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文范文检索 与鲁国世卿制和孔子的政治活动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此文是一篇孔子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鲁国世卿制和孔子的政治活动

  

  摘 要:孔子一生志于以其道易天下,因此了解孔子的政治活动对于理解他的思想有重要意义.孔子生活的年代,鲁国政局的特点是公室卑、三桓强.三桓是春秋时代鲁国的世卿,三桓专鲁政是孔子政治活动的大背景.南蒯、阳虎等人的叛乱,使季氏开始考虑抑制“旧式宗法家臣”的势力,擢拔非宗法性的才能之士为其所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孔子登上鲁国政治舞台.孔子主要的政治活动是夹谷之会和隳三都,隳三都失败后流亡国外.14年的流亡生涯,是孔子思想上趋于成熟的时期.

  关键词:孔子;鲁国;世卿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10-0083-03

  孔子一生志于以其道易天下,因此了解孔子的政治活动对于理解他的思想有重要意义.孔子生于鲁襄公22年(前551),卒于鲁哀公16年(前479).这一时期鲁国政局的特点是公室卑、三桓强.三桓是春秋时代鲁国的世卿,三桓专鲁政是孔子政治活动的大背景.当然,这一局面的出现有一个过程,这里概述如下.

  一、鲁国世卿制的形成与演变

  (一)“庆父之难”与季友的“大功”

  春秋中后期成为鲁国世卿的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始立于鲁僖公时期.鲁僖公的即位终结了几乎倾覆鲁国社稷的“庆父之难”,而“庆父之难”的根源则是西周至春秋初期鲁国君位继承制的演变.

  鲁国的君位继承,从第一位国君鲁公伯禽到第九位国君武公敖之间,一直是稳定的一继一及制,即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相交替.直到武公死后,依例应当父死子继时,由于周宣王插手,使得武公的小儿子戏越过兄长括继位,是为鲁懿公.后来戏被括的儿子伯御杀掉,宣王又杀掉伯御,立戏的弟弟称为国君,是为鲁孝公.①孝公死后,依例传子,是为惠公.在从惠公往下传的时候,依例本该兄终弟及,传给惠公的弟弟,但是,惠公在活着的时候就立幼子允(后来的鲁桓公)为太子,也就是说,他明确地打算终结鲁国自立国之初就实行的一继一及制,改为嫡长制.由于在一继一及制下,君位沿兄终弟及中的“弟”这一系往下传,惠公此举意味着他把本属于自己弟弟及其后代的君位继承权永久地剥夺了,而夺来的继承权则永远地落入自己这一系.

  王恩田在论及一继一及与嫡长制的区别时说:“嫡长制严格排斥传弟的可能性,而一继一及制则允许传弟;嫡长制要求传兄之子,而一继一及制则要求传弟之子.”[1]这“决定了一继一及制其实质应是幼子继承制”[2].

  鲁惠公这种“自我作古”的做法,既不遵继及制的传统,又不合传子制的规矩,②给鲁国政局埋下隐患,最后隐公被弑,桓公即位.桓公死后,其嫡子同即位,是为鲁庄公.可以看到,从隐公到桓公再到庄公,在形式上成了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的交替,这无疑模糊了惠公的意图,因此,在庄公去世前后出现君位继承争端,爆发了鲁国历史上最大的内乱,即所谓“庆父之难”.

  当时庄公与三个兄弟庆父、叔牙、季友在继承人问题上分成两派:庆父与叔牙主张传弟,立庆父;庄公与季友主张传子,立庄公庶子公子般.关于传弟的依据,叔牙说了一段重要的话:“一继一及,鲁之常也.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叔牙敢搬出旧制堵庄公,说明从惠公开始的改继及制为嫡长制的努力没有完全奏效,结果只能通过互相斗争、杀戮来强制推行,最后在齐桓公的支持下,季友扶立公子申(鲁僖公)即位,此后鲁国的嫡长制才确立起来,而季友对鲁国的“大功”①也正在这里.作为回报,他的家族世执鲁政,成为世卿的代表.另外,“按‘一继一及’的鲁之旧制,孟孙氏之祖庆父也可以是君位的继承人.季友既然一反旧制而拥立庄公之子,为免遭物议,只好立庆父、叔牙之后.”[3]113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注意到,鲁国政治中世卿的出现与君位继承中嫡长制的确立在时间上同步,这也许可以视为一种回报、补偿.

  (二)季氏专鲁政与驱逐季氏的斗争

  季孙氏始祖季友于鲁僖公18年(前642)去世,由于其子齐仲无佚早亡,东门襄仲②执掌鲁政,历僖、文、宣三世三十余年.僖公死后,襄仲扶立其子兴,是为文公.文公死后,在齐惠公支持下,襄仲杀死文公嫡子恶、视,立庶子?为君,是为宣公.为回报齐国的支持,襄仲在外交上全面倒向齐国,并以损害鲁国利益为前提巩固自己的权势.③宣公8年(前602),襄仲去世,三桓执鲁政,襄仲之子公孙归父欲借晋人之力去三桓,未果.宣公一死,季孙行父(季友之孙)就以“杀?立庶”的罪名驱逐了东门氏.煊赫一时的东门氏就此衰落下去,三桓专鲁政的局面形成.

  与三桓相表里的是鲁公室的衰微,标志性事件是襄公11年(前561)的“三分公室”与昭公5年(前537)的“四分公室”.

  郭克煜等人认为:“‘三分公室’、‘四分公室’既与‘作三军’、‘舍中军’相连,足见是军赋兵役征取权力的瓜分.因此也可以说是鲁赋制的两次变革.”[3]210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瓜分不仅削弱了鲁公室,还是三桓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作为世卿,三桓之间的分工是:季孙氏世为鲁司徒,孟孙氏世为鲁司空,叔孙氏世为鲁司马.司马掌军政,因此季氏这两次瓜分军赋的举措,也是在瓜分叔孙氏的军权.“四分公室”之后,“于三桓中确立了季孙氏的首领地位”[3]212.因此,所谓的三桓专鲁政实际上变成了季氏专鲁政.

  三桓专鲁政造成鲁公室与三桓的矛盾,而三桓之中季孙氏独大,又使得三桓之间除了联合,还有斗争,其焦点是各方政治势力驱逐季氏的斗争.

  鲁成公16年(前575),叔孙侨如“欲去季、孟而取其室”(《左传·成公十六年》),同东门氏一样,他也试图借助霸主晋国之力来实施,最后没有成功,失败后逃亡国外.昭公12年(前530),季平子家臣费宰南蒯因不受礼遇,欲“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并打算“以费为公臣”(《左传·昭公十二年》),最后也没有成功,事败逃亡至齐.昭公25年(前517),鲁昭公因不堪季氏长期凌辱,在?氏、臧氏、东门氏等贵族支持下,发兵讨伐季氏,因急于求成,被三家反扑,失败后流亡国外,7年后客死异乡.

  针对季氏的斗争持续时间最长、动摇季氏根本的是家臣阳虎的叛乱.阳虎(或称阳货)本为孟孙氏庶支,后为季孙氏家臣,先后事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三代家主.定公5年(前505)至定公9(前501)年,阳虎控制了季孙氏,进而以陪臣执国命,并试图取三桓而代之,④失败后辗转逃亡至晋国.

  南蒯、阳虎等人的叛乱,使季氏开始考虑抑制“旧式宗法家臣”⑤的势力,擢拔非宗法性的才能之士为其所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孔子登上鲁国政治舞台.

  二、孔子的主要政治活动

  鲁定公9年(前501),阳虎兵败逃亡之后,定公命孔子为中都宰,次年初升至大司寇.鲁司寇一职原本为臧氏世袭,爵位为下卿,臧氏(昭伯)由于支持鲁昭公逐季氏,失败后随其流亡国外,丢掉了世袭官职,由此孔子方得任鲁司寇一职.孔子任司寇期间主要的政治活动是夹谷之会和隳三都,隳三都失败后流亡国外.

  (一)夹谷之会与隳三都

  鲁、齐夹谷之会发生在定公10年(前500),孔子以鲁司寇行相礼.此次盟会的背景是晋国霸权衰落,⑥齐景公试图恢复齐国霸业,在定公7年(前503)与郑、卫盟会,将其纳入以齐为中心的同盟中.鲁国此前一直依晋抗齐,此时尚未叛晋,这次会盟齐国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使鲁国叛晋附齐.为使鲁国屈服,采取了很多不光彩的手段:会盟前试图“使莱人以兵劫鲁侯”,被孔子化解并斥责一番,盟会时又临时单方面加上“齐师出境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的辞句,蛮横无理之极,孔子则趁机向齐国索还被齐侵占的土地,也临时加上“而不返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左传·定公十年》)的盟辞.⑦盟会之后,又依礼(“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拒绝齐景公别有用心的“享礼”.夹谷之后的最终结果是鲁国叛晋事齐,⑧孔子在这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中,在“鲁为齐弱久矣”(《左传·哀公十四年》)的情况下,表现得知礼且有勇,最大限度地维护鲁君尊严,为鲁国争取利益,应该说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

  隳三都事在定公12年(前498),“三都”是三桓的封邑,分别指季孙氏的费邑、叔孙氏的?邑、孟孙氏的成邑.其时三桓(主要是叔孙氏和季孙氏)苦于家臣叛乱,⑨而这些封邑往往就是叛乱的据点.为了消除宗法家臣叛乱的根源,季氏支持孔子及其弟子隳都之举.叔孙氏由于刚发生?邑叛乱,对此表现得最积极,隳?邑也最顺利.隳季氏的费邑时遭到费宰公山不狃(或称公山弗扰)的反抗,一番周折后才成功隳费.孟孙氏此前未遭家臣之叛,对隳都之事阳奉阴违,定公围城不克,最终隳三都功亏一篑.

  (二)周游列国

  据《孟子·万章下》“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也.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童书业认为“孔子之仕于鲁,实仕于季孙氏也”[4]89.夹谷之会向齐国索要“汶阳之田”,为季氏讨回封地,隳费邑为季氏消除心腹大患,至此双方合作愉快.但孔子出仕的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不是为季氏尽力,因此这种合作从一开始就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其失败几乎是注定的.以“公伯寮?子路于季孙”(《论语·宪问》)为征兆,孔子与季氏的合作出现裂痕,①其后又加上齐国的插手,②内外交攻之下,定公13年(前497),孔子离开鲁国,开始长达14年的流亡生涯.

  孔子流亡的路线大致是:定公13年(前497),去鲁奔卫.哀公2年(前493)离开卫国,经曹、宋、郑,南下至陈国.哀公6年(前489),去陈适蔡,由蔡至楚叶县,再自叶返卫.哀公11年(前484)返回鲁国.

  孔子流亡生涯中多次险遭不测,主要的有三次:第一次是定公14年(前496)去卫西行时,遭遇匡、蒲之围.第二次是在过宋时,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第三次是在离开陈国时,因绝粮困于陈、蔡之间.

  14年的流亡生涯,在孔子人生历程中是一段重要的经历.这是他在国内政治失败后在国外寻找机会施展抱负的时期,也是他思想上趋于成熟的时期.

  参考文献:

  [1]王恩田.从鲁国继承制度看嫡长制的形成[J].东岳论丛,1980(3).

  [2]王恩田.鲁国金文与幼子继承制[D\OL].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07-31).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等于2564

  [3]郭克煜,等.鲁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孔子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孔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孔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有关孔子的论文

2、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3、关于孔子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