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明镜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和宛若明镜于成龙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这是一篇与宛若明镜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宛若明镜于成龙

在灿若繁星的历史名人中,能够接二连三拍成电视、排成戏曲,并备受广大观众欢迎的,不说凤毛麟角,也是屈指可数,于成龙便是其中之一.2000 年,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在央视一套播出后,轰动全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2014 年,廉政文化教育精品剧目《廉吏于成龙》闪亮登场,当年12 月30 日晚,政治局常委与首都近千名群众一起观看新年戏曲晚会,其中便有该剧目;2017 新年伊始,40 集电视剧《于成龙》,经由央视综合频道,又与广大观众见面了.于成龙的“芳名”,再度不胫而走,广为流传.都说“明镜高悬”,于成龙就是一面活生生、亮闪闪的明镜.

于成龙,字北溟,别号子山.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生于山西永宁(今山西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其先祖和父亲,都在明朝做过官.其父在乡里倡导孝义之道,有长者之风.受优良家庭环境的熏陶,于成龙性格沉稳、不卑不亢,才智过人、克勤克俭,并养成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作风.

于成龙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顺治十八年(1661),44 岁的于成龙,步入仕途,任广西罗城知县.罗城新隶于清廷统治不到两年,局势动荡不安,两任知县,一死一逃.加之崇山峻岭、瘴疠流行,从外地到罗城为官的,“百无一归”.为了报效国家,于成龙不顾家人和亲朋的阻拦,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离妻别子,只带着简单的行装和几个仆从,骑驴上路,前往赴任.彼时的罗城县城,仅有6 户人家、10 余间草屋,一派萧条,满目荒芜,以至“豺虎昼行于市,野狼啕嗥不已”.环境之险恶、条件之艰苦,超乎想象.于成龙和随从们,只得寄居在关帝庙中,“插篱棘为门牖”,垒土台作几案,每天蹲在地上吃饭.不久,随从者中,有的染病而死,有的离他而去,只剩于成龙孤身一人.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万里惟余一身,生死莫能自主,夜枕刀卧,床头竖二以自防.”

古人云,人在做,天在看.我想说,官在做,民在看.罗城是多民族杂居地区,匪盗猖獗、械斗频发.于成龙到任后,费尽心思,设计捉拿盗匪;不遗余力,调解民族矛盾;废寝忘食,致力公正断案.不到一年,社会稳定,风气好转.当地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当他们发现于成龙生活清苦后,便主动给他送些土特产,于成龙一概婉言谢绝.康熙了解了于成龙的品行与政绩后,委任他为四川合川知府.当他启程赴任时,罗城百姓涌上街头,大呼:“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这与当下个别地方主官离任或落马后,人们自发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的现象,形成鲜明对照.

之后的于成,龙先后任湖北黄州同知、武昌知府、黄州知府、江防道员,福建按察使、布政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职.于成龙长于词讼与断狱,常常微服私访,先后处理了许多地方上的疑案、悬案、错案,使之得到平反,从而赢得“于青天”的美名.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于中丞》中,就描述了于成龙两破疑案的故事.于成龙三次荣膺“卓异”、屡屡得到重用,与康熙皇帝慧眼识珠、知人善任密切相关.据史书记载,康熙的外甥喀礼,因横行不法,被于成龙下令斩首.他不但没有受到掣肘与打击,反而被一再提拔和重用.

旧时官场上,馈送、请托盛行,成为各级官吏之间狼狈为奸、结党营私的手段之一.对此,于成龙深恶痛绝.他升任直隶巡抚后,严禁州县增收火耗、勒索民众、馈送上官.大名知县不听劝戒,一意孤行,暗里向于成龙“呈送中秋节礼”,于成龙不仅严辞拒收,而且专门发了《严禁馈送檄》,予以通报批评.为了刹住这股歪风,他还在大堂上张贴对联:“累万盈千尽是朝庭正赋,倘有侵欺谁替你披枷带索;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膏脂,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

说于成龙是一面明镜,不单是廉政勤政,还在于爱民如子、敢于担当.一年,黄州发生严重饥荒,他冒着杀头的风险,在未得朝廷恩准之前开仓放赈,“救活饥民无数”,并多次如实奏报灾情,得到康熙的高度赞誉.于成龙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廉吏”,得益于他的“生活习惯”.步步高升的于成龙,生活却始终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朴”.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他“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于青菜”.总督衙门的官吏,在他的影响与约束下,“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

民心是杆秤.康熙二十三年(1684)农历四月十八日,66 岁的于成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南京男女老幼,无不痛哭流涕.出殡当日,出现“江宁守及门下诸生合士民数万人,步行二十里外,伏地哭,江涛声殆不闻”的动人情景.事实上,古往今来,但凡清官好官,在位时,百姓真心拥护、热情支持;人去世,依然念念不忘、赞不绝口.于成龙去世后,人们发现他的木箱内,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市民遂自发塑建雕像祭祀.康熙帝则破例亲笔撰写碑文,对他廉洁刻苦的一生予以高度褒奖.

于成龙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善于敢于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61 岁那年,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史.当时,清廷实行“海禁”政策,福州犯“通海罪”者多达6000人.于成龙把个人名利得失置之度外,坚持重新审理“通海案”.最终设假案者被斩,无罪渔民被释放;康亲王率10 万八旗兵驻扎福建,为解决粮草问题,要征集3 万名莝夫(铡草的民夫).于成龙调查后发现,当时福建全省男丁不过6 万来人,且平日征集民夫不断,倘若再征3 万莝夫,等于十家九空.于是,他从百姓生计考虑,冒死上书,提出罢免莝夫令,并据理力争,赢得了支持.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殊不知,好的名声不是随心所欲,想要就要,想有就有的.只有像于成龙那样在任时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者,才能在群众心中树起一座无形的丰碑.

宛若明镜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宛若明镜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宛若明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