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类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学会这9条,你也能掌握凯特王妃的育儿真谛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这篇学会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学会这9条,你也能掌握凯特王妃的育儿真谛

文 | 周公子(专栏作家)

养育孩子,最令人头疼的事情是啥?“陪他们看无聊的动画片”恐怕会成为一个热门选项.最近,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接受BBC访问时就透露:现在他们不得不陪孩子看大量的儿童节目,还要假装很感兴趣的样子.“如果没有对乔治喜欢的那些角色表现出应有的关注,乔治会不高兴的.”不光如此,他们不顾忌王室教条,经常在一些正式场合坐在地上或蹲着陪小王子玩游戏.还时不时邀请小王子的小伙伴们到他们的住所玩耍,让孩子多和同龄小朋友接触.他们还放弃了一般王室都会选择的私人教育和辅导,把小王子送进了一所收费亲民的民间幼儿园,尽量让他拥有一个正常的童年.

堂堂王子,保姆如云,为什么威廉夫妇还要去努力陪孩子?这是因为他们对现代育儿理念拥有共识:孩子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他们要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能逐渐“复刻”出一套完善的心理功能,应对日后复杂的人生.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你叫孩子拿谁来“复刻”呢?

这个理念,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接受,都知道要花时间好好陪孩子.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双职工父母这么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这么少,如何利用那一点儿宝贵的光阴对孩子施加有益的影响?幸好,解决的办法还是有很多的.

高质量陪伴:人在,心也得在

有位妈妈对我说,3岁的孩子上幼儿园后,老师发现他的性格比较孤僻,建议妈妈多陪伴孩子,带他走出封闭的世界.“但实际上,我每天都陪他呀!”妈妈困惑不解地说.

我问:“你是怎么陪的?”妈妈说,她会打开电脑,让孩子看动画片,自己就在旁边玩儿手机或打、做家务,时不时会跟孩子就动画片内容互动一下,“难道这还不够吗?”

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缺失,这位妈妈人在心不在,她既不是孩子游戏的对象,也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她在场,只能为孩子带来一点儿安全感.但她没有把孩子带到更广阔的世界,也没有通过丰富的亲子互动,教孩子如何跟人交往.这样养大的孩子,怎能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呢?

高质量陪伴的前提,首先是父母要投入,要用心,要和孩子建立感情的连接,和他们一起玩耍,走进彼此的世界.这种陪伴才是真正有效的.

开发你感兴趣的互动方式

正如威廉王子所说,陪伴孩子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孩子的游戏对于父母来说很无聊,什么动画片、益智游戏,哪个大人会感兴趣,谁要玩儿?“还不是为了孩子!”抱着这种心态陪孩子玩儿,父母是很容易厌倦的.如果你不想发生这样的事,平时最好努力去开发一些自己感兴趣、孩子也爱玩儿的活动,比如和孩子一起跟你心爱的宠物互动,做你童年时就喜欢的游戏、打球、读书、旅行(想想和孩子一起期待行程时的兴奋)!

在亲子互动时给自己一点儿甜头,会让陪伴孩子变得更加快乐.在“满足自己”和“陪伴孩子”中找到平衡,陪伴的质量才更高.

找个超级保姆?最好还是自己带

威廉王子显然不缺钱,请得起全英国最好的保姆.实际上,他也请了一个:毕业于诺兰学院的波拉洛,这家学院以“百年培养7000多位世界一流保姆”而闻名.

然而,威廉王子夫妇并没有把儿子往保姆怀里一塞就了事,他们还是花费大量时间跟孩子玩儿,只因他们明白:再好的保姆也不能代替父母.父母的温暖陪伴会带给孩子自我价值感,让他们体验到“我是好的,爸爸妈妈是乐意见到我的”,这无疑会对心理发展产生好的影响.

相比之下,被完全塞给保姆的孩子难免产生这样的体验:我是父母的累赘,他们都不要我了,所以我是不好的.他们真会相信这样简单直接的逻辑,因为,那一套“父母爱你,只是他们很忙”的成人逻辑,对于他们的小脑瓜来说,实在是太复杂、太难理解了.

孩子不会说话?多用身体语言

0~2岁被称为孩子的前语言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会说话,或者仅仅能说一两个字,于是父母陪伴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个难题:儿呀,你到底想说什么呀?我听不懂呀,该怎么跟你玩儿下去呀?其实,父母不必过分纠结于语言,这一阶段的孩子拥有丰富的身体表达能力,也能感知到父母来自身体层面的爱意.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新生儿抚触,孩子和父母通过皮肤交流、眼神接触,往往能感受到彼此充沛的感情.这种感情交流会让孩子形成一些重要的感觉,例如“我是安全的,我的要求是有人回应的,世界是友善的”,等等.

除了身体接触,父母也不妨和孩子说说话.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过语气、声调、表情等明白无误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直在关注他.

多学习一些游戏

如果你的童年不乏有趣的游戏经验,陪伴孩子时自然可以手到擒来.但如果不是这样,你最好去学习一些亲子游戏,让你的陪伴时光更加充实.

很多经典游戏都有强大的心理建设功能.比如“”,对于幼儿来说就意义重大,它能够让孩子体会到:妈妈会消失,但也会重新出现,而且过程十分好玩儿—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分离焦虑,更容易适应幼儿园.

每个阶段的陪伴重点不一样

人的一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父母的陪伴重点也不一样.婴幼儿期需要建立稳固的安全感,所以很多心理学家建议1岁之前,父母最好尽量对孩子的要求及时响应.儿童期开始探索世界,父母陪伴时会加入大量的游戏,“玩儿和好奇”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青春期之前要体验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开始对别人的评价越来越在乎,这时,父母的陪伴要展现更多的聆听和支持.青春期情绪动荡,父母要给予更多接纳……

建议你学习一点儿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这样,陪伴孩子的时候就会更加胸有成竹了.

父亲手足无措?不必担心

现代育儿观念强调父亲的作用,要求父亲大量参与到陪伴之中.然而,现在做父亲的男性出生于“男主外”盛行的年代,很多人在童年没有体验过父亲的陪伴,对于和孩子互动也缺乏经验.在很多亲子交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手足无措的父亲和一个心存不满的母亲.

其实,做父亲的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孩子一岁半之前主要由母亲照顾吃喝拉撒,母婴关系是这个阶段的主题.这时,父亲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妻子去承担母亲的角色,而非时时和孩子互动.所以,父亲会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怎样做一个父亲.

等到孩子长大一些,能说会跑,父亲对于他才会变得更加重要.孩子需要父亲将他从母亲身边拉开,避免母子过分粘连;需要父亲陪他去运动、冒险、走入更广阔的天地,也需要从父亲身上体会到男性的特征和魅力.

珍惜天然的陪伴者—孩子的爱物

每个孩子都有爱物,比如婴儿睡前一定要抓住的小毛毯、上街必带的小玩偶,或者幼儿阶段爱吃的手指头……这些爱物,被心理学家称为“过渡客体”,是孩子走向陌生世界的陪伴者.它们能在“熟悉”与“陌生”中起到过渡作用,提供安全的感觉,抚慰孩子的焦虑.

父母要谨慎对待孩子的爱物,不要轻易将它们丢弃.因为,爱物能够陪伴孩子,孩子也对它们寄予了深厚的感情.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爱物会让孩子的心情好很多.

分清陪伴和入侵

有时,做父母真要有点儿“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牺牲精神,在孩子需要时全心全意提供高质量陪伴,在孩子不需要时保持界限,不去入侵孩子的世界.因为,“陪伴和边界”对于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

然而,分清这两者似乎有点儿难,“我怎么知道是在陪伴还是入侵呢?”原则有一个,你可以问自己:这一次互动,究竟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我的需要?

如果是孩子的需要,你会看到许多信号,例如孩子用哭声叫你,拿着玩具过来邀请你,冲过来直往你怀里扑……都是孩子最明显不过的表示,宣告“我很需要你”.

但如果孩子正在专心做喜爱的事:用积木搭一个城堡,和心爱的维尼熊说话,和小伙伴玩儿过家家……你突然想到“我要陪伴他”,就跑过去拉着孩子要求他参与你的活动,这种做法就不是陪伴,而是入侵.如果经常发生,就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做事容易半途而废—毕竟,人家已经习惯了做到一半就被你打断,怎么还会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呢?

凡事亲力亲为,亲自养育孩子,多陪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蹲下来和孩子专注地交流,这就是凯特王妃的育儿之道.看过之后,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会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学会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学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