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雕仿其型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跟竹雕仿其型,不如塑其神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关于竹雕仿其型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竹雕仿其型,不如塑其神

[摘

要] 什么样的竹雕才算是上品?如何创作出好的竹雕作品?这些问题困扰着雕刻师,锤炼技艺是手艺人必须完成的功课.临摹,是众多艺术门类的重要学习手段,在艺术品或工艺品界,模仿是手艺人学习的必经过程,但是临摹终归只是一个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我们不但要仿其型,还要塑其神.

[关 键 词] 玉雕;艺术;传承

一、竹雕,文人所好

我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我们的学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先民已经学会了用刀在竹简上刻字记事.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往今来,赏竹雕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早期的竹刻制品遗存不多,至今所见多为明清传世品,一般浑厚古朴,构图饱满,刀工深峻,常做浅刻、浮雕或透雕,线条刚劲有力,转角出棱.品种以臂搁、笔筒、香筒为主.清代前期尚有明代遗风,但表现技法更为多样,深浮雕、留青、圆雕等同时并行;品种扩大,除臂搁、笔筒、香筒外,竹根人物、动物与山子具备,制作精致工整,细巧秀雅.

如今竹雕作品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竹雕的美集结了中国人独有的爱竹情怀、生活哲理、文人雅趣和精工巧思,因此,虽有人说竹雕是小品,但可以肯定的是“虽小道,亦有可观焉”.

人们空闲无事的时候,持竹雕于手中把玩摩挲,既平衡内心,去除杂念,在现实当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也可以令思想获得陶冶,身心得到修炼,是追求悠闲自适生活情趣的一种乐事.

中国盛产竹子,尤其在南方,更是竹的渊薮.“叶森散以翠错,茎鲜修而琼洁”(唐·吴筠《竹赋》).

竹,给人以销魂的美感,成为文人墨客吟诗绘画的对象,制作竹雕,多选用生长期为三至四年的竹子,经过工艺处理以后,色黄温润,有一种光洁如般的美感.并且随着年代的推移,和人长期的把玩抚弄,竹雕的颜色会逐渐转变为金或琥珀红,显得古雅唯美.

巧手匠人则因材施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构思设计,采用浮雕、透雕、镂雕、圆雕等技法,力求作品造型的饱满与均衡,使之线条自然流畅,形神兼备.

二、竹雕,传神为上

什么样的竹雕才算是上品?如何创作出好的竹雕作品?这些问题困扰着雕刻师,锤炼技艺是手艺人必须完成的功课.临摹,是众多艺术门类的重要学习手段,临之后是仿,仿之后是创作.一个成功的书法家或者雕刻家,当他走上创作道路的时候,虽然仍然可以窥见其曾临习的原作的影子,但已融入了很多自己的见解与创新,形成了既传承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的自己的风格.

竹雕的学习方法,其实也同样绕不开模仿,基本上也是从临习模仿前辈的作品开始的.例如,作品《菩提》参考了诸多前人的作品,观察前辈大师们如何刻画达摩,前辈的作品是这个达摩作品的蓝本,《菩提》不是无中生有,它根植于传统,以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为主体,把对佛教的感悟赋予雕刻创作.只是在作品的线条处理上,极力地表现简洁,菩提神态安详,身披袈裟,合膝而坐,并利用带须竹根底坐做蒲团来衬托其静思、禅定的氛围,和谐自然,安然之感顿然生出.

现在信息发达,手艺人可从各大博物馆、互联网上看到很多经典遗作,古人亦是在临摹的基础上融入自我的理解创作出了传世之作.现不少年轻人相较于早期,有更多临摹经典之作的机会和条件,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不少人一看到经典之作就是一股脑地模仿,找与原作相近的材料,按照1:1的比例依葫芦画瓢.

有时候第一眼望去,临作与原作外观上确实十分相似,但细细品味之后却稍有遗憾,相比原作,诸多临摹作品的线条稍显死板,摹其形而未得其神,仿佛整容出来的“美女”,虽有精致的轮廓,却没有了那股浑然天成的灵气.

不追求刻画的逼真、质感上的形似,而追求“得其意”,正是中国独特的审美观点.中国文化追求“神”而非“形”,讲究“质”而非“质感”,其着眼于超越于物的人的精神因素.

宗白华在其《美学散步》中提到: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观景物做我主观情思的象征.中国画和诗,都爱以山水境界做表现和咏味的中心.和西洋自希腊以来拿人体做主要对象的艺术途径迥然不同.董其昌说得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我认为,能够将作品的意境营造出来,才算得上是高超.

我们常用“刚柔并济”形容竹子的坚韧,比喻为人处事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又以“冰清玉洁”赞喻人品高洁,但如果从西方“追求质感,注重写实”的角度来看,这是无法理解的.倘若我们按照原作模仿得再像,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与自己的语言,不知道古人为何要这么刻画和表现,而只是照搬照抄,则作品不足以打动人.

当然,传统之美有时候是难以复制的,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摒弃传统,另辟蹊径呢?其实不然,众多大师级别的艺人都是从临摹开始,只是他们师古而不泥古,他们“师心”而非单纯的“师迹”.

我们若是能理解和掌握传统的根本道理,取其精华,就可以学为我用,就能通而变.撇开传统,一味求“创新”,只是懒惰者的借口,或者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超越传统只能选择逃避,“学然后知不足”,我们需在师古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勤加练习,领悟其中的“心法”.

所以说,临习传统是必须的途径,面对传统,我们不能一味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做到“学为我用,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何才能做到“取其精华”,真正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呢?

我认为,首先是博采众长,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学养,厚积薄发.除了夯实自己的技术之外,要学习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不要只是局限于前人所刻画的模样,而要着眼于更广阔、更深远的东西.

虽然在快节奏的今天,让大家沉下心来学习好像比较难,但是“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止于技巧,还算不上艺术,只有加入自己的独特理解才能独树一帜.比高超的雕刻技法更宝贵的是深厚的思想积累,和独到的见解.

我父亲王清梅所作的作品便是基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比如他的作品《安能独醉》刻画一个佛家济公和道教钟馗在抢酒,既有点卡通,又有“佛道是一家”的美好寓意,他的原创精神和原创能力,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我们也不难发现:明代何朝宗的瓷器作品《达摩渡江》不止一次的被借鉴到石雕或木雕上;青铜器博古纹、陶瓷的佛造像更是频繁地出现在竹木雕作品上.也许,我们要做的是把我们的视野打开,不必过多的追求形状上与原作一模一样,而是通过临摹的过程,发现古今之变化,并且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到创作中,不但仿其形,更塑其神,创作出形神兼备的作品,玩家也不至于看腻.好作品,自己会说话.

三、发现美,感知美

现如今,很多雕刻师俨然已经成为了“雕刻机器”,他们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雕刻不是简单的复制,创作出符合自身气质的作品尤为重要.我们要懂得从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但凡是大的艺术家都有一颗敏感的心,作为晚辈我也一直努力培养自己善于感知美的能力,感受美,然后创造美,如我的作品《童趣》灵感来源于门前嬉戏的孩童,孩童天真无邪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美,于是我将孩童的天真刻画在作品中.

气质与人息息相关,什么样气质的人就会创作出什么样气质的作品.人们常说,看一个雕刻师工作台的样子、穿着打扮的样子、他说话的样子便可知他会创作出什么作品.

一个人喜欢的事物会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因为喜欢是从骨子里生长出来的.骨子里流淌的东西很难掩饰.很多东西是“装”不出来的,就像一个人的悲伤多少能从眼神中透露出一二.

有人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所以,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自己的感知力,只有内心装着美,才能创作出美的作品.

[作者简介]

王益宾,艺名乙冰,一级/高级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竹雕委员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竹工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木竹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竹行业竹工艺分会理事,“尚承竹木”的创办人.

出生于雕刻世家,师从父亲王清梅大师,学习竹雕木雕创作.2014年,进修于清华美院全国艺术理论与工艺美术创作高级研修班.2016年,进修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各类奖项,受到文化人士和收藏家关注和喜欢.

竹雕仿其型论文范文结:

关于竹雕仿其型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竹雕仿其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连续型电子期刊

2、连续型电子期刊可以评职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