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和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本论文为您写扶贫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疾病是贫困人口脱贫最大的“拦路虎”.截至2015年底,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比例达44.1%,其中患有大病和慢性病人数734万.

一直以来,党、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让贫困者不再为看病发愁

2

016年6月21日,《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出台;7月5日,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对实施健康扶贫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脱贫攻坚战中的健康扶贫战全面打响.

健康扶贫,成效斐然

一年多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深入贯彻党、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健康扶贫工作总体要求,围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采取超常举措,精准施策、综合施策,全面组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三个一批”)的工作思路,因地因人、因病施策,明确目标任务,就是到2020年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各地还进行了大胆探索,推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看得起病”——建立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降低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实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

2016年,贫困人口住院实际补偿比达到67.6%.全国已有74%的贫困县实行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有效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经济负担.推动各地探索建立医疗兜底保障机制,多数省份通过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兜底、财政直接兜底、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兜底等多种形式,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90%.

江西省建立贫困人口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通过“三升三降”,即基本医保慢病报销比例提高到50%,提升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以及大病保险报销比例高于其他群众5%;个人参保费全免、县乡住院补充起付线减免、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为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的商业补充保险作为兜底,将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后的个人费用包括目录外的全部纳入到商业保险范围内.以赣州为例,今年前8个月,共有12.8万人享受了四道保障线,平均个人负担比例仅有5.9%.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万筱明向《经济》记者介绍,当地一位贫困户患者患了宫颈癌,在赣州市医院做手术,总费用是85989.35元,通过四道保障线实际报销85026.25元,个人只负担了963元,负担比例只有1.12%.安徽和山西等省份还实施了单病种收费封顶的举措,群众非常满意.

“看得好病”——摸清底数进行分类救治.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国务院扶贫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核准工作.就发病率高、治疗费用高、严重影响生产生活能力的45种重点疾病和48种次重点疾病,对775万户1996万人,逐户、逐人、逐病进行了调查核实,全面摸清了农村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建立了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对大病患者实施集中救治,首批遴选了费用负担重、诊疗效果明确的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等9种大病,已经救治11.5万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农村贫困人口,针对慢性病患者提供公共卫生、慢病管理等综合服务,已经有76%贫困人口有了自己的家庭签约医生.各地认真落实“三个一批”行动措施,截至目前,已经分类救治360万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其中14.4万人已治愈、73.5万人病情好转、38万人病情稳定转入长期康复治疗.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健康脱贫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学刚向记者介绍,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六十铺镇贫困患者秦兴文,因脑出血在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住院总费用89712.3元,住院享受“三保障一兜底”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政策“一站式”结算,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兜底,贫困患者自付5000元,实际补偿比94.43%.

“看得上病”——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组织全国963家医院对832个贫困县1180家县级医院进行对口帮扶,选派医生团队进行蹲点帮扶,加强专科建设和带教培训.截至今年3月,已有92%的贫困县与医院签订了帮扶协议,近万名城市医院医生在贫困县县级医院进行蹲点帮扶,开展门诊625万人次,开展手术11万台次.

初步建成从医院到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网络.创新帮扶方式,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援藏,使新疆和西藏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贫困地区倾斜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项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继续加大,招收名额较2015年增长8%;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启动并实施,中西部地区和东部贫困地区招收助理全科医生5000人.

“少生病”——疾病防控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将疾病防控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全面实施传染病、地方病、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例如制定《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贫攻坚行动方案》,以艾滋病防治为主攻方向,打响凉山州健康扶贫攻坚战.在四川甘孜州石渠县启动实施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典型经验推广到四川藏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玉树及果洛州,共完成筛查270多万人.

湖北省红安县县长田胜辉向记者介绍,全县为每位贫困对象建立健康电子档案,按照重大疾病、一般疾病、亚健康、健康四类进行动态管理,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为每位贫困对象定期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通过大数据对贫困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监测管理和服务.

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以来,问计于民、惠及于民,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效果.2016年,全国累计实施医疗救助8720.4万人次,其中,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3099.8万人次,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620.6万人,支出救助资金298.7亿元.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

虽然健康扶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任务依然艰巨.

王培安解释,一方面,由于现有的医疗兜底保障政策尚未全面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治疗费用负担仍然比较高,加上因患病丧失劳动力以及需要看护家人不得不放弃工作,家庭稳定收入减少,很多贫困家庭深陷贫病,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大难点,是贫困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欠账等,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加上贫困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山区、深山区、石山区,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可及性不足,实现贫困群众基本医疗保障还存在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更加有效的举措.

一是全面建立医疗兜底保障的机制,坚持保基本有底线的原则,加大健康扶贫投入保障,安排专项资金,依托现有的医保制度做加法,或专项补充保险等形式,为农村贫困人口增加医疗保证线,将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门诊费用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20%以内.年度个人支付医疗费用不超过当地农村居民年度的可支配收入.

二是努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的能力,新增的资金、新增的项目、新增的政策主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医疗卫生领域,预算内的投资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全面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医院对口帮扶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深度贫困地区人才短缺等短板问题.

三是深入实施“三区三州”健康扶贫的攻坚行动,将健康扶贫支持“三区三州”制定健康扶贫的攻坚行动,突出重点,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有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完善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康扶贫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仍然指出:疾病是人类永远要面对的健康威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国际社会着力解决的一个世界难题.健康扶贫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在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健康促进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健康扶贫长效机制,推动关口前移,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要实现健康扶贫的长效机制,还面临哪些难题,如何巩固现有政策、不断加强和完善健康扶贫的机制体制建设?记者采访的各位专家和学者给出了各自的建议.

缺钱、缺人、缺办法

实现健康扶贫的长效机制,还存在哪些短板和难题?我国全民医保制度已经建立,为什么还是会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顾雪非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医保制度的发展路径是“低水平、广覆盖”,覆盖面虽广但保障水平仍然有限,城乡居民医保的实际报销比例为55%左右,这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概率仍然较高的原因所在.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可能因为较高的自付水平而放弃疾病的诊治.一般而言,医保的实际补偿水平达到85%以上,即可较大程度避免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概率会比较低.

湖北省红安县县长田胜辉介绍,在基层实践角度来讲,一个共同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二是人才匮乏,尤其是基层医疗人才,相对来讲非常紧缺.乡村医生的年收入只有四五万元,很难吸引专科生、本科生留在当地.如何做好医疗人才的交流,薪酬的激励以及医疗资源的调配,对基层人员都非常重要.三是缺少完善的管理办法,要进一步探索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医疗质量.

“扶贫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以后,医院普遍面临着道德风险防控的潜在问题.”安徽省岳西县卫计委主任柯照华补充说.

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授吴明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健康扶贫面临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医改要面临的很多挑战,是医改在健康服务领域的一种映射.目前,医疗机构采用大收入运行模式,过度提供服务等,并由此带来的资金缺口,无法提供长期支撑,实际上影响到健康扶贫基金的有效使用.基层医疗人才发展形成某种恶性循环,基层医生没有积极性,收入也上不去,收入上不去,能力也上不去.一些医生尽可能少看病、看轻病,实际上等于“自废武功”.

从上到下,做好医院能力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原副院长、麻醉科主任、中国消除贫困奖获得者姚尚龙教授,在医院人才和能力建设上建议,一要增加医疗教育扶贫;二要提高医院能力,这个是最难的.包括村医、乡医、县医医疗机构的建设,推出县乡村一体化,实现网络和疾病的多维度治疗.

同时,他强调,医院要从公益角度出发治病救人.希望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参与到医疗扶贫.要探讨如何沉下去把基层医院能力建设做好,为他们培养一批人才,打造一批医疗队伍.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质量评价处处长翟晓辉说:“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地方上的计生专干,如果变成健康促进专员,与村医一起做健康宣教和慢病管理,将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他们的定位做好规划,建立良好的机制和管理制度,使慢病签约管理者能主动作为,负起责任来.我们调研时发现一个案例,某个村医的水平并不是多高,但他每两天都会到村里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家进行走访巡诊,指导用药,多年来,只发生两例脑出血的意外.

山西省卫生计生委扶贫办负责人、人事处副处长张朝华向记者介绍,山西的健康扶贫工作由人事处负责.张朝华提供了山西在解决基层医疗人才培养的实践思路.山西省将医疗人才下乡服务与其考核与聘任、晋升挂钩.他表示:“有时基层医院并不是业务能力不行,而是缺乏规范管理.”加强基层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把县乡村医院的能力提升上来.同时,上级综合性医院联合专科医院,共同在学科和业务上对基层医院加强建设.

要救治“落水者”,也要补牢“防护堤”

顾雪非认为,健康扶贫工作的内涵,是通过对贫困人口和致贫的相关健康因素进行干预,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降低因健康造成的贫困发生率.贫困人口一方面需要较高的医疗保障待遇,积极治疗疾病、加强健康管理来改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应通过制度设计防范普通人群因为疾病支出过高而陷入贫困.

“从长期的角度来说,要考虑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在上游补牢‘防护堤’,怎么通过预防让老百姓少得病、晚得病、得轻病.”吴明强调,要关注潜在的或者隐形的贫困人口.对于那些处于贫困界线边缘的插花贫困户,其经济条件往往很脆弱,经不起风险,一旦患病又无法享受到贫困户的医疗保障,往往会小病拖成大病,直至陷入无法治愈的重病.最好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拉一把,不让他们陷入贫困,更好地保护家庭劳动力,这样也可以阻止一批人进入到贫困的队伍中来.

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司长刘魁强调,实施健康扶贫建立长效机制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是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根本举措,必须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他表示,进一步完善全面医保体系、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政策的衔接机制,避免困难家庭发生灾难性的医疗支出.费用管控是确保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目标的基础性措施,做好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工作必须坚持基本兜底线原则,落实确定定点机构,确定诊疗方案,确定单病种收费的措施,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严格控制农村贫困人口的住院医疗费用,确保各项医保基金可承受、可持续.

要坚持预防为主,全面强化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通过政府投入引导,实施分级诊疗,加快远程医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等措施,持续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资源下沉,提升诊疗水平,进一步因地制宜下放卫生计生人员的招聘政策,选拔录用合格的优秀人才,同时立地乡土人才的培养,有效解决人才短缺的瓶颈,努力实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扶贫论文范文结:

关于扶贫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扶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