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和寻道城市河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城市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寻道城市河

文/徐战云

隋唐时期,济源城的设置便因水之灵秀而选择在湨河、蟒河之间.千年风雨沧桑,便有了现在的济源市.因而,蟒河、湨河便成了济源今天的城市河(我们权且这样定性).

悬剑镇蟒

水流万里,源头一勺.从大山里流出的蟒河,全长130公里,发源于山西省阳城县境内的莽山之花野岭.它像一条凶恶的长蛇一样,从太行山的深山峡谷中蜿蜒跨越百十条沟壑,伸向豫西北平原.枯水季节干没河床下,至西石露头水方潜出,进入城区,在亚桥汇济河、湨河东流,从南官庄东流孟州注入黄河.流域面积700平方公里.蟒河源头常年有水,它流经太行山主河道,因喀斯特地貌,渗水量大,实际上仍属一条季节性河流,一遇汛期,为害甚烈.1919年和1939年的两次暴雨,就有17个村庄的1208间房屋和3000多亩耕地被冲毁,其流域内的低洼地全部被淹.大水之后便是大旱,给蟒河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因此,岁岁年年,人们总是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驯服蟒河.于是,便有了“悬剑镇蟒”之举.金大定年间济源城东门外蟒河上,架有一座石拱桥,桥拱下面悬有一把青铜宝剑,剑柄砌于桥拱石缝之中,剑峰只指河中心.

据说,此举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相传遥远的古代,蟒河原是天宫里的一位蟒神,因其性情暴躁,常常触犯天规,被天神逐出了天宫,变成了蟒蛇,发配于人间蟒河之中.谁知蟒蛇秉性难移,每到汛期便兴风作浪,溃堤泛滥,吞噬了多少生命财产.蟒河既与蟒有关,古人又有“剑不过蟒”之说,就把消除水患的愿望寄托在镇蟒之剑上,然而蟒河依然我行我素.在蟒河上游的思礼镇荆王村有一块咸丰三年(1853年)的石碑,记述的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村遭受水灾的情景,并呼吁人们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碑铭曰:

此地当浝水之冲,其西北一曲尤急.每夏日雨甚,波涛汹涌,骇人心目,赖石堤巩固幸免崩决,然濒于殆者数矣.清道光二十八年二十一日,水暴发,人习以为常,未之备.入夜雷声交作,水大至延堤而上,村中妇女老幼戚戚然不知所之,但闻水声扬沸、墙倾屋陷,以及人语呼号,惊心动魄,莫可名状.天明水退,计点房屋淹塌一百七十余间,甚有压杀其中者.灾民无贫无富,家积扫地一空,居处衣食等付之无,如何而已?邑宰徐公闻其灾,亲临检勘,赈钱三拾余千,稍济涸辙之急.越今有十余年,村众勤俭积累,渐复旧业,惜地基田界往往无文契可稽,则当日没于水所致也.古云有备无患,况经大灾之后为监未远,我村人富勿吝财,贫勿惜力,有可以捍水使不泛滥者,当时而为之.谨序被害情形,以劝工云.

从“悬剑镇蟒”到荆王村民刻碑勤石之举,可以看出蟒河沿岸百姓期盼根治蟒河的愿望是何等强烈.

新中国成立后,蟒河治理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1950年,济源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先从水土保持入手,发布了封山育林、保护山林的布告,决定从源头治理蟒河.1953年冬天全面治理蟒河的帷幕正式拉开.这里是济源人的首创,凡是山坡,没有树木的全面植树造林;凡是沟道流水的地方,都要修上水库;坡上平整土地,平地挖蓄水坑.面对自然环境恶劣、技术和设备缺乏的现状,治蟒大军没有退缩,硬是用原始的镢头、铁锹和箩筐创造了宏伟的业绩.从1953年到1956年蟒河经过连续四年的综合治理,扩大了水浇地面积,增强了抗旱防旱能力.1956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88亿斤,比1953年增加了一倍多,成林达到8千万,养鱼养鸭也有很大发展.

同年,《人民日报》对蟒河小流域治理进行了专题报道,各种媒体也随之作了宣传.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主席对济源治理蟒河的经验也予以充分肯定.同年12月,济源县荣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济源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济源治理蟒河的经验,吸引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19个代表团前来参观学习.随之,与中国建交的十多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先后派政府代表团来济源参观访问,对蟒河治理的经验给于高度评价.不曾想,济源人闷声干的这件事竟惊动了全世界.

淏水三源

与蟒河并行的县南河,也称湨河,是发源于济源境内另一条古老的河流.在中国古夸水系中无同名者.据清《济源县志》记载,湨水有三个源头:一出姑嫂山南,经涧北村万羊山南;一出五指山纸坊,会灵都宫麻姑河,二水而东;一出秦岭山下,经曲阳故城西南.三条水流在官桥村西北三河口汇为一川,经县城南东流,与浝水(即蟒河)汇合东南流入于黄河.济源古代属于华夏民族的中心地带,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湨水之名虽古籍难考,但可能与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活动有关.他们由甘肃沮水一带迁徒到王屋山居住后,以两族图腾命名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故产生了湨水之名.有趣的是,湨水右偏旁上半部“目”是“且”字的演变,代表女娲氏:下半部“犬”代表伏羲氏.湨梁之名,出于春秋,始于何时,古籍无考,也无遗址可证.

蟒河、湨河两条河流历经百般迂迴,进入济源城区,便已出落成了大家闺秀,大气而又娟丽.她们与黄河、沁河、济河,还有数不清的山间小河,共同构筑了济源水文化的空间.厚重的水文化和道文化,承载了济源的灵秀与大气.湨蟒二河,在阳光的照射和微风的吹拂下,静静地流淌着,传递给人们的,是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永恒.两河恰似两条闪光的玉带,环绕这座新城.两岸翠柳依依,风光氤氲,满身沧桑的城市河似乎告诉了我们许多,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继续去品读.

王屋山传说

济源市地处豫西北的太行、王屋山区,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自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建县起,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境内的太行、王屋二山,山势雄伟,洞幽谷深,林木苍翠,猕猴成群,为河南省猕猴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主峰天坛山,海拔1700余米,独柱凌空,奇峰插云,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秀、黄山之奇、青城之幽,曾为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地,为文人骚客所向往,为为河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古代江、河、淮、济四渎,济水发源其境,黄河流经其南;古代九大名山,济源有其二,中部王屋高耸,北部太行绵亘.王屋山区流传的女娲补天造人神话和愚公移山寓言故事及其自然原型;广泛流传的盘古开天、黄帝祭天、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等传说故事,是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也是史前文明的记忆.《国语》云:“禹封九山.”《禹贡》曰:“导沇水东流为济.”《古木竹书纪年》载:“帝宁居原”(夏代第七王)等文献记载,济源大量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均可证王屋山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有专家指出,济源不仅曾以源远流长、自成一系的“济水文化”享誉华夏,更依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王屋山“道”文化著称于世.由济水与王屋山所衍生的“水文化”与“道文化”两大文化遗产,铸就了济源显赫一域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甚至可以说,颇具特质的济源地域文化,对华夏文明的产业与进步、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都曾经产生过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济源地灵人杰,在这悠长的岁月中,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件,诞生和培育过许多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

卢仝,济源人氏,号玉川子,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颗耀眼的恒星,被后世尊为“茶仙”.几百年前,王屋山被列为“天下第一洞天”,不仅仅是道家人物修身成仙之所,更是茶仙卢仝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人墨客谈诗品茗之处.卢仝所作的《七碗茶歌》与陆羽的《茶经》、赵赞的《茶禁》成为中国茶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三部经典.

蟒河、湨水,用“流清、泽广、德厚”的写意,舒卷着浩浩淼淼的梦幻,追溯着并未走远的往事.湨水、蟒河流尽古今,却没有道破古今,只有与大自然一样博大精深的胸怀,才能听懂她的轻言细语,领悟她的遥遥祝福.就是在这样恢宏的自然景观中,锲而不舍、生生不息的愚公精神形成了他们生命的源流,也用精神的最后塑造,为今天的城市今天的社会,树立了一块思想和理想的不朽丰碑.

我们的城市河,水虽柔弱,却刚强了我们的筋骨;水虽消瘦,却潮汐了我们生生不息的血液.许许多多肥肥瘦瘦的日子,被灵巧的妇人们摊开在流水的怀抱里洁净、滋润,然后捞将起来,喂养我们厚厚实实的人生.一个好梦在我们的心房里发芽、拔节,伴随着炊烟缓缓生长.

城市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城市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城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城市建设理论杂志社

2、城市问题期刊

3、城市建设理论期刊

4、城市轨道交通论文

5、城市规划毕业论文

6、城市规划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