论“道”和“技”谁为第一性,“道”寓于“技”中,在“技进于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上升的态势,一种动态的转化.在艺术活动中,“技”经过不断的绘画或雕塑等训练实践,向“道”进行一种转化,在物质的不断累积下,从“量变”达到了“质变”,而这“质变”就是所谓的“道”.“道”在这里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得道”,作为一种匠人品质升华达到的艺术境界,是通过技术上的不断改变而转化突破的.而正因达到了这样的高超境界,“道”成为技术提升的源泉,促使“技”不断有所增益,此时“道”成为了“技”的根源,在美术活动中,精神成为了促进物质的某种力量.道与器不相离,道寓于器中,道和器,“统一乎一形”,而不能分裂.

2.由具体的“技”到抽象的“道”.龚自珍曾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天道十年而小变,百年而大变.“技进于道”讲求的是一种变化,它不单指“道”和“技”的关系,更多地表达一个动态的过程,技术上升到极致,可无限接近于道,在技术上的不断追求,一方面是艺术实践中的技术的不断增益,对“道”中规律的把握;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艺术境界,是对“道”的感悟.这两方面的不断转化,在多维的动态演变中,具体的“技”衍生出“道”,抽象的“道”转化为“技”,这是一个双向的复杂转化,而我们又可以把这项变化统统叫做“道”——世间宇宙万物的道,它们再次统一于这个包罗万象的词中.魏源曾说,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就是“道”.这里“道”不仅具有虚无性,而且还具有派生性,具有发展变化的属性,它不是静止的,它是动态的,永远在变化衍生的.不得不说“道”不仅作为古代玄学的思想,在客观“技”的存在推动下,亦向更思辨动态的现代哲学发展,这也是它们本身的奇妙演化.

(二)道高于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1.技是道低层次的体现,道是技的高级阶段.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道”和“器”谁是第一性的理论自古就有很多,从各种不同学说中还衍生了非常著名的心学和阴阳学说.而我们就“技进于道”这句语境中的狭义理解,“道”是高于“技”的,这是我们经常在文学或是美术作品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艺术境界和技术那个更重要的问题.正如庖丁所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为什么工匠如此之多而真正的艺术大师却屈指可数呢,正因为“道”是相对于技术更高层次的体现,而对更高艺术层次的追求才可促使“技”升华为“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天下道理甚多,而悟道者甚少.通过对艺术中技术的训练达到对作品精神以及灵魂的体现,是每位匠人的追求.物化为理,技术化而为艺术,理整合为规律,成就思维之道,成就至高的精神之道,成就世间万物自然之道.

2.在高级阶段,“道”和“技”是一致的.明代王守仁则提出“道器一致”的主张:“夫去有以超无,无将奚超矣.外器以融道,道器为偶矣.而固未尝超乎,而固未尝融乎.’’离开器求道,则道不明,这种道器一元论的思想是从他的“心一元论”的立场出发的.人们常说“物我合一”“天人合一”,当精神状态达到一定的境界时,“道”是可以和“技”相合为一的.在艺术创作达到某一高度的程度来说,“技”就是“道”的体现,“道”也是“技”的体现,它们是和谐于一个物质世界中的,是统一在一个精神层面中的.因而无论是绘画技法或是笔墨文采,作为“技”,在运用时也体现着作品的精神和艺术境界,在某种高度与“道”相通,在“道”表达时,也无时不刻展现“技”的境界.这个层面一定是具有高度的,是“道”与“器”动态上升转化中,到达某一点时的一个完美的结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优秀艺术作品同时看到两者的存在.

四、结语

“技进于道”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却在解释一种“道”与“器”(艺术中的“技”)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艺术创作中,“器”作为基础,“道”生而为源泉,“器”是具体的创作根本,“道”是抽象的艺术境界,“器”是“道”低层次的表现,“道”是“器”高层次的衍生,在这之中更体现了“道”和“器”相互转化、动态上升的过程,在至高的层次,最终达到艺术的相通.

艺术美学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艺术美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艺术美学方面论文范文。

1、艺术科技杂志

2、美学论文

3、艺术导论论文

4、领导艺术论文

5、艺术教育杂志

6、艺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