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回族舞的形成与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回族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回族舞的形成与

□哈哲晖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伊斯兰教下回族舞蹈的发展形成过程、原因及特点,来正确地认识回族民间舞蹈,解析回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和结构特点.

关键词:回族舞蹈;宗教信仰;历史发展;伊斯兰教;民族特点;民间舞

一、回族的形成

回族这个民族之所以在历史的潮流中得以延续和发展是因为其背后文化强大的支撑力——伊斯兰文化.而这种强大支撑下所繁衍的必将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和标志.“伊斯兰”作为回族的代名词,其意义就是阿拉伯语中的“顺从”和“和平”的意思,它是从阿拉伯语中的“赛俩目”这一词音译过来的词语.传说,在公元610 年的某一天,安拉派的他的使者大天仙哲卜拉伊勒(又译吉卜利勒)对穆罕默德受命,使之“受命为圣”.此后穆罕默德便开始了他长达23 年的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7 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公元7 世纪中叶,大批的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等地开始了慢慢定居生活.公元年13 世纪,由于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在这个时候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特点的新的统一的大民族——回族,也就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

二、回族舞蹈的形成

回族是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它并没有像其他民族那样,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社会形态更替的漫长历史进程.也没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所以回族在民族形成初期的时候是以外来语言为主,在形成后期由于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居住特点,以及宗教缘故和其他的一些因素,逐渐的汉语就成为了回族内部的通用语言.因为回族与伊斯兰教的密切联系,伊斯兰文化作为回族文化的核心文化,回族人们对阿拉伯语的使用也较为广泛.也正是因为伊斯兰教中反对偶像崇拜的这一教义在后来发展中的回族舞蹈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回族舞蹈无论是从它的表现形式还是在审美活动中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偶像崇拜的痕迹,无形象化,无物化遗存也正是因为回族这种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宗教信仰,使它和其他民族舞蹈的风格与众不同.但也因为这一点,在回族舞蹈的发展过程中,回族人们也不会像其他民族一样将自己的优美的舞蹈姿态以人的形象动态来刻画在寺庙壁画及洞窑中,将舞蹈中优美的姿态栩栩如生的保留给后人.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回族舞蹈虽然文字记载尚多,后人们可以在美妙的文字中去想象着舞蹈当时的曼妙舞姿和壮观景象;但是,却很少或者说没有直观的动态形象遗存,难以让后人去一睹它的独特风韵和风格特征.它的民族文化顺应了时代历史文化发展的要求,在时代不断变迁和进步的过程当中,它很好的融合了中华文明和西方文化的优秀文化.回族人们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是创作回族舞蹈的灵感源泉,宗教信仰和劳动方式也是影响舞蹈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回族舞蹈中的源于武术的“踏脚”;源于宗教习俗的“汤瓶舞”俗的;源于喜庆活动的“宴席区”等.

而回族舞蹈作为回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一开始就参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并且在一直在中国历史的坎坷进程中不断完成着本体的塑造.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在东西方经济文化频繁的交流中,西域乐舞也随着波斯人传入中国,成为回回乐舞的前身.到了宋代,开始流传于市井百姓中的西域乐舞在不断地发展和形成中逐渐吸收和借鉴了波斯、阿拉伯和汉族民间舞蹈的民族风格,继而形成了回回乐舞.等发展到元代的时候,回回乐舞的发展已经在当时具有的影响和地位,并且朝廷还专门设立了回回乐舞的机构.等发展到了明代时期,便出现了广泛流行的回回舞,它大胆的学习和吸收了汉族舞蹈艺术文化的特色,并且与自己得到了紧密的融合发展,最终慢慢形成和发展.但是到了清代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回族的舞蹈艺术发展受到阻碍,于是回族舞蹈艺术也受到了摧残.也因为这次“摧残”使回族舞蹈艺术的继承在后来的发展中有了很大的困难,不过,这并不能阻碍现今舞蹈艺术家们冲破重重困难险阻,继承发展和发扬回族舞蹈艺术文化的决心.“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都是回族人们的盛大节日,不同的是,其他民族的人们每逢节日都要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腾庆祝的跳个不停,但是回族人们每逢节日都很庄重,不允许唱歌跳舞.这是因为回族长期以来受到的传统观念与宗教信仰的影响而导致的.因此,回族舞蹈在民族舞蹈的发展上也受到了相应的阻碍.一直以来回族在衣服穿着上,都相对比较保守,那是因为,按照传统的要求,服饰规定:“手腕不露衣袖,膝盖不露裤脚”.回族人民的审美观念以羞涩美为主,反对坦胸露怀及曲线美,所以对穿着奇装异服的行为视为有失体统.由于长期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及束缚,特别是生活在回族集聚区的老年人就不参加甚至反对唱歌跳舞,所以这也是回族民间舞发展缓慢,滞后,回族民间舞蹈语汇,动作不够丰富和饱满的因素之一.

三、回族舞蹈的发展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它来源于劳动生活,它以人体丰富的肢体语言作为媒介和表现手段,以丰富多变的节奏、表情、和肢体动作,来构成风格独特、姿态优美的舞蹈艺术形象,通过这个过程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现今的回族舞蹈跟随时代的步伐无论在节奏还是动作上都明显突出它紧跟时代的步伐但不失它本民族传统的风格韵味以及特有的艺术魅力.例如早期的回族舞蹈的音乐是以唱山歌的形式来载歌载舞的,在后来的发展中回族舞蹈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持续这一种音乐元素,而是在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也融进了新颖的时代元素,如:从刚开始的自娱性山野歌曲到把这种艺术特色通过舞台,器乐加以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和演绎.在动作上,回族舞蹈刚开始更多是去表现情绪,而肢体语言并没有十分的丰富,在舞蹈题材上也显得十分的单一,像刚开始发展过程中的《宴席曲》中人们饱满的情绪以及对婚礼的喜悦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在当时回族舞蹈初步的发展下,舞蹈的动作语汇则不够丰富,手部、脚步动作都比较单一和简单.但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中回族舞蹈不仅表现着回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习俗还融入了与回族人民的灵魂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在舞蹈的题材上得以丰富,在舞蹈的风格格上也得到了加强.如在表现回族人民礼拜时,最初洗礼的动作只是单一的模仿,如双手捧水经过头顶眼睛嘴巴来表现回族人民洗礼的情节.而现今的洗礼动作以持原有的舞蹈元素而打破封建的思想,更多的去表现回族人民对当今生活节奏的无限热情和它本民族特色的个性.如汤瓶舞来表现伊斯兰教众净身沐浴的这一镜头时,更多的会用虔诚的眼神,经过艺术润色后的沐浴动作,如舞者单手持汤瓶将汤瓶倾斜眼睛则看着汤瓶倾斜方向仿若汤瓶中真的有水流出来,舞者头部向斜下方看,腰部线条弯曲,那水珠经过头部,肩膀,大臂,小臂,最后流向手心.高挑的身姿,小小的嘴儿,美丽的汤瓶通常和回族女性联系在一起,舞者拿着汤瓶在舞台上展示着优美舞姿,令人仿佛一起沉浸在净身的虔诚当中,作品把“净洗”“倒三把手”、“洗肘”、“抹头”、“抹耳”和回族民族人民生活中的“接都娃儿”的动作夸大变形作为回族舞蹈的主题动作.而在回族人民“礼拜”的动作中,他们手臂的动作较多,身体的动式较大,当他们念到“都娃儿”时,均将头部左右转动,当他们念到“大赞”时身体和头部均晃动,因此像摇头和摆头是回族舞蹈中最显著的特点形象动态之一.回族舞蹈中摇头、摆头、推拉手、花儿式、洗耳礼、洗头礼、洗脸礼等等,这些独特舞姿也表现了回族人民热爱劳动、喜欢洁净的民俗习惯,用汤瓶秀美的身姿比喻回族少女的婀娜多姿,展现着回族女性的勤劳美丽,也彰显了汤瓶的民族特色.而现在小小的汤瓶不仅仅是一个道具,它已经成为了民族文化的符号和标志,蕴涵着回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符号.妙龄少女手持汤瓶,既充满着庄严神圣,宁静婉转的典雅;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灵动,一个转身,一个抬手,都优美流畅,手眼身法都应着乐声起舞.

而回族的传统音乐主要属于东亚乐系,其中部分属于波斯阿拉伯乐系,主要有花儿和山歌为代表的民间音乐;阿拉伯乐系为代表的宗教音乐.回族舞蹈的音乐最初是以唱山歌的形式来载歌载舞,而今花儿更是回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此外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节奏也在不断的演变.它更多的融入了现代的艺术元素,但仍然不失回族本民族的音乐特色.悠扬的小调,沁耳的歌声都是回族舞蹈本民族艺术魅力的体现.

面对回族舞蹈资源稀缺的这一问题,各地致力于回族舞蹈艺术的先辈们也都在冲破艰难险阻,努力开拓,创作一些反映回族人们群众生活的舞蹈.1957 年全国回族民间舞蹈会演出现了历史性的,回族舞蹈《花儿与少年》在全国都出现了轰动,回族舞蹈步入了民族舞蹈艺术的行列,开始了自己舞蹈艺术历史性的记载.1958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经过舞蹈艺术家们的努力,涌现了《宴席曲》、《口弦》等等一系列作品,一批反映回族风情的舞蹈呈现在人们眼前.其中《宴席曲》还作为回族舞蹈作品的代表,被收入汇集各民族舞蹈精华的艺术影片《丹凤朝阳》之中.以及在1964 年全国少数民族群众文艺会演中,宁夏回族舞蹈《黄河船夫号子》、《送粮路上》、《枸杞红了》都充分展现了回族舞蹈中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和淳厚的乡土气息.而1980 年回族舞剧《郑和下西洋》的创作,则掀开了回族舞蹈发展史的新篇章,以回族花儿歌舞剧《曼苏尔》为代表的回族舞蹈标志着回族舞蹈开始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使回族舞蹈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振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的进步,我们不仅要继承着传统也要去创造“传统”.如何让回族舞蹈的语汇,动作更加丰富也是我们迫不及待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面对回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的继承和面对其他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的借鉴吸收的这个“度”上面要秉承着坚持回族人民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的出发点正确的去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回族民间舞蹈.学会从人民劳动中来到人民生活中去,正确的认识回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历史趋势,切勿在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潮流中遗失回族民间舞蹈的本真.

四、我眼中的回族舞蹈及深切感受

作为一个回族人民的一份子,同样也是一个舞蹈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我的眼中回族舞蹈是一个很热情、庄严、神秘的舞蹈,她不外露不张扬的民族个性使回族舞蹈弥漫着一层含蓄美,美而不骄是回族舞蹈的特点,舞者头裹轻纱,或旋转,或颔首,无不体现者回族妇女的内敛和含蓄美,眼神或喜悦或含羞或崇拜,圣洁的身影萦绕徘徊,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在这学期的认真学习回族舞的过程中,对回族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一个民族的发展长久与他的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民族舞的发展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依托也就不会有它的繁衍和成长,所以在我们看来一个简单的动作,在其背后都是有其强大文化的支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回族舞蹈在表现回族人民净身时,在表现洗脸这一动作时,双手在胸前托水而上,仿若双手所举的水滴经过头顶,鼻尖,下巴流下,这时舞者眼神必定是虔诚的,因为这是对伊斯兰信仰的体现,营造了神圣、崇高、庄严的情感世界.

一群美丽的回族少女头戴白色盖头,身穿白色纱裙在舞台上步伐流畅的灵动姿态,以及那妙龄少女怀抱着汤瓶身姿挺胸抬头,微微塌腰,用碎步来慢慢移动的动态造型,头上裹着的那白色盖头无不彰显着回族姑娘的端庄和俊美,燕子穿林般流畅的舞步,那优美的身姿仿佛在诉说着,在去往象征着在向往和平和安宁的道路上,她们经历了一次心灵旅程之后,最终找到了生命的泉水,回族女子典雅优美的姿态都在《心泉》这部具有浓郁伊斯兰风格的舞蹈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虽说在整个舞蹈中并没有高难度的技巧,而舞蹈语言也非常简练、淳朴、清新、含蓄,但是作品却极其注重内心世界的探索,它并没有让舞蹈停留在回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表面,而是积极探索,从生活习俗和礼仪中提炼出新的舞蹈语汇,从而去慢慢的丰富舞蹈语汇,逐渐做到肢体语言与形象的完全统一,进而探索出回族人民内心世界的虔诚,把回族人民崇尚和平、崇尚绿色的这种特有的情怀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让人们在回族舞蹈中更加真实的感受到回族人民虔诚的宗教情怀.

我认为回族舞蹈特有的民族艺术风格使回族民间舞蹈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独特的历史背景、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潜移默化使它在民族民间舞的发展道路上有着坚实的文化支撑力量,使它的文化底蕴,坚如磐石,不可动摇.回族舞蹈在不断地变化和演变当中也在对着世人呈现着它充满魅力的文化底蕴.现今的回族民间舞蹈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吸收优秀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继承着本民族特有的民族韵味,继而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的去变化和升华,使回族舞蹈能够跟着时代进步的步伐在民族舞蹈文化艺术形态上能展现出最好的姿态.回族舞蹈轻松愉悦的音乐风格,清新舒适的舞蹈动作都是人民群众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也是回族舞蹈本身的艺术文化魅力所在.

伊斯兰教是一个在思想上和文化上具有前进力的磐石,在时代的进步中也具有傲立在其中的英姿.几千年来,人类在经历时代变迁的同时也在寻找支撑自己灵魂的信仰,伊斯兰教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而回族舞蹈便在这强大的信仰下不断的发展和升华,回族舞蹈不仅阐述了它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气息也更加促进了多民族舞蹈文化的共同发展.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回族舞蹈也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前进发展中,它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民族大融合的世界大舞台上,它更是独树一帜的经典所在,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回族舞蹈一定会大发光彩.

参考文献:

[1] 杨怀中.伊斯兰与中国文化.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冬雅.当代回族音乐. 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

[3] 穆罕默德.古兰经

[4]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 隆萌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6] 马玉祥.走进回族.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12

[7] 金秋. 舞蹈欣赏.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742100).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回族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回族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回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