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干部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部分公众对纪检干部负面刻板印象的成因与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此文是一篇干部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部分公众对纪检干部负面刻板印象的成因与

  一、刻板印象的内涵及其调查的背景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关于某个社会群体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是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一种十分普遍的认知现象,常见的刻板印象有性别、年龄、国民和职业刻板印象等.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就“总体而言,您认为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印象”对11196人进行调查,网络及书面调查得出,当前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印象“比较客观,既没高估也没低估”的受调查者均只有11.91%和20.36%,占比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多数人都认为当前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印象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读和误解.诚然,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法规的监督者、维护者、推动者,担负着维护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神圣职责,也是基层干部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毫无疑问,同样会受到群众的误读和负面的评价,甚至存在“污名化”现状.“污名化”的实质是一个群体能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其反映了对某一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以及对该群体的“贴标签”.因此,就本质而言,“污名化”就是一种“负面刻板印象”.

  综上,拟对贵州纪检监察干部这一职业负面刻板印象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探明纪检监察干部刻板印象的真实现状,另一方面可以探究其这一特殊社会心态的形成原因,提出之策,为该地区纪检监察干部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构建和谐纪检、在转“四风”中发挥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建设地区社会政治生态和健康政治心理提供有益参考.

  二、纪检监察干部负面刻板印象的现状

  为了探明纪检监察干部负面刻板印象的现状,研究采取网络问卷、面谈和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以“谈谈纪检监察干部在你心中的印象(正面和反面)”“你周围的人如何评价纪检监察干部”为调查主题,共调查了网络好友、纪检监察干部和非纪检监察干部共200余人.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发现,正面评价的高频词也不少,如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可亲可敬,等等.其中,负面评价高频词(出现三次以上)有:凌驾于一切、高人一等、形式主义、多管闲事、干讨嫌、轻事重报、小题大做、没事找事、造作、做作、内部腐败严重、指手画脚、过于严肃、不作为、乱作为、受上级领导影响、官僚主义特别严重、官官相护和“不如赵红霞”,等等.这些负面评价就是本研究关注的话题,即纪检监察干部的负面刻板印象.

  调查中还发现,纪检监察干部也感觉社会舆论对自身群体存在误读,感到“被污名化”,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会“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这也是一种来自内部的自身心态的真实写照.如一些受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所言,“个别干部的贪腐行为”最影响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由于我国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性质,及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特别明显,在人事任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涉及,其握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加之纪检监察干部基数大,“个别纪检监察干部的贪腐行为”又最为引人注目,因此一旦被发现被,在群众心目中就不只是“个别”的现象,而很容易成为一种“负面刻板印象”.

  三、纪检监察干部负面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打开网络,我们不难发现,纪检监察干部群体被误读、被污名化,正在成为一个值得警惕的倾向.虽然这种倾向与现实不符,但其负面的影响不容轻忽.鉴于此,厘清纪检监察干部负面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深探其负面影响,既具有紧迫感,又具有现实价值.

  (一)形成原因

  其一,导火索是部分纪检监察干部的不良表现.负面刻板印象并非主体客观、准确、全面的认识,但负面刻板印象也不是认知主体的凭空虚构和臆造,而是有一定的实际依据,其有真实的原型,这也是刻板印象得以产生、维持、强化的深层原因.具体到纪检监察干部负面刻板印象问题,其源头是部分纪检监察干部的不良表现,甚至违法乱纪.如2014年中纪委就了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中纪委委员申维辰被免职、曾在中纪委任职多年的金道铭被免职.此外,日常工作中,由于该地区地处边远,加之在经济方面的落后导致了公众素质总体不高,必然影响到群众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态度和评价.

  其二,心理源是一些社会公众的认识偏差.就纪检监察干部负面刻板印象而言,社会认识偏差主要体现在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负面刻板印象强化了纪检监察干部群体的不好甚至低劣一面,而弱化甚至忽略了好的一面,将纪检监察干部的低劣面看作其唯一特征乃至本质,选择性接受和排斥.在其中,群众往往忽略正面信息,对负面信息不加思辨,听之接受,横加指责,并用于建构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负面刻板印象图式.

  其三,助推器是网络媒体的某些误导占主导地位的网络媒体.社会公众对纪检监察干部负面刻板印象的形成需要大量的信息作为材料支撑,这些信息除部分来自于自身的经历、感受和人际关系中的口耳相传外,更多地来自于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具有传播迅速、承载海量信息、网民数量惊人等特点,但网民对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缺乏合理的引导,往往有“存在即合理”的偏向认知,网民对很多“流言”也就有了认同感,对纪检监察干部形成负面刻板印象也就不难理解.

  (二)负面影响

  有关研究已经表明,刻板印象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而作为负面刻板印象,其主要体现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造成刻板印象威胁.刻板印象威胁是一种社会心理威胁,纪检监察干部可能因为被“污名化”而担心自己会印证负面刻板印象,进而在工作中表现变差,对自己的工作和干部群体不认同等.此外,纪检监察干部意识到社会公众对自己的负面刻板印象时,其行为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自我否定.

  其二,影响社会公众的心理活动.纪检监察干部的负面刻板印象对客体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伤害的同时,对建构负面刻板印象主体社会公众也有不利影响.对纪检监察干部“污名化”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这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不满.

  其三,加剧社会心态的不平衡.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社会心态问题日渐凸显,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中国整个社会心理状况比较差,存在很多失衡、冲突和不满、愤恨等负面心理,在此背景下,对部分地区纪检监察干部的负面刻板印象很容易拓展为对整个干部队伍的“污名化”.

  四、研究建议

  调查发现,纪检监察干部遭到社会舆论的大量负面乃至否定性评价,从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到言行举止等都受到质疑、贬损,同时,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普遍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情况,“纪检监察是一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他们自感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权小责大,因而也非常不满.这一窘境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并且有整个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思想意识多元化,意见表达渠道多样化的大背景,所以其应对之策也必然是综合性的,但解铃还需系铃人,从纪检监察自身出发才是行之有效的之道.

  (一)自我塑造,树立新榜样

  “打铁要靠自身硬.”不是一句空话.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绝非腐败官员的护身符,纪检监察机关也绝非廉洁的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更不具备天生的腐败免疫力.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必须时刻绷紧“廉政”这个弦,切实做好表率,把好权力观、金钱观和美色关.否则,就难免从“打虎拍蝇”蜕化为“老虎苍蝇”,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正人先正己.纪检监察干部就应当比其他干部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就应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精神予以整肃,及时割除“毒瘤”,防止“灯下黑”;就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项做起,认真执行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监督,防止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内部出现“蛀虫”,及时把“害群之马”清理出去,发挥榜样表率作用.

  (二)自我肯定,树立新形象

  自我肯定是为了应对刻板印象威胁,避免纪检监察干部因担心验证负面刻板印象而导致的行为表现下降,以及心理上的分离和不认同.对于纪检监察干部负面刻板印象问题,就是要鼓励纪检监察干部树立对自己的信心,提升自我价值感,认清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避免外部的负面刻板印象引起的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和信心下降等,从而推动纪检监察干部做好本职工作,提升行为表现能力,为社会公众对其负面刻板印象的削弱、消除提供基础,加强监察工作自觉,提升监察工作自信,进一步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敬的形象.

  (三)自我宣传,营造新气象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纪检监察干部群体饱受非议,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完全因为广大群众“误读”,这与其自身宣传不及时、不科学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呼吁网络媒体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同时,纪检监察部门要在改革创新,及时向社会提供准确、客观、全面的信息.如果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中抓好宣传平台,提供及时全面真实的信息,那么对那些网络“流言”将无藏身之地,同时对推动社会公众的理性化也有积极作用,对避免和削弱社会认知偏差和刻板印象是很有助益的.

参考文献:

[1] 佐斌.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55-156.

[2] 高兵.民族刻板印象威胁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2,(8):

201-206.

[3]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基层干部被误读状况调查——基于

5100份书面问卷和6096份网络问卷的对比分析[J].人民论

坛,2013,(6):58-60.

(责任编辑:赵蕾)

干部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干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干部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