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采访著名编导舒巧有感从中国古典舞剑舞创作和表演角度漫谈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国古典舞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采访著名编导舒巧有感从中国古典舞剑舞创作和表演角度漫谈

摘 要:2017年4月,我在导师张军教授的带领下赴沪采访著名舞剧编导家舒巧,这是我们采访的众多跟剑舞相关的专家中的一位重量级编导,同时也是优秀的剑舞演员.舒巧是国家一级编导、一级演员,所创佳作众多.我们此行主要是就研究的课题——长城学者《中国剑文化之古典舞剑舞资源挖掘整理与体现》中剑舞相关名家访谈所做的采风,故舒巧老师所谈多为剑舞的表演与创作,但这只是她作品中的一个分支.舒老师严谨的逻辑与清晰的语言使我对剑舞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对剑文化有了更多的思索.

关键词:舒巧;中国古典舞剑舞;表演;创作

走进舒巧老师的居所,斑驳的墙壁与和煦的阳光交相辉映,堆置的舞蹈书籍与电子资料充满着艺术的气息.84岁高龄的舒巧老师反应敏锐、思路清晰、精神矍铄.初见舒巧老师会觉得她是一位慈祥和蔼、平易近人的邻家奶奶,一说起舞蹈的创编理论与艺术实践,便能感受到舒巧老师扎实的学术积累与深厚的艺术修养,艺术大师的风度与气场令人肃然起敬.

一、采访对象简介

舒巧,中国著名舞蹈家,国家一级编导、一级演员.舒巧老师11岁加入新安旅行团,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师从吴晓邦、戴爱莲先生,及著名昆曲“传字辈”表演艺术家汪传钤、华传浩、方传芸,既接触过当时的时代特产“土芭蕾”,又受过戏曲和各类舞蹈的专业学习.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她在古典舞和民间舞上均有很大的造诣.她曾担任上海歌舞团舞蹈演员,后进入戏剧学院崔承喜“舞研”班进行深造,之后又担任上海歌舞团副团长与香港歌舞团艺术总监等职务.在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舒巧老师创作了大量的舞蹈作品,以高质、多产享誉我国舞蹈界.其代表作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刀会》,还有《弓舞》、《剑舞》、《奔月》、《画皮》、《长恨歌》、《玉卿嫂》、《胭脂扣》、《三毛》等等.舒巧老师虽已耄耋之年,但依然孜孜不倦的广泛涉猎、深入研究,舒老师谈及自己近五年所观摩过的戏曲作品就多达两三百出,艺术大家事必躬亲、孜孜不懈的求索精神深深感染、鼓励并教育着笔者.

二、剑舞溯源

在回顾自己的剑舞艺术学习历程时,舒巧老师坦言,她的剑舞之路也起步于一个偶然.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与历史环境,传统的昆曲戏班组织纷纷解散,演出团体内部人员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单位中,有三位在当时艺术界有着深远影响力的 “传字辈”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传钤(武生),华传浩(丑角),方传芸(旦角)来到上海歌剧院工作.这给了舒巧老师学习剑舞得天独厚的条件与环境.在汪传钤先生的主导下,舒巧老师和钟宛文老师进行了长穗剑舞的学习与编排工作,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昆曲风格的单人剑、对剑、集体剑表演.

舒巧老师指出,京剧和昆曲是中国古典舞学科的素材来源与内容基础,而京剧中有很多身段动作和“做”功又来源于徽班进京之后京剧艺术家对昆曲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李正一先生就是从京剧和昆曲中整理资料、提炼素材、创编教材,开创了这一学科.在舒巧老师求学的时代,中国古典舞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概念被提出来,课程训练分别由独立的芭蕾训练体系和戏曲剧目学习构成.

基础训练中,一部分是芭蕾基本功的训练,一部分是以“老三套”(走鞭、起霸、趟马)为代表的戏曲基本功训练,其中还包括踢腿、担腰、虎跳、飞脚等动作.动作训练中,强调传统戏曲中的把子功训练,其中包括对、对刀、刀对刀等,汪传钤先生创造性地加入“剑对剑”的训练,开创了中国古典舞剑舞教学训练的先河.当时在京昆舞台上最著名的舞剑表演时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的动作身段,相比今天的剑舞,由于动作韵律的缺乏,还不符合舞蹈学的审美理念.为了扩充、丰富剑舞的动作素材,舒巧老师广泛向武术名家学习请教,得到了多位武学名家的指点,前后共学习整理了二十余套剑法.传统戏曲的舞剑动作用无穗的木剑完成,武术中使用带穗的钢剑.钢剑剑身的弹性与穗的运动特征可以增强表演的观赏性并提升动作的美学韵味.这样,在汪传钤先生的编创下,我国的第一支剑舞在上世纪50年代诞生了.这个借鉴武术道具与动作技巧的昆曲表演风格的剑舞剧目,在1957年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铜奖,成为中国古典舞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但是,在后来跟中国古典舞剑舞创始人张强老师的学习中,舒巧老师发现双手的长穗剑会在表演中对演员的动作造成很多限制,用舒巧老师自己的话说“自己缠自己”、“杂技性的动作过多”、“美学价值受限”,所以舒巧老师认为短穗剑相比于长穗剑更有助于增强剑舞表演中的表现张力与美学韵味,在之后的艺术实践中尝试用短穗剑为表演道具创编了大量作品.

三、赴港编创

1986年舒巧老师担任香港舞蹈团第二任艺术总监,在香港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下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其中许多作品成为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这些优秀作品中,也包括两个剑舞:男子独舞《壮志未酬》与群舞《于无声处》.

而在这两个舞蹈作品中,《于无声处》更是突破传统定式与意识藩篱的作品,舒巧老师首次将剑舞引入到现代舞中,打破了一般意义上剑舞只以古典舞的形式来表达的思维定式.从这个作品来看,剑不再单纯是一种从戏曲中借鉴而来的古典舞表演道具,而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文武济世、狭义情怀的精神气质的一种表达载体.作为一种文化中的精神符号,仗剑抒怀、倚剑吟啸、拔剑起舞是中国人思想情感的直接流露与自然表达,不拘古法、不泥古风、不唯古人.这种开拓性的创造,正体现了舒巧老师那一代中国古典舞艺术开拓者们别具一格的匠心追求与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

《壮志未酬》是舒巧老师在返回大陆之前所编,由梁国成和陈文彬表演,这个剧目剑法丰富,几乎没有重复的动作,成功塑造了剧中人物飒爽英姿的形象.《于无声处》是一个用现代舞形式表演剑舞的更有代表性的作品,其音乐取自谭盾的钢琴曲《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个作品突破了古典舞中剑舞身段与编排手法的抽象性,利用现代舞的情感恣肆、大开大合,实现了对作品内向压抑、外向爆发的情感基调的充分表达.舒巧老师谈到这个作品的动作编排时,强调了动作的表现张力与暴发性,其中,一个动机云剑的动作,贯穿整个剧目,甚至可以独立发展成一个舞蹈作品.《于无声处》作为舒巧老师借用现代舞的表现形式编排剑舞的突破性代表作,受到了舞蹈界的广泛好评.

回顾创编思路与审美观念的发展,舒巧老师认为这是一个高于具体剧目创作的“大创作”过程.一开始,剑舞创编仅追求传统审美意义上的“好看”,将20多套剑法一百多组动作运用其中犹嫌不够,还借鉴芭蕾的步法.后来,随着编创艺术实践过程的逐渐深入,剑舞雏形期“东拼西凑”的取材与编排方式就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经过三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剑舞编创与表演逐渐走入了艺术素材多元化、审美理念系统化、艺术表达专业化的成熟期,成为一个独立的古典舞舞种.仅仅三十年的时间,从挖掘模仿戏曲身段到发展成为一门有丰富表现形式的独立舞种,剑舞的发展也是中国古典舞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这其中凝聚了舒巧老师等老一辈中国舞蹈人的不懈努力与革新创造.

四、思索启示

1.剑文化精神

舒巧老师指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剑文化,是剑舞从传统昆曲剧目中的舞剑动作与民国时期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的双剑尝试,到50年代的戏曲风格古典舞剑舞,到80年代中后期现代舞剑舞,再到今天多形式、多题材、多层次剑舞创编表演历程中的文化核心、精神内涵与美学源头.剑作为我国文人墨客的象征,其精神意义早已超过了物理功能,从古至今仗剑抒怀、倚剑吟啸、拔剑起舞是中国人思想情感的直接流露与自然表达.舒巧老师指出,自己对剑舞研究、创作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对剑文化的领悟过程,最初对剑舞动作的追求只是“比玩烧火棍好看”,随着对这一舞种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了剑的表现力、剑的韵味、剑的内涵以及剑的精神气质,逐渐理解了为什么古代的文人贤达佩剑、舞剑、爱剑,以剑为载体,感受到了与华夏祖先强烈的精神共鸣.在编创代表作《于无声处》的时候,舒巧老师感到似乎有一种迸发的精神动力,推动她回到剑文化的原点——抒怀,这种精神力量,正是推动中国古典舞发展革新的文化原动力.

在笔者对其他专家以及有丰富剑舞表演实践经验的青年舞蹈家黄豆豆、汪子涵、胡阳等人的采访中,他们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剑文化的思想内涵,指出剑的训练和表演最后是转化为阳刚乾健、浩然正气的君子气度,优秀的剑舞作品是对创作者、表演者以及观众精神生活的指引.借用儒家理学的话来讲:理一分殊、月映万川,无论剑舞也好、其它古典舞也好,都是对中国古典文化与古人精神气质的展示与传承,追求的都是对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和哲学思想的反映与表现.

2.情感流露

现存的剑舞剧目基本都是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为重点,如灵巧活泼的《龙儿》、指天问地的《屈原?天问》、壮志未酬的《乌江悲歌》等,而舒巧老师的剑舞作品却是以抒发情绪、表达情感、展现情怀为创编重点.为了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准确、表现张力更充沛、表现手法更细腻,舒巧老师在剑的选择上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广泛的实践.例如,在港期间舒巧老师的第一个剑舞《壮志未酬》是表达情绪激昂的时候舞的剑,主要是展示飒爽英姿以及酣畅淋漓的动作,因此为了选择红色的长穗单剑;第二个剑舞《于无声处》是情绪沉郁顿挫时舞的剑,选择白穗的短穗单剑,既能以更加丰富、急促、富有爆发力的动作表达该作品的情感基调,又更好地体现了对古代文人用短穗剑抒怀言志的传统继承.在舒巧老师的面授下,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剑作为一种舞蹈道具,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远远不仅是手臂的延长,在剑舞表演与编排中专家们所强调的“以器载道”,实质上是对剑作为一种文化内核与精神载体的理解与认识.“心——身——剑”的表演方法与“剑——身——心”的表现形式,构成了剑舞创编与表演中,一个最重要的关系循环.

3.学科建设

剑舞是遵照历史传统并以其审美文化为依托进行的当代建构,中国古典舞剑舞是具有舞蹈语言的独立性、舞台表演的独特性、教学训练的系统性并体现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和风格的道具舞蹈形式.中国古代就有“无舞不授器”的风尚,因此道具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创造智慧的结晶.1在当代的建构中,如何借助剑文化作为载体来训练,表达中国传统文人君子的思想情怀、将剑技与剑韵结合并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求的.剑舞作为中国古典舞身韵服饰道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张强到王佩英到张军几代教师不断提炼并日臻完善.但是近年来剑舞剧目的创作依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经典剧目屈指可数.如何将课堂训练的内容进行表演和创作上的运用以及剑舞语汇的发掘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舒巧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演员,还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剧目,并且恰巧也对剑舞做了许多的尝试,所以对她的采访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她对现代舞剑舞的构想是对剑舞剧目的一个大的突破,作为舞蹈在技术与艺术的比较中还是要以情为出发点,不必以炫技为主.她总结的经验使我们少走弯路,很感谢能有这个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行,汲取经验,以期能够与时俱进,对中国古典舞的民族化发展和未来的文化建设争取做一些贡献.

五、结语

在采访的众多专家中,舒巧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留给笔者深刻的印象,舞蹈家的直率真诚与理论家的认真严谨在舒巧老师的性格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言谈之间,舒巧老师一语中的、单刀直入地指出重点,随后旁征博引,为笔者展开了一条清晰严谨的逻辑脉络.舒老师开阔的思想视野、深厚的知识积累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笔者有很深的影响和启发,她对历史的回溯也让我们对古典舞的创建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剑舞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应不断探求如何如何将前辈的思想和经历为我所用,为课堂服务,为剧目创作构想,为课程建设铺垫,以求达到技艺合一、身心合一、身剑合一、天人合一的最高审美境界.

中国古典舞论文范文结:

关于中国古典舞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中国古典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2、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3、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4、中国文化论文

5、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6、中国美容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