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生命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此文是一篇政治教育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生命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郅艳梅

(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273165)

【摘 要】在生命教育视阈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研究课题.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追求和内在结构上均具有相契合之处,这也为在生命教育视阈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奠定了现实基础.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前提;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为有益补充.在生命教育视阈下反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发现,教育环境的改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育主体的特殊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内在要求.具体对策包括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关怀;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突破;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注重隐性教育;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l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7)02-0080-04

doi:10.3969/j .issn .1003-0166.2 017.02.0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如何增强实效性的问题上不断努力,取得的成效也较为显著.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教育对象主体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诉求也随之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生命教育视阈下,进一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界定

生命教育的提出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开始于20世纪下半叶,属于舶来品.生命教育的思想最早是在1968年由美国学者华特士提倡并践行.主要关注吸毒、艾滋病、自杀、暴力等漠视生命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后来逐步发展为世界性的教育研究.1979年澳洲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认为“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创设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是个人和社会的防患未然之道.”生命教育的概念一出,很快便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各国的生命教育也相继展开.日本于1989年修改了《教学大纲》,将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最早始于台湾省.20世纪末,台湾省面临着严重的价值观冲突,传统思想与流行思潮激荡交织,导致暴力事件频发,自杀和伤害事件较多.1997年,台湾省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广中心”,推动了生命教育的全面实施,之后,台湾省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将生命教育作为教育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大陆近年来提倡的“素质教育”,提倡“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生命教育的体现.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社会转型和价值变迁,国内教育界对生命教育的关注更加密切.

纵然生命教育源起已久.但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至今学界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学者从生命教育的人文关怀属性出发.强调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认为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也有学者以生命教育的教育内容为重点,认为生命教育就是“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能力教育等.众多研究者们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生命教育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各有其道理.生命教育也有侠义和广义之分,侠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对个人、他人及一切自然生命的关注”,广义的生命教育则不仅关注生命本身,还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而本文中笔者较为倾向于采用广义的生命教育概念.

2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2.1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前提

马克思曾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具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社会化,是将一个不适应,或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培养成为能够适应一定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社会成员”圈.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贯穿于受教育者的始终,离开了现实的人,离开了鲜活的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将无从谈起.而现实中如果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脱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其现实基础和前提,教育的实效性也无从保证.

2.2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帮助受教育者实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原则以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过程中,以及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帮助受教育者实现精神需求从而体验精神满足与快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个体性功能.在本质上,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注重从人的内部精神生活来认同客观外部世界.而生命教育的本质也是以人为本,“体现在关爱、引导与提升生命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生命教育从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情感、认知、体验出发,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殊途同归.

2.3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为有益补充

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实施教育的具体要素,往往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而其中的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生命教育.世界观教育让人们掌握了物质决定意识的本源性.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和自然属性:人生观教育帮助人们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帮助人们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道德观教育帮助人们了解道德评价标准,形成明人伦、知感恩的心理结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也对生命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单纯依靠生命教育的一门课程或一项活动,只是从基础层面开展生命教育,很难实现生命教育的系统目标,也无法为生命教育的效果带来升华提升;因此,生命教育中还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教育层面,为基础的生命教育注入思想和灵魂.帮助个体真正学会珍爱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可见.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追求和内在结构上均具有相契合之处,这也为在生命教育视阈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奠定了现实基础.

3生命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点和评判标准是教育实效性的增强,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能够真正深入人心.从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看很大的成效.然而,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实效性不强的情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3.1教育环境的改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教育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均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社会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洪流,使原有的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多元价值观和多样的社会思潮的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传播,使学生们内心出现了浮躁和动摇,思想政治教育的原有成效难以为继.

校园文化氛围的缺失、教师的关爱不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面临危机.在拜金主义的影响和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偏差下,高校出现了忽略校园文化建设,弱化师德师爱的现象.很多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使部分高校教师只关注自己的科研项目.而忽视大学里最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无法将自己的主要经历用于课堂教学上,对学生缺乏基本的耐心和仁爱,这势必会影响教育效果.此外,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部分高校出现了唯成绩论、唯荣誉论,缺少对学生内心的关注和思想的引导,使本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变得单一枯燥.

网络媒体环境的多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自媒体,都可以在网络发声,虚拟空间的应用和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和途径不再完全适用.而很多高校还在通过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主动去占领网络阵地,这无疑给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重缺陷.

3.2教育主体的特殊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内在要求

高校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内在的要求.高校学生身心发育还未成熟,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考问题还不全面,面临选择时容易受到诱惑;因此,这一年龄阶段尤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然而,正是基于这样特殊的生长阶段,使高校学生更加追求自由,张扬个性,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为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传统功能,忽略了大学生个体成长的生命关怀和价值需求,教育内容的传统单一,偏重知识教育和理性教育,忽略了知识以外的人文艺术和感性培养,便会造成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政治冷漠的心态.课堂灌输为主的固有教育方式,存在政治说教、脱离实际和形式主义的倾向,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生命关怀,很难启发学生、感染学生,也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生命教育视阈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在生命教育视阈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几点对策思考,将生命价值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

4.1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来确立.因而,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关怀.把鲜活的生命存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学生在很多情况下.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意识不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的发展帮助,更多地把其视为为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难免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和漠视心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生命教育的思想,把对自然人的生命关怀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启发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从个体自身的情感、经历思考到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从社会责任的担当引申到对国家意识形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是否对学生进行生命关怀作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促进学生人格养成和道德培养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实效性.

4.2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突破

课堂教学是目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而我国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以四门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以生命教育的理念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突破,体现课程的生命关怀,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加强教师的师德、师爱培养,转换教师角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转变.充满生命关怀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接纳包容学生的个性和发展,不单纯地唯分数论、唯荣誉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以引入更多的课堂讨论和小组协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交流讨论及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为课堂营造充满爱、充满尊重的氛围.

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彰显生命关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不同,具有直观的塑造人、引导人、培养人的的价值诉求:因此,更应该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中,可以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两条主线来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历史.一是“在历史选择中认识个体生命与阶级、民族共同体命运之间的关系”,二是“在体验历史人物生命观的追求和实践过程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国情”『8].

4.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注重隐性教育

借助生命教育的理念,通过创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把生命教育和生命关怀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重礼仪、懂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独特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与教育对象进行广泛的交流、进行启发、诱导,促使教育对象接受特定的教育思想、并使之在思想深处进行内化、提高、升华,从而逐步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目标的过程”网:因此,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充满生命关怀的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价值,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首先,要通过各种校园网络媒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全体师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学术研讨、座谈交流等校园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校园活动中.同时,要善于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开展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将重礼仪、懂感恩的生命追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深入挖掘校园里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的众多物质载体,利用重要的节日庆典,开展寓意深远又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实现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不断深化提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内化的道德品质,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长久稳定性.

4.4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愈加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单凭学校一己之力已无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5+2等于0”,学校五个工作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经过家庭和社会周末两天的“洗礼”后,教育效果为零,这就陷入了死循环.足以见得,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生命的起源在于家庭.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个体道德发展和人格养成的重要环境.在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里,家长的言传身教、生活态度,是给个体最强的生命体验和行为引导,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保鲜剂:因此,在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尽力争取家庭的积极参与.

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最深刻的则是社会大环境.在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大环境中,由于侥幸心理和责任扩散效应,相应会出现道德水平降低的现象.此外,经济商业化的发展,导致社会中充斥着大量凶杀暴力的内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因而净化社会环境,整肃网络文化,广泛宣传社会中的感动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关怀.

可见,只有整合多方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整个国家的全员育人,才能真正避免“5+2-0”的教育魔咒.

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命教育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追求提升,是新时代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在生命教育视阈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给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关注生命价值和人文关怀,这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口

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政治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政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4、思想政治教育期刊

5、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6、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