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象方面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跟从气象师资队伍建设谈高校气象教育和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更好衔接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论文为您写气象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从气象师资队伍建设谈高校气象教育和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更好衔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b.2018.02.013

摘 要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和服务性的社会事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亟须培养和造就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针对气象业务快速发展的现状,对加强气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使气象教育更好地与气象业务相衔接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气象师资队伍建设气象教育气象业务

How to Encourage Meteor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to Engage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Operation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Meteorological Team Construction // LiangMei,Xu Feng,Xue Yufeng

Abstract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s a social technological and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With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the growing demand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train and bring up a lot of high-caliberindividuals to adapt to the modern meteorological operations.How to strengthen the meteorolog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andencourage meteorological education to engage with meteorologicaloperation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team construction;meteorological education;meteorological operations

气象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具有科技型、基础性和服务性的特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气象服务进入了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的气象云服务时代,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亟须培养大量适应气象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创新气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气象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2016 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已经连续两年开办了两期高校教师现代气象业务研修班,配合高校加强气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气象高等教育与现代气象业务衔接.气象现代化发展,加强了对气象师资队伍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强气象师资队伍建设,是气象教育更好地与气象业务相衔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将从该角度进行探讨.

1 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气象现代化的核心是气象业务现代化.2013 年,中国气象局动员部署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明确到2015 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杭州和宁波、广东等先行试点省(直辖市)要力争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2020 年,确保如期实现全国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2].

气象业务现代化是气象现代化的核心,气象业务水平始终是检验气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气象业务现代化包括观测现代化、预报现代化以及服务现代化.目前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快速:

1)在观测现代化方面,“风云四号”A 星和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基本气象要素和能见度实现自动观测,区域站乡镇覆盖率已经提升至96%[2].

2)在预报业务现代化方面,自主研发的GRAPES 模式投入业务试用,初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数值预报体系,数值预报能力明显提高.在天气预报方面,开展精细化的气象要素预报和定量降水落区预报业务,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中长期气候预测方面,开展了11~30 天的中长期延伸期预报业务试验.

3)在服务现代化方面,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强对流、沙尘暴等监测预警业务.以广东试点为例,广东的“平安海洋”“平安山区”和“平安珠三角”工程建设,有效提升了广东省应急减灾的能力[2].

尽管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天气业务仍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天气业务的发展,我国为社会重大活动、重大工程、重大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逐步加强.

2 高校气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高校教师科学合理的专业素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霍伊尔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专业地位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及专业实践中技能改进的过程[5].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需要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也要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教育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将专业领域前沿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引入到课堂中.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指引学生的人生导师.

目前而言仍有部分高校教师存在与气象现展相脱节的现状.如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主要的气象培养高校对高校教师都要求博士学历、留学经验或者是博士后出身,其他有气象专业的高校亦如此.因此,气象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再直接进入学校,没有系统地在业务科研单位工作过,或者系统地接触过,这就造成高校教师专业实践知识的落后性[4].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高学浩曾说:“了解我国现代气象业务现状,把握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方向,有助于促进大气科学教学不断适应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推进气象高等教育与现代气象业务的衔接,提升气象人才培养质量.”气象教育改革必须适应气象事业的新型结构,而就目前气象高校教师的现状来看,气象教育者更要与时俱进,把握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方向,时时更新知识、更新理论、更新技能.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

3.1 培养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只有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合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才能掌握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从事创新性的研究工作,从而把学生引导到科学前沿.对一个高校教师而言,没有相应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准,其余一切教学活动无异于“无米之炊”,更谈不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5].

第一,请进来.聘请专家学者作为学院的学术带头人,指导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参与气象学科规划建设,参加学院重大科研项目的申请.建立校级或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实验室,给学院的科研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带领学院的骨干教师参与到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中去.如此,骨干教师可获得很好的锻炼和成长,进而成为学术带头人的储备力量,也能够推进整个气象学科队伍的发展,将学科队伍推向气象学科前沿[7].目前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的各气象高校都在全球范围内聘请学科带头人,希望能将学科队伍推向学科前沿.

第二,下任务.对有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敢于给他们下任务、压担子.敢于让他们承担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申请并参加重大科研课题的重要工作,在任务的驱动牵引下,可使部分有潜力的教师脱颖而出,从而培养出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并形成良性循环[6].

第三,促合作.对于业务部分,中国气象局及下属单位以及相关的业务部门应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学院与业务部门围绕天气业务关键技术在项目立项、科研开发以及成果应用等方面的紧密合作,保证科研与业务无缝衔接.放开项目申请的对象要求,吸引气象高校教师承担与天气业务相关的课题研究或参与合作,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与气象部门的科教合作、协同育人.

3.2 注重教师业务实践能力培训

气象高校作为中国气象部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应主动加强气象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努力与气象现代化发展相衔接.教育部以及中国气象局对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有关高校要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赴气象业务科研单位挂职或合作科研,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高校要聘请经验丰富的气象业务、科研和管理专家担任教师.中国气象局鼓励业务、科研和管理骨干参与高校教学工作,明确气象部门申报正高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在有关高校承担不少于32 个学时的教学任务[1].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与业务相结合呢?

第一,“送出去”.有计划、按步骤、分批次地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青年人才“送出去”.国内外的培训、进修、下基层进行实地观测、到相关气象台、预警中心等部门挂职,让教师更好地了解现代天气气候业务、数值预报业务、公共气象服务、综合气象观测、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等现代气象业务进展和发展趋势,给他们创造“充电”的机会.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从2016 年开始,已经开展了两期高校教师现代气象业务研修班,该培训详细地展示了国家目前的天基、地基以及空基立体化的观测体系,全方位分析了目前国家环境、生态、水文、海洋、农业、能源等专业气象预报的能力和水平.该培训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现代化的思维、现代化的理念、现代化的素质,不少老师反映对气象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会在课堂上传授气象现代化的新理念、新知识.

第二,架构桥梁,加强局校、省校共建.如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气象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局校共建,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参与全国天气会商,分享来自全球的各类气象信息.这是科学研究与实际业务的桥梁,学校与全国各气象部门的桥梁.教师可以从校气象台中拷贝经典历史天气资料,并了解天气业务关键技术,这对培养满足气象现代化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全国各气象高校应积极加强局校、省校共建,让气象现代化的理念和技术在各高校中推广.中国气象局和各省级部门也应积极地进一步推动局校、省校合作,促进相关高校气象专业的发展.

第三,围绕现代气象事业发展方向,确立重点建设学科.气象事业核心业务上亟需的现代天气预报实习、数值预报模式及应用、人工影响天气、卫星与空间天气等学科以及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经济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等气象工程和应用的学科都是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以一带多、以少带多,围绕重点学科建设,申请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从而形成重点学科的群体优势.各气象兄弟院校之间应当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联系,活跃教学空气,促进教学的不断提高.

第四,加强培训,缩短基础教育与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距离.中国气象局将高校气象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常态化,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开放对教师的日常培训;气象台每年与省级气象台骨干预报员的交流,高校教师也能参与其中,这些措施对提高教师气象业务能力大有裨益.

3.3 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大气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具有周期性通常较短、变化较快的特点,因而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专业方向上不宜过多地限制,以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与气象现代化发展接轨.因此,组织教师与社会企业合作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用的途径之一,有利于教学与生产实践[8].

很多企业如农场、保险公司、服装业等对天气预报的要求逐渐提高,气象部门的服务已不能满足,气象公司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专门为企业提供定点定时的天气专项服务.因此,气象公司也是学生就业的一个方向,而气象公司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如华风爱科气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招聘气象工程师,要求学生熟悉各类气象数据,并熟练掌握数据的处理、可视化技术;熟悉Linux 环境,熟练掌握Python/C/C#/Ja/Fortran/Shell 其中至少一项编程语言;有项目开发经验者优先考虑.这就要求有相关的高校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而教师本身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气象事业快速发展,但气象人才培养周期较长,而且存在业务单位人才不够用或人才来到业务单位不适用的问题.如果高校人才来之能用,便可最大释放教育资源.加强气象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将教学与科研、教学与业务、教学与社会企业相结合,这样才能提升气象人才培养水平,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9].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N].中国气象报.

[2] 驰而不息,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综述[N].中国气象报.

[3]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气发[2010]1号.

[4] 刘伟,刘梅红,丁悦.教师专业化视阈下培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基于中国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南分院[J].继续教育,2015,12(241):22-24.

[5] 谢斌,姚利民.试析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J].吉林教育科学,1998(4):17-20.

[6] 王希海.专业化视野中的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7] 张健.气象继续教育师资学科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7,3(下):27-29.

[8] 温之平,贺海晏,黎伟标.面向21世纪大气科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2):35-40.

[9] 肖天贵.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大气科学大专业特色[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4(29):168-170.

编辑张效瑞

气象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气象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气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气象和生活论文

2、气象期刊

3、气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