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之我见类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跟现实主义之我见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现实主义之我见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现实主义之我见

张茂林

(贵州财经大学 商务学院,贵州 惠水 550600)

摘 要:现实主义是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现实主义既是文学流派又是创作手法.本文探究的目的在于指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趋势赋予现实主义旺盛而不竭的生命力.各个时期的现实主义作家反映了当时人们生存的状况与历史背景,结合其作品,本文尝试阐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特点——要求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主义,不可能回避现实主义作品与政治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通过对比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更全面地解读现实主义.

关键词:现实主义;真实;典型;政治;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41-03

收稿日期:2016-06-05

时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类活动包罗万象,人物面孔形形色色从在土耳其安塔利亚刚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现在盛行的网络营销、网上购物;从宏观的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治理、反恐等诸多挑战,到微观的普通百姓岁对柴米油盐的关注,这些都充分彰显着人类丰富多彩的现实活动.

2015年10月8日,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现实中的人依然是文学关注的焦点.

如今,文艺流派纷呈,文艺批评呈现多元发展的蓬勃态势.然而有关现实主义的关注似乎逐渐淡出文坛视线.其实,不管文学流派多么千姿百态,也不管某一种文学流派多么吸引读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作者果真脱离了现实,那么其作品不管是魔幻或是隐喻或是浪漫,都很难吸引生活在现实中的读者的关注.“现实主义方法一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即使当代的反现实主义小说仍然离不开现实主义手法”[1].对现实主义以发展和辩证的眼光解读,可以加深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在创作实践中积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真实是现实主义的灵魂

关注人类命运,揭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存状况,弘扬人文精神一直是文学的神圣使命.不管是开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诗经》,还是中国古典悲剧文学的典范《窦娥冤》;不管是代表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最高峰的《红楼梦》,还是发出生命礼赞的《红高粱家族》;不管是开创西方现实主义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还是反映巴黎上流社会现实主义历史的《人间喜剧》,都以其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再现了作品时代的风貌,反映了当时甚至数代人们的生活状况,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人们生存的历史画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隽永的印象.

众所周知,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离开现实生活,一切创作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这就强调了创作不能脱离现实,同时也强调了作品不能拘泥于现实生活.作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对周围世界进行敏锐的观察,诸如花鸟虫鱼、风花雪月、世间冷暖、酸甜苦辣,大到历史剧变,小到心灵幽微,无不可以成为作家笔下的写作素材.歌颂真善美,实事求是,情真意切;鞭挞假恶丑,立场坚定,不折不扣.只要是现实的,作家就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或讴歌赞叹,或嬉笑怒骂,或一倾胸中情愫,将复杂的情感注入笔端,或给人以激发鼓舞,或给人以教育启示.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而非阶级性.要恢复现实主义的本来面目,直面现实,忠于现实,是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不应对文学作品做硬性规定.李运抟教授在《中国当代小说五十年》中写道:“作家应彻底直面现实和无条件地反映现实,这是现实主义古老而长青的核心原则.坚持这一条,就能克服并超越许多庸俗或恶劣的社会影响(这种压力永远存在,而且会以各种形式和名义出现).真理往往朴素.现实主义从精神本质看,可以说就是‘说真话’的主义.连真话都不敢讲或不准讲,现实主义就死亡了.新时期以前‘伪现实主义’严重,关键就是不能说真话.”[2]

在对现实主义的灵魂的理解上,不仅国内作家崇尚忠于真实,而且在国外也是如此.比如被尊为美国现实主义旗手的豪威尔斯,就坚定地认为,文学必须依赖现实,真实地反映现实.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就认为“作家就应该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3],“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便是它的确试图表现生活”[4].

虽然现实主义强调对现实的忠诚与责任,但生活现象是纷繁复杂的,所以现实主义要求作者不是像摄影师那样简单地把现实的画面搬到作品中,而是要从从千姿百态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经过个性化的艺术处理,创造出典型的环境和典型的人物.例如,《雷雨》中的繁漪,曹禺通过她对周萍的爱,把她描述为“剧作中一个率真、勇敢的精神女神”[5];白先勇的《台北人》以小说集的形式,描写了20世纪40年代末从大陆退居台湾的国民党达官贵人及其依附者的没落命运.再者如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它之所以能成为一部畅销不衰传遍全球的小说,关键在于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人物和场景的描写以及优美生动的语言、个性化的对白而使整部作品极具魅力”[6],作品中女主人公斯嘉丽这位勇敢面对战争残酷现实、坚强不屈以求生存、对未来永远怀有美好希望的典型女性,也深刻留在读者的记忆里.

不管是批判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还是魔幻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都离不开现实.现实主义之所以称为“现实主义”,是因为它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正如高尔基所说:“现实主义到底是什么呢?简略地说,是客观地描写现实.”[7]

二、现实主义受政治的影响

萨尔曼·拉什迪是20世纪80年代崛起于世界文坛的印度裔英国小说家.且不说他的引起伊斯兰世界强烈反感的小说《撒旦诗篇》,但说他的另外两部小说——《子夜诞生的孩子们》与《羞耻》,前者讥讽了英迪拉·甘地,在印度被执政的国大党列为禁书;后者表现了巴基斯坦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嘲讽了巴基斯坦前总理左·阿里·布托和前总统齐亚·哈克,该书在巴基斯坦也不受欢迎.

现实主义作品无法回避政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主要方面.文学是人学,作为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不可能不反映社会的上层建筑政治——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那么政治对创作产生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我国,自建国以来,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很长时间一直处于非常密切但又矛盾的关系中.如果说“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从属于政治”、“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以及“无产阶级文学”,“社会主义文学”等口号的提出与严厉的规范,无庸置疑地证明了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那么一连串悲惨沉重的“文坛悲歌”,不断的“大批判”和时松时紧的极不稳定的创作环境,则无疑又显示了政治与文学的矛盾及其关系的紧张.

文学本来也离不开政治.它具有政治意识的烙印和反映政治生活的功能,对于文学,这本是正常现象.但我们的“文学为政治服务”,却是将文学沦为政治思想和政治斗争的工具,这就完全置艺术创作的独立性于不顾,忽视文学作品表现政治生活的自主性.建国初始对对萧也牧的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和朱定短篇小说《关连长》的蛮横批判,1957年将一批稍有思想锋芒的小说作品打成“毒草”并将作者打成“”,1962年因李建彤的长篇小说,《刘志丹》而引发的殃及万人的大冤案,如此等等都是“文学为政治服务”以及政治斗争驾驭文学的典型事件.

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尽管文学屡屡为政治所挟制,文学却是离不开政治的.所谓“远离政治”,“淡化政治”,其实很难做到.稍有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作家,又难免要关注影响民族命运、导致社会运作的政治,尤其是当政治生活的不正常导致了整体社会生态的紊乱与反常时,作为人类精神向导和灵魂慰籍的文学若不言政治,那简直就是一种堕落性的逃避了.

开始重视文学的独立性当然是一种艺术的觉醒,但以为文学能离开政治却是一相情愿的幻想.积极而显示的态度是:文学不但要反映政治而且要监督政治.既然都说文学应该显示人类的良知和铸造人类的灵魂,它就有义务表现和评判对人们生存至关重要的政治生活.古有屈原“世人皆浊我独醒”,现有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如此文人贤达为后人做出了表率.所以关于“文学与政治、文学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大讨论,是使人重新认识自己的一次启蒙,是恢复扭曲了的人,恢复人的本性,使其成为现实的真实的人,是文学思想的大解放,是使文学回归自身的重大举措”[8].

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说到现实主义,又不得不提浪漫主义.这在文艺的精神实质上来说有时很难区分.前者主智,后者主情,这是大体的倾向.但这二者同是人们所具备的精神活动,一个人不能说只有智而无情,或者只有情而无智.

如前所述,现实主义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批判,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9]美国19批评家哈特也认为,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尽管可以是客观现实,但表现方式可以借用浪漫主义传统.也就是说作家为了现实主义创作中的艺术形象,可以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典型人物,运用大胆的现象、夸张的语言来展示现实的画卷,这样可以明显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好像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从中国古典诗句,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我们既可以看到一幅幅现实壮观的景色,仿佛身临其境,又能感受到作者那寄情于景的浪漫主义情怀.

那么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当首推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千古绝唱、对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高度艺术概括的壮丽史诗——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一诗,来源于生活而远远高于生活.这首诗的题材,是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但是这首诗对一切艰难和牺牲都不提了,只表胜利与喜悦和对困难的蔑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人以如此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书写震惊中外的长征,而且艺术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指出长征路途之艰险.大胆的夸张,本来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手法之一,但是如不从现实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出发,所写的内容是虚幻的话,那么文学夸张的艺术效果就会适得其反.道理就在于:诗人确实是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斗争实践中提炼出诗,浓缩为七言八句,歌颂了革命者藐视困难的气概和战胜困难的决心,高度地概括了红军的革命精神.“《长征》诗所具有的宏大气魄,所表现的高度概括力,乃是深刻地反映了客观现实而来的,都是有丰富的客观现实作基础的,它同那种虚诞无根的夸张截然不同.然而它又绝对不是自然主义地照抄生活,巨细不遗罗列现象,而是对现实的深刻的艺术概括,并从中发扬出与日月争辉的诗的光芒.”[10]

这一创作成就,对文艺爱好者是很有启发的.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作者对浪漫主义并不是彻底地排斥,而是适时恰当地运用,更能突出现实主义的革命现实.如果能将两种创作手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创作出更具表达效果的优秀作品.

区区数千字又怎能写尽现实主义?涌动的社会现实映射出着人类发展中的自身存在,它赋予现实主义旺盛的生命力.现实主义犹如一双睿智而又客观的眼睛,关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舞台.其中有各式各样的面孔,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现实主义作家时刻准备从那芸芸众生的痛苦和欢乐中去揭示时代背景所蕴藏的客观真实.

现实主义与人类社会同步!

参考文献:

〔1〕Raymond Tallis.in Defense of Reali[M].Lincoln & London:U of Nebraska P.1998.

〔2〕李运抟.中国当代小说五十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3〕〔4〕朱刚.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王蕾.50部必读的中国文学经典[M].北京:北方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6〕戈丹,千舒.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7〕高尔基.俄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8〕钱中文.三十年间[J].文学评论,2009,(4).

〔9〕恩格斯·致玛·哈格奈斯——马恩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公木.诗词鉴赏[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现实主义之我见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现实主义之我见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现实主义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