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类论文范文资料 跟古诗教学中的术语概括和微观分析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古诗教学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古诗教学中的术语概括和微观分析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古诗鉴赏教学中的隐忧,以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甫的《登高》诗歌为例,探索古诗教学的方法,提出既要注重“术语概括”,更要进行“微观分析”.

【关键词】古诗教学 术语概括 文本微观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107-02

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进行一些笼统的、空洞的概括,尤其是常常引用一些专业术语,以此替代具体的文本分析,这样的教学往往是机械无效的.要教会学生真正读懂诗歌,必须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内部,进行微观分析,才能真正弄清楚那些专业术语的内涵.本文以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甫的《登高》诗歌为例,探索古诗教学中的“术语概括”与“微观分析”.

一、高中古诗鉴赏教学的隐忧

古诗鉴赏课到底该怎么上?这确实是让很多语文教师困惑的问题.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一书中这么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讲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学生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不正是我们教师要讲的内容吗?如果深究下去,这些一望而知的东西,也往往是很多教师不去深究而照本宣科的东西.

当前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很多教师只停留于一些大而空的分析,满足于用几个专业术语来概括,诗歌的“专业鉴赏术语”太发达,导致我们在运用这些术语解读诗歌的时候,往往把一些困惑点给掩盖了.比如说起李白的诗,我们就会说“洒脱豪放,瑰奇浪漫”,提到杜甫的诗歌,言必称“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可“豪放浪漫”的背后,有没有细腻的情感?“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怎么回事?学生往往不得而知,有时是知其名而不知其意.真正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这样,我们所缺乏的不是鉴赏诗歌的知识,而是进入文本进行微观分析的手段和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对诗歌本身进行微观分析.

二、《山居秋暝》教学的“ 术语概括”与“微观分析”

(一)对《山居秋暝》的传统解读

高中必修教材中选录了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我们总喜欢引用苏轼的话来评价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确实,讲王维当然要讲到“诗中有画”,可是怎样才叫“诗中有画”?《山居秋暝》中最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特点的是颔联和颈联,许多参考资料都是这样概括的:这两联描写了一幅秋雨后,青山清朗,天气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荷塘里渔船在莲蓬间行驶的画面,营造了清新、恬静、淡远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喜爱自然和向往归隐生活的情感.这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上述分析是不是稍显空洞而虚弱?“描写了……的画面”就是“诗中有画”吗?哪一首写景诗不是在描写画面呢?“营造了清新、恬静、淡远的意境”就是“诗中有画”吗?哪一首诗没有意境?

当然,另一种分析要好一些:这两联的景物描写,动静相衬,视听相兼,俯仰结合,具备了画的各项要素,的确具有画的特点,写出了山间居民宁静悠闲的日常生活图景,不但画意盎然,且流溢着诗人陶然其中的怡悦之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但是,这种分析同样具有“ 程式化”的味道.在古诗教学中,往往是这种“总结性”的归纳有余,而具体细致的分析不足,原因是这种模糊的话谁都会说,也很保险,不易出错,而一旦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很多老师就进行不下去了,一是太耗时,二是太考验一个人能力了,包括知识积淀、语言表达,包括能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其实最关键还是需要教师真正读懂文本.这样说来,“动静结合”“视听相兼”“具备了画的各项要素”等描述都是十分抽象的.那么,该怎么讲好呢?

(二)品味诗境,对诗歌进行“微观分析”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最早指出:“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古希腊著名诗人贺拉斯也说过:“诗歌就像图画.”就是说,诗与画之间必有其共通点.“画”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色彩和构图,而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那么“诗中有画”的意思就应该是指诗歌体现出“色彩美”“构图美”和“音韵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构图尤其美丽.雨后空山,天色已暝,而皓月当空;群芳已谢,而青松如盖.素月、苍松—— 这是画的背景或远景,色调是素净的.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山石、清泉—— 这是画的主体或近景,淡雅的背景之上一抹亮色.诗句意象排列远近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构图之美.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体现了“诗是一种有声的画”.竹林之所以喧闹,是因为浣女浣纱归来;莲叶之所以摇动,是因为渔舟顺流而下.按常理,诗句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但诗人却巧妙地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充分调动读者想象—— 脚步声穿林而过,竹叶沙沙作响,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静谧的山中,这该是一群活泼美丽的少女浣纱归来吧?莲叶轻摇,摇开了一条水路,原来是渔舟顺流而下,也许那渔夫还一边划着桨,一边还唱着渔歌呢!美好的山村夜景图中,加入了人的活动,顿时鲜活生动而更加美好起来,这种美好不仅体现在“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还体现在通过语言的“对偶”来达到一种音韵的和谐.

通过“微观分析”,“诗中有画”不再只是学生一听到“王维”时本能而懵懂的反应,学生终于明白“诗中有画”原来是指诗句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构图、音韵等方面的特点,相信以后再读王维的诗歌,学生的感知器官会变得敏锐起来.

三、《登高》教学的“术语概括”与“微观分析”

(一)对《登高》的传统解读

高中选修教材中杜甫的《登高》,也是一首极易用术语概括代替微观分析的诗歌,全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信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一提到杜甫的诗歌,很多学生就可以脱口而出八个字:忧国忧民,沉郁顿挫.是学生对杜甫的诗歌有研究?非也,老师如果进一步追问何为“沉郁顿挫”,也许没有几个学生能说得清道得明.事实上,教学杜甫的诗歌并不容易,因为杜甫的诗歌风格注定了他的诗歌与我们的教学对象—— 学生有着时代和情感的阻隔.学生口中的“沉郁顿挫”纯粹只是一个诗歌术语,不会有更多的内涵.因此,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此时便成为学生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

《登高》可讲的东西很多,如“特定的意象表现秋天的特点”“颈联十四字难易一字,字字有深意”“情景交融”,等等,这些都是多数课堂上会涉及的内容,而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却往往一语带过,讲不透.其实,进入文本分析,杜甫的这一诗风在《登高》中就有很好的体现,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首诗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术语.

关于“沉郁顿挫”,教参的解释是:形容杜甫作品的风格,“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真挚.“顿挫”指诗歌的音节的音调随着感情的波澜起伏而抑扬亢坠,也指抒情方式回流婉转.“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藏,语势有停顿转折.

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很抽象?要真正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这样的术语概括是不够的,必须进入文本进行微观分析.

(二)挖掘意蕴,对诗歌进行“微观分析”

《登高》的前四句最能体现“ 沉郁”的特点.很多老师是这么分析这四句的:这四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人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油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这样的分析固然不错,但如果能进入到诗句中分析,我们会发现更丰富更广阔的意蕴.首先,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置于一个广阔的背景:天高地迥,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无边”二字让人似乎看到天地之间满眼都是飘飘扬扬的落叶,这当然是夸张,却体现了空间的广度;而“不尽”的长江水则写出了时间的长度和深度,增添一种历史的深邃感,因为在古人看来,江水是永远绵绵不绝的,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而“萧萧”“滚滚”两个叠词的使用,则更增添了一种雄浑的气势.这四句,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仅是视野的开阔,而且有诗的精神气度—— 悲秋而不孱弱,有浑厚之感.此为“沉郁”是也.至此,我们可以给“沉郁”下一个定义了,沉郁即“深沉而磅礴、激越而又抑郁”的文学风格.

后四句,陡然从宏大的天地之间回落到个人的命运上来,深沉浑厚的境界看似缩小了,格调由此而变得低沉,这在情感上就有了一种回流之势.此乃“顿挫”是也.也就是说,“顿挫”就是“停顿转折”之意.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的“顿挫”之感,非但没有使全诗变得小家子气,反而有一种起伏跌宕之势,更增悲凉之感.这是因为杜甫善于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从而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这就形成了杜甫诗歌独特的风格—— 沉郁顿挫.

“诗中有画”“沉郁顿挫”之外,还有很多的诗歌鉴赏术语,这些术语能够高度凝练地概括诗歌的内容、特点、情感等,但正因为凝练,往往掩盖了诗歌本身丰富的意蕴,掩盖了学生读诗歌时的困惑.要知道,每一个简练的术语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丰富内涵,这都是学生所应该知道而又“未知”的内容.

因此,教学诗歌,专业术语的概括固然需要,但更迫切需要的,是术语背后的微观分析,只有进入了文本的具体分析,诗歌的专业术语才具有可感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责编 刘 影)

古诗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古诗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古诗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