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文素质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人文素质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综合素质选修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配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开展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东北大学在人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及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模式.通过对人文素质通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为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发挥独特作用,并为其他高校的具体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科学素养课程;慕课;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1-0041-03

○、引言

2010年7月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党的十九报告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人文选修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对提升科学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更是影响力非凡.本文将介绍基于人文选修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及管理经验来探索如何通过人文选修课程来促进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人文选修课程诞生的历史背景

东北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并重培养,并突出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增设了艺术欣赏及技能类选修课.1995年,学校以国家实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为契机,从教学体系的改革入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增设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了全校性人文选修课模块,并规定了人文选修课程必修学分.1999年,东北大学与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联合成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成为全国首批建设的32个基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工科院校与艺术院校联合共建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在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利用与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条件,发挥三校学科、师资优势,构建了一个包含文、史、哲、经、法、社、艺术、现代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等学科门类课程的人文选修课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宽,学校的人文选修课的设置也在向通识课程拓展,成为带领学生认知及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平台.

二、人文选修课程建设的慕课趋势

全球性的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引领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3].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大国际网络平台以及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等国内网络课程平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4].慕课以其名校、名师、名课及免费等特征,为人们改善教育方式并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教育部2015年发布了3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总书记在祝贺2015年青岛开幕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致信中做出重要指示:“中国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慕课的蓬勃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人文素质课程的创新教育革命[5]-[9].基于慕课的人文通识课程,将知识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混合在一起,让在线课堂成为知识传授的重要渠道,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线下课堂互动,进行知识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三、人文选修课程管理的具体实践

为配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东北大学于2016年4月开始以2016版专业培养计划重构的原则为指导,坚持优化结构、精简学时、融合知识,构建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具有东北大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10],重建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课程总体设置

人文选修课的设置从思想性、基础性、全面性、实用性、普适性、前沿性等方面着手,按照文、史、哲、经、法、艺等学科门类,充分体现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科学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与人文素质选修课程要实现的课程目标,设置了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文学素养与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素养提升、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世界文化与国际视野、人生发展与成长指导、科学研究与技术设计等七大类型的课程.

人文选修课的计划学时以32学时为主,若有实际需求可以适当增加学时,但总学时不超过64学时,教学任务不超过2个学期,每16学时计1学分.人文选修课在遵循教育规律、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课程特点来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合的大趋势,学校积极推进人文选修课慕课化.一方面,建设和引进一批慕课,将一批受众面广、学生喜爱的人文选修课建设了慕课,引进了慕课平台校外名师名家的精品课程,实现校内外优势资源互补,丰富学生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学校依托慕课积极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试点,推进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自2016年起,学校在人文选修课方面共开设校内外慕课20余门,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4门,课堂教学效果反应良好,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课程遴选及淘汰机制

为了保证人文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组织每学期对人文选修课程进行遴选和评审,学期末组织专家对本学期收到的开课申请进行试听、评审,通过试讲、专家评审后的课程,才能列入下一学期的教学计划之中.

若出现连续2个学期选课人数不足10人或者连续2个学期学生评价低于90分的课程,其将在下一学期停开,并经过1年整改期后才可申请再次开课.

(三)课程组织形式

学校教务处每学期初公布本学期拟开设的人文选修课目录,第二周组织学生选课,第三周开始正常上课.任课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环节设计,认真制订教学日历.教师调课、听课、补课等应严格按照本科教学的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备案.

四、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并重

在理工科院校增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直在高等教育领域拥有较高的呼声.目前新高考中物理、化学课程地位的下降也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科学素养提升问题的争议.在抵制题海战术和减负的呼声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这是人文选修课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深思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并重,才能使学习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一个品格健全的人,其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人性豁达、情怀丰满、思想敏锐和行为高尚的高素质人才.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培养途径

“精神”一词,最早出现于《淮南子·精神训》一书,“精”是精微之意,“神”有能动之意.人文精神就是引导和推动关于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构成的各种人伦关系以及人所创造的各种文化成果、文化景观等人文现象不断发展进化的基本信念、内在动力及其总体风貌.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人世探求和处理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也是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并孕育而成的.

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形成需要一个不断学习理解、不断体认内化的过程,因此,在专业课之外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大学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政治素养、文学与艺术修养、社会沟通交往能力等目标为导向,逆向设计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设置了文化与文学类、艺术与审美类、社会与经济管理等类型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近年来重点改造以往艺术类课程良莠不齐及文学类课程严重缺失的局面,逐渐吸引了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教师来开设此类课程,并给予大力支持.

(二)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指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能依据知识做出决策的能力.早在20世纪50年代,密西根大学的教授米勒(J.D.Miller)就提出健康制度需要大量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他认为科学素养是公众在特定社会中履行一定的角色职能所需要的可接收的最低程度的知识和技能.米勒教授常年致力于科学素养如何在大众的生活中落实的问题,这与我国在前几年重点提出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大力提高公众理解科学的水平.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整体水平在稳步提升,从2003 年的1.4%到2015年的6.2%.对于高校本科教育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也更为明确和精准,从第一代标准的“科学研究”,到下一代强调学生的“工科实践能力”.21世纪中国高校的课程改革逐步缩小了中国的科学课程和世界的科学教育改革之间的差距.

WISE研究报告将科学素养分为两类,一类是跨领域或跨学科的素养,包括个人成长、高阶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三方面.个人成长包括自我认识、自主调控和终身学习,高阶认知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能力和学会学习,社会性发展包括沟通与交流、合作能力、社会参与和跨文化理解等.另一类是特定领域的核心素养,比如数学建模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等.在美国1996年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科学探究能力又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分别为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收集和分析证据,根据证据形成解释、链接解释,科学知识与原理,交流和论证解释.站在这个高度上,通识课程和科学素养课程不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科学素养课程需要复杂、灵活多变的具体情境为载体.

(三)实现科学素养培养的途径

素质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入手,来强化学科的教育功能.在新时代根据新的要求制定学科素养目标,即需要制定课程标准,学科的科学素养是基于学科知识的,是生动反映学科内在本质和思想的.这要求任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要进行深层研究,基于科学素养目标设置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行为发生变化,进一步稳定发展创新实现素质化.

如何设置课程,尤其是科学素养通识课程来深化科学素养教育呢?不同的学科应该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来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例如科学领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等,研究过程虽然有共性,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明显不同.例如对生命的概念和研究物质的概念显然是不同的,但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深入学习,怎么办呢?应该研究学科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因为现在跨专业跨界的创新越来越多,物理、生物和化学、材料等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在科学素养通识课程里应该重点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证据推理等,深化具体学科的本质,揭示更深层次、更隐晦的东西,把表象的科学知识与内在本质关联起来,形成一种科学思维结构,培养学生能够认识更为复杂的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能力,而不是通过通识课程去加深和扩展学生的科学知识.

五、人文素养课程实践中的问题

人文选修课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这给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的难题.以前的课程的逻辑起点是知识和内容,但现在素质教育要求课程发展的逻辑起点是核心素养,因此,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及人文选修课如何界定和分科需要重新思考和整合.人文选修课程开设之后,如何来评价课程体系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学生是否真的受益且提高了科学素养呢?例如,如何知道学生有没有学会、教师有没有教会呢?素养这个能力如何来评价是否有提高呢?它不像具体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考试来定量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知识技能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习得,否则其就只是符号,单纯符号的传递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如何在人文选修课程中实现具体情境的再现让学生体验,在反思中螺旋上升来真正获得科学素养呢?这些问题的回答还任重而道远.

六、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创新和创新文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为高校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将继续针对东北大学的全校学生开放更多的人文素质选修课,针对不同的专业课学科设计不同的课程体系.逐步扩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影响力,扩大基于慕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引进更多优质在线网络课程.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管理探索及实践研究,找出符合我校实情的,具有较好教学性、效用性和通用性的课程设计模式,以期在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型人才的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并为其他高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人文素质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人文素质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人文素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2、素质教育杂志社

3、人文社科类期刊

4、护理人文关怀论文

5、素质论文

6、国家人文地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