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脉血栓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脑外科术后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静脉血栓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脑外科术后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脑外科术后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诊的100例脑外科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及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腘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等.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DVT发生率及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腘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脑外科术后应用,有效地促使远端深静脉血液回流,加速肺循环的速度,从而明显地改善血液滞留,改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状态,有效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脑外科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8.10.060

脑外科手术后患者均需长期卧床休息,以加速患者预后;但是患者常因长期卧床休息导致下肢静脉血在血管中滞留或处于高凝状态;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发病率20.0%左右[1].主要的诱因是血液在深静脉腔中异常凝集,造成下肢静脉血回流发生障碍.如若病情延误治疗或进行性加重,常造成肺栓塞或危及患者生命[2].术后给予患者抬高下肢或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回流,临床疗效不显著,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明显下降.本研究探讨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脑外科术后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诊的100例脑外科手术患者,纳入与排除标准:(1)全部患者术前经B超检测均无深静脉血栓;全部患者均无气压治疗禁忌证.(2)经影像学检查及主任医师诊断为脑出血、脑梗死、脑部肿瘤患者.(3)全部患者均非急症患者,其病情稳定.(4)收治的全体患者均同意其治疗方法并配合.(5)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6)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者[3-4].其中脑出血70例,脑梗死24例,脑瘤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39.69&plun;5.47)岁;病程3 d至2周.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38.59&plun;4.35)岁;病程3 d至3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肢体按摩,每次20 min,每日6次.按摩后协助下肢抬高,每次1 h,每日6次,以加速下肢静脉血回流;遵医嘱适当给予患者抗凝药物;指导患者正确饮食,以流质、高纤维、高蛋白质为主[5].

观察组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即术后患者回至病房,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解释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目的及流程,取得患者配合.责任护士为患者穿上套筒、垫上足部按摩垫并安全拉上拉链,将连接管正确连接至套筒连接口上,根据患者的体重合理调节压力值(压力范围为50200 mmHg,1 mmHg等于0.133 kPa),以患者舒适为宜.每阶段时间间隔5 s,每次20 min,每日2次,使用治疗仪中护士需加强巡视病房,仔细了解患者使用感受,进行舒适度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患者可耐受的压力值,增强治疗效果[6-7].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下肢肿胀、DVT发生情况及股、腘静脉血流峰速及平均血流速度.评价标准:(1)下肢周径指标.使用卷尺测量,大腿位置为髌骨上缘10 cm,小腿位置为胫骨粗隆下侧10 cm;周径发生越少可判定为无效.(2)影像检查结果.经B超检查可见静脉管径和管壁情况,内膜情况,判定血栓在管腔中的情况;经B超检查可见腔内血流信号及血流变化[8].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或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等于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中下肢肿胀及DVT发生情况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股静脉、腘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比较(表2)

3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中的血栓脱落后在肺循环的作用下移至肺部导致肺栓塞,是患者猝死的诱因之一.为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上主要通过促进下肢血液回流,解除血液高凝状态为主.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通过循序渐进的适当挤压作用于人体下肢肌肉等组织,完成从远端至近端的挤压,加速血液回流,从而减少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外科手术患者常伴有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滞留、血小板异常凝集等;其中高凝集状态可通过药物治疗解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缓解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滞留则需要适当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血液流速加快,提高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常规专科护理干预虽然通过按摩及抬高下肢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但是高频率的按摩加重护理小组的工作强度,且无客观的指标衡量按摩力度及按摩成效.若护理人员的按压力度、方向、时间等不一致,常导致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不佳.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一种采用机械运动替代医护人员按摩护理的无创性治疗模式,首先解放了护理小组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可较好地依靠机械的循环运动对下肢的肌肉组织、血管等进行循序渐进地按压,合理加强按压的力度,使患者逐步适应压力[9].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按压是从远端到近端的循序地、均匀地按压,其按压力可作用于肌肉组织、血管及淋巴管.其治疗原理是依靠并排的多个小气囊进行逐步放气,局部减少压力,促使远端的静脉血、淋巴液循环回流,从而促使下肢静脉血加速循环,预防在血管壁上凝集的血因子加速凝集,预防血液淤积;明显改善因人工按压不到位引发的深静脉血液滞留及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同时还可刺激纤维溶解,增加前列环素的生产,从而增加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强度[10].但是,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时需注意患者的压力耐受力,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病房,减少因压力过强引发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DVT发生率及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腘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循序渐进的按压患者下肢肌肉、血管、淋巴管,减少远端的压力,促使远端的深静脉血液回流,加速肺循环的速度,从而明显地改善血液滞留,同时避免高凝血因子在血管壁中的凝集,有效地控制血栓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状态,有效地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综上所述,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脑外科术后使用,有效地促使远端的深静脉血液回流,从而明显地改善血液滞留,改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状态,有效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蒋和娣,肖艳林,毛鸿晓.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出血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华夏医学,2017,30(2):113-116.

[2]梁思爱,吴康琪,石天冠.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联合生化汤加减方治疗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2016,23(20):149.

[3]戴海燕,程思琴,黄丽蓉,等.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J].现代医院,2010,10(1):46-48.

[4]王瑞方.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7):105-106.

[5]杨素云,张丽.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宫颈癌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9):927-928.

[6]贠秀丽.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妇产科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6):440-441.

[7]张柳娴.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4):150-151.

[8]吴彩芳.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8):152-154.

[9]张晶.神经外科术后30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3):1836-1837.

[10]程坤.神经外科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4,35(2):115-117.

(收稿日期:2018-01-18)

(本文编辑刘学英)

静脉血栓论文范文结:

适合静脉血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静脉血栓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静脉输液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