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空间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公共空间下的群体活动和意识表达以湘西州F县城C广场为个案分析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公共空间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公共空间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公共空间下的群体活动和意识表达以湘西州F县城C广场为个案分析

摘 要:广场舞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大众健身方式,它的主要活动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广场舞活动与大众主流文化之间时常出现了冲突,甚至受到“污名”化.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中老年人利用广场舞作为健身目的、抒发自己的情绪,在大众误解的背后实际上是群体性心理的表达,在特定的空间下以广场舞为媒介展演他们的群体文化的归属、自我认同感以及荣誉感.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个体化的情绪表达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也不能忽略作为社会群体的感受.

关键词:广场舞;集体意识;公共空间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考虑物质收入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北京奥运会后提出了全民健身日,广场舞受到了大众的青睐,因其简单易学、参与性强的特点而被普及.事实上,关于“广场舞”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相关学者认为其最初的起源和古代的祭祀活动有关,现代的广场舞则可以溯至年始公布的大众广播体操.1之所以称其为广场舞是因为大众活动多是在公共场所中进行,而作为社区的公共空间,广场在过去一直是人们休闲、健身的场所.最初人们大都是抱着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但是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却是对于广场舞的误会与批判,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不断有媒体报道出噪音污染、扰乱公共空间等问题.令其参与者不断招受污名.2本文选择湘西州F县城的C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试图找出人们在参与广场舞活动背后所表达的含义.

一、活动空间与参与人群

作为共同活动的空间,哈贝马斯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他指出公共领域是一个有私人而集合组成的领域.3笔者进行调查的湖南省湘西州F县一个以旅游为主体支撑的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的民族主要有苗族、土家族、汉族等.该县位于湖南省湖南省西北部,共13个镇、4个乡,总面积1745平方千米,总人口42.2万人.C广场位于旅游观光与日常生活的相交的地点,广场的南面就是区隔旅游区和生活区的的城墙,该广场过去以来一直都是大家集会的中心,以前是由八个篮球场和一些空地组成,过往每年都会举办篮球赛,大家都可以报名组队参加,同时有什么事情需要宣传或逢年过节时大家也都会集聚于此.后来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政府于2004年开始休整、新建,并以该地非常出名的以为作家名字命名.现在当地的旅游局就在该广场的东侧,平日里除了当地人以外,这里也成为了游客必去的一个场所之一.广场作为一个公众的场所,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因此根据参考文献和C广场的实际情况,本文所指的广场舞包含了以音乐为带动的舞蹈、健身操、广播体操,以及老年人聚在一起唱的传统湘西阳戏等.4

据调查发现,参与活动的人群年龄以中年人居多,年纪较小的青年和年纪较大的老年人都占的比较少.在每天活动的人群中,40-60岁的中年人占据了最大比例40岁以下的年青人在傍晚的活动中非常的少.60多岁以上的老人有少部分参与其中,更多的则是参加传统戏曲类的活动.而这种传统戏曲的活动40岁上的中年人有少部分参加,青年人则没有.在性别比例中参与广场舞的多是女性,而参加传统戏曲的人则以男性居多.从上述人群中分析可以发现这样的年龄分布是跟其自身情况有很大的关联:首先对年青人来说,他们是曾经饱受诟病的“80后、90后”,这使得他们更加倾向于个性的自我表达,他们在休闲的时候多会选择KTV、健身房等场所,同时这个年龄段多是事业的起步或者上升阶段,在时间上不能每天都参与到这样的群体性活动.其次,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多是从集体生活中生活过来的,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事业上处于比较平稳的一个位置,家里的还在多半已经工作或者上大学,在每天傍晚的拥有较多的空闲时间.最后对老年人来说,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退休后的娱乐生活.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每年有大量的游客来此观光,同时也使得很多人来此谋生,目前县城中除了原本居民以外,还有来自乡镇以及外地经商的人们.由于亲缘、地缘、以及接受教育所不同的缘故,他们之间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每天在C广场不同的活动人群也就恰恰构成了一种文化表达.关于广场的活动时间,根据笔者观察,对C广场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时间来进行划分,从每天的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前结束,期间可以分为中午到下午四点至六点,以及六点到八点,八点到十点.在这些时间段中,中午到下午四点和晚上八点后这两个时间主要是以60岁以上老人为主,他们活动的形式以传统戏曲弹唱、革命歌曲合唱为主,下午四点到六点之间的活动方式较少,原因是在这个时间段中为下班和放学的时间段,到了晚上六点到八点则是中年人主要聚集的时间,同时也是人群活动最多的时间段,笔者调查的对象也是以他们为主,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共有有三个舞队同时进行,以广场舞、健身操队为主.

二、活动的社会原因探析

广场舞作为近年来热门的社会现象受到人们关注,作为社会现象必然有其发生的原因,然后受到影响进行传播和扩散.本文通过对参与活动人进行交流与访谈,发现他们大都是出于个体性需求的目的,同时通过对这些个体性的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探析出他们的群体性表达.

(一)社会个体的需求

1.加强对生活的锻炼.

因为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逐步衰退,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看重,因此来广场中参加活动的目的也多是出于强身健体.他们选择的音乐以节奏较快、最近几年流行的曲目为主,如《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

2.爱好与休闲

除了单纯的锻炼身体以外,每天活动的人群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出于相同的爱好而组成在一起的.他们通过这一兴趣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团体,拓展了自己的社交网络.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人其社会需求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对一些老年人进行访谈时,他们一致的感觉都是白天家里的年青人都不在家,而到了晚上也是各忙各的,没有时间关心他们.这也比较容易反映出老年人随着年岁增长生活方式明显根本不上社会的发展,他们的内心容易感受到孤独从而有较强的意愿利用社会交往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在每天进行活动的广场舞活动中,参与者的最小单位无疑是个体,通过一个个的个体组成了舞蹈群体.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的理论,他认为个体行为是出于对生理或心理上需求的满足,这种需求依次得到满足,按照先后顺序发展.

(二)集体意识的表达

通过对个体需求发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在哪一个年龄层次,他们彼此有差异,但也有相同的共性.人作为群体性生物,在社会中学习文化,并于社会中的人相互联系.作为一个社会人而言,又会常常会受到时代和所处环境的影响.F县城过去有一座卷烟厂,并且是该县中唯一的国有企业,在20世纪末倒闭.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每天傍晚参加活动是已经退休或者临近退休的中年人.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过去都在卷烟厂中工作过,这一代人出生于60年代前后,受到的集体意识比较强,个人依附于集体,同时对于组织拥有很强的感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共同参与逐渐变少.通过广场舞活动却使他们重新获得群体文化的归属、自我认同感以及组织性.

1.群体文化的归属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特别是在近年来,城镇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使得过去的单位组织与集体生活逐渐变成了个人与市场主导.在此背景下,平日里的社区生活缺乏情感交流,作为中老年人来说,过去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力量,但是年岁的增长与社会的巨变使得他们有强烈的不适应,通过参加广场舞这种开放式、半公益的集体活动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契机,能够重新建构出一个新的集体组织,重新获得群体文化的归属性:

2.自我认同感

虽然在公共场域中活动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但是一旦做出合适的选择以后,人们便会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在傍晚跳舞的A队是规模最大的一支舞队,队员们自发购买音响设备,并有3个领舞的人员.每年收取40元的队费,用来日常设备的维护和请专业老师教授新的舞蹈.对于A队的参与者来说,交了钱的队员每人能有领到两套颜色不一样的T恤,单双日轮换穿.是否交钱完全属于自愿原则,对于交钱与否并不影响到活动时的站位,完全是根据来到广场的时间前后排列.但是通过观察A队的大部分队员都自愿交费,而且A队的规模也比其他两个队伍大.

当交费的这个形式成为自发性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性的仪式,通过这个“仪式”使个体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与此同时也强化该群体间内部的自我认同.比如,在白天空闲的时候,A队的教练会不时组织大家进行户外的活动,原本相互不相熟的队员们也能够成为较好的朋友.

3.荣誉感

在自我认同得到满足后,自然也渴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翟学伟分析说这样的行为实质上是个体在他者眼中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也就是所谓的“面子”.诚然,广场舞活动只是人们日常中自发组织形成的,但是他们在公众场所的活动无疑能够影响身边的大众去关注他们,这,也使得他们在一些文娱活动中表现自己.F县,每年都会组织各乡镇、社区来进行广场舞比赛,队员们也能够通过比赛来展示自己.比赛过后还能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品,在价值上来说不算很高,但是却能增加参与者的愉悦感.同时,每年的元旦晚会、春节活动都一定会有传统的戏曲表演,这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有意义.

三、结语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外来文化也不断地与传统文化之间发生交流与碰撞这种交流与碰撞给整个社会带了多元价值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主体的年轻人,无论是在虚拟空间还是在现实世界,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自己当下的状态.广场舞作为一种当前在公共空间中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受众的不同,其负面效应却被人们聚焦与放大.但对于中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却似乎被“忽略”,本文通过调查与访谈试图说明的是,作为有着群体文化属性的中老年人,他们不被理解的行为背后同样是自我的表达.他们通过这类活动来锻炼自己身体、建立与维系日常的社会往来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期望.

注释:

1.李蕊.广场舞的起源与发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4):115.

2.王芊霓.污名与冲突:时代夹缝中的广场舞[J].文化纵横,2015(02):74-81.

3.邵培仁,展宁.公共领域之中国神话:一项基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文本考察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82-102.

4.代迅.广场舞:意识形态、审美文化与公共空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178-184.作者简介:

甜诗秋(1986.8.1)女,系湖南省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在读研究生,就职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人民广播电台飞扬101.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结:

关于公共空间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公共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公共管理硕士论文选题

2、公共艺术论文

3、公共关系学论文

4、公共安全论文

5、公共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6、公共事业管理论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