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跟虚拟视角下的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大学生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大学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虚拟视角下的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

[摘 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公共领域———虚拟生存环境,其特征有公共交往的扩大、公共参与途径的拓宽以及公共生活关注度的增加.与此同时,作为网络时代中领军力量的高校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行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表现为个人原子化程度的加深、人文精神的消解和网络道德自律性的缺失,进而导致网络件的发生.为此,文章认为培育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应当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二是强化理论指导,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三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理性情感和态度;四是加强大学生网络使用旳管理与监督.

[关键词]虚拟生存;大学生;公共理性

[作者简介]钱长锋,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江苏盐城22405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新,更是思维观念的革新,为当今社会创设了一个新的公共场域.网络时代,人们的日常交往、认知方式和社会实践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空间开始从现实世界蔓延至虚拟世界.对于当代高校思政教育者来说,新媒体技术是一种增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和载体,但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研究仍未引起足够重视,这类研究的不足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缺失[1].因此,研究虚拟生存环境下的大学生公共理性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虚拟生存环境:新形成的公共领域

“虚拟”,是指一种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能使人在感觉层面上体验到与实际体验相同的效果性实在[2].虚拟生存方式是伴随网络时展而新出现的一种人类生存状态,生活其中的人们能够释放更多的参与热情、选择不同的参与方式以及自由地表达各种言论,公共性在虚拟生存环境中得到凸显.哈贝马斯指出公共领域有三个要素:一是参与的人多并形成公众; 二是人们能够形成公共意见;三是有追求公共利益的旨趣[3].对照公共领域的要件,新媒体催生的虚拟生存环境便是一个新形成的公共领域.

(一)公共交往的扩大

虚拟生存环境中,人们面对的是一个符号化的网络世界,其具体行为经过符号化处理,可以超越自然的存在和社会的存在.虚拟网络中交往的双方主体,一般不知晓对方的真实身份情况,只能感知到与主体可能存在裂变性的一连串符号[4],在此互动过程中,他们获晓各自所表现出来的志向、嗜好、情感等精神属性,其行为举止不再完全受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制约,也不用去考虑这些社会性特征所带来的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等因素.所以,虚拟生存环境中的个体敢于丢开现实中的各种面具,能够依据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创造一种虚拟形象,进而增加其存在和活动的模糊性.伴随网络时代的发展,虚拟化生存正逐步褪去人与人相处关系中的社会身份感和群体归属感,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自由、平等地完成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正是充分实现了个人自主权.

(二)公共参与途径的拓宽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发布者主要是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和政府部门等为代表的或半组织,发布的内容具有一定强制性和权威性.由于此类组织一般都是自上而下地传递信息,普通人很难对信息的真伪进行辨别和提出质疑,只能成为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器”[5].正是传统媒体这种单向传播的特征,直接导致互动机制缺乏、公共参与的路径有限.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格局,公众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信息接收者,开始扮演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平台传递想法和建议,进而达到利益诉求表达的目的.自媒体时代,新兴的多样化传播媒介,如智能手机、电脑等已经全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方式,这不仅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效果,而且拓宽了信息的来源渠道,拉近了公众与社会的距离.

(三)公共生活关注度的增加

信息自主选择权、发布权得到有效保障后,公众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被有效激发,社会参与热情也相应提高,更加关注公共生活的发展.虚拟生存环境中,公众通过网络碰触到全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在不断地识别、比较和讨论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认知、态度和人格,为他们参与公共生活奠定了一定基础.新媒体媒介将大量的政治现象、社会事件展现在公众眼前,网络成为一个具有隐匿性的公共领域, 公众在这个公共领域有个统一称号———“网民”,任何一个网络上的热点话题、社会事件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讨论.公众从网络中收集相关事件的大量信息,借助网络平台表达观点和意见,在与其他网民讨论事件的过程中,最终达成统一共识,形成具有一定力量的公共舆论,直接或间接地维护了公共利益,无形中也带动了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公共生活.

二、虚拟生存环境中高校大学生的非理性表现

罗尔斯指出,在一切社会活动的公共领域中,公共理性作为一种精神原则,是倡导和协调人与政治、人与人之间文化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尚,是一种暗驱性手段.在网络为主导的虚拟生存环境中,部分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缺失,表现出价值虚无、道德冷漠、盲目跟从、政治狂热、偏执暴力等非理性状态[6],这类现象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因此需结合社会发展背景,重新对网络中大学生非理性表现进行剖析,进一步探索适宜高校大学生成长的虚拟生存环境.

(一)个人原子化程度的加深

虚拟生存环境中各种交互性工具的普遍应用,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个性化表达的技术支撑,使其在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的选择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性,能够有效促进个人意识的觉醒.然而这种过于强调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带动了个人原子化趋向.首先,表现为自私的个人化.由于在自媒体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包含强烈的个体认知因素,高校大学生往往通过自主采集或把关过滤,致使在最终的传播内容上赋予更多个性化特征,强化一种非现实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享受虚拟世界中的自我乐趣.其次,表现为虚拟交往的过度化.大学生倾向于在网络中建立各种联系去克服现实中的无力感和挫败感,虚拟世界中的成功相对容易和廉价,为他们逃避和释放现实压力,寻求另类的补充提供了空间.但这是一种意识错觉和精神上的异化,长期与现实生活脱节,容易使人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度,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和情感的塑造.

(二)人文精神的消解

一方面,网络在满足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资源需求的同时,也在加剧大学生的工具理性化.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途径确认工具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实现人的某种功利服务,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虚拟生存环境中,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海量信息让大学生产生了严重依赖性,同时也在逐渐改变着他们的观察方法和思考过程,逐渐削弱学生的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挤压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网络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健康形成具有潜在威胁.例如一些商业广告和网络影视剧借助多样化的媒体中介,推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错误价值观,这些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和文化思想,导致大学生思想处于矛盾、混乱中,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有可能陷入追求现实物质利益的恶性循环.

(三)网络道德自律性的缺失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考验着当下我国新媒体监管工作.不同于传统媒体中信息发布和浏览的控制,网络虚拟场域中社会管理者作为把关人的作用逐步弱化,引导和规范公众价值观变得力不从心.网络道德自律性,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将社会舆论、法律制度和传统习惯等内化于心,去评价和约束虚拟世界中人和人、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标准.在网络社会中,由于高校大学生褪去了“现实身份”,获得不受原有社会规范影响的“平等身份”,加之网络监管技术的不完善,造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性缺失的局面.“90后”大学生喜欢依据个人兴趣爱好与感官体验对社会问题进行解读,然后以娱乐、讽刺、诙谐等形式来传播相关信息,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刻意扭曲事实,做出一些有违道德或不负责的言行,不仅危害了他人合法利益,也损害了公共利益.如果“娱乐至上”的非理性精神在大学生中盛行,会导致他们疏于理性思考和分析,网络成了肆意谩骂和恶意攻击的“非理性言论场”,从而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个体的社会责任慢慢消解.

(四)网络件的发生

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能力、信息对称和被管控的完整性是人们正常交往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础[7].虚拟社会空间中,随着公众被赋予了一系列新的社会角色,社会结构同样经历着重组,但是相匹配的责任和义务、监管制度和法律却未跟得上步伐.虚拟生存中公众的匿名性关系,增加了其存在和活动的模糊性,例如微博、BBS等网络社区为非理性化表达构建了新平台,它不仅促进公众自由地表达言论,而且不追究个人言论的责任.除此之外,网络中信息容量巨大且存在严重不对称性,一些不良媒体为了博取眼球和赚取经济利益,偏向于对社会负面问题进行过度报道和片面解读,极其容易引发公众不满情绪和非理性思维.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不足等身心特点,决定了其在面对此类社会公共问题时,可能被错误信息所误导,产生主观情绪和偏见,若不加强引导,便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控制,造成价值迷失和行为失范,进而诱发网络件,将社会教育的正面效果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和构建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在虚拟生存环境中发生了变革,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也要相应进行转变[8].因此,网络时代中大学生的公共理性精神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一)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

首先,虚拟环境存在的客观性决定了高校思政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应当摒弃靠现实经验开展活动的做法,坚持包容、开放和平等的原则,重在用人格魅力、理论素养和沟通能力去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感化大学生.教育者要重视人文关怀,扮演好大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角色,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在信息接收和发布上的自主权,构建相互尊重和平等交流的教育氛围,切忌忽视大学生的主观感受,粗暴利用教师地位的“霸权性”去禁锢他们的思想言行.其次,要承认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合理表达诉求.比如在面对一些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事件上,学校不能一直采取回避姿态,应当拓宽意见表达渠道,使更多的大学生有足够的选择去表达意见与诉求.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者要保持理性思维和专业视角,通过自媒体平台和大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增强对大学生的正面价值引导,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使其在公共视阈中逐步感知到个人与社会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打造师生交流的网络专区,调动大学生共同讨论的积极性,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使得他们能够理性和有效地行使主体角色权利,培养互助合作精神、克服个人主义倾向,为构建公共理性奠定素质基础.

(二)强化理论指导,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

道德素质是人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其中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是虚拟生存环境中高校大学生公共理性培育的关键点,然而道德知识本身不能直接转变成道德认识能力,需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以课堂教育作为道德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手段,引导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理性思维和自律意识, 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建设,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安排虚拟生存的分析、公共理性精神等特定专题的讲授,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和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引导他们透过虚拟生存中的现象去认识网络本质;二是结合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时性、广泛性和便捷性,创建“形势政策”“理论文库”“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等主题公共网页,形象且生动地去展示和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和内容,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总而言之,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日常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不能只停留在道德知识层面,或者是局限于“该与不该”的判断上,要让大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使高校大学生对于道德价值观念的理解不断深化,并最终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认知能力.

(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理性情感和态度

实践对于认识的深化、整合和再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大力推进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第二课堂,而且能帮助他们在现实社会中追寻现实的人生意义和价值.首先,与虚拟生存环境的发展现状、大学生网络行为等相结合,开展诸如学生会、兴趣社团等学生组织为代表的校内实践活动,有效引导大学生真正参与到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充分发挥此类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例如,通过主题团日活动和主题班会,让大学生以当事人的姿态去解读网络中的典型案例,分析虚拟世界中的不良现象,进一步教会大学生如何分清现实与虚拟,自觉抵制虚拟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其次,积极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中的作用.对于即将踏入现实社会的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校外活动可以加深他们对公共生活的理解,广泛的社会实践可以促使大学生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行为,真正体验到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价值与意义.因此,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实践活动,只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理性情感和态度,对于张扬青年群体的主体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管理与监督

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触角的大学生思想动态收集渠道,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首要工作.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主动在校内网站上了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新闻和学校重大事件的看法等信息,以及经常浏览校外知名网络论坛和其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信息,这些都是有效的预警资料,对本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备很强的参考价值.同时,要深入大学生现实中的生活情境,以宿舍、班级、年级为单位,对问题较突出、矛盾较尖锐的地方进行及时排查,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发展倾向和趋势,有针对性和重点地去进行改造和指导.除此之外,还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专门负责规范虚拟环境中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一来可以借助广播台、校报、校园网及宣传栏等高校宣传阵地,在服务师生文化活动的同时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渗透,形成主流舆论强势,引导大学生由虚拟空间交往向现实人际交往转换,发挥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功效.二来可以及时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信息发布的审核制度和程序,控制反动、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和泛滥,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对消极负面的内容进行过滤,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的虚拟生存环境.

虚拟生存本应该是现实存在的一种延伸和补充,然而许多高校大学生却沉溺其中,大有现实生活被虚拟生活逐渐取代的趋势,虚拟生存环境中的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培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且紧迫.因此,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不仅要接受虚拟生存环境的既成事实,强化大学生对现实生存意义和精神世界的追求,激发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要与时俱进,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不断开创思政教育的新篇章.

大学生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大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2、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3、大学生投稿

4、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