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和在探寻绿色自然植保理念的道路上一一记西南大学植保专家丁伟教授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这是一篇与植保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在探寻绿色自然植保理念的道路上一一记西南大学植保专家丁伟教授

时至今日,业界尤其是在重庆黔江区还时常被提起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西南大学教授,承包一块烟草生长的“死亡之地”,躬身亲耕,成功逆袭烟草种植顽疾,破译了植物癌症的,树立了植物病害生态防控的一个样板……

这位教授就是植保专家丁伟博士,他这样融入在田间地头的故事还有很多.熟悉丁伟教授的人都知道,丁教授没有学者架势,唯有乡土,唯有作物,唯有科学知识在其间的碰撞和孜孜不倦的探寻精神.

丁伟认为,植保专家就是“植物医生”,管理、治疗植物,同样也适用中医理论.为此,在丁伟看来,农药应该像中药一样,要保证副作用小、要保证毒性降到最低;另外,中医讲究“治未病”,丁伟认为植物保护也应该一样,要“以植物为核心而不是以病虫害为核心”,目标要盯在如何提升植物自身的抵抗力上,要把土壤保育、营养平衡、提高植物自身的抵抗力当作根本手段.

一、刻不容缓 植保要回归自然

去年,农业部宣布正式启动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到2020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农药对于防治作物病、虫、草、鼠为害和调节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资料显示,农药施用每年挽回粮食损失2000亿斤左右,占总产量的15%以上,相当于增加了1亿多亩耕地出产粮食.随着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农业对农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农药带来的生态压力也越来越大.

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实质是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但作为世界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用量偏高、利用率偏低一直是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这个问题对科学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应用与研究课题顾问组专家钱旭红教授表示,实现自然生态就是终极关怀,当下的出路是必须搞绿色农药.“日本农药用量比我们大,但日本单一农药品种用量少,关键是必须科学用药.”

探寻绿色植保理念,是丁伟教授一直以来笃定要走学术路径.丁伟称:“现在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学归学,用归用,科学家做科学家的,农民用农民的,研究和实践没法统一起来.我希望我的科研能够真正转化成实用的产品和技术,最终惠及老百姓.”

老百姓需要绿色农药,自然生态也需要绿色农药.对此,丁伟对于自己的科学规划是非常清晰而又接地气的.多年来,创制新型植物源农药,研发关键绿色防控技术,并形成技术体系加以示范应用,契合时代要求,丁伟不遗余力地行走在保证食品和环境的安全的道路上.

对于农药零增长行动,丁伟认为,在农药的研制和安全使用上,除了绿色安全外,“回归自然”本身也是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精勤耕耘 创新植保绿色新技术

作为植保专家,丁伟所言的“回归自然”就是以自然之道,还施自然之身,取之自然,再用于自然,用最科学的方法把植物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丁伟称,这种理念和中医很类似.

相比于“短平快”的化学农药研究,丁伟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最难的道路.在这种绿色理念的指引下,丁伟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从40余种植物中筛选出了黄花蒿、姜黄、烟草等植物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发现黄花蒿提取物中的东莨菪内酯、滨蒿内酯等具有很好的杀螨活性.

丁伟介绍:“经过活性追踪、提取分离、毒力评价、剂型加工等环节,我们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了6个植物性的螨类控制剂,获得了‘从黄花蒿残渣中提取东莨菪内酯’等国家发明专利4项,取得了全国首个植物源杀螨物质的农药通用名称‘甲氧香螨酯’,编写出了国内第一本《螨类控制剂》专著,在《中国农业科学》、《昆虫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

丁伟团队的“植物性螨类控制剂的开发研究与应用”成果,在当年(2009年)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在沉甸甸的科研成果面前,该奖项实至名归.

再接再厉,2015年丁伟主持的“香豆素母环C-6和C-7位点杀螨活性的机制及其官能团的构效关系研究”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金支持.在这一项目中,丁伟和他的研究小组将从香豆素类化合物特殊的结构出发,揭示C-6和C-7位点杀螨活性的机制,借助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以靶标特性作为导向,进一步筛选出靶标明确、活性突出、效果显著的植物性杀螨活性化合物,这对于创制新的具有自主产权的杀螨剂,意义重大而且前景广阔.

另外,作为“植物医生”,丁伟也深知,“上医治未病”的道理.丁伟称,在推进生态农业的过程中,科学研究技术人员不能把植物保护的目标盯在了病虫害身上,而是应盯在如何提升植物自身的抵抗力上,不再把用药当作首选手段,而是把土壤保育、营养平衡、提高植物自身的抵抗力当作根本手段. 这无疑是一条可持续的安全植保之路.为此,丁伟教授和研究团队围绕20多项研究内容,集中攻关,利用宏基因组学相关技术,对根际微生物进行大规模高通量筛选,发现了影响作物健康的关键微生物和关键因子,明确了健康土壤的指示生物,研发出了系列微生态调控技术,形成了解决农作物病害的“四个平衡”理论. 据丁伟介绍, “四个平衡”理论即通过调控土壤酸碱平衡、微生态平衡、营养平衡、作物抵抗力和病原菌致病性平衡来控制流行性病害和土传病害,并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了3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契合实践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医生最终的目的是惠及每一个病人,让他们享受最健康、安全的预防或治疗方法.丁伟称,科研工作者的落脚点也在于实践,能为植物带来健康,能为生态带来环保,是他们植物医生最高的宗旨. 据悉,上述丁伟和团队构建的多个作物病虫害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以及形成的解决农作物病害的“四个平衡”理论,在实践中很好地控制了流行性病害和土传病害,在辣椒、烟草、马铃薯等作物上综合应用100多万亩次,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却是隐藏在丁伟教授无数个跋山涉水的行程当中.2009年冬,位于武陵山区的黔江大雪封山,丁伟教授仍然坚持在山中走村串户给农民传授农业知识.因为大雪压身,当他敲开一户农家的院门时,开门的是一位已经70多岁的老人,竞激动地拉着当时仅40多岁的丁伟说: “感谢您老人家,这么大的雪还来看望我们”.

在丁伟看来,很多知识必须要在实践中获得,而获得的知识更应该返回到实践当中,为实践服务.这就是这位植物医生匆忙行程的根本原因.“目前正是马铃薯晚疫病爆发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督促我要尽快下去.自己开车,说走就走”;“早上7点40出发,从奉节兴隆到太和金子,在当地技术员刘点长的陪同下,到我们的试验基地去做黄板诱蚜的试验示范”; “早上7点从巫溪出发,经奉节、穿过巫山县城,度过长江,经官渡翻山越岭,于下午2点30分到达巫山与湖北巴东交界的笃坪,我们在这里的试验基地里已经有野火病发生,让农民和技术员识别症状,采用药剂和营养结合进行防治”…… 这是媒体披露丁伟日记中的一些片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丁伟积极忘我地践行实践理念的佐证.丁伟表示,植物保护本身就是个应用学科,离开了生产一线,研究就成空中楼阁.

当下农业部提出的农药零增长的行动,在行业专家看来,要想在2020年完成这一目标,必须要有更多的农业科研工作者站出来,真正走到实践中,去切实了解土地,了解植物,了解我们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是否可行.只有这样,才能更接地气,研究才能有的放矢.

“医生要重视临床,植物医生更应该重视田间效果.”丁伟称, “现在一年想发几篇SCI论文并不难,但难的是研究成果能够得到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认可,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我总跟我的学生讲,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样才理直气壮.” 教研相长,精勤不倦.丁伟教授的实践行动力令同行叹服.丁伟一方面在实验室带领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又先后在四川、重庆、湖北、贵州等地的大山深处建立了12个科研和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 一位同事非常钦佩丁伟的精神: “丁教授经常奔走在崇山峻岭之中,创造了在山区一天开车15个小时,开3场培训会,调研4个县,行程847公里的记录,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成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精神符号.” 绿色发展、化学减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为后代提供可持续农业,是新形势下对农药产业的根本要求.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又是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绿色科技成果惠及这片土地?如何让更多实践性专家的科研成果影响到每一株植物?如何保证安全的食品能从源头加以控制?如何让我们山更清、水更绿? 未来,留给政府和科研工作者的挑战依然重大,丁伟称,对于他们植保专家来说,瞄准实践所需,紧跟政策节拍,不断创新完善绿色植保新技术、新理念;在产学研方面,国家要有更多的引导和支持,将绿色的技术普及,将绿色的成果推广. 在医学领域,有“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说法,就是指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同时要求医者要有感同身受的心.作为植物医生的丁伟,其对农民、农业、生态也有一颗感同身受的赤诚之心,所以才无畏山水、躬身亲耕的姿态,所以才精勤不倦就创新绿色植保的理念,所以才乐于奔波在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就是一个植保专家执着科技研究的最好示范,也是其作为“植物医生”金石情志的最好诠释.

专家简介

丁伟,男,出生于1966年8月,河南省邓州市人,汉族,党员.1989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药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植保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植物源农药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农药研究所所长,天然产物农药实验室主任.先后编写专著4部,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9项,获得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200多篇,为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植保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植保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植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