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呼吸衰竭专升本论文范文 跟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方式分析和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呼吸衰竭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方式分析和

【摘 要】目的:分析与研究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方式.方法:以2015年05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58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气道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10%)大于对照组(79.3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住院时间较短(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ADL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得分、总满意度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ADL得分及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DL得分及总满意度均高于干预前 (P<0.05).结论:加强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气道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有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关键词】呼吸衰竭;气道护理;急诊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2].除呼衰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脏器功能障碍.急性呼吸衰竭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即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病情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加,可出现“三凹征”[3].且可迅速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症状[4].因此加强急性呼衰患者的气道护理,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至关重要.为分析与研究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方式,本研究以2015年05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58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等于29)和试验组(n等于2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气道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经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05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58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等于29)和试验组(n等于29).58例研究对象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2例,试验组男性15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53.15&plun;11.23)岁,其中对照组40-73岁,平均(54.62&plun;11.17)岁,试验组44-76岁,平均(52.67&plun;10.92)岁;患者PO2水平(54.78&plun;17.65)mmHg、PaCO2水平(60.71&plun;18.29)mmHg、pH值水平(7.23&plun;0.12),其中对照组PO2水平(55.83&plun;18.60)mmHg、PaCO2水平(59.76&plun;19.07)mmHg、pH值水平(7.25&plun;0.13),试验组PO2水平(54.04&plun;17.35)mmHg、PaCO2水平(60.72&plun;18.13)mmHg、pH值水平(7.20&plun;0.11).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PO2水平、PaCO2水平及pH值等资料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标准

纳入标准:

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O2)<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

排除标准:

(1)伴有肺部感染等疾病;(2)心内解剖分流所致低氧;(3)原发心排出量降低所致低氧;(4)伴有神经病史.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1.3.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气道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插管前护理:①心理指导:向意识清醒患者解释插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告知患者插管的安全性,增强患者的信心;与意识丧失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讲明插管的必要性,取得理解.②护理评估:观察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了解既往史、用药史等.③安全管理:躁动或昏迷的患者,以约束带其将上肢、下肢进行制动;向意识清楚者反复强调脱管的危害,使其主动配合治疗.(2)插管后护理:①导管护理:气管插管及牙垫固定牢固(一般采用两条胶布交叉固定),防止插管上下移动、脱出及造成气管黏膜损伤等;协助患者翻身时切记固定好呼吸机管道,避免翻身造成气管插管受牵拉而出现滑脱等;每日测定气道压,防止气道压不足.②适时吸痰:根据患者的病情,间隔一段时间给予吸痰,当听诊患者胸部有痰鸣音或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时,立即给予吸痰.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吸痰管,每次吸痰连续≤3次,且每次持续时间≤15秒.痰液黏稠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3)拔管护理:插管的留置时间≤5天,拔管前将气道分泌物清理干净,给予患者吸氧,之后再协助医师拔管.拔管后予以鼻导管吸氧,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察,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

1.4.1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1)显效是指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PO2水平、PaCO2水平及pH值等指标基本恢复正常;(2)有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缓解,PO2水平、PaCO2水平及pH值等指标得到改善;(3)无效是指患者各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呼吸指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等于(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

1.4.2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评价标准

采用Nottingham扩展ADL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活动能力、厨房工作、家务活动及休闲活动四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不能完成”、“需要帮助”、“独立完成但有明显困难”、“独立完成”4个等级,采用Likert2级评分法,“不能完成/需要帮助”计“0分”,“需要帮助/独立完成但有明显困难”计“1分”.经测定该量表信效度较好.

1.4.3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评价标准

检索相关文献,参考文献自行制定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患者干预前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量表共20个条目,分值0-100分,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得分80-90分为“满意”,得分60-80分为“一般”,得分<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等于(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10%)大于对照组(79.31%),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5.72&plun;5.36)d,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9.52&plun;3.90)d,两组相比,试验组住院时间较短,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ADL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得分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ADL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干预后两组患者ADL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68.3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69.1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干预后两组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干预前.

3 讨论

本研究中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较短;干预前两组患者ADL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得分、总满意度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ADL得分及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DL得分及总满意度均高于干预前 (P<0.05).可见,加强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气道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有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晓燕.基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治疗和气道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2015,13(36):228.

[2]秦序玲.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3):231-232.

[3]门雨钊.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29-2931.

[4]李红芳.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气道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0):238-239.

呼吸衰竭论文范文结:

适合呼吸衰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呼吸衰竭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呼吸内科护理论文

2、国际呼吸杂志

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