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面向留学生的全英语课程建设探究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课程建设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课程建设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面向留学生的全英语课程建设探究

(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上海201306)

摘 要: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高校开展留学生课程和全英语课程.讨论了面向留学生的全英语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提出全新的建设构想.因师生语言文化的差异、留学生和国内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留学生的课程不适合用英语完全照搬国内课程.除了讲授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应注重让留学生学习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成功案例,使留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在中国学习与生活,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留学生;全英语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7-0004-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全球范围招收各国留学生,为留学生所开设专业从最初主要是汉语言文学及历史等逐步扩展到理科、工科及医学等各专业.过去来华留学生规模较小的时候,留学生一般和国内的学生混合排班.随着混合排班的弊端逐渐显露,高校开始为留学生单独开设一些仅针对留学生的全英语课程,用留学生更加熟悉的英语(一般是其第一或第二语言)为他们授课,初步解决了他们的语言障碍.后来进一步将留学生单独排班,为他们开设全英语专业,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等制定单独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等,这样进一步提高了留学生课程的效果,提升了留学生培养的质量.由于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目前有很多针对全英语教学和留学生课程的研究.

本人在为留学生开设这两门课程的过程中,因可以借鉴的本校同类课程开设经验非常少,因而主要靠自己和授课团队其他教师的探索,一边实践,一边总结,一边改进,三者几乎同步进行.在最初的2015年一年内,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随着课程开设次数的增加、经验的积累、对留学生特点的分析、对课程各环节的调整以及课程建设任务的推进,全英语课程的教学渐入佳境.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软件开发基础Ja》这两门全英语课程为例,总结了几年间的一些授课经验,列出了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提出了课程建设的进一步畅想目标,以及一些个人对留学生课程教学的思考,希望为留学生教育提供更多新思路.

二、课程建设的初级阶段

在最初设计留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和资料,且时间紧任务重,基本上采用将面向国内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翻译成英语的方法,教材选用国外教材的影印版、课件、习题和实验等选择发达英语国家原版教材的配套材料,照搬已有课程的内容偏多,自主设计的部分较少.这样设计的课程暴露了一些问题.

1.留学生的基础层次不齐,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差异很大.一些来自经济状况好的国家的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而一些来自较贫穷国家的留学生甚至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不太熟悉.国内的计算机基础课面向经过高考和会考选拔后的本科一年级学生,学生的基础相近.因而用国内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培养留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觉得课堂内容太简单甚至很无聊,一部分觉得内容太难甚至跟不上.

2. 国内的课程安排对于留学生而言可能内容偏多.国内的课程设计针对母语都是汉语的教师和学生.就上海电机学院而言,留学生的母语普遍是法语,第二语言才是英语,显然,用母语学习和用外语学习一门课的难度差异很大.为了强行追求同样的进度和目标,在留学生课堂照搬国内的课程并不合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增加了母语并非英语的教师授课的压力.

3.原版英语教材并不完全满足教学需求.一方面,国外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国内教学现状有一定差异;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原版教材面向的学生的知识背景同样和我校留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忽略本校实际情况,照搬国外教材直接开展留学生课程教学也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并不成功,但得到了许多经验,为后面的课程建设提供了素材.

三、课程建设的中级阶段

在经过上述教学经历之后,笔者将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

1.根据课程任务、留学生的特点修订了教学大纲.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为例,将一些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去掉,取而代之的是提高应用能力的内容.

2.调整教学内容,减少对知识背景的要求,使更多留学生能够顺利开始学习,甚至是零基础开始.

3.调整教学计划,不再单纯追赶进度.根据每一届,甚至每个班留学生的特点适当加快或减慢进度,动态地调整教学内容总量,确保讲授的知识能被学生所消化、吸收及利用.

4.改变教材的章节顺序,使课程内容具有交替性.例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一般将Windows、Word、Excel和PowerPoint分别作为独立章节.按照这样的顺序教学主要可以保证连续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不被破坏,但学生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主要学习同一种软件可能觉得有点枯燥.因而笔者将这四部分采取串讲的方式进行教学,一个月内学生就可以学到这四种常用软件的基本用法,下一个月学到深入的用法,再过一个月学到高级的用法.并且入门一个软件之后,学生可以通过探索自己掌握更复杂的使用技巧,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可以通过一些综合实验,让学生对四种软件融会贯通,学会综合运用.

5.在已有的基础上,重新组织习题、课件与实验,使国外教材的优质配套资源更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并得到充分利用.

6.每堂课前增加课堂测验环节,经常性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这些数据调整后续课程的教学.

7.总结每一堂课的内容关键词,方便语言基础欠佳的学生复习重难点.

8.通过查找大量文献,更多地将原本翻译的资源替换为地道原版的内容,减少师生间的语言障碍.

9.设计一些趣味题目(例题、习题和实验等),调动学生兴趣.这一点无论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还是《软件开发基础Ja》都极为重要.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够高效、主动地学下去.枯燥的内容只会使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很差.

四、课程建设的高级阶段

在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中,笔者希望按照以下思路进一步优化课程.

1.以中国特色信息化作为建设的主线.留学生来华学习,除了计算机知识自身,学习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也是一个重要任务.例如、微信、淘宝和支付宝等极具中国特色,代表信息化发展前沿,又非常成功的软件与应用是一定要包含在授课内容中的.

2.将课程定位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文化水平,感受中国的信息化建设.

3.用这门课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学校和中国学习和生活.例如课程可以包含如何通过支付宝便捷支付,如何通过与同学和教师交流,利用网络购买机票,利用图书馆网络搜索文献,通过教务系统选课等.

4.包含更多可造作的、有趣的、实用性的内容.例如电脑及硬件选购,操作系统的安装,多语言环境的配置,趣味程序的编写等.

5.改进期末考试的形式,更多体现过程性和能力性考核,使考核更合理进而促进平时教学.

6.收集更多的资料作为课外补充材料,整理并编写适合本校的教材及教辅.

7.制作课程中心与微信公众号等,进一步辅助教学.

8.引入微课与慕课,帮助留学生课后更好地学习.

五、总结

本文以笔者在上海电机学院承担留学生课程的最初、现状和展望为核心讨论了为留学生开设全英语课并建设课程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解决方案和前景构想.本文希望通过这种授课方式提高重要知识点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而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为相关课程建设做出理论铺垫和实践探索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尝试结果和思考方向.

课程建设论文范文结:

关于课程建设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课程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课程教学杂志

2、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3、图书馆建设杂志

4、新课程导学期刊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6、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