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相关论文范本 跟高三物理有效课堂教学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课堂教学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高三物理有效课堂教学

[摘 要]本文结合高三物理的教学,指出要在基础概念的理解、运用、重复再现等方面着手,以课堂为主阵地,强化练习,培养学生严谨、准确的作风,并能学至知化,提高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有效课堂 概念 物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2018)04-060-01

当前高考历经多番改革,难题已不是主角,而是物理概念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扩展.物理教材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不管学生自学或教师讲解,传授物理知识,都离不开对课本的钻研,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特点,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是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能力所必须的,也是对有效课堂效率提高的保证.

题海战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作业的机械重复,导致学生渐生厌学的情绪,高三物理以课堂为练习的主阵地,精简练习,则有利无害,教师精设计,重质量,吸引学生,是减负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良好的审题意识

解决物理问题应从哪人手?审查题意无疑是首当其冲,许多学生,包括成绩不错的都会把习题解错,大部分原因是审题过于马虎;除此之外,很多学生疏于思考,解答时,时常会碰到学生指出的一系列不会做的习题,此时若看其反应,还是似是而非的样子,显然这部分学生的题意还没有弄明白,不会解答自然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强化练习,必要在培养学生良好审题意识方面寻求突破口.

为了改变学生大意马虎、急于解题的坏习惯,在教学中,我曾经选用过如下习题:

一艘小船从甲站到乙站,匀速行驶,速度为v,随即从乙站返回甲站,速度也为v,则在这个过程中,小船平均速度为:

不少学生错解此题,题目还没读完,就先人为主认为得出结论是A,仔细审题,所问的是平均速度,这是—个矢量,用到位移的相关知识,学生知识脱节,审题思路受阻,正确答案为:c 审题的过程,是对题目的发现,破译,为了使学生能学至知化,必须让学生克服死记硬背题型,杜绝机械模仿,减少偶然失误.

二、创设物理情境,构建物理模型

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述过程,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学会构建物理模型,是强化练习的重要过程.所谓模型就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建立起来的对研究对象简洁的,仿真性的表述,是一种科学抽象.有了模型前提,我们才可以进行严格的理论计算,否则会造成学生解题时乱套公式,错扣题型.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模型的本质,如“质点、自由落体运动+点电荷、理想斜面”等,以此可作为我们加强练习的重点.

下图是滑道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到底部B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高考广东卷)

A.N小于滑块重力

B.N大于滑块重力

c.N越大表明h越大

D.N越大表明h越小

这是一个过山车模型再现,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对此类重点模型的理解与掌握,关键两个信息点:第一、弯道要考虑向心力的来源分析,注意支持力与压力是相互作用等,学生对此重视不够,错漏百出,广东高考物理重视解题格式的规范,此作为一个好的例子,让学生养成正确受力分析的习惯;第二、曲线运动中,涉及速度问题,动能定理是不二之选,有受力分析的铺垫,列出动能定理还是挺容易的.

三、重视题后反思,提高课堂效率

解答习题不应满足于求出正确答案,而应充分挖掘题目的内涵,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重视反思,主要有以下功能:

1)总结解题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一题会一类的效果,提高解题效率.

2)多角度分析,拓宽解题思路.

解出正确答案之后,若能从中选出最佳方法,远比教师一开始就采用超乎常规思路技巧得多,只有学生已掌握了习题的常规思路的解法基础上,再介绍其他巧妙解法,才会使那些敏捷思路的产生有着坚实的基础.

[例]总质量为M的列车,沿水平轨道匀速前进,其质量为m的末节拖车,于中途脱节,当司机发觉时,车已驶过路程L,于是立即关闭油门,撤去牵引力,设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机车的牵引力恒定不变,求两部分列车完全停止时后,它们之间的距离?

此题有三种解法:

方法一: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但过于繁琐;

方法二:利用动能定理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也较繁;

方法三:按能的观点分析,末节拖车脱节时,司机立即撤去牵引力,则列车的两部分完全停止时,它们的距离为零,显然,列车在行驶L的路程中,牵引力做的功,可以认为完全消耗在列车前部分多走s距离克服阻力做的功上,考虑到列车开始做匀速运动, F牵等于KMg

则有:

KMgL等于( M-m)g*S

S等于MU(M-m)

[例]两个等量异号的点电荷,所带的电量均为Q等于10-SC,在真空中相距20cm,求其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和电势? 利用场强叠加,仔细运算,可得出中点处合场强E等于1.8 x104N/C,向右. 处理电势,理论上均取无穷远处为零势点,引入检验电荷,从无穷远处移至中点,电场力始终不做功,移至中点,电势能仍为零,即中点电势U等于O. 在此基础上,作变换发散: 1.若为等量同号电荷,则上述结果又如何? 2.在等量异号电荷两点连线的中垂面上各点电势有何特点?电场强度呢?

3.能否说,电场中场强为零,则电势一定为零?

4.找出零场强的位置;

5.场强大小相等的位置存在吗?

如此几种变换,不仅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变化发散思维,又复习了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举多得.高三物理教学效率要提高,就要在最基本的东西上狠下功夫,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练习,学至知化.

[参考文献]

[l]谇-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漆安慎,杜婵英,《力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结:

适合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课堂教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课堂教学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