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教学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与浅探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融入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免费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教育教学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浅探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融入

【摘 要】由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屡次遭受批判与否定,使得作为基础教育基石的小学教育过程中产生了德育的“文化断裂”与“经典缺位”现象.因此,深入探讨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融入既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继承和超越,又是对基础教育教学本质的回归.这无论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建构,以及对学生素养的培育和提升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并能够在现代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体系中建构传统经典教育的合法性基础.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基础教育教学

作为文化与智慧结晶的传统文化经典是经过漫长历史演进凝结而成,构成了现代人的智慧之源和文化基础.2014年,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调研时提出: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纲要》中教育部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强调,对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相关指导思想、所坚持的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的同时亦对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实践性和系统性提出了指导意见.学界对博大深厚、根深蒂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社会中的态度问题一直在探索并进行着不同的选择,选择的差异同时带来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影响.但毫无疑问的是传统文化精华、核心和主要载体就是传统经典,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吸收和应用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早期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展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秉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教育理念,培育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精神为一体的人格.

一、传统文化经典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独特的价值视角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任何国家和社会而言都是其发展的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保证,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教育最核心的问题.著名教育学家郭齐家教授曾在其所著《重启经典教育振兴中华传统文化》一文中讲到:近百年来我们移植了西方的教育,却抛弃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忽视了学习西方与自己优良传统的结合,不懂得“应参酌兼采”“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详细阐述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从根本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本身就是一套价值教育体系,包含了基本价值、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和社会主流价值三大方面,三者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同时相互借鉴,彼此通融.具体到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对基础教育独有的价值而言,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对德育与美育的价值

传统文化经典囊括了先哲们对人、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同时表达他们了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这些思考、探索以及追求正是优秀文化的构成部分,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经典.而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就是通过对传统经典教育让人们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以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素养.这不仅仅可以慰藉现实而且可以超越现实.因为在当下,我们可以看到,诸如“理想信念缺失”、“社会责任缺乏”、“自我为中心”等等现象横行,充斥着整个社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已经成为当前精神状态的一种真实写照.而对美德的追求和对诚信的坚守亦成为社会的难题.孔子日“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对“信”也比较重视.特别是他把“朋友有信”作为人与兽的区别.董仲舒多次讲到“敬事而信”、“礼而信”,他把“信”列入“五常之道”,这里的“信”指的就是信义和诚实的意思.基于此,对传统经典的传授亦是对德美的培育.

(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对基础教育教学价值的回归与传统教育的超越

朱自清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金庸先生认为,开展中华传统经典教育不是要让学生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温家宝总理讲是为了“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综合这些说法,其实他们共同点就是文化的自觉与传承价值,这也正是传统经典教育价值所在.

(三)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与人文精神重建

当今的文化生态呈现出功利化、工具化、物质化、庸俗化的特征,社会在现代化发展的征途中布满了荆棘和陷阱,科学的悖论毫无保留地显现出来.在这种高度片面化的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文化发展的趋向引起人们日益广泛的关切和焦虑,思想建设和精神重建回归到人们对科学发展之路的思索之中.而对经典的传承则是其关键路径.通过与先贤哲人的对话和心灵的交流而获得灵魂的养分,遨游在人类思想智慧的深海中,以激发思想的活力并重现生命的价值,从而保证科学发展的方向.

基于此,在目前的文化生态背景下,对经典的需要更为迫切,回归传统经典的阅读,重建我们的当代文化,进而唤醒我们的民族精神,振奋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传统文化经典既是文化重建的思想资源基础,其本身也在继承和发扬中被充实新的活力而不断走向未来,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二、强化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必要性

早在2006年国家发布《“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时就指出:“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教育、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适当增加书法和绘画创作.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说,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最近几年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原因,传统文化经典教育面临各种问题和阻碍,诸如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生自身、社会环境等等,使得许多活动无法展开.特别是由于当下改革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受到强烈的冲击,有些人太注重个人利益,内心失去了行为的道德标准.加上现代性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极端侵入,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直接否定,造成了道德滑坡、精神沦丧现象严重,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基本处于“缺位”状态,传播传统美德,道德教育已成为一个“软肋”,“经典”已经离我们的实践愈来愈远.一些学生,甚至一些教师是功利的,虚荣的缘故,一些青少年“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不知道传统文化,道德文明是什么,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现在,一方面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良好道德的迫切愿望.而当前的基础教育对道德传承的作用甚至比以往更为严重.古人都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知孝悌,何以制天下”的道理,现在许多学生确无知,这是对我们基础教育中强化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亟需反思的地方.

三、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融入

(一)融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内容

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继承和发扬,从根本上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就其根源而言,要注重知识传授的正面进行.这就需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首先融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内容,在课程计划安排中有意识地增大传统文化经典课程的比重,做好铺垫.在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活多样地贯穿传统文化经典的知识,真正做到用经典文化精髓熏陶青少年的人格,提升这一群体的整体文化素养.

(二)改革基础教育教学中传统文化经典授课的方式

当前在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播中,较为注重的形式是单一阅读或者背诵,忽视了教学的实用性.对于此,可以借鉴类似“图说中国”和“百家讲坛”的形式,让青少年在看似平常的生活学习中普遍接受.

(三)倡导设置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主题的社会实践

现实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有些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某些篇章都是朗朗上口,但是在理解乃至身体力行上着实脱钩.因此,我们主张在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强调“理念”和“实践”的结合,开展一些相关目标和主题明确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总之,由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所关注的核心是“正当的”、“对的”、“好的”或“高尚的”行为,而不是以“有用性”为直接目的,这也是Robert Hutchins和MortimerAdler主张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提倡经典阅读的根本原因.因此,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在现代人的知识、智慧和道德智慧的提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归经典,从经典中挖掘可资利用的资源,是改变文化生态现状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郭齐家.重启经典教育振兴中华传统文化[J].中国教师,2005(06).

[2]饶艳.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方法探索[J].时代教育,2015(06).

(作者单位:山东阳谷县闫楼中心小学)

作者简介:闫青芳(1978-),女,山东阳谷县闫楼中心小学,一级教师.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教育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2、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刊物

4、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5、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