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廓江天万里霜类论文范文素材 和寥廓江天万里霜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寥廓江天万里霜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寥廓江天万里霜

钱玉贵

钱玉贵,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中国作协会员, 中国化工作协主席, 安徽省作协副主席, 一级作家.鲁迅文学院十七届作家高研班学员.先后在《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青年文学》《小说月报(原创版)》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二十多(篇) 部, 出版长篇小说《壤土》《潜入罪恶》《尘世喧嚣》, 中篇小说集《追寻安娜》《遭遇城市》, 散文集《你, 是唯一的》《像片叶子一样活着》等, 累计发表作品二百多万字, 先后获得文学类奖项若干.

初夏.闽西古田.阳光明媚, 碧云蓝天, 山峦苍翠.据说, 就在昨天, 这里还是阴雨霏霏, 溪水喧闹, 莫非就是因为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红九军团” 之开营? 红旗舞动了, 歌声响起来了, 心儿才蓦然贴切到了八十二年前的峥嵘岁月, 那个丰碑创立的时刻.

是的, 走进特定历史, 除了向往的双脚, 还需要特定氛围.那一刻, 一面猎猎飘扬的铁锤与镰刀的工农旗帜, 一首稔熟于心的《十送红军》的歌曲旋律, 就够了,就足以澎湃起远征者的热血, 召唤起心中将见证历史的波澜壮阔的热切期待; 那一刻, 仿佛要急于告白: 长征, 我来了!

从古田出发, 走上杭, 穿长汀, 过连城, 辗转于朋口、才溪、苏家坡、蛟洋……直到松毛岭战役旧址, 直到“万里长征第一村” ———中复村“观寿公祠”, 这一路走来, 仿佛又置身于八十二年前那一场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和道路理论的真理拷问, 又置身于那一幅风云际会、决定着民族存亡、前途命运的历史画卷中———从1927 年到1934 年底, 面对剿杀和屠刀, 中国人做出了坚定的信仰选择, 而在“二十年红旗不倒” 的闽西大地上, 留下的不仅仅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这是一幢二层砖木结构的颇具西洋建筑风格的楼房, 位于古田镇赖坊村, 始建于1922 年, 坐西朝东, 悬山式屋顶, 穿斗式构架.它就是著名的协成店.它之所以著名, 是因为这里就是“明确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诞生地———1930 年1 月5 日, 率领第二纵队完成闽粤赣国民党军“三省会剿” 阻击任务后, 由八甲村的松荫堂移住于此,就在一楼一间不足六平方米的左厢房里写出了洋洋万言的《时局的估量与红军行动问题》, 也就是后来更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作.

无法用现公设施和条件来比较,我探身走进如此狭小简陋的空间里, 透过不足二尺的木栅窗口, 想象着那样一个漆黑而寂静的夜晚, 心中的疑惑油然而生: 如此狭小的空间, 在四面重重包围的黑幕之下, 未来的光明将是从天上还是从地下诞生? 那样的星星之火, 又将如何燎原? 军队、干部, 还有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同样的疑惑是来到了那首千古绝唱《采桑子·重阳》的诞生地———坐落在上杭县城浮桥门东边的临江楼.该楼始建于清朝末期, 原是杭籍商人开设的“广福隆”货栈, 经营油盐米豆生意, 后改为酒楼,因临汀江故名“临江楼”.1929 年10 月上旬, 在闽西地方指导革命工作的从永定合溪来到这里, 与朱德和红四军会合,居住在临江楼二楼东厢房里, 时值重阳佳节, 临窗眺望, 不禁豪情壮怀, 吟诵出了———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此时, 我就在这间仅五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远不是我们今天的地产商所圈定的最小房型.窗户同样是木栅的,朝向汹涌滚滚的汀江水.毛笔、纸、砚,显然是后来仿效的, 然而, 难以想象的是, 在那样一个艰苦卓绝的年代, 那样一个险象环生的岁月, 如此豪情壮志,如此浪漫从容的情怀, 凭借着什么, 又担当着什么, 从而使那首绝唱得以喷薄而出, 一气呵成……

我们已然走进了历史, 走进了历史发生的“前所未有”.

连城新泉的张家祠书院、望云草室、于溪公祠等革命旧址, 承载着诸多史无前例: 古田会议决议草案的酝酿、准备和起草地, 红军首次军事整训即“新泉整训”发生地, 亲自指导创办的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 “三项纪律六项注意” 基础上增加了“洗澡避女人” “大便找厕所”从而最终形成“三项纪律八项注意” 的诞生地.

“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当年《才溪乡调查》的白纸黑字, 如今一页页展示在橱窗里, 透过玻璃, 纸页早已泛黄, 字迹也有些模糊, 但仔细阅读, 它的条目、账目以及论点论据, 依然清晰可辨.这份通过一家一户地走访、一夜一夜地调研所形成的调查报告, 最令人惊异的是,它甚至把柴米油盐表、红军家属的牢骚和埋怨, 均列入其中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得出那个具有真理意义的结论.

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走进了松毛岭,走进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也是红军长征前夕最后一战的旧址.

松毛岭位于连城朋口温坊与长汀交界处, 南北横贯八十多里, 东西蜿蜒三十余里, 山高岭峻, 松林茂密, 是闽西经连城、长汀往赣南的必经之路, 是苏区的“东大门” .此役, 牵制和滞延了国民党“围剿” 苏区和占领瑞金的进程, 成功挫败了“一个月内消灭苏区的红军主力” 阴谋, 为红军战略转移进行长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从1934 年9 月23 日至30 日, 在敌军德国进口的“黑寡妇” 飞机与大炮轮番轰炸下, 红军战士在此鏖战七天七夜, 牺牲一万余人.《长汀县志》载: “……尸遍山野, 战事之剧, 空前未有.” 硝烟散尽的半个月后, 松毛岭上空依然不减, 山林里不时响起咔嚓声, 那是吸附在松树上的大片绿蝇, 将碗口粗的松枝一一压断了.

在松毛岭烈士纪念碑鞠躬默哀的那一刻, 听着讲解员诉说, 当年在隆隆炮火硝烟中厮杀呐喊, 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的,正是英勇善战的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此刻, 作为中国作家“红九军团” 的一员,仿佛就置身于那场空前惨烈的战场上.在向岭上进发中, 松林浓荫蔽日, 山道陡峭曲折, 当看到飘扬的红九军旗帜、战地指挥部、救护所、山弯处红军哨所“地洞”遗址时, 当年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仿佛又历历在目……

作家叶弥因不慎扭伤了脚, 未能与我们“红九军团” 同行.她嘱托我, 长征路上, 如果遇上那些无名的野花, 就拍下来发给她.我就是在松毛岭上拍到了那些无名野花的, 并且悉数发给了她.那些无名的野花, 就生长在丰茂的草丛里和裸露的石缝间, 它们姹紫嫣红, 你细细端详便会发现, 那是一种倔强的生生不息的娇艳,而且散发着“战地黄花分外香” ……

从岭上下来, 汪守德老师, 这位解放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 回眸岭上, 一脸肃穆.“跟那个年代比……差远了!” 他说.我当然明白, 他说的是人的精神和信仰.

终于走进了中复村.这里是红九军团踏上长征路的出发地.在观寿公祠门前,依稀听见了当年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蔡信书的含泪道白: “松毛岭的松树倒了, 明年春天还会长!” 红九军团参谋长郭天民挥泪道: “父老乡亲们……红军还要打回来的!” 那是1934 年9 月30 日下午, 雷声四起, 乌云密布, 乡亲们冒着绵绵细雨, 拿着鸡蛋、花生、地瓜干、草鞋、布鞋, 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亲人.在众多生死离别的名单中, 我只摘取当年那众多不堪回首往事中的一个画面吧———

部队已经出发, 长窠村妇女涂从孜赶来送丈夫钟大廷.她拿着布鞋, 一边追赶一边哭喊着丈夫的名字, 终于, 她在村口的甲水桥上追上了丈夫.然而, 这是这对夫妻相见的最后一面……

浩浩荡荡的队伍开拔了, 悲怆感人的山歌响起:

郎当红军莫念家, 专心革命走天涯;十年八载不算久, 打倒反动再回来.

近3 万名闽西英雄儿女从家乡出发,到达陕北时仅剩2000 余人, 长征路上, 平均每走半公里就有一人倒下……

我们走着, 但思绪重新被解开了; 真理之路, 除了真知灼见, 还要披荆斩棘,还有艰难险阻.我们走着, 心灵被重重地撞击着, 压迫与反抗, 自由与屠刀, 原来竟是一路相伴.我们走着, 早已一扫庸常岁月里的那种倦怠和消沉, 明显感觉到肌体为活力所激发, 血液流速也加快了.

就这样, 我们“红九军团” 的旗帜,从闽西一路高扬着飘到了桂北———湘江战役的现场.如果说, 在闽西的“长征” 是认知和感受“星星之火” 的诞生与成长,那么到了桂北, 到了长征最险恶的“湘江战役” ———受挫的“燎原” 之火将经历怎样的惊涛骇浪!

从灌阳到永安关、文市镇桂岩村, 从“九如堂” 到夏云村、修睦村、枫树脚, 从新圩镇龙塘村到下泥湾蒋氏祠堂、“酒海井红军烈士殉难处”, 从全州县才湾镇到兴安县界首镇、光华铺……在桂北那一片绵延起伏的层峦叠嶂中, 你会感到, 你迈出每一步仿佛都是沉重的、揪心的, 同时也是惆怅的、无奈的; 尽管同样是悲壮的、惨烈的, 但却仿佛又是无法诉说的.新圩阻击战, 觉山阻击战, 光华铺阻击战, 这三场对于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华苏维埃政权,几乎是命悬一线的阻击战役, 使八万红军中的三万生命永远魂归于桂北热土上,而其中更多的生命是牺牲在滚滚湘江水中.

我们赶到界首凤凰嘴渡口时, 已近午时.阳光仍旧炽烈, 展现在眼前就是那条著名的湘江啊! 那一刻, 全团的人都静默了, 神情也都凝重了, 仿佛有一种大战当前的肃穆和紧张.这里就是当年一直担任殿后重任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掩护大部队纵队渡过湘江的地方, 直到全团全部牺牲……

没有喧哗, 作家们都站在湘江岸边凝视着, 像是在履行着某种神圣的仪式.眼前这条不足二百米宽阔的湘江, 在那个装备极其匮乏的年代, 不啻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湘江战役结束后, 当地老百姓就流行了这样一句话: 三年不饮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鱼.

涛涛江水, 缓缓流淌, 如诉如泣.如果说, 在闽西松毛岭那一刻, 听到的感受到的是声、炮声和呐喊声, 那么, 此刻,在湘江岸边, 我们看到的就是滚滚血海般的江水和漂浮在这血海波涛上无数失去了生命的年轻躯体.

两岸都是静寂的.江面上有一阵阵微风吹拂过来, 岸边的垂柳舒展地摇摆着,那样的节奏与风姿, 分明依然在诉说着八十二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一切……

据《红军长征》一文载, 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 8.6 万多人过了湘江之后锐减至3.5 万人左右———请记住,红八军团、红三十四师、红六师十八团均被取消番号! 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

毫无疑问, 是信仰, 铸就了那样的坚定, 那样的视死如归! 是理想, 感召了那样无悔的执着与坚强, 并且使之前赴后继,赴汤蹈火! 此刻, 我忽然想起了那句伟人的诗句: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也想起了总书记说的: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今年的雨水异常丰沛.然而, 自从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红九军团” 从古田出发的那一天起, 老天爷居然滴雨未落, 一路阳光普照.山, 是那样清秀; 水, 是那样清澈.从闽西到桂北, 青山绿水, 鸟语花香, 一切都在印证着共和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八十二年的时空穿越, 山河早已旧貌换新颜.那一天, 在兴安红军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鞠躬默哀之际,谁也不曾想到, 万里晴空顿时阴云低垂,就在那短短的分钟之间, 大滴大滴的雨水飘落下来, 而当仪式结束, 仰望苍穹, 又是一派阳光灿烂.

这是怎么了? 怎么会出现如此神奇的一幕?

大地无言, 山峦静默.

【责任编辑陈志铭】

寥廓江天万里霜论文范文结:

适合寥廓江天万里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寥廓江天万里霜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论文里的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2、麦田里的守望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