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类有关论文范例 和尼采和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哲学的任务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海德格尔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尼采和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哲学的任务

摘 要:作为德语世界的两个伟大哲学家,尼采和海德格格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的观点大相径庭,前者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价值问题;后者则认为是存在问题.尽管如此,两位哲人却在一个观点上有着惊人一致,那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完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根本性的“倒转”,以至于整个西方哲学就都还是柏拉图主义.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二人对哲学的基本任务的认定也是不同的.尼采认为哲学的基本任务是“重估价值”,海德格尔则认为是“追问存在”.但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却又是惊人的一致的,那就是“返回”;也就是返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世界.用那种更加源始的希腊人的思想方式,对抗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创的柏拉图主义.此外,就哲学与诸科学的关系而言,二人都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同样地,哲学也不是神学;也不是世界观.因而哲学的任务便有别于诸科学.

关键词:哲学;价值;存在.

作者简介:何迅(1991.9-),男,汉,云南曲靖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176-03

一、哲学是什么

作为德语世界的两个伟大哲学家,尼采和海德格格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的观点有着巨大的差异.这首先体现在两位哲人对哲学本身的理解上.在最主要的意义上,尼采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创造世界”的意志,探求第一原因的意志.——这种意志为争夺精神的统治而进行着决战.尼采说:“哲学乃是一场争夺精神的统治的决战.”[1]哲学的这种争夺精神的统治的斗争,会使每个哲人都试图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和人联系在一起.尼采称此哲学特性为哲学的“拟人性”.与尼采相比,海德格尔对哲学本身的定义有着更加丰富的论述;但在诸多定义之中也是有主次之分的.海德格尔首先将哲学理解为“普遍的现象学存在论”,或者说是“关于存在的科学”.也就是他著名的“存在论差异”的思想.海德格尔说:“哲学不是关于存在者的科学,而是关于存在的科学”[2].这里的存在,是在哲学作为第一哲学的意义上的固定其他存在者的“存在”.而这里的科学,并非是学科意义上的科学.而是作为一种自由的“体系”的科学,这种体系要求知识内部的系统性和同一性.

在另外的地方,海德格尔还将哲学理解为形而上学.海德格尔曾说:“我们所谓的哲学就是使形而上学运转起来”[3].海德格尔的这个说法承袭于亚里士多德.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曾将形而上学定义为“第一哲学”.“第一哲学”也就是纯粹的、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形而上学,反过来,形而上学也就是真正的哲学.而形而上学的边界,也就是哲学的边界.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所追问的乃是存在者之存在本身,则真正的哲学所追问的也就是存在者之存在本身.正因如此,海德格尔才说:“哲学就是使形而上学运转起来”.而海德格尔眼中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谢林和尼采,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使形而上运转了起来.——此外,海德格尔还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开放的“思”.海德格尔说:“哲学按其本质只能是而且必须是一种思的开放”[4].这里的,哲学之为一种敞开的“思” ,乃是从希腊哲学的意义上来理解的.我们知道海徳格尔曾经“思”比作“林中路”.林间小路的首要特征就是:开放,或者说敞开,也就是说它不是唯一的.它会有很多条,并且每一条都是可通达的.思也是这样.在海德格尔看来,思是比哲学和形而上学更加源始的劳作.因为哲学—形而上学乃是在苏格拉底—柏拉图那里才形成的,而思则在前苏格拉底时代就已绚烂于希腊世界的天际了.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人们选择了“哲学的”眼光看世界.但这改变不了哲学作为一种源始的开放的“思”的天命.正因如此,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活动都需要返回到“开端”.而哲学本身也就是一个开端.这个开端就是希腊世界.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两位哲人对哲学的基本定义是各自所理解的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在尼采那里,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生命的意义的问题,亦即生命的价值的问题.而尼采所说的“生命”也就是“强力意志”.尼采说:“公式如下:生命就是权力意志”[5].这是因为,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生命所在的地方,即有意志!但是这意志不是求生之意志,——我郑重地告诉你——而是权力意志!”[6].对于人类来说,生命的意义最主要地体现在他的“看得见的生活”中,因而任何一种肯定生命的哲学,都要去发现生活的金光灿烂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视角,尼采肯定荷马式的、伊碧鸠鲁式的享受生活哲学活动.而否定苏格拉底式的、基督教式的禁欲主义和苦修理想.——尼采认为,前苏格拉底的希腊哲学家是普通希腊生活的一部分,都是生命的肯定者.这集中体现在他们的肯定生命的悲剧艺术之中,体现在酒神精神上.不幸的是,悲剧最终还是消亡了.并且,尼采将这种肯定生命的悲剧艺术的消亡的“转折点和漩涡”归到了苏格拉底那里.说苏格拉底就是使整个希腊哲学这个飞速旋转的“机器”制动下来的那“一块石头”.说苏格拉底是生命的否定者,因为他临死还说“生命意味着长久的病痛”.如果说,苏格拉底只是希腊人从肯定生命到否定生命的一个转折点的话,那么,柏拉图就彻底地让希腊人走上了否定生命的道路.尼采说,柏拉图以来:“理性与本能自发地导向一个目标.导向善,导向‘上帝’”[7].这就是说, 从柏拉图开始,希腊人不再从身体出发了.而是从灵魂出发了.也就是说,柏拉图点燃了西方哲学从灵魂出发的千年火堆.从此以后,西方哲人都是从这里汲取火苗的,但却是否定生命的火苗.所以,尼采说:“自柏拉图以来的希腊哲学家的道德主义是有病理学根源的”[8].因为自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降:“所有哲学哲学家,康德也不例外,都是在道德的驱使下工作的”[9].而哲人们所做的一切,尼采再次借康德的话说:“目的就是‘为这些宏伟的道德大厦平整和夯实地基’”[10].自此已经,道德——而不是以生命意志——成了衡量一切的价值的尺度.尼采认为,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转向是对价值表的一次“颠倒”.

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存在问题.这是整个西方哲学的决定性的问题.——但这个决定性的问题却在哲学史上长期地被遮蔽了,人们用对存在者的追问取代了对存在本身的追问.海德格尔说:“主要问题我们称之为主导问题.但它只是倒数第二个问题.最终的问题、亦即第一个问题乃是:什么是存在本身?这个必须首先得到阐发和论证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哲学的基础问题”[11].海德格尔的这句话携带着一个必须去追问的问题:这种存在本身的被遗忘,即存在本身的追问被对存在者的追问所替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海德格尔的回答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海德格尔认为,在前苏格拉底时代,希腊人其实并没有“哲学”,有的只是“思”.而前苏格拉底时代的伟大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等所追问的问题乃是:“存在本身”而不是“存在者”.用对存在者的追问,取代对存在本身的追问,乃是在苏格拉底—柏拉图那里完成的.因而,哲学实际上是在苏格拉底—柏拉图那里完成的.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哲学的决定性问题“存在”被遗忘了.并且,这种存在问题的被遗忘状况在近代也没有被改变,反而被遮蔽得更加严重了.因为从笛卡尔开始,传统存在论转向了近代哲学.这种哲学的最根本性的特征,就是主体性原则.即近代哲学从自身出发,从主体出发.在自我意识的地基上建立了哲学的上层建筑.由笛卡尔开创的主体性原则,进一步规定西方哲学的扩展路径,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胡塞尔都是基于主体性来建构其哲学的.甚至,海德格尔时代非常盛行的“生命”也还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主体—客体”二分的近代哲学,无论其看上去是多么的繁盛,其追问的问题还只是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而近代哲学的“繁盛”本身恰恰是对存在本身的一种遮蔽.因此,海德格尔总结说:“一切西方哲学都是柏拉图主义”[12].因为:“在整部哲学史的历次转变中,柏拉图的思想总是起着决定性作用”[13].

在这里,尼采和海德格格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大相径庭,前者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价值问题;后者则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完成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本性的“倒转”,以至于整个西方哲学就都还是柏拉图主义.

三、哲学的基本任务

基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位哲人都提出了各自关于哲学的任务的观点.对尼采来说,鉴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价值问题,因而:“哲学家的使命就是:他们必须解决价值的难题”[14].尼采说:“一切伟大的思想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作为立法者,确立万物的尺度”[15].在这里,尼采所说的“解决价值的难题”与“确立万物的尺度”,乃是是同一回事,那就是要重新评估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一切价值.鉴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乃是西方道德主义的“病理学根源”;所以尼采之价值重估,就是要否定这个“根源”.尼采的思想方式是颠倒式的、否定式的;尼采称自己的哲学是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而尼采颠倒和否定传统价值的办法就是用“锤子”敲碎它的根基.在《曙光》一书中,尼采对自己的做法有过一个生动的描述:“我的所作所为却是不同寻常的:我下降到大地的深处,掘进到事物的根基;我开展了一项调查并且发掘了一种古老的信仰,两千年来,我们哲学家已经习惯于在这种信仰上筑巢,甚至当迄今为止矗立于其上的每一座建筑都倒掉之后仍然不肯罢手,仿佛它就是一切基础中的基础,磐石中的磐石:我开始捣毁我们对于道德的信仰”[16].这种否定根基的做法,贯穿在整个尼采后期的思想之中,如在《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道德的谱系》等著作中.通过这种方法,尼采否定道德事实的存在,进而否定了道德本身的价值.直至宣称:“人们知道我对哲学家的要求,即站在善恶的彼岸”[17].同时,尼采重估价值的办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乃是:“一种回忆、一种返回,返回到灵魂的遥远且古老的共同家园”[18].具体说,就是通过返回到前苏格拉底的希腊世界,用那种更加源头始的生命意志来对抗后继时代的道德狂热和知识冲动.用酒神狄奥尼索斯来对抗苏格拉底.

对海德格尔来说,鉴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那么,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追问存在”.这里,海德格尔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所追问的就是“存在本身”.对海德格尔来说,“追问”是一种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返回”.因为只有通过这种返回,哲学才能进入它自身的入口.而返回:“就是回到西方哲学最早期的思想家那里”.因为整个西方哲学的思考世界的方式都是由故希腊哲学这个“开端”所决定的.海德格尔自己的哲学活动的任务,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也就是要回溯到思想的“开端”.海德格尔说:“我在过去三十年的 全部工作主要就是解释西方哲学,回溯到思想的历史基础”[19].而海德格尔所返回到的地方,也就是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世界.返回到对“存在本身”的追问,返回到比哲学更加源始的“思”.

所以,尽管,尼采与海德格尔对哲学的基本任务的认定是不同的.前者是“重估价值”,后者是“追问存在”.但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却是一样的,那就是“返回”;就是返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世界.用那种更加源始的希腊人的思想方式,对抗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创的柏拉图主义.尼采曾说:“整个德国哲学——莱市尼茨、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就名家而言——是迄今为止的、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和乡愁.因为他们所要求的是历史上最辉煌的东西.人们对任何地点再也没有宾至如归之感了,最后,人们要求回到自感亲切一点的地方去,因为人们想在那里独享家居之乐;这就是希腊世界!”[20].这句话完全适用于尼采本人和海德格尔.

四、哲学与诸科学

哲学的任务的特殊性,还可以通过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性呈现出来.这首先体现在哲学与科学的差异上.德语中的“科学”既有学科体系上的科学意谓;也有自由体系上的科学意谓,后一种情况下的“科学”指的乃是严密的“体系”.就二者的关系来说,尼采认为:“‘科学’思维不同于‘哲学’思维”[21]. 因为它们的起源和后果,都是不同的;“哲学”思维更加的本源和重要.因为:“科学的全部目标和方法都是以哲学的意见为转移的”[22].人们可以在一切科学思想和猜想的深处,找到哲学思维的踪迹.也就是说,科学是建立在哲学的一般基础上的.但是:“哲学并不随着其他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是超越经验界限的创造,是神秘冲动的继续”[23].哲学与科学的差异,决定了哲学与科学的任务的差异.——与尼采相比,海德格尔在两种意义上谈论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其一,在科学作为自由体系的意义上,海德格尔说:“科学根本上就是哲学”[24].同时:“哲学是关于存在的科学”[25].而在专业与学科划分的意义上,海德格尔认为说:“哲学根本就不是科学”[26].在这种意义上,哲学之所以不是科学,这从根本上来说乃是因为:哲学的传达方式不同于专门科学的公布方式.具体说,哲学不是专业,也不是学科.专门科学都有其研究的特殊领域,哲学就不同了,哲学研究的是存在的整体.哲学既然不是专门科学,反过来说,专门科学也就不是哲学.这从根本上说乃是因为科学“不思”,即对存在者之存在的这个首要的哲学问题的沉思.海德格尔说:“科学”根本就不“思”,“它排除了哲学沉思”[27].——此外,两位哲人还区分了哲学与神学、哲学与世界观及其的任务的差异,作为对哲学的任务的补充,即他们各自坚持的哲学的任务:重估价值、追问存在.

参考文献:

[1][9][10][16](德)尼采著,曙光,漓江出版社,2007.2,第277,1,1,2页.

[2][25],[德]马丁?海德格尔著 丁耘译,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01月第1版,第12,14页.

[3](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海德格尔文集 路标,商务印书馆,2014.05,第142页.

[4][26](德)海德格尔著;王庆节译,形而上学导论(新译本),商务印书馆,2015.10,第12,1页.

[5][26](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张念东,凌素心译,权力意志 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编译出版社,2005.04,第52,30页.

[6](德)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08月第1版,第138页.

[7][18],德)尼采著 朱泱译,善恶的彼岸,团结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第109,20页.

[8](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著,尼采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2,第288页.

[11][12][27](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 上卷,商务印书馆,2011.06,第76,910,382页.

[13][19](德)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 海德格尔语要,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05,第23,39页.

[14](德)尼采著,谢地坤,宋祖良等译,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漓江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第36页.

[15](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漓江出版社,2007.2,第174页.

[17]王雨 陈基发,快乐的智慧——尼采精品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08月第1版,第97页.

[19](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陈小文,余明锋译,海德格尔文集 同一与差异,商务印书馆,2014.05,第64页.

[21][22][23](德)F?W?尼采著 田立年译,哲学与真理 尼采1872-1876年笔记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4页,14页,29页.

[24](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01,第190页.

海德格尔论文范文结:

关于海德格尔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海德格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手写论文摘要顶格写吗

2、堂吉诃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