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类论文范文检索 和论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观点与其意义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历史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观点与其意义

摘 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阶级同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其存在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消除阶级同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剥削是同一个过程.阶级本质上是经济范畴,但阶级关系不仅是一种经济关系,还表现为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阶级分析应将客观的经济标准与主观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标准相结合.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性看待阶级问题以及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现实意蕴.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阶级观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110(2017)06-0114-06

马克思虽然没有给阶级下过明确的定义,但在《资本论》《宣言》《共产主义原理》《神圣家族》等著作中都有过关于阶级问题的论述,渗透着阶级观点的思想和阶级分析方法.依据相关文本的精到见解和透彻阐述,不仅能提炼出马克思阶级观的主要内容,而且更应把握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和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马克思作出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这个不过是要达到消灭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的理论贡献,并正确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阶级现象.

一、阶级是历史的而非永恒的范畴

社会阶级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继而出现利益对立和集团分离而形成的人群共同体.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主要经济结构决定了社会阶级结构的不同类型,由此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阶级形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一规律决定了私有制经济、阶级的消亡将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那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

阶级作为人群的一种划分是在私有制产生的基础上形成的,而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因此阶级与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马克思指出:“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以前生产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就是说,只要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这个社会必然划分为阶级.”[1](P321)“只要生产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不仅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而且还有剩余产品去增加社会资本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就总会有支配社会生产力的统治阶级和贫穷的被压迫阶级.”[2](P238)这说明,阶级状况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

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就是说,“在分工的范围内,私人关系必然地、不可避免地会发展为阶级关系,并作为这样的关系固定下来”[3](P513).恩格斯说:“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4](P756)分工的不同带来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关系不同,其中一部分人掌握着社会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而另一部分人则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从而导致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及其阶级关系.马克思在《孟德斯鸠第五十天》一文中说:“几千年来,地球上一切民族的情况都是这样!在埃及有过劳动和分工,因此有等级;在希腊有过劳动和分工,因此有封建主和农奴,行会等级等.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劳动和分工,因此也就有阶级,其中一个阶级占有全部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另一个阶级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才能生存,而出卖劳动也只有当购买劳动能使雇主阶级发财时才有可能.”[5](P221)分工不只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划分,而且是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社会条件.在私有制基础上,人们的劳动产品归自己所有,社会产品的交换导致了社会成员的贫富分化,并产生剥削和阶级需要,正是生产和分工的发展成为阶级出现的历史根源.

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为阶级剥削创造了物质上的可能,社会分工及私有制使商品交换成为必需继而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和人们地位的不平等.“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财富增加并且使生产领域扩大的同时,在既定的总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地带来奴隶制.在第一次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6](P161)分工及其交换的发展,使得有些人成为所有者,另一人成为生产者.正如马克思所说:“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摊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2](P36)生产资料所有者同时也是社会的管理者.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由分工带来的统治与被统治的政治关系,是阶级关系对立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阶级分化以来,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雇佣制三大奴役形式.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生产关系和社会主要阶级.马克思曾概括了人类社会阶级状况演变发展的基本序列:“随着在文明时代获得充分发展的奴隶制的出现,就发生了社会分成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第一次大分裂.这种分裂续存于整个文明期.奴隶制是古希腊罗马时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个剥削形式;继之而来的是中世纪的农奴制和近代的雇佣劳动制.这就是说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公开的而近来是隐藏的奴隶制始终伴随着文明时代.”[6](P176)]与此相适应,人类历史上形成了三大相互对抗的基本阶级,即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雇佣阶级与资本家.三大社会形态中的每两大基本阶级的并存和对立,都是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相联系,贯穿于阶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之中.每一时代的阶级状况、阶级关系如何与社会经济关系的状况紧密联系.各个时代“阶级是什么样子,那要看生产的发展阶段”.[2](P238)“在古代是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对立、在中世纪是贵族和农奴之间的对立、在近代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7](P507)马克思说:“阶级间的关系变化就是历史的变化,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产物,总之是一定历史运动的产物.”[8](P352)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把历史运动看作有规律的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三大差别的最终消灭,阶级也将走向消亡.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4](P27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无产阶级是为了消灭一切阶级需要.当然,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就资本主义制度而言,在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它是不会自动走向灭亡的,整个人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直至消除一切阶级差别、阶级现象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目的是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生产力,为最终消灭阶级创造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条件.马克思认为阶级的消亡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生产力高度发达是物质基础,人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是精神前提,旧式分工的消灭是社会条件,私有制、剥削的消除是经济条件.因此,阶级的消亡就是要消除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关系及其分配关系的不公正.一句话,就是马克思在《宣言》里讲的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

消除阶级同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剥削是同一个过程.而剥削与生产关系的私有制又是紧密相连的.而消除私有制有待于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马克思指出:“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2](P239)这样,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时间内,私有制和剥削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马克思不是以道德评价来否定剥削现象,而是从经济必然性角度来看待这一历史现象.当一种生产方式处于上升阶段,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时,就必须容忍由此带来的剥削的暂时性.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历史评价以生产力为最高标准,而是以生产力发展为首要尺度.废除阶级的实质就是废除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它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旧式分工的消失,阶级存在的历史条件将不复存在,阶级也就必然会随着历史进程走向消亡.

二、阶级分析的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

阶级的存亡依赖于生产发展的状况、水平和程度.阶级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关系的概念表达,它的故土在生产关系,故而其实质是一个经济范畴.但阶级分析是以经济关系作为客观标准,又以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作为主观标准,这是一个综合的实践判断和关系框架.

经济关系包含了人们在一定的生产体系中所处的经济地位、相互关系,尤其是所有制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马克思说:“私有制不是一种简单的关系,也决不是什么抽象概念或原理.而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有这些资产阶级生产关系都是阶级关系.”[8](P352)又说:“阶级对立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迄今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由这种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交换关系上的.”[9](P533)恩格斯强调:“社会阶级在任何时期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4](P739)由上可知,阶级主要是经济范畴,阶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人们与生产资料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即根据人们是否拥有生产资料及其程度而划分出不同的社会阶级.其中,在每一种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利益对立的两大主要阶级,阶级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对于阶级概念的这一观点,表明阶级是一个经济实体,又是一定生产关系的承担主体,反映的是人们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关系.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对上述思想作出了明确的阐释:“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些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0](P11)列宁从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给阶级下的定义,也说明阶级的故土在生产中,生产关系决定阶级关系,阶级关系主要是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因而“区分阶级的基本标志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11](P30).

然而,阶级概念虽然主要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但又表现为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如果说,经济关系是阶级划分的客观标准,那么,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作为物质关系的反映,不仅反作用于物质关系,实际上也是阶级分析的主观性特征.仅仅强调客观的经济标准,而忽视阶级分析的主观标准,就会导致机械论;仅仅强调主观的政治和思想标准,而忽视阶级分析的客观标准,就会导致唯心论.利用物质资本或权力资本获取社会劳动剩余,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体现了资本关系逻辑.在对社会成员的阶级属性进行定位时,马克思除了强调经济标准之外,还注意其政治归属,即它是代表谁的利益,为谁说话.如那些资产阶级学者被马克思称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统治阶级的辩护士”.当这些知识分子阶层被资产阶级所改造,成为他们的伙计,就意味着这些意识形态阶层也属于资产阶级了.马克思虽然不是出身无产阶级,但在参加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中由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利益的代言人.

但就政治关系、思想关系与经济关系之间的关系而言,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社会经济关系,因而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经济关系.这是阶级划分的客观标准.马克思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一个历史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4](P741)

据此,阶级是基于经济关系的利益共同体,阶级的故土不在市场中而在生产中.阶级划分不是以收入多少为标准,而是以收入来源为依据.在人们所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行为等一系列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过程,尤其是对生产资本的占有权、控制权和组织权,它决定人们的经济地位、经济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地位差别.换言之,阶级的划分不是依据人们的收入高低,而是依据财产关系.因此,阶级的概念是一个经济范畴,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根源问题.它不同于等级和阶层概念.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是指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社会集团,是按照地位、身份、门第、职业、收入等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划分,反映的是政治法律关系.而阶层是社会学范畴,是一种类别的划分,一是指阶级内部按照经济地位或其它标准分成的若干层次,如工人中有蓝领、白领、金领等;二是指在阶级之外按照特定的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的一种区分,如中产阶级就是一个阶层的概念,它既包含了一部分小资产阶级,也包含着了一部分工人阶级.这说明,阶层在特征上与阶级可能有一致方面,也可能有不一致方面.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是在对立和冲突的意义上说的,因为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指利益关系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构成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此之外的小手工业者、小商人、小业主等,马克思把他们视为中间阶层,不是在严格的阶级意义上定位的.资本主义阶级分化产生了财产的分化.马克思说:“资本主义产生了两个渐渐并吞其他所有阶级的新的阶级.这两个阶级就是:一是大资本家阶级,现在他们在所有文明国家里几乎是一切生活资料以及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原料和工具的独占者.这就是资产者或资产阶级.二是完全没有财产的阶级,他们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产者.这一阶级叫做无产者阶级或无产阶级.”[12](P221)因此,消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的根本途径就是消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因为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同,使得阶级形成的过程就是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阶级也就内涵了一种剥削关系.马克思关心的是工人劳动生产的剩余如何来分配、分配的意义是什么.马克思的阶级观点指向财富分配的公正及其平等原则.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表面的“公平交易”与事实的“资本和劳动不平等”的矛盾.

总之,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社会阶级分析首先是看其在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及其性质,这是阶级归属的客观标准;其次,就是政治和意识形态标准,即代表哪个阶级利益,为哪个阶级说话.一句话,阶级主要不是职业概念,而是政治范畴.不同的经济关系形成不同的阶级,以及由此决定的不同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悲伤,能够不对于敌视这个阶级的人或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这个阶级发展的人表示愤怒等等”[13](P135).

三、理性看待阶级斗争的历史动力作用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观点,不仅揭示了阶级的发生和本质,而且阐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原理.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分析社会问题的指导性线索,使人们能从朴朔迷离的状态中发现其规律性.所以,马克思的阶级观点包含了阶级斗争观点.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2](P250)恩格斯说:“在过去的各个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级的阶梯.……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组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旧的.”[12](P251)如果说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阶级斗争就是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集中表现,又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当一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总是要极力维护原有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秩序,而反映历史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推翻旧的上层建筑,才能建立新的经济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存在的事实,以及资产阶级不会主动放弃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有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且“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2](P285,P263,P272)无产阶级的建立是实现资产阶级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过渡.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不仅在于消灭私有制度,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且推进了社会进程,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其最高表现就是社会革命.它旨在变革腐朽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通过对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根本的改造,也使思想、文化领域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斗争中,国家政权的变更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基本标志.马克思著名的论断“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就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和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这一原理.它是实现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形态质变的桥梁.

作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阶级斗争反映了利益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它的动力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中.因为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一切剥削阶级总是凭借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对被剥削阶级实行物质上的支配和精神上的控制.被剥削阶级为摆脱受剥削和受奴役的地位,就会开展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来反对剥削阶级,这种时而激烈时而缓和的阶级斗争,不断给统治者以打击,使得他们被迫作出某些让步,改善阶级关系,调整生产关系,从而或多或少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比如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推行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的措施,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福利制度和公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阶级冲突.

其实,不仅无产阶级是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革命阶级,而且资产阶级在历史上也曾发挥过革命作用.马克思在《宣言》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12](P253)因此,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形态的跃迁,都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由此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4](P524).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8](P104)恩格斯说:“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这种斗争只有在阶级本身消失之后,即社会主义取得胜利之后才会消失.”[14](P560)不过,对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也不能作片面的僵化的理解,不能将之主观化、夸大化、绝对化,而应将它置于总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全面加以考察和认识.

首先,阶级社会的前进运动,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由阶级斗争和其它各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对历史进程起决定性意义的归根到底是现实的生产和再生产,阶级斗争只是在生产发展受阻时的一种外在推动力.只有当阶级斗争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促进力量,它才是积极的,否则,它就会带来消极的后果.此外,在社会发展中,劳动、科技、改革、思想观念、教育等都是动力因素,阶级斗争只是其中的一种动力,不能把一切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都归结为阶级斗争这一特殊形式.阶级斗争的动力作用归根结底要服从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其次,阶级斗争是处理阶级关系的一种活动,阶级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阶级斗争只是处理对抗性阶级关系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处理非对抗性阶级关系的必然方式.作为阶级社会主要矛盾的反映,阶级斗争体现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但不是一切社会的普遍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非对抗性质,阶级斗争不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形式,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发展生产力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们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科学把握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动力作用,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适时更新阶级斗争观念.

再次,从社会存在的总体结构看,阶级斗争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阶级斗争是一种社会政治活动方式,它从属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发展的内在逻辑.它对解决社会阶级矛盾有时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社会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在社会实践中,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改造,使生活环境不断优化,使人自身不断进化,使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由此所产生的诸如理论创造、教育实践、社会交往、生活消费、生产劳动等,它们都不是阶级斗争的实践,而是人类文明的创造和生活的展开.即使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也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在人类文明史上,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系统由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构成,阶级斗争不是一种独立的动力.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国际领域的阶级斗争、抵御敌对势力的斗争、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都表明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是依然存在的,甚至有可能激化,从而马克思的阶级观点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就时代主题的转换而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发展是社会活动的中心,一切必要的阶级斗争都是为了实现发展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阶级斗争与社会和谐之间,后者是目的,前者是手段;但是缺少必要的手段,也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既有对抗性的一面,也有非对抗性的一面,但非对抗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角度说,处理我国阶级阶层关系不能用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蹈“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历史覆辙;但也不能因噎废食,抛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否定阶级斗争理论的现实性,丧失阶级意识和政治自觉,无视现实生活中的阶级问题,甚至引致社会主义事业的葬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这也是需要我们引以为戒的历史教训.

总之,理性看待阶级问题和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重要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现实意蕴.坚持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对于巩固和加强工人阶级领导权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滥用和泛化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把中国社会问题形而上学化,就会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这也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9]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0]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列宁.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责任编辑:潘文竹

历史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历史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历史论文怎么写

2、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3、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4、历史杂志

5、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6、如何写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