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重大活动如何设置中国议程类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如何设置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重大活动如何设置中国议程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革,世界信息体系的权力结构也在演变,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重大活动作为“全球性媒介事件”,是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平台.安东尼·吉法德和南希·里文伯格把具有全球影响而非仅仅在某国有影响的媒介事件称为“全球性媒介事件”,认为全球性媒介事件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战略,举办论坛比参加论坛更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而论坛的议题会影响国际媒体如何报道主办国①.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主场外交,提升国际话语权.2016年举办博鳌亚洲论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和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2017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等重大活动.本文通过对全球多语种国际媒体的分析,归纳涉华国际舆情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重大活动如何设置中国议程.

一、重大活动是“弱势话语”舆论突破的契机

世界信息格局正在演变,为中国话语走向世界提供契机.当前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于历史转折点,世界信息体系日益“去中心化”.一方面,西方媒体仍然在“去中心化”的格局中占据优势,西方理念和西方话语长期引领国际议程,以强势语言实现对弱势语言的吞并.西方社会不认同、甚至抹黑中国的舆论还弥漫于整个国际舆论场,并且不断地成为其他国家媒体的消息源被二次传播;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随着中国媒体硬实力的提升,渗透力和影响力也在崛起.

重大活动设置中国议程,为突破负面舆论搭建平台.领导人会晤、高峰论坛、重大赛事等重大活动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个多边外交舞台,为在中国主导下共商世界大事、传播中国方案搭建平台.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引发外媒对中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担忧,认为崛起的中国意图挑战现有世界体系,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担心中国意图谋求区域主导权,以削弱他们的力量,也担心中国会破坏沿线国家的人权和环境,让贫穷国家负债更为沉重.“一带一路”峰会不仅宣布追加7800亿元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而且通过一场高级别全体会议与六场主题会议,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目前这一原则已经被纳入联合国决议.中国在峰会上所作的表态和倡议迅速被国际主流媒体报道,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对华舆论长期非常负面,在峰会期间却发表了大量正面报道,日本希望加入亚投行的观点充斥报刊杂志.

重大活动面向全球,激发非西方世界为中国发声.全世界有224个国家和地区,从语言看,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40多种,仅“一带一路”沿线国就有53种语言.但可惜的是,由于国际信息流仍然被英语所垄断,导致平时的大部分涉华新闻都是被西方的英语新闻所垄断.而在重大活动举办期间,非西方世界和非西方媒体聚焦“全球性媒介事件”,参与重大活动的国家更是积极、主动地加入全天候报道中.比如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专设“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受邀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兴奋,泰国、墨西哥、埃及、几内亚、塔吉克斯坦等国发表“中国拿我们当伙伴”、中国开创金砖峰会“全球视野”等评价,泰国总理巴育的脸书账号发布他参会的系列照片,让泰国网友兴奋不已.墨西哥网友嘱托总统“务必成功完成各项协议”,这些又成为新闻在参会国媒体上二次传播,刮起舆论旋风.

二、重大活动在国际媒体中的影响力评估

重大活动当天报道量达到高峰,超过国内重大和突发事件.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的监测发现,近20年来,国际舆论对华报道量稳步增长,但每逢有重大活动时,报道量骤升趋势明显,而且越是多边外交活动,报道量越大.本文对五次重大活动前后共两周的国际媒体报道进行梳理,发现2016年境外媒体涉华报道量高峰在G20峰会期间,而2017年的高峰在金砖峰会期间.其中对G20峰会的报道量达39,852篇,金砖峰会20,282篇,超过对十九大和天津爆炸的报道.尤其在重大活动开幕当天②,报道量无一例外攀升至.从报道量上看,以多边外交为平台的重大活动影响力要超越国内重大和突发事件.

报道议题多元,围绕议程开展正面和负面解读.境外媒体词频居前的关键词能显示报道议题的多元性和态度的差异性.一方面,境外媒体肯定、甚至羡慕中国取得的成就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博鳌论坛关注亚洲各国经济合作与“增长动力”;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侧重于“区域影响力”,关注“互联互通”和“水资源”利用;G20峰会旨在解决全球经济问题;“一带一路”峰会一方面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居于世界领导地位的评价;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则将“金砖+”理念传播到了世界.另一方面,中国也被认为是一个霸权的崛起,在借“一带一路”转移“产能过剩”、进而谋求“霸权利益”,印度持公开反对态度,媒体报道倾向非常负面,质疑焦点是中巴经济走廊.境外媒体认为,金砖国家间的凝聚力值得怀疑,中印冲突日益明显,其他金砖国家经济低迷.即使中国和印度的边界问题在金砖峰会前暂时解决,但并没有相关机制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报道这些议题的媒体主要来自

重大活动

博鳌论坛

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

G20峰会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总篇数/提及

城市篇数

767

/767

138

/95

39852

/12439

10339

/6181

20282

/10955

高频关键词

、纳吉布(马来西亚总理)、尤素夫·卡拉(印尼副总统)、增长动力、火车连接

优惠贷款、区域影响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

、产能过剩、导弹试验、经济关系、杭州

霸权利益、丝绸之路、领导地位、最大的外交事件

金砖+、迅速撤离、国际经济关系、外交突破、(中印)边境对峙

表1 国际主流媒体对重大活动的报道

报道量居前的媒体

《南华早报》、俄通社-塔斯社、《外交事务》《澳大利亚人报》、BBC

《外交事务》《南华早报》、BBC、《海峡时报》《国家报》(泰)

《世界报》(德)、《汉堡晚报》(德)、路透社、俄新社、《外交事务》

路透社、美联社、《南华早报》《外交评论》、BBC

路透社、《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时报》、BBC、美联社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媒体.

领导人在开幕式上的演讲引用率最高.重大活动的开幕式往往是引用率最高、正面报道最集中的时间段.金砖会晤上,倡议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唯有开放才能进步,唯有包容才能让进步持久”被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媒体引用.他还提出“金砖+”模式,拓展南南合作新平台.此后第71届联合国大会更是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首次纳入决议.李克强引用东南亚谚语寄语澜湄合作,称“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台风’力量”,被东南亚国家媒体转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重大活动之前国际舆论场中不乏负面报道,但在重大活动开幕式的当天,尤其是领导人发言之后,正面声音往往能成为压倒多数的舆论.从报道方法看,境外媒体在引用领导人论断的同时,常列举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就尤其是数字,领导人“以理服人”的中国最强音具有显著的舆论引导力.

举办城市具有一定度.本文分析了境外社交媒体推特有关举办城市的报道,发现推特对G20举办城市杭州的报道居首位,美国、英国及东南亚国家以及法语国家和俄语国家均有提及.其次为金砖会议举办城市厦门,英美及东南亚国家有一定报道.报道内容上,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地方特色都被广泛传播.今日俄罗斯发文称,杭州是人间最美的城市,称峰会为第一夫人们准备了特殊的礼物,包括手工制丝绸、手包和披肩,还提到了杭州龙井茶.由于推文结合了大量视频和图片,西湖、雷峰塔等标志性景观出现在境外社交媒体上,提升了杭州的城市知名度.有关金砖会晤的推特发布了大量厦门的自然风光和夜景、突出厦门“宜居城市”形象.在博鳌论坛的报道中,境外媒体关注博鳌机场建设,英语、俄语有多篇推文提及博鳌为举办论坛而改善机场基础设施.在这些报道中,国内媒体海外账号成为重要的消息源.

三、新时代重大活动议程设置的几个关注点

扩大多边外交机制,参与国越多国际影响力越大.“主场外交”型的重大活动为中国声音的传播搭建了平台,但光靠我们自己是无法将中国议程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只有更多的国家加入,甚至让小国媒体、地方媒体加入才能使中国议程升级为国际议程.境外媒体报道量显示,G20是近两年来国际舆论关注度最高的活动,其次是金砖峰会,这两场活动具有稳定的多边外交机制,各国轮流举办峰会,国际媒体的参与度比以我为主的“一带一路”论坛要高.

参与国越多报道量越有可能呈几何级积数增长.G20峰会上有来自20个成员国的领导人,8个嘉宾国的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尤其是这20个成员国媒体密切跟踪领导人行程、探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展望各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正是在这样一个多边平台上,通过成员国和其他国际媒体传向世界.参加金砖会晤“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的五国媒体更是纷纷点评会晤对本国的重要性.《曼谷邮报》指出,泰国是东南亚地区唯一受邀参加此次会晤的国家,说明泰国在新兴国家中和国际社会的地位是建设性和受尊重的.埃及《金字塔报》称,埃及首次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意义非凡”,这是新兴经济体开展政治合作的新阶段.在几内亚媒体看来,金砖合作机制带来的机遇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互惠互利的.

国内外舆论互动,国内报道溢出为国际舆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心,“媒介间议程设置”尤其要引起重视,国内舆论会发生国际“溢出效果”③,成为外媒的消息源,内宣与外宣无法分割.舆情监测发现,在我国主办的重大活动召开时,外媒最热衷引用的消息源是领导人讲话,其次是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媒体,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也日益成为重要消息源.G20峰会期间新浪微博被引用51次,包括路透社、法新社、《金融时报》等媒体对中国网民反馈进行引用,让国际社会听到民间声音.“一带一路”论坛中新浪微博被引用34次,其中普京弹钢琴引发新浪微博网友热议,《纽约时报》对此进行报道.像这样的国内信息,尤其是民间信息使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更加多元.

谨防正面宣传和过度预热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媒体预热和新闻发布一样,是打造重大活动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环节,但西方媒体的新闻理念是“反常的才是新闻”,他们一般挑选报道中的事实和数据,对态度和立场却另有解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相比而言,社交媒体上的网民故事、细节和情感却容易成为关注点,这说明外媒更依赖民间情感的表达.G20期间外媒质疑杭州路上人少,也常用图片和评论质疑大规模的群众参与.对于这些可能衍生的负面信息我们可以加以关注.

关注开幕式后的国际舆论走向,以多元声音传播中国理念.领导人在开幕式上的“最强音”往往是重大活动国际舆论关注度的最高点,也常常是正面报道最集中的时间段.尽管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发展怀有忌惮甚至恐惧,但崇尚实力的外媒仍不由得赞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领导人走向世界权力的中心.尤其是当领导人用发展成就、合作项目、投资规模说明问题时,外媒的正面引用、正面解读倾向就非常明显.但是开幕式后,随着“最强音”的退出,由西方官员、专家、智库组合成的强势语言又会借助强大的媒体网络走上前台.可惜的是,我国在推出领导人“最强音”之后,却缺乏多元声音的跟进.

2016年南海仲裁案前后,中国智库打了一场漂亮的舆论战,由戴秉国领衔的中国智库团与美国智库激辩三个回合,让国际社会听到了中国智库的声音,还有一些南海问题智库集体在媒体发声,受到国际社会关注.重大活动的国际传播可以以此为鉴,不仅要把会办好,而且要把想说的话说出去,形成中国声音国际传播的组合拳.

正面应对突发事件,以不回避态度引导舆论回归到重大活动.突发事件是重大活动不可控的因素,一旦发生,会将国际舆论拉到重大活动以外的场域.但是回避、淡化、遮掩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中国越是避口不谈,外媒越是穷追不舍,正面应对才是消除猜忌的办法.G20峰会、“一带一路”峰会和金砖会晤期间朝鲜屡次进行核试验,法新社、日本《产经新闻》评价朝鲜的挑衅行为“让重大活动蒙受上阴影”.外交部发表紧急声明强烈谴责,和普京在金砖峰会上达成一致意见,将妥善处理朝核问题,体现了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与决心.金砖会晤前虽然中印边境对峙的紧张局势已经解除,但外媒仍把和莫迪的会面当成最大看点,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两人伸手紧紧相握逾十秒,是“握最久”的领导人会面,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论猜疑,当然也有媒体认为未来很难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本文系国家语委重大科研课题“多语种网络空间语言战略研究”和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提升中国声音和上海声音:新型高校智库的社会影响力评估”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DA135-3和A1508)

如何设置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如何设置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如何设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论文页眉怎么设置

2、论文标题格式怎么设置

3、论文页眉页脚怎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