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演变相关论文怎么写

这篇少数民族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演变

摘 要:通过对少数民族刀耕火种的概述、分布、类型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工程两种土地资源生态利用新型方式的介绍,发掘了少数民族刀耕火种的生存演变.云南地区的刀耕火种受到这种影响后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产生了一种新的生态利用的方式.这种转变蕴含着丰富的、新的土地生态利用智慧,是一种刀耕火种中新的生存演变方式.

关键词:刀耕火种;土地生态利用;生存演变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6)05-0064-04

YunnanMinoritySlashandburnSurvivalEvolution

LIZhenyu,CHENGFang,QINYing

(CollegeofMarxi,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650201,China)

Abstract:Throughintroducingtheoverview,distributionandlandusetypesofminorityslashandburncultivation,aswellastwonewtypesoflandsourceecologicaluse,thatisnaturalforestprotectionprojectandconversioncroplandtoforestandgrasslandproject,thisarticleexploresthesurvivalevolutionofminorityslashandburncultivation.MinorityslashandburncultivationinYunnanareaschangedqualitativelyafterinfluencedbythenewtypeoflandsourceecologicaluse,andgeneratedanewtypeofecologicaluse.Thischangecontainswisdomoflandsourceecologicaluse,anditisanewtypeoflandsourceecologicalusederivingfromslashandburncultivation.

Keywords:slashandburncultivation;landsourceecologicaluse;survivalevolution

一、刀耕火种概述

(一)刀耕火种简介

“刀耕火种,从该名词的字面便可析出该农耕习惯的两个代表性元素:刀与火.刀,其实是指铁制生产工具,如佤族便有长刀、、斧子、镰刀、条锄、板锄、矛、铲、犁等十一种.其分别用途就是:种植旱地时,用刀斧砍树,用锄、犁翻土,用矛、铲在耕地上打穴,用铲、镰刀薅草.”[1]至于火,则承担着多种功能.如(1) 逐禽兽;(2)烧山围猎; (3) 烧山辟地开荒; (4)茅草地只有年年火耨,才会生长茂盛,才能既供山民建盖房屋所需,及扎制草排货至坝区,又可充作饲料,喂养牲畜;(5) 以火耨之法清除灌丛藤蔓,促进树木的生机,而且经火耨之后,林地蘑菇蓬发,竹笋竞长,野芋山药硕大成堆,大有采集之利; (6) 火灰肥地,改良亚热带酸性土壤,烧死土壤中草籽、害虫,并把土壤烧成疏松之状[2]71-72.

(二)云南刀耕火种简介

刀耕火种农业是一种特殊的耕作方式,其只在特定的环境中存在的.云南的刀耕火种既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又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边境地区是这种农业主要的存在区域,特别是一些云南少数民族中.这些少数民族的刀耕火种完全是其历史上所遗传下来的.云南刀耕火种农业根据经纬度和地势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北亚带所形成热带峡谷中存在的刀耕火种农业.独龙族、怒族、傈僳族等都属此类型.他们散布于滇西北横断山脉独龙江、怒江、澜沧江峡谷中.这些地区刀耕火种的技术相对比较粗放,石、竹、木等生产工具保留了下来,生产组织所实施的是一种宗教教化的具有农耕礼仪的一种共耕制度”;其二是“南亚热带所形成山地中存在的刀耕火种农业.景颇、伉、拉枯、布朗、基诺、瑶、哈尼等属于此种类型,其分布于滇西以及滇西南地区.该种类别的山地刀耕火种农业可以分为多年休闲方式多年轮作和长期休闲一年耕作方式,很多民族以此实现稳定的定居生活.栽培中的主要作物以旱稻为主,旱稻品种甚至多达一千多个.”[3]

(三)刀耕火种的类型

1是否进行轮作

刀耕火种有以下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无轮作形式.其耕作方法是: “砍树刈草之后用火焚烧,以火熄后的灰烬为肥料,不犁不挖,用矛点种.所谓点种,就是男子持矛、铲在耕地上打穴,妇女随后在穴中放入籽种.去之后只需简单薅草,无需施肥,便可收获.耕种一年后便抛荒七至十年不等;”[1]77,79第二种是有轮作形式.其耕作方法是:“开种之初,同样需要砍树,晒干后用火焚烧,然后以锄、犁翻土,最后撒种.撒种后,用锄或犁拨薄土覆盖.由于抛荒日短,地力恢复不足,加之抛荒后生长的树木不如懒活地茂密,火势便弱,烧地未尽,草害较懒活地为重,需在收割前薅草一、二次.犁挖地一般耕作二至三年,依次轮种小豆、谷子、小红米,然后抛荒四、五年不等.”[1]上述两种类型,无轮作类型中,不管是陡坡还是平路,不管是土质好坏,都可以进行;有轮作类型中,只有平路和土质好的土地才可以进行.

2休闲方式

有以下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自然休闲模式:“即土地抛荒后,任其自然生长树木.由于云南西南部气候炎热,雨水充沛,树木生长迅速,从树苗至参天大树,一般只需十年.如“‘短命树’、水冬瓜树和竹子等, 生长更较其他为快.”[4]第二种是人工造林休闲模式: “即在休闲地中植树造林,培养植被,缩短休闲期或获取林产品.如水冬瓜树这种落叶乔木,不仅生长迅速,而且其根部根瘤菌固氮作用强劲,加之叶片肥厚,焚烧所得的灰烬乃上好肥料,种植此树便于提高土地肥力.”[5]99在上述两种模型中,自然休闲模式有利于保护云南原生态生长的树木,人工造林模式中有利于在云南原生态树木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植被扩展从而充分的利用休闲地.

3迁徙方式

有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任意迁徙模式:“即在一定范围的地域内聚居一段时间后,因土地逐渐贫瘠,作物产量下降,可供狩猎、采集的资源减少,从而离开该地域,去寻找新的生活空间.这种模式中的轮歇是无规划的,或者说是大范围的轮歇.第二种是固定地域内的迁徙类型:适应于该类型中的耕作民族往往拥有自己固定的两个区域,随农事需要或季节变换而迁移;或者在一个区域居住三年后,因土地抛荒而搬迁至另一块区域新建家园,再事农耕.第三种是定居类型:有固定的村落聚居点,长期在固定地域内从事生产、耕作.”[5]97-99在上述三种模型中,任意迁移模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浪费了一定的土地资源;固定迁移模式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再利用;定居模式有利于土地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工程背景下的生存演变———土地资源生态利用

(一)土地资源生态利用概述

土地资源是人类得以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而土地利用却是人类的一切生产实践方式的基础.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以及合理化程度是它的水平与特点的合理反映.但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不可逆转性,并且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况且,土地资源能否可持续地、有效地利用,关系到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与生存.所以,土地资源实现合理的生态利用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协调好人口、经济与土地三者的关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危机的边缘却波及了人类生存的根本———土地,特别是西南边疆这片沃土,土地问题却越发凸显.土地危机正在呼唤的是土地的生态利用,其研究不仅关乎人类的未来,而且关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地利用的研究对于推进生态伦理学的深化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加强土地生态利用研究,确立土地生态观念,对于构建和谐世界,解决土地生态利用问题具有尤为显著的作用.

“土地生态利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依据土地的一种生态平衡原理,合理对农、林、牧、副、渔进行布局,这样土地的生产潜力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其二是依据土地的一种因地制宜原则,适当调整种植业其内部的结构,这样就会做到用地与养地的结合;其三是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土地治理的规划,对农地进行适当的整理,让农用地的发展模式适应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得以发挥机械化的效率以及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作用;其四是重点发挥土地的生态功效,为人类和其他生物营造一定良好的生存环境.”[6]以上四个方面的土地生态利用,对我们合理开发土地以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工程

天然林,顾名思义就是天然起源的森林,包括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具有天然起源和达到一定密度两个基本特征.天然林是在一定气候和土壤条件综合作用下,自然起源的以林木为主体成分的地带性森林植被.天保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在我国,主要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7].天然森林资源有着极大的生态效益,而生态效益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生态.可见,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种为改善生态环境而产生生态效益的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启动以来,经历了年试点示范、2002到2003年全面启动、2004到2006年优化调整和2007年以后成果巩固四个阶段,其范围涵盖中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涉及我国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建设实施情况较为顺利,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8]此次退耕还林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护生态.因为我国有不少地方由于长期的开垦,土壤流失严重,人类甚至因此失去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如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可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退耕还林工程的首要目标.

三、云南刀耕火种的生存演变方式

天然林保护与退耕还林这两大工程的宗旨都是以一种生态利用的方式来让土地进行生态利用.云南地区的刀耕火种受到这样的影响后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产生了一种新的生态利用的方式.其蕴含着丰富的新的土地生态利用智慧,是一种刀耕火种中新的生存演变方式.

(一)在维护生态整体平衡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

“自然界拥有其惊人的智慧,它可以自我控制、自我调整,是一切生有机命体中都存在着的调节装置.这种特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9]一旦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种要素发生重大的变化,整个生态系统的紊乱就会随之发生,原来的平衡状态就会偏离,所有生物的生存(包括人类在内)都会受到威胁.所以,人类在开发自然整个过程之中,必须特别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整体发展,尽力去维护这个整体性,不可随性地打破自然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整体的生态平衡.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系统以森林为核心.如果森林被不停歇的大范围胡乱砍伐,则会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包括土壤荒漠化、气候异常,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紊乱.砍树垦地与烧树肥地是刀耕火种中最重要最特别的两道工序.随意地砍和烧,这会带来不可预期的灾难.幸运的是,云南少数民族大都具有土地生态利用的智慧,将砍和烧限制在整个土地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只有区域性的土地生态平衡得以维持,才能使农耕文明得以延续.

(二)实行一定的垦休循环制

在处理人与自然这一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上,云南各个少数民族采取不一样的方式,其中有两种主要的方式:其一是游耕,其二是轮歇.游耕是“没有固定的居处、依靠山林而迁移的一种刀耕火种方式”.游耕民族缺乏与复垦相关的土地生态环境的观念,给自然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恢复和再生,这样就会导致自然的恢复能力越来越差.如果原来的地力下降到再也无法维持基本民族生活需求时,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森林中的茂密地区将会成为新的生存空间的主要地区.在这样的区域中,刀耕火种农业将会获得新的发展,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游耕的本质是为了维持刀耕火种这样的文明而改变土地生态环境.总而言之,由于生态系统没有再建,原有垦殖地上的刀耕火种几乎再也没有生态利用性.这些民族在处理自然与人这对的关系时,会出现极大的不稳定性,只会一味的去适应自然,而不是发挥创造力,创造出一种和谐发展机制.另一种则是轮歇的刀耕火种方式,这种方式会被定居山地的少数民族采用.这些民族不仅仅很好地适应自然,而且创造出一种和谐发展的机制,这样的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垦休循环制.对刀耕火种的土地实行垦休循环制度,以恢复一定区域的生态稳定.垦休循环制是一种特殊的机制,它是由村社中具有较高经验和声望的氏族长老对本地区的土地实行一定的规划和管理,将每个群体的土地划分成不同区域,同时每年都扩展一个大的区域或几个小区域,剩下的土地进行轮休,来轮流垦植.

(三)通过种植速生树来协调刀耕火种农业

为了让生态植被得以恢复,刀耕火种农业的民族在烧地、伐木、播种时,都会特别留意保护地中的树桩.一些刀耕火种民族认为进行植树造林是刀耕火种生态链及其重要的一环.地广人稀是刀耕火种方式持续的必要条件.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人均所占有的轮歇地却不断减少,这样休闲期也会随之缩短.在这段时期内,如果仅凭自然之力,则生态无法恢复,最终的结果将是地力的耗尽,刀耕火种农业彻底崩溃.为解决这样的不和谐矛盾,诸如独龙族、怒族、佤族、景颇族等诸多刀耕火种民族,会在闲置的地上栽种可以速生的树种,如水冬瓜树,用来培养良好的植被,从而最终缩短闲置期.水冬瓜树生长迅速,5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长成直径10cm左右的大树,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土地肥力.云南景洪哈尼族则在轮歇地上种植藤与竹,并且将其制作成竹篱.几年后去伐竹,并烧垦种姜、烟草等,效果非常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巨大飞跃在于由靠自然之力恢复生态过渡到靠人的能动性主动调适自然、人、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恩格斯认为: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10]以上的少数民族通过种植这种速生树来控制自然之力,并使之用于刀耕火种的土地生态利用.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民族问题五种丛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尹绍亭.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云南刀耕火种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3]陈国生.云南刀耕火种农业分布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观光农业旅游业中的利用[J].民族研究,1998(1):25.

[4]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5]庄孔韶.云南山地民族(游耕社区) 人类生态学初探[M] //中国人类学会.人类学研究·续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梁留科.土地生态利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国政.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8]肖庆业.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9]佩西.未来的一百页[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10]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11]柳诗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12]金少萍.历史视角下刀耕火种农作技术与遗产评价及保护[J].中国农史,2015(5):126.

[13]李志雄,张缘子,许文昆.布朗山最后的刀耕火种[J].文明,2007(12):114.

[14]杨志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16]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神话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17]李子贤.云南民族民间故事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少数民族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少数民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少数民族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