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朗读教学论文范文素材 跟实施有效朗读教学的策略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关于免费朗读教学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朗读教学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实施有效朗读教学的策略

摘 要】本文提出实施朗读教学需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朗读目标,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进行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与评价,真正让朗读教学走向有效.教师还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巧妙、机智、充满激励的朗读评价,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思有悟,收获朗读实效.

【关键词】朗读教学 目标 示范 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106-02

语文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会文章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但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有的学生在众人面前朗读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有的唱着读,有的依字出声、有口无心,有的拿腔捏调、无精打采,朗读成了大声依照文字念的机械训练,读书无生气.如何改变朗读遇到的尴尬现状,重视并加强朗读教学,发挥这一传统教学的有效作用呢?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朗读目标,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进行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与评价,才能真正让朗读教学走向有效.

一、明确目标,让学生知其意

学生要通过朗读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达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而任何形式的朗读都应该指向最终的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读、什么时候读、读到什么程度等,教师都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设计.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文中有一句话:“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句话贯串人物的感情线索,学生读好这句话,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以下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时的层层设计.

师: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宋庆龄对樟树的感情,(出示:“我舍不得这两棵树.”)简单的文字却流露出深情.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感情?(生读)

师:是呀!这样与众不同的樟树,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心生欢喜呀!我们一起来读出作者的这份欢喜吧!(引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师:假如老师把句号换成感叹号,她会怎么说?(引导学生无限深情地读这句话)

师:假如老师把句号换成省略号,她又会怎么说?

(引导学生读出喜欢樟树的意犹未尽的情感)

朗读的真谛是批文入情,并以声音发乎其外.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目标,读知其意才能涵咏文字,感受语言之美,同时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明晰目标的指引下,朗读才不会匆匆走过场,才会更有层次、更有效果.

二、示范朗读,让学生得其要

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中,要确保朗读的有效性,除了巧妙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外,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则能唤起学生的情绪,产生阅读的和情感想象,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走进文本,打开语言秘钥并走出文本.加上学生善于模仿的这一特性,教师在范读中所呈现的语音、语调、动作、表情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着学生.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西湖》一课时,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作者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西湖美景的情形.教师范读这一自然段,配以西湖的美景画面与优美的音乐,学生欣赏完声情并茂的朗读后,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真想到这如诗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这时,教师趁机说:“谁愿意也像老师一样通过朗读来感受西湖的美?”学生争相朗读,或个人读,或双人合作读,或小组齐读,尽情读出西湖的美以及对西湖的赞叹之情.这段文字,教师没有花很多时间去讲解,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和理解.可见,对于不同的文本,学生在感知全文时、在理解难点时、在引导启迪处、在审美熏陶点,若能“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这样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了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范读出于教师之口,入进学生之耳,了然于学生内心,它的直接性、示范性、感染性是其他形式的训练所不可比拟的.

三、授之技巧,让学生晓其法

学生现有的朗读现状,无论是唱读、拿腔拿调,还是仅仅依字出声,都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缺席造成的.要进行朗读教学,教师的有效指导必不可少.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比如基调的定位,教会学生根据文本体裁和内容特点、情感表达确定朗读基调.再次是节奏的控制,可以根据文章题材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来确定.第三,重音的确定与把握,可以突出语句情感,使逻辑关系更加严密,使感彩更加鲜明,还有停顿、语气等都是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的.

此外,朗读教学的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只有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才是真正的有效朗读,所以情感与思想传达是不能舍弃的.有效的朗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巧的指导上,而要在朗读与情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这个结尾首尾呼应,升华了主题,更是流露出作者和读者的心声.

情感的落脚点在两个“爱”字上,呈现出两个层次.教师请学生通过朗读读出其层次.多名学生读时,均用的、逐渐深入的语调来朗读,显得虚假而不真实.教师说:“语气轻一点,节奏慢一点,‘茉莉’前稍加停顿,也能读出层次与真情来.”教师再次范读,学生一下子就踏准了点,朗读变得深情而又充满味道,同时明白了重音轻读、慢读的特点,起到强调的作用.再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读“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这句话,体会作者灰暗的心情,学生一直读不到位,教师这样指导:“当你知道作者17岁遭遇车祸,双腿受伤变瘸,后来遭遇婚姻不幸,写作投稿总是石沉大海这些背景后,你会怎么读?哀伤低沉、节奏缓慢些才能展现作者的内心.”这样一指导,学生慢慢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体会人物悲惨的命运.在这两个案例中,学生先有了情感体验,再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情感的体悟.品,是情感的内化;读,是情感的表达.教师从技巧与情感两方面入手加以指导,教学效果扎实而有效.

四、重视评价,让学生增其效

有效的朗读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评价.在实际的课堂中,最常见的评价就是“读得真好”“读得很有感情”“再加深一点感情就更好了”,这种语焉不详、评价不清的评价语令学生似懂非懂,混沌不清.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朗读进行目标清晰、方法到位、赏识激励的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才会切实得到提高.在学生朗读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中杂草被喷雾器大夫喷洒农药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学生读得声音洪亮、精神饱满,教师这样评价:“看来农药要么是伪劣产品,要么就是喷少了,来,再喷一点.”学生顿悟,立刻把杂草的有气无力读得栩栩如生.再如,在学生朗读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这句话后,教师这样评价:“三个香味有层次、有变化,我们都仿佛闻到香味了.”这样的评价,直接告诉学生运用重音朗读方法的好处,自然、准确又形象地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心神领会,从而趣味盎然,产生朗读成就感.

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追求有效教学的同时,还呼唤有效朗读教学的回归,给予朗读以一席之地,聚焦“有效朗读”,使它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让语文课堂读行其道,朗朗动听.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克拉生.阅读的力量[M].李玉梅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2][美]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M].徐海幈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12

[3]庞妍.让有效朗读回归语文天地[D].辽宁师范大学,2016

[4]杨焕昌.论有声阅读的推广[J].晋图学刊,2016(3)

[5]罗立新.让有效朗读点亮语文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10)

朗读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朗读教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朗读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