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效应分析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延迟退休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效应分析

【摘 要】目前对于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较少涉及区域、省份等微观层面,尤其是针对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省份的研究更是较少见之,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因为辽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比较早,老龄化程度比较高,近年来辽宁平均人口增长率较低,在这些特殊省情下,探讨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效应意义重大.方法:从延迟退休1年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人群及延迟退休涉及的人群整体两个方面探讨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效应.结论:在短期,尤其是人均GDP下降的情况下,对青年人口就业会产生较大挤出效应,在长期,对人力资源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提出辽宁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选择合适的时机,分类实施延迟退休;结合经济政策、就业政策推进延迟退休,以及建立养老金指数化机制等.【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劳动力市场;影响效应;养老积分制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8)09-0023-05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8.09.004

O引言

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及个人、社会福利的影响,各学者看法不一:Olivia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会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认为其退休后对社会保障的依赖性增强.【,] Galasso等认为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降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压力,使个体得到“社会保障净财富”.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的影响作用.Gustman和Steinmeier从生命周期角度建立了一个有关退休年龄与财富的模型.深层次研讨了若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2延缓至64岁.则可以将大量同龄退休人群高峰进行转移,这将使社保财务体系得到较大的改善[2].Cremer则强调延迟退休可以提高一国的养老保险收益,并指出在养老金替代率及工资率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调整法定退休年龄还能够有效延缓人均寿命的增加及新生儿生育率下降的社会问题[3].关于延迟退休的挤出效应.Adriaan和Kalwij认为,工作岗位的数量只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变量,延迟退休并不必然带来失业上升,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国内延迟退休政策对就业是否具有挤出效应方面,没有形成一致结论.首先,有学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对中青年群体就业有挤出效应,进而对我国的就业形势造成压力.如吴茜认为提高退休年龄会使老年人就业比年轻人就业相对充分,会导致一批年轻人得不到工作岗位.景妍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得出延迟退休使失业率增加,会造成个人平均福利负效应.李付俊通过构建不同的计量模型,发现老年人与青年人就业岗位之间存在替代性,因而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对就业总量将产生挤出效应.其次,有学者认为延迟退休与就业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童玉芬等通过专门的测算和实证研究后指出,延迟退休后我国离退休人员新增量很小且稳定:因此,延迟退休对就业挤出效应很小.吕志勇,韩鑫,姜英霞,为了解延迟退休年龄与就业之间的作用机制.从充分就业和劳动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出了延迟退休年龄与就业间的计量模型,指出可以找到两个变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从而最大限度地缓解两者之间冲突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再次,一些学者认为延迟退休可能对就业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杨贞贞等通过引入劳动参与率模型,发现延迟退休并没有带来工作岗位的减少,指出只要严格遵循政策规定可能会缓解就业压力.阳义南等则利用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指出推迟退休从总体上降低了青年失业率[8].苏春红,李齐云指出延迟退休可以减少企业的缴费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9].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基于房地产买卖市场和消费拉动的理念,通过分析部分国家大量的人口数据和养老金政策变化趋势.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OECD国家的长期数据和相关变量.都没有发现老年就业和青年就业具有替代关系.均指出延迟退休和青年就业之间可能具有促进关系.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较少涉及区域、省份等微观层面,尤其是针对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省份的研究更是较少见之,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因为辽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比较早,老龄化程度比较高,近年来平均人口增长率仅为0.034%.且GDP增长下滑[10].在这些特殊省情下,探讨渐进式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效应意义重大.

1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效应

1.1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影响

国际上已有不少国家实施了延迟退休年龄改革,英国从2010-2020年计划将女性退休年龄由60岁逐步延长到65岁:2013年韩国将退休年龄由60岁提高到61岁,之后每5年提高1岁,直至退休年龄达到65岁.国内也有不同的探讨,如中国社科院建议首先将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提高到55岁.并且在一定时间段内女工人仍然可以根据意愿选择退休年龄,之后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同时达到65岁【11].

而若将退休年龄延迟1岁,辽宁预计将有8万人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而2015年辽宁就业人口数为2409.9万人,辽宁新增就业人数为49万人.若提高退休年龄1年则滞留的就业人口占城镇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为4.39%( 8/2409.9等于0.33%);滞留的就业人口占新增就业岗位总数的比例为16.33%(8/49等于16.33%).从结果比较来看,如果以总就业人口作比较,则延迟退休的影响效果比较小:但如果以新增就业人口作比较,则延迟退休的劳动者所占比重还是较大的,而每年的新增就业人口中主要是青年就业人口.而青年群体就业与老年群体之间存在替代性[13],所以,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有一定挤出效应.

另外,有研究表明人均GDP对青年人就业有正向作用[13].从2011-2016年辽宁人均GDP及增长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辽宁GDP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均GDP在2016年呈现下降趋势.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青年群体就业将产生叠加的不良影响.

1.2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影响

从延迟退休政策最可能涉及的人群整体来看,主要是男性60—64岁、女性50—54岁,其所占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9%和8.4%.可见,延迟退休的劳动力数量增长空间并不大,因而对就业岗位的冲击也是有限的,且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说法,延迟退休是要小步推进,所以从整体上看.延迟退休政策所带来的老年群体占据的就业岗位数量是较小且比较稳定的.另外根据就业弹性理论,经济的增长在长期中会带动就业的提升,而被经济拉动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青年人的就业岗位上,所以从长期来说,延迟退休政策对青年群体就业的影响效果较小.而依据现代经济理论,经济增长与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正向相关:因此,通过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1)可以有效缓解产业结构升级后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正在发生显著变化,金字塔底部不断萎缩,中部青壮年人口最多,上部呈现扩大趋势.人口结构已由“正三角”型转向“梨”形.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8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达34.1%.辽宁的老龄化程度比国家平均高出4个百分点,到2050年辽宁的老年人口将达38.1%,.另外,近年来辽宁经济活动人口绝对量和相对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从2012年的3 154.8万下降到2016年的2 941万,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12年的71.9%下降到2016年的67.18%.辽宁人口年龄结构趋向于“H”刑.

需求方面.近几年辽宁正在进行“去产能”改革,由此牵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促使辽宁产业结构悄然调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预计30年后产业结构调整后人力资源需求将出现大幅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将出现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

而随着辽宁老龄化程度提高,经济活动人口下降,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对于缓解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后即将出现的人力资源需求增加具有缓冲应对作用,尤其是在老年就业群体具有明显资历优势的行业和老年群体适宜从事的行业,延迟退休政策可以有效缓解长期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前者主要是以技术性、知识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高端行业”,具体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教育等行业,后者主要是低端行业,如制造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

2)对于调整人力资源供需结构失衡的作用.

辽宁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表现在:(1)无技能求职者占比较大,与中高端岗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据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无技能求职者约占60%,其主要是辽宁本省的农村求职人员求人倍率为0.48.供给大于需求状况比较严重.(2)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期望与岗位需求不对称,主要表现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期望较高、专业不对口、缺乏工作经验等,就业结构性矛盾将继续存在.(3)高技能人才短缺.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只占40%,求人倍率为1: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能力的求职者只占4%.求人倍率达到1.8以上,各类技能人才职位供不应求,高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仍比较严重.

辽宁要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目标,必须加强全省人才结构调整,通过老年群体在高技术领域就业发挥的带动作用,对于调整辽宁人力资源供需结构失衡,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非常有益的.

2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策略

2.1选择合适的时机.分类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

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尤其是当新增就业岗位能够满足新生劳动力和延迟退休人员就业时,可以有效弱化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带来的负面作用,此时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则比较适宜.要结合辽宁养老金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老年群体适宜从事的行业特点,在不同行业分类实施延迟退休.要提供弹性退休制度,让劳动者根据自身职业需求、经济禀赋选择退休时间,考虑到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的异质性,对于预期寿命短,人力资本低的职工,应在保障其基本养老金收益的前提下实行延迟退休,可以引入针对不同职业群体、社会阶层就业特征的退休渠道,有效发挥残障退休、特殊工种退休、内部退养等退休渠道的作用,给予劳动者更多的退休选择.

2.2结合经济政策、就业政策推进延迟退休

政府在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结合经济政策,促进辽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可以为高技术行业、新兴行业提供财政优惠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并带动传统行业产业升级,这将会对辽宁省的劳动力市场带来积极作用.

重视对低技能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已有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对青年群体就业的挤出作用存在个体差异性.一般而言低劳动技能者由于拥有较少的人力资本.且人力资本会随着工龄的增长而不断老化和贬损.所以延迟退休对他们的就业冲击很大.而高劳动技能者由于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本.且人力资本会随着工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和提升,所以延迟退休对他们的就业冲击很小.

因此,短期角度,需要加大对低劳动技能者的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构建相对宽松与公正的就业环境,促进青年人就业;鼓励青年人转变就业观念.在劳动力供不应求且对青年人就业挤出效应较小的低端行业中,要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优化工作制度和工作环境等,创造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工作场域,从而减少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的影响.长期角度,要提高教育投入,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整体质量.从而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进而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升级,从而弱化延迟退休的负面效应.

2.3建立养老金指数化机制,引导激励公众合理选择退休时间

设定养老积分制.在设计退休年龄时充分考虑职工的劳动贡献,对职工的学历、职业、劳动强度等均设定明确的积分办法,并将预期寿命变动纳入养老金积累、待遇给付公式之中,最终明确界定退休年龄是职工的劳动贡献与退休后享受待遇之间的综合平衡.建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政策,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完善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根据缴费贡献,调整计发参数.完善激励机制,通过优化养老金指数制度引导退休行为.

延迟退休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延迟退休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延迟退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