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式实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跟非熟练中日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影响因素基于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式实验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非熟练中日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影响因素基于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

摘 要:本研究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考察了二语词汇的熟悉度和抽象度以及一语与二语的词汇形似度对非熟练中日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要求被试在学习阶段完成日语单词的概念判断任务,测验阶段完成汉语单词的词汇判断任务时,不论是熟悉度高还是熟悉度低的日语单词,均没有产生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抽象名词出现了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而具体名词没有出现;不论是词汇形似度高还是词汇形似度低的日语单词,均没有产生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由此可见,词汇抽象度对非熟练中日双语者的语义通达方式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它们需要通过一语词汇表征来通达二语抽象名词的概念层面,但可以直接通达二语具体名词的概念层面.

关键词:语义通达 中日双语者 词汇熟悉度 词汇抽象度 词汇形似度

一、引言

在双语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首先关注的是两种语言的记忆表征问题.双语记忆表征主要涉及两个层面,即词汇层面和概念层面.研究之初,问题的焦点主要在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的储存方式上,即二者究竟是独立储存还是共同储存.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更多的研究者认为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是分层储存的,即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独立储存,两种语言的概念表征共同储存(Weinreich,1953;Ervin 1954;Kolers,1963等).部分病理语言学研究显示,双语者发生脑损伤时,他们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语症现象(Fabbro 1999).有的患者会丧失掉所有的语言能力,而有的患者仅在一种语言上表现出语言障碍,另一种语言则保存完好;甚至有的患者会在某一段时间说一种语言,而在另一段时间说另外一种语言.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双语者的大脑内部有两种语言系统的表征.此外,国内莫雷(2005)、李利(2006)分别以熟练和非熟练汉英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探讨了双语者的记忆表征模型.结果发现,无论是熟练还是非熟练的汉英双语者,在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均完成概念判断任务时,无论是同语言还是跨语言的情况下,都出现了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在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均完成词汇判断任务时,同语言条件下出现了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而跨语言条件下则没有出现,这进一步证明了双语者概念表征共享,词汇表征分离的观点.

在两种语言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的储存方式得到基本解决之后,研究者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的连接方式上.对于这个问题,potter等(1984)最早提出了词汇连接模型和概念调节模型来解释两种记忆表征的连接方式.词汇连接模型认为,一语和二语的词汇表征直接联系,且二语的词汇表征必须先通过一语的词汇表征才能够最终通达概念表征.概念调节模型认为,一语和二语的词汇表征不存在直接联系,并且一语和二语都可以通过各自的词汇表征通达概念表征.之后,很多研究发现,两种记忆表征模型并不是完全分立而是同时存在的,并且随着双语者二语熟练程度的变化而变化(Chen,1990;Kroll & Curley,1988).莫雷(2005)、李利(2006)在分别探讨非熟练与熟练汉英双语者双语表征模型的实验中发现,熟练双语者可以不经过汉语对等词而从英语单词直接通达概念表征,支持概念调节模型;而非熟练汉英双语者则必须经过汉语对等词来间接通达概念表征,支持词汇连接模型.在potter等人研究的基础上,Kroll(1990)将词汇连接模型和概念调节模型合并成修正分级模型,该模型重点显示出了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随二语熟练度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

研究者在对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研究过程中也关注另外一个问题,即影响语义通达方式的因素有哪些.部分研究发现了双语记忆表征当中的词型效应,即在词汇联想或启动实验当中,同语言和跨语言两种条件下,双语者对具体词的反应时没有差异,而对抽象词的反应时存在差异(Groot,1994).高蕾(2016)以非熟练藏英双语者为被试,调查了语义抽象性对双语者语言联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英文抽象词与藏文对译词之间存在直接联系.由以上研究结果可知,词汇抽象度可能对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存在影响.高立群(2003)以日本留学生为被试,采用stroop范式和颜色命名方法探讨了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模型.结果发现,由于汉日双语中既包含相似性因素,又包含不相似性因素,因而导致了双语者心理词典中两种语言的表征结构具有复杂的模式.由此可以推测,汉日两种语言的词汇形似度对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李利(2011)以熟练与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为被试,探讨了二语词汇熟悉度在双语者语义通达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无论是非熟练还是熟练双语者,其在通达二语词汇概念表征时的方式受词汇熟悉度的调节.当词汇熟悉度较高时,选择直接通达,当词汇熟悉度较低时,选择间接通达.可见,双语者的二语词汇熟悉度(而非二语熟练度)也会对语义通达方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探讨二语词汇的熟悉度、抽象度以及一语与二语的词汇形似度对非熟练汉日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影响.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共有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本研究中的学习阶段为日语单词的概念判断任务,要求被试判断出现的日语单词是否为具体名词,测验阶段为汉语单词的词汇判断任务,要求被试判断出现的汉语单词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假如被试需要通过一语词汇表征间接通达概念表征,那么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日语单词的中文翻译对等词在测验阶段将会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即被试在测验阶段对学习阶段学习过的日文单词的中文翻译对等词的反应速度将会快于其他未学习过的中文单词.反之,如果被试可以直接通过二语词汇表征通达概念表征,那么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日语单词的中文翻译对等词在测验阶段不会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即被试在测试阶段对学习阶段学习过的日语单词的中文翻译对等词的反应速度与其他未学习过的中文单词将无明显差异.

二、实验

(一)被试

湖北省某211高校日语专业大二上学期学生18名.所有被试的母语为汉语,在上大学之前未学习过日语,年龄在18~20岁之间.所有被试裸眼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在完成试验后均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二)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四因素被试内设计.其中一个自变量为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过(即实验材料在学习阶段呈现过)和未学习过(即实验材料在学习阶段未呈现过)两种水平.另外三个自变量为:(1)日语单词的熟悉度,包括熟悉度高和熟悉度低两个水平;(2)日语单词的抽象度,包括抽象度高(比如抽象名词)和抽象度低(比如具体名词)两个水平;(3)日语单词与中文单词的形似度,包括形似度高(例如由日语汉字组成的单词.但不包含中日同形同义词)和形似度低(例如由日语假名组成的单词)两种水平.因变量是测验阶段中文单词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三)实验材料

正式实验材料由32对汉日翻译对等词组成,其中包括4对熟悉度高、抽象且形似度高的单词(如“冗談―玩笑”等);4对熟悉度高、抽象且形似度低的单词(如“ルール―规则”等);4对熟悉度高、具体且形似度高的单词(如“靴下-袜子”等);4对熟悉度高、具体且形似度低的单词(如“テレビ―电视”等);4对熟悉度低、抽象且形似度高的单词(如“世話―照料”等);4对熟悉度低、抽象且形似度低的单词(如“ブーム―热潮”等);4对熟悉度低、具体且形似度高的单词(如“布団―被子”等);4对熟悉度低、具体且形似度低的单词(如“カーテン―窗帘”等).32对汉日翻译对等词匹配为两个材料系列,每个系列都有熟悉度高和熟悉度低的日语单词各8个;抽象和具体的日语单词各8个;形似度高和形似度低的日语单词各8个.每个词只出现在一个系列中,且在该系列中只出现一次.学习阶段随机呈现其中一个系列中的16个日语单词,测验阶段呈现32个汉语单词,其中16个为学习过的(其日语翻译对等词在学习阶段呈现过),16个为未学习过的(其日语翻译对等词在学习阶段未呈现过).在测验阶段还有32个汉语非词作为填充词(由汉语中不存在的字构成的词,如“淐丌”等).最终在学习阶段共有16个日语单词,测验阶段共有32个汉语单词和32个汉语非词,这些单词在实验过程中均随机呈现.

挑选正式实验材料时的材料评定过程如下:首先从《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以及实验被试使用的精读课教材《综合日语1》和《综合日语2》当中初步筛选出162个日语单词.这些单词均为纯汉字单词(不包括与中文同形同义的单词)或纯片假名单词,不包括汉字与假名的混合单词.接着再让被试所在大学日语专业大二上学期另一个班级的16名学生对其进行了单词熟悉度的7级评定(1代表非常不熟悉,7代表非常熟悉).根据被试对熟悉度的评定结果,我们最后选择了72个日语单词,其中包括41个熟悉度高的单词(熟悉度的平均波动范围为6.06~6.81),31个熟悉度低的单词(熟悉度波动范围为3.69~5.93).最后,湖北省某211高校日语专业20名大四及以上学生对所选单词进行了语义抽象度的5级评定(1代表抽象度很低,5代表抽象度很高).删除抽象度平均分为2.5~3.5的单词并平衡了不同类型单词的数量后,最终选出了32个日语单词.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熟悉度高和熟悉度低的单词之间在熟悉度上差异显著(p<0.05),抽象度高和抽象度低的单词之间在抽象度上差异显著(p<0.05).这32个日语单词及其中文翻译对等词组成了正式实验材料.

(四)实验程序

实验采用E-prime软件编制,在计算机上进行.被试首先阅读总指导语,然后按“Q”键进入练习阶段,每个阶段的语言类型和实验任务均会在该阶段指导语中予以说明,练习阶段完成后按“P”键进入正式实验阶段.练习阶段共有10个单词,与实验阶段不重复.练习阶段出现判断正误的反馈,对练习阶段结果不满意的被试可以再次进入练习阶段进行练习.

屏幕上每次只呈现一个单词,每个单词在出现之前,屏幕会出现一个红色“+”注视点,持续500ms后消失.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日语单词是否属于具体名词,如果是,则按“J”键,如果不是,则按“F”键;测验阶段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中文单词是否为中文当中存在的词,如果是,则按“J”键,如果不是,则按“F”键.按键反应后,单词消失,电脑自动记录反应时间.实验开始前让被试将左手放在“F”键上,右手放在“J”键上,引导被试仔细看每一个词,并告知其反应时间将被记录,要求他们尽快判断.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之间有1分钟的休息时间,被试在实验之前不知道实验有两个阶段,也不知道两个阶段的语言和实验任务会发生变化.整个实验大约需要10分钟.

(五)结果及分析

只对被试判断正确的词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删除学习阶段或测验阶段判断正确率低于80%的被试,共删除3名被试,并且删除2.5个标准差以上的极端数据,删除的数据占总数据的6.67%.之后,在spss17.0中对所有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被试在各种情况下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率见表1、表2和表3.

表1:自变量为熟悉度时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与正确率

单词类型

学习情况反应时(ms)正确率(%)

熟悉度高熟悉度低熟悉度高熟悉度低

学习过565&plun;82593&plun;8998.33&plun;4.2598.33&plun;4.25

未学习过600&plun;117629&plun;176100.00&plun;098.33&plun;4.25

启动3536-1.670

表2:自变量为抽象度时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与正确率

单词类型

学习情况反应时(ms)正确率(%)

抽象度高抽象度低抽象度高抽象度低

学习过586&plun;95577&plun;9499.17&plun;3.1299.17&plun;3.12

未学习过644&plun;169585&plun;11897.50&plun;599.17&plun;3.12

启动5881.670

表3:自变量为形似度时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与正确率

单词类型

学习情况反应时(ms)正确率(%)

形似度高形似度低形似度高形似度低

学习过600&plun;92563&plun;9598.33&plun;4.2599.17&plun;3.12

未学习过623&plun;131607&plun;16698.33&plun;4.2599.17&plun;3.12

启动234400

对自变量为熟悉度时被试在测验阶段词汇判断的反应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学习情况的主效应接近边缘显著,F(1,14)等于3.303,p等于0.114;熟悉度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1,14)等于2.844,p等于0.091,学习情况和熟悉度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14)等于0.004,p等于0.952.对被试在测验阶段词汇判断的正确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学习情况与熟悉度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学习情况和熟悉度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不论是熟悉度高还是熟悉度低的日语单词,均没有产生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对自变量为抽象度时被试在测验阶段词汇判断的反应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学习情况的主效应接近边缘显著,F(1,14)等于2.334,p等于0.149;抽象度的主效应显著,F(1,14)等于7.734,p等于0.015;学习情况与抽象度的交互效应接近边缘显著,F(1,14)等于2.667,p等于0.125.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抽象度低的具体名词在已学条件下的反应时与未学条件下不存在显著差异(p等于0.678),抽象度高的抽象名词在已学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未学条件,出现了边缘显著差异(p等于0.092).对被试在测验阶段词汇判断的正确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学习情况与抽象度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学习情况和抽象度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抽象度低的日语单词不能够产生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而抽象度高的日语单词基本上产生了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对自变量为形似度时被试在测验阶段词汇判断的反应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学习情况的主效应不显著,F(1,14)等于2.293,p等于0.152;形似度的主效应不显著,F(1,14)等于1.942,p等于0.185;学习情况与形似度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14)等于0.596,p等于0.453.对被试在测验阶段词汇判断的正确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学习情况和形似度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学习情况与形似度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此结果表明,不论是形似度高还是形似度低的日语单词均没有产生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三、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以非熟练汉日双语者为被试,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考察了二语词汇的熟悉度和抽象度以及一语与二语的词汇形似度这三个因素对语义通达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变量为词汇熟悉度时,不论是熟悉度高还是熟悉度低的单词均没有产生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说明词汇熟悉度不对被试的语义通达方式产生影响,这与李利等(2011)以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为被试得出的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出入.究其原因,双语者的语义通达方式可能具有一定的语言特异性.由于日语既不是拼音文字,又不是汉字文字,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影响中日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因素可能不同于以往以英语二语者或汉语二语者为被试的研究.关于这一点,今后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进行验证.自变量为词汇抽象度时,抽象度高的抽象名词基本上出现了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而抽象度低的具体名词则没有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说明词汇抽象度对被试的语义通达方式进行了较为显著的调节.也就是说,在面对日语抽象名词时,非熟练汉日双语者习惯借助汉语的词汇表征来通达该单词的概念表征,而在面对日语具体名词时则习惯于直接通达该单词的概念表征.这与高蕾(2016)的实验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实际上,由于抽象名词所表达的概念和含义相较具体名词来说更为宽泛和模糊,就算是与日语抽象名词对应程度最高的中文翻译对等词,其表达的概念也未必和对应的日语名词完全相同,即抽象的中日对等词之间的概念对应关系远不如具体名词那样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因此被试在理解二语抽象名词时会习惯性地在大脑中借助并强化其词汇表征与一语词汇表征的联系,最终在语义通达方式上表现为间接通达.当自变量为二语词汇形似度时,无论是形似度高的单词还是形似度低的单词均没有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可见,汉日词汇形似度对被试的语义通达方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在选择与中文汉字形似度高的日语单词时,为了避免被试在面对该部分单词时下意识地将其理解为中文单词进行语义通达,有意识地排除了中日同形同义词(如「学校」、「機会」等),保留的都是中文当中不存在的词或中日同形异义词.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即便是面对与中文词汇形似度较高的日语汉字词汇,被试也没有接受其与一语单词的相似性,而是将其与日语当中的片假名词汇一同作为一种新的外语系统来看待,因而没有过于关注其与对应的中文单词在词汇表征上的联系,最终在语义通达方式上表现为直接通达.

四、结语

本研究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考察了二语词汇的熟悉度与抽象度以及一语与二语的词汇形似度对非熟练中日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二语词汇熟悉度和中日词汇形似度不对非熟练中日双语者的语义通达方式进行调节,但二语词汇抽象度对其语义通达方式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蕾,高晓雷,赵三丰.语义抽象性对非熟练藏英

双语者语言联系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7).

[2]李利,莫雷,王瑞明.二语词汇熟悉度在双语者语

义通达中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1,(4).

[3]李利,莫雷,王瑞明,罗雪莹.非熟练汉英双语

者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J].心理学报,2006,(5).

[4]莫雷,李利,王瑞明.熟练汉英双语者跨语言长时

重复启动效应[J].心理科学,2005,(6):10-15.

[5]高立群,孟凌,刘兆静.日本留学生心理词典表

征结构的实验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3,(2):120-132+189.

[6]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Z].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7]彭广陆等.综合日语(第一册)[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5.

[8]彭广陆等.综合日语(第二册)[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5.

[9]Chen,H-C.Lexical processing in a non-native

language:effects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learning strategy[J].Memory and Congnition,1990,(18):279-288.

[10]Ervin S,Osgood C.Psycho Linguistics:

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 problems in C.Osgood & T.Seboek(Eds)[M].Psycholinguistics Baltimore,MA:Werly Press,1954:139-146

[11]Fabbro,F.The Neurollnguistics of

Bilinguall:An lrttrodttction[M].Hove,UK:Psychology Press,1999:225-254.

[12]Groot,A.M.B.De.,Dannenburg,L.,& Van

Hell,J,G.Forward and backward word translation by bilingual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4,(33):600-629.

[13]Kroll,J.F & Curley,J.Lexical memory in

novice bilinguals.The role of concepts in retrieving second language words.In M.Grunenberg,P.Morris,&R.Sykes(Eds.)[J].Practical aspects of memory.London:john Wiley & Son,1988,(2):389-395

[14]Kroll,J.F & Stewart,E.Concept mediation

in bilingual translation[C].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New Orleans,LA,1990:1-7.

[15]Potter M C,So K F,Von Eckardt B,etal.

Lexical and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in beginning and proficient bilinguals[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ior,1984,(1):23-28.

[16]Weinreich U.Languages in Contact,Finding

and problems[M].Lingustic Circle of New York,1953.

式实验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式实验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式实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实验教学和仪器杂志

2、实验论文格式

3、大学物理实验期刊

4、临床和实验病理学杂志

5、教育和实验杂志

6、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