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与童年的年味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论文为您写童年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童年的年味

江苏 宋茉莉

童年的年味,如百年陈酒,窖香浓郁,醉人肺腑,品不完,尝不够;童年的年味,来得风风火火,走得急急匆匆,留给了我太多温馨的回忆,太多美妙的憧憬;童年的年味,充满了温馨、祥和、喜庆、吉祥……

但是如今由于大众对于春节的文化意义认识不足,过年年味趋淡.著名作家肖复兴就此现象,提出了让年味儿更浓些观点.

记忆里的春节

梁 斌

童年时代度过的那些春节,在记忆里是色彩斑斓的.虽说很难从中翻拣出一两件令人印象很深的事儿,但回忆起儿时生活,最快乐的时光总是莫过于春节.

春节对于年少的我而言,意味着一年中最热闹时刻的来临,好像总有许多新鲜事儿等我去发现.而最让人激动的就是除夕夜了,新年将至未至,令我充满期待.除夕又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虽说平时一家人也常在一起,但除夕夜一家人围坐一桌吃年夜饭,边说笑边听爆竹声声的融融氛围是其他任何时候都不能比的.依照我们老家的习俗,年夜饭少不了吃汤圆,汤圆寓意团圆,后来离开家乡北上才知道除夕夜还有吃饺子的习俗.那时没有春晚,甚至连电视也没有,却丝毫觉不出单调乏味,因为饭桌上总有叙不完的话题,经常到深夜才散.不知何时起,春晚逐渐占据了除夕夜的中心,反倒让重亲情、享温情的节日氛围减淡了许多.

春节期间总有很多好玩的事儿,对于儿时的我来说,最让人手痒的莫过于放鞭炮.那时的鞭炮很简单,只有挂鞭和二踢脚.尽管简单,小朋友们总能想出些个花样来,譬如把二踢脚抓在手里放第一响,然后将它使劲扔到空中,玩得潇洒自如.此外,我们会去放过鞭炮的场地捡没有炸响的鞭炮,稍加修整再放.这是个危险活儿,因为这种没放响的鞭炮往往只剩下很短的捻子,点燃它需要胆量和技巧,有的在点燃瞬间就炸开,震得人耳膜发麻.对于那些已经见不到捻子的鞭炮,我们也想办法加以利用.有一年大年初三,为了教训班里经常欺负人的大牛,我和堂哥一起把那些废鞭炮里的掏出来,攒够一定数量,做了个小包,插上根从工地上捡来的导火索,然后用塑料纸封好.我们悄悄去河边,见四周无人,便将包塞进大牛家的渔船下面.然后将导火索点燃,迅速跑开,眼瞅着导火索嗞嗞冒着烟,不一会儿,随着一声闷响,水里翻起一个小浪花,渔船纹丝未动,毫发无损,甚至连炸晕的鱼或虾都没见一只,心里不禁有些失落.后来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被大牛的家长告了一状,自然免不了挨顿揍.

过年的时候总是希望每一天都能过得很长很长,因为,在这些天里,不需要去上学,也没有作业要做,有的只是一份新鲜兴奋的心情.然而,春节的那些天总是过得飞快,才过了初五,转眼就到了元宵节,过完元宵节,春节便在指缝中匆匆溜走了.于是,又开始了漫长的一年的等待.

因为等待,因为伴随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记忆里的春节,永远与快乐和希望同行.

(选自《精美散文》,人民日报出版社)

【品读】

回忆起儿时生活,最快乐的时光总是莫过于春节.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回忆了除夕夜一家人围坐一桌吃年夜饭和春节是放鞭炮两件令人快乐的事.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多数都是极调皮的,相关的事件印象也特别深刻,用小包炸大牛家的小渔船这件事表现了“我”那时的性格特点,所以作者对此事写得较详细.

【思考】

1.结合语境理解加点词“莫过于”的含义.

2.对于春节作者主要回忆哪些令人快乐的事?

3.阅读第二段的画线语句,写出你的阅读感悟.

4.用小包炸大牛家的小渔船,这件事作者写得较为详细.这是为什么呢?

5. 为什么童年时作者过年的时候总是希望每一天都能过得很长很长呢?

忙 年

周俊根

孩提时的我,对年总怀有一颗期盼的心.但对我们的父母来说,过年前的那段时间却是忙碌的,为了过好年,得做许多准备工作.这段时间的忙碌,乡下人叫做忙年.

忙年是从拾草开始的.东台堤西地区地少人多,那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不仅庄稼收成少,就连烧锅做饭的草,也难保周全.堤东沿海土地空旷,荒草多,杂树多.刚进腊月,父亲便和生产队的十几个壮劳力,乘五六条大船,浩浩荡荡,驶向人烟稀少的滩涂边.两三周后,五六条大船便载着五六座小山,停泊在场头的河边.船上,父亲们个个衣衫褴褛,却个个满脸欢喜.河岸上的孩子们,欢快地蹦跳着.一是为见着了久别的父亲,二是为夹杂在荒草中的“猫耳朵”.“猫耳朵”是一种植物的种子,剥开猫耳状的外壳,里面躺着无数的小种子.抓一把在手,用嘴一吹,便似无数个小降落伞,如蒲公英种子一样,在天空飞扬着.伴着种子飞扬的,是数十个孩子欢乐的心.

有了充足的柴草,大人们便开始置办过年的食物了.蒸馒头、做年糕,是必不可少的.磨面粉、舂糯米粉、做馒头馅,是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小孩子是插不上手的.和面粉时,我们可以帮助父亲打下手.在父亲的指挥下,把加热了的酵头,舀到父亲和面的缸里.面团发酵的过程是漫长的,一笼馒头蒸熟的过程也是需要耐心等待的.父亲脱年糕的过程虽然有趣,但他一点儿也不让我们插手,生怕我们弄散了他刚从模具中倒出的还未蒸熟的小方糕.奶奶总是在一边看管着我和哥哥,不准乱蹦跳,不准乱说话.生怕恼了灶神,让缸里的面团发酵不起来,让蒸笼里的馒头永远蒸不熟.往往第一笼馒头还未出锅,感到十分无聊的哥哥和我,便趴在发酵面团的缸上睡着了.

蒸好馒头和年糕,接着便是磨年豆腐.家里没有做豆腐的工具,磨年豆腐需要到豆腐店才行.磨年豆腐时,父亲推磨,一推一拉,循环往复,石磨便飞快地旋转起来.母亲左手拗磨,右手执一把铜勺,将泡好的黄豆舀进石磨中间的小孔里,混着豆渣的豆浆便从两块石磨间的缝隙里流出来.有时我会兴奋地帮父亲推上几把,但总是跟不上父亲的节奏,反而影响父亲推磨的速度.黄豆磨好后,要用沙布滤去豆渣.刚滤好的豆浆是不能喝的,得放到大锅里煮开.豆浆煮好后,父亲总是先舀两大碗,放上糖,一碗给我,一碗给我的哥哥.其实,对我来说,最感兴趣的,不是豆浆,而是父亲点卤的过程.煮好的豆浆倒入缸后,父亲将配好的盐卤也倒入缸中,几番搅拌之后,豆浆就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

忙忙碌碌中,就进入了年三十,我所期盼的年也就到了.母亲做的新鞋穿上了脚,姑姑缝的新衣也穿上了身.年夜饭当然是十分丰盛,但处于年饱状态的我,对吃已少了几分兴趣.我和哥哥凑在一起,悄悄盘算着压岁钱的花法:礼花很好玩,供销社里的那本小人书也心仪了好长时间了……

(选自《成长阅读》,南京大学出版社)

【品读】

提到过年,人们所想到的常常是热闹场面、美味的食品,以及家乡独特的过年习俗,这篇文章却从“忙”的角度来叙写过年的往事.文章主要写了忙年过程中的拾草、蒸馒头和年糕、磨年豆腐等三件事,以及“我”在忙年过程中的活动和感受.那时的生活虽然贫苦,但“我”依然很快乐,这些快乐正源于父母的“忙年”过程中的操劳.

【思考】

1.文章以“忙年”为标题的原因是什么?请阅读全文后说说你的理解.

2.过年前忙碌的事情很多,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3.第二段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法?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除写父母的忙碌外,也写了“我”那时的活动,请根据相关描写作简要概括.(写出三件即可)

5.随着时代的变迁,忙年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年前,你的父母为家庭做了哪些操劳呢?

让年味儿更浓些

肖复兴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承载着的亲情、伦理、对未来生活的企盼和理想的文化意义,是其它任何一个节日都无法比拟的.如今过年年味趋淡,在于我们对于春节的文化意义认识不足.首先需要做的,而且可以做到的,就是增加年的仪式感,增加过年的年味.

当然,节日的仪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会一成不变,但是,其核心仪式不能够没有.我国的春节,最讲究的仪式,各地不尽相同,且名目繁多,但其中有这样几种大概是共有而不可缺少的——

一是要击鼓撞钟和燃放鞭炮.年的声音,从来都是粗葫芦大嗓门.我们对年的祭祀,和西方跪拜在神像或神父之下在心里默拜不一样,而是要大声呼喊出来,甚至借助于外力让声响得惊天动地.老北京的太平鼓和除夕夜十二点在大钟寺、潭柘寺里撞钟,都是对年的一种敬畏和欣喜.除夕之夜,鞭炮声彻夜不息,更是不可缺少的年的仪式.其原始意义,在于驱赶鬼魅,后来过年欢快热闹的声音,必须要靠它来体现了.

二是贴春联剪窗花.年的色彩,从来都是鲜红鲜红的.窗花自己剪,春联自己写,贴在各家门上不能都是一个词儿,像现在买副现成的印刷品,千人一腔,千人一面.我们的春节的世俗化,正在每个人亲自动手的参与,年的味道自然就浓.

三是年夜饭.它更能够体现出每人参与和年的意义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这大概可以称之为年的味道.农历腊月二十三,自古就有小年之称.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是因为从这天开始,各家开始采办年货筹备过年了,其中准备年夜饭,是最重要的节目.也就是说,年夜饭,不仅不能如现在一样到外面饭店包饭,而必须要在各自家里吃,而且是必须要每个人都自己动手的.过去老北京有这样的民谣:“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磨面做年糕);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的日子里,每一天都不能够闲着,都安排好了关于年夜饭的密密麻麻的“节目单”,在大年三十的夜里达到,年夜饭便自然而然成为了过年的一场大戏.然后去守夜、祭祖、团拜来迎神,这个年才算是真正地拉开了大门,使人们一步迈进了春的里面.

如此,年味儿才会更浓.

(选自《时文精粹》,南方出版社)

【品读】

春节是我们华夏儿女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在民间过春节的方式和习俗也是最丰富、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但是如今由于大众对于春节的文化意义认识不足,过年年味趋淡.著名作家肖复兴就此现象,提出了让年味儿更浓些观点.并就如何让年味儿更浓些的话题,提出了“增加年的仪式感,增加过年的年味”的具体建议.相信在众多的有识之士的倡议之下,包括春节习俗在内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将会得以继续传承.

【思考】

1. 对中华民族来说,为什么说春节是其它任何一个节日都无法比拟的?

2. 我国春节各地共有而不可缺少的几种仪式主要有哪些?

3.请任选一角度为文中的画线句写一句批注.

4.文中作者列举的哪些现象可以看出“如今过年年味趋淡”?

5.除了文中所列举的主要春节习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呢?请选择你所熟悉的一种作简要介绍.

【参】

《记忆里的春节》

1.“莫过于”指没有超过……的.“最快乐的时光总是莫过于春节”指最快乐的时光没有超过春节的.

2.一是除夕夜一家人围坐一桌吃年夜饭;二是春节是放鞭炮.

3.那时的除夕夜没有春晚,但一家人总有叙不完的话题,充满了重亲情、享温情的节日氛围.

4.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多数都是极调皮的,相关的事件印象也特别深刻,这样的事件也表现了“我”那时的性格特点,所以作者对此事写得较详细.

5.因为,在这些天里,不需要去上学,也没有作业要做,有的只是一份新鲜兴奋的心情.

《忙 年》

1.对父母来说,过年前的那段时间却是忙碌的,为了过好年,得做许多准备工作,这篇文章主要写父母过年前的准备工作,所以以“忙年”为题.(大意相同即可.)

2.拾草、蒸馒头和年糕、磨年豆腐.

3.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外貌写父亲们“个个衣衫褴褛”,主要表现父亲们拾草的辛苦,“个个满脸欢喜”表现了父亲们拾完草回家时的喜悦心情.

4.父亲拾草回来,在河岸上欢快地蹦跳;吹“猫耳朵”时的欢乐;蒸馒头和年糕时的无聊;磨年豆腐时帮父亲推磨;年夜饭时与哥哥盘算着压岁钱的花法.

5.开放题,符合题意即可.示例:打扫卫生、腌制腊肉、购买年货、做年夜饭.

《让年味儿更浓些》

1.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承载着的亲情、伦理、对未来生活的企盼和理想的文化意义.

2.一是要击鼓撞钟和燃放鞭炮;二是贴春联剪窗花;三是年夜饭.

3.将中西方的祭祀文化进行比较,说明“年的声音,从来都是粗葫芦大嗓门”的特点.(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4.春联多数是买副现成的印刷品,千人一腔,千人一面;年夜饭现在许多人家到外面饭店包饭.(大意相同即可.)

5.开放题,符合要求即可.守岁:除夕守岁是最有趣味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通宵围坐,闲聊守夜,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压岁钱:春节拜年时,晚辈要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将压岁钱分给晚辈.古人认为钱能通神,进而可以役鬼镇邪.特别是小孩血气薄弱,钱币可以镇邪化吉.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

童年论文范文结:

适合童年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童年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