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与基于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哲学探析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此文是一篇儒释道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基于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哲学探析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基于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哲学探析进行研究,分别从佛教禅学,道家天人合一、道论、气论,儒家的“德”“勇”出发,提取中国传统武术的哲学内涵,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武术与禅是相互的,即以禅入武和以武修禅;传统武术与道学紧密相关,即道武双修与养生;传统武术与儒家文化的深度切合,即武德素养和勇武精神.

关键词:禅道气天人合一德勇中国传统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39(2018)10—0026—04

1武术与禅

1.1武术与禅之以禅入武

禅武自古为一家,武以禅为最高境界,禅以武为悟入之门,中国三大武术均有授禅入武以获得禅武合一的最上乘武功之思想.禅与武处于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之中,禅修也可以认为是武术练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将佛教中的禅(修性)融入到武术练习过程之中,大大丰富了武术内涵.拳谚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强调的是磨练习武者在特殊条件下的心性(意志品质),习武者应当在艰苦的环境中练习,让身体各部位、各器官逐渐适应特殊复杂外部环境的刺激,在这种刺激之下使机体内环境和生理机能得到良性改变,磨练意志,提高精神境界,这种武术练习方法与佛教的“修心”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合的,两者同是强调修性的重要性.

达摩禅法中的“舍妄归真”与“凝住壁观”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如何才能抛去一切妄念和染污,从而达到一种光明、清净的真性本身.“凝住壁观”指的是高度集中精力,不被外物和内心的杂念所羁绊,面壁打坐以求内心清净,远离尘世的污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指导实践的理论;禅宗的这种心性修为给武术的练习提供了借鉴,在练习武术时要充分集中注意力,不被心中杂念所影响,从而超越自身,达到融合自然的超脱境界,即便是面对强敌,也要做到不被敌人的表象所迷惑.太极拳中强调的“以慢打快、以静制动”,说的就是“舍妄归真”,抓到最本质的、最主要的才能克敌制胜.内外兼修讲的是修内和修外具有一致性,二者缺一不可.内与外是一对具有辩证关系的词语,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修内是修外的先行条件,修内即通过修心性,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充满智慧,从而达到提高自己内心精神境界的效果,并且通过外在的肢体运动形式表现出来;修外即强身健体,通过一系列身体活动,增强体魄,在身体活动的同时,达到修内的效果.

舍妄归真也好,入定炼气也罢,我们可以把这种练习方法迁移到习武过程中,作为清静内心的一种有效途径,真正使自己的武学境界得到提高,使呼吸、动作、意识高度融为一体,克服自身固有弱点,促进各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表达机体对武术运动的表现形式.

1.2武术与禅之以武修禅

修身的同时就是修禅,在练习武术的同时能够体现出禅,禅并不是深不可测、难以理解的经典,而是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武术是禅修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禅生命的有形化;禅修是武术的精神本质,武学之道也就是禅道.[1]为什么说禅武一体?为什么说禅和武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因为习武和禅修同样具有帮助每个修炼者建立自信,找回自己本来面目,能够保持意识的平衡性,不偏激不漠然,时刻保持意识的清晰和明澈,在遇到阻力时可以保持足够的定力.

禅有顿悟和渐悟之分,武有快练和慢练之分,可以说,顿与渐、快与慢受到个人修养的影响,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感悟的也不同,感悟的快慢以及程度绝不能脱离实践.武术的练习也需要体悟,即理解.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口令与动作结合,过渡动作也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而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师徒之间的传艺就是一复一日的反复练习,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或请教师父,或自己慢慢感悟,一招一式的练习并不是习武者的最终追求,而注重内外兼修,即外在拳架和内在境界的有机统一,则是习武者终生的追求.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写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和.[2]太极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阴与阳,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等等,不仅蕴含朴素辩证思维,更是对宇宙自然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生命情感的表达.武术是身体哲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武术动作的表现形式阐明一个道理,即通过身体的运动,体会宇宙自然万物运行的变化,找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从而感知自然带给自我本体的乐趣以及对生命真我的升华.

达摩、志公和傅大士注重禅法与实修禅观共同修行,并且对禅的理与修进行强烈的宣扬,理与修实际上就是精神与实践.在太极拳的习练过程中,强调心无杂念,虚领顶劲,以意导气,气沉丹田,心无杂念既是让内心平静,使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放松,不至于精神高度紧张使体内阴阳失衡,以意导气和气沉丹田则是在意念的指引下,使气体由鼻经呼吸道进入肺部,透过气血屏障转化为血液,从而在周身运行,这就是将气转化为劲力,至于懂劲、用劲则是在身体运用熟练之后,对拳理和技术的进一步体悟,在体悟这一阶段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够达到由量到质的飞跃,才能进入新的境界.

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禅的存在,武术更是充满禅的意味,习武其实就是修禅,不能将禅修局限于佛学,而是应该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体悟,应该以大格局观来看待和体悟禅,最终使我们通过武术的练习,不断体会禅带给人们的哲学思维,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生活品味,享受禅武带来的大健康.

2武术与道

2.1武术与道之以道修武

“道”是老子对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法则,更是人们对生命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事物发展遵循各自的规律互不干扰,使其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稳定的状态下.我国体育史研究者旷文楠撰文说:“道”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拳技的千变万化之中贯穿着一个“理”,实质就是老子的“道”.[3]拳谚云:拳练百遍,身法自然.拳练千遍,其理自见.身法、理就是武术的道,身法和理并不一定局限在某个套路演练中,而是一种全局观念和身体运动与精神境界相一致的道,想要达到这个道,要终身练习,没有时间的堆积和打磨是不能轻而易举达到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收获,不同阶段的练习会有相应地提高,这只是暂时地提高,想要获得质的飞跃,就必须要有量的积累.

“天人合一”主要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要平衡、协调、和谐共生.人们从自身出发,对内心精神世界进行修炼,达到本真符合自然;从自然出发,研究自然变化规律,探讨自然万物永恒存在的奥秘,在自身完善的过程中,努力符合自然与四时的变化.“修性”的方式方法以及主要思想,在武术的练习中有所体现,练习武术并不只是追求身体的健康,更是一种精神在肢体的运动表现,这种精神就是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种平衡、协调、自然的状态,与自然生态相对应,武术生态也是追求一种和谐的、健康的生命状态,通过对武术的练习最终达到返朴归真的一种生命追求.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4]意识状态指的是静,清和静相比具有无意识的特点,最终反映到意识中,让无意识归到宁静.对老子和庄子清静思想的深度剖析,有助于武术练习过程中的意境和境界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形与神的高度协调一致应当建立在意识上的放松,动作上的舒展、劲力上的顺达以及呼吸上的顺畅.比如,调息、以意导气、气贯全身等具体的练习方式,用意念调整呼吸、用意念运气,即导引吐纳,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使武术练习有据可依、有法可行.

人们对“道”的追求与探索不曾停止,这种追求与探索早已超越肉体的羁绊,表现为精神世界的极大超越,通过对自身和自然宇宙双向的探索,寻找一种能够像宇宙那样永恒存在的方法即天人合一,探索的过程就是穷理、尽性、至命、悟真、参同、合道的过程,具体方法在于修心性与强身健体.

2.2武术与道之养生

养生,就是指根据生命活动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护生命、保养身体、增进健康、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手段,以达到养护生命、保健延年目的的活动,又称为养性、摄生、道生、卫生、保生等[5],道家的养生包括养性说、养气说、主静说、制欲说等,武术的养生则是对特定拳术或健身气功在一段时间内的习练,尽管道家养生和武术的养生在方法上存在不同,最终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通过在特定时间内的针对性训练,使机体的经络、气血、呼吸以及精神状态得到适应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武学境界有所提高.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6]“气”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阴阳和合而生气,万物的生长依赖于“气”的运行,“气”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动力,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自身和自然万物同样具有阴阳、气,人的阴阳体现在奇经八脉和各脏器的属性,“气”体现在呼吸和血液在体内的运行,一方面是适应拳架的需要,一方面调节神经,按摩心脏,使血液能够源源不断的流入心脏,伴随着呼吸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使各组织器官获得能量.练拳时的呼吸要慢,更要连绵不断,气体的吸入和呼出与四肢伸缩变化有很大关联,即吸气时胸腔扩大身体四肢处于伸长状态,呼气时相反.武术起于周易,形成于医学,古代武术家是武医双修的,武者学医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在练习武术时出现身体不适,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治疗;另一方面是对身体七经八脉和脏器属性进行了解,便于在武学上有更高的造诣.

《》记载: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寒,阴胜则热;重寒则热,重热则寒.[7]体内阴阳受自然界阴阳变化所影响,寒来暑往,衣物的增减和武术的练习也要符合四时变化,始终让体内的阴阳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否则体内阴阳失调会通过病症表现出来,这表现出人体生命与自然变化处于一种和谐、相互影响的状态.身体的动作与神貌,不仅仅是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器官功能的体现,更表现主体的自身感悟与情思,成为心理意向的表达途径[8],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一种舒适、惬意的精神境界,养生体现在身体的锻炼与精神世界的培养,这实际上就是武术中所讲的“形神兼备”,形与神是身的有机统一,身体本我具备两种特性,即物质性与意识性,联结两者的物质基础便是“气”.“气”在周身运行,最终化为内劲,经过身体运动,力量达于肢体稍节,经过长时间的反复锻炼,身体素质逐渐增强,由知劲到用劲,从实践到理论的良性循环.基于此,武术养生必定是形与神的同在,不论是丢掉了两者中的哪一个,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养生.

对生命真我的升华和自在要求代替了以往的长生观念,同时对身体的修炼也并不放松,仍将身体作为形神俱妙到还虚合道的一个基础[9],追求年龄的长短和生命真我的升华相比,后者更具有内与外、形与神的有机统一,中国传统武术所追求的正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也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养生.养生是人们对长久存在追求的有效途径,对生命真我升华必须以身体作为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就是“由技入道”,既强调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同时也兼顾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培养.

3武术与儒

3.1武术与儒雅之德先于武

“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更是中国传统武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有“德”的影子,庄子说过:通于天地者,德也[10],由此可见,“德”是人们所追求的做人最高准则,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顺应天地万物变化的准则.在过去,“德”对武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或是未来“德”所起到的作用仍然重要,习武者应该将武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拳谚云:练武先修德,德高艺更高.“德”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武德和技术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相关的,武德高的习武者往往能够与他人和谐、融洽相处,并且获得他人尊重,在习武过程中能够把握技术要点,提高技艺.

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11],武术的练习和修身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儒家文化既包含对人性的培养和处世态度,也包含对生命本体的认识,如“仁”“义”“信”“勇”是对性格的一种培养;“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强调的君子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对行为实践的培养.“礼”“书”可以作为“武德”教育,“射”“乐”可以看成是具体实践步骤.拳谚云: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德行比技能更重要,在师父挑选徒弟的过程中,首先看的是徒弟的品行,因为品德高尚的人往往是内心修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的行为也会受到相应地影响,有品德的人才能将本门功夫更好地传承下去,相反,没有大德心术不正争名逐利的人是难当大任的,即使赢得胜利,也是短暂的.道德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是人内心的自我管理,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衡量的标准就是道德.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12],人们进行射箭的同时发展成为习射观德、求贤选能的礼仪形式,武术在一定程度来讲也是如此,在练习武术的同时就可以观察到习武者的“德”,武德的修养有一方面来自于师傅的言传身教,一部分则来源于日常和他人的实践交往所得到的经验.“德”更强调的是一种和气,即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品质或能力.中国传统武术历来强调,与他人切磋武艺时不以伤人为最终目的,点到为止正是中国传统武术对习练者的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和为贵”,不论是从养生角度还是技击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武术实际上是和谐武术.在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武术积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武德已经超越了原有的词意,是一种符号、标记,可以代表中国形象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2武术与儒雅之勇武

勇,气也.从力,甬声.[13]“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十分重要,全身的气汇聚从而变成胆量,胆量体现在做事上就是力,胆量与勇敢在一定程度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勇可以理解为勇气、勇力、勇敢.武术来源于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军事训练,在生活中面对大自然中的洪水猛兽,人们只有鼓足勇气克服自然环境带来的打击;在战场上面对凶残的敌人,只能以命杀敌;不论是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上阵杀敌,勇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上和实际行动上的无畏以及血性人格,因此,武术也是以勇气为基础,运用特定技能的身体运动形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原文化相对于周边少数民族部落文化较为先进,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游牧文化.仁、义、礼、道德贯穿于中原文化发展始终,中原人的性格较为温和、稳重、重义,因此,对“勇”的认识和实践也是基于一种道德、道义;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特点和习性,决定了游牧民族彪悍、豪放的性格,因此,他们对于“勇”的认识和实践是基于一种猛、狠的特点.“勇”有勇猛和勇武之分,勇猛所体现的更多是力大气壮,勇武则是力大气壮和智谋的集合体,充满智慧的勇才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勇,这也是历代习武者的追求.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4],勇是君子所追求的一种品质,一种做人的境界,勇往往是和道义相互联系的,不论是君子或是小人拥有勇而忽略道义,都会对社会带来祸乱,也可说勇是道德的一种,二者处于一种从属关系,武术需要道德作为标准来约束习武者不正派的行为,同样,武术更需要勇来提高习武者的胆量和血性以及智慧,勇与尚武性有着相似之处,尚武顾名思义崇尚武力,勇则是胆量和智谋的有机结合.

儒雅是儒家文化带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也正是儒雅的存在,使得勇武成为一种充满智慧和拥有血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勇武不能仅仅局限在武术方面,应该是每个人做任何事,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或一种修养,将勇武精神向多领域深层次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注重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将身体练习与内在修养紧密结合,传统武术的最高追求是道、是德、更是生命的真我.

参考文献:

[1]黄夏年.北方禅宗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27.

[2]赵广涛.“禅武合一”的少林武术文化内涵解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14-117.

[3]李亦畬.王宗岳太极拳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

[4]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40.

[5](春秋)老子.道德经·六十二章[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234.

[6]李旺华.武术与养生[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43-144.

[7](春秋)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216.

[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金玉柱,王岗,张再林.中国武术:一种身体的文化修行——基于身体哲学的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4):127-132,145.

[10]沈文华.内丹生命哲学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2:4.

[11]庄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12,13.

[12]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长沙:岳麓书社,2004:1796.

[1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全四册[M]北京:线装书局,2014.260.

[14]陈耀南,导 读,张燕婴,译注.论语·阳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09.

儒释道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儒释道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儒释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师道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