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事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乡村记事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乡村记事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乡村记事

打湖草

我的家乡是湖区,多水田.

在没有化肥的时候,种田是靠打湖草来沤肥的.把打下来的湖草撒在田里,牵牛下田起板,翻起的泥块把湖草压下去,再在田里灌上浅浅的水,过些日子,泥下的湖草就腐烂了,变成了有机肥.

民谣唱道:“正月吃吃喝喝,二月编箩紧索,三月磨镰打草”,这后一句就是唱的打湖草.

打湖草最要紧的是要有一把好镰子.镰子是反孔的,锋利无比,装上一丈来长的木柄,颇有点类似古代的兵器钩镰.

打湖草是个费力气的技术活.如果只是凭两手的蛮力,一天下来是打不了多少湖草的,人还要累得半死.你得要用巧劲.把长长的木柄的一头夹在腋下,双手握紧镰柄,两腿叉成马步,镰刀平平地伸进湖草丛中,腰身、双手同时从左往右发力,横着一扫,镰口贴着地皮削过去,湖草贴着镰杆团过来.就这样,刷,湖草倒下一片;刷,湖草又倒下一片.行家最多只要四镰子,就能打下一担湖草,团成一堆.再打,再团堆.打湖草时,是家里人送饭到湖滩去吃的,为的是节省时间,好多打草.湖滩只有那么大,湖草尽管长势好,但也只有那么多,而大家都要来打湖草,你不抓紧,草就成了别人的了.

湖西村人印象最深的是1965年为争抢湖草,在鸭子湖滩上与长山圩人差点发生的大械斗.

鸭子湖是太泊湖的一个支汊,是皖赣两省的分界处.湖西村在解放前归安徽的东流县,解放后才划归江西的彭泽县,所以,这一带在老百姓那里也没个非常明显的分界线.你的牛吃草到这边是常有的事;我的人打草过那边也是常有的事.一直以来都没发生争吵.

那年春天到得早.开春三月,鸭子湖滩上草长得齐腰深,青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这是打湖草的最好时节.

当两边的草镰子一齐向湖草挥动的时候,湖草萎缩的速度当然快过了人们的预期.而人们对湖草的需求却并不减缓,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巴不得多打一担草.要知道,“头春一担草,半夏一箩谷”啊!有的人家,除了自己出动外,还请来亲戚朋友帮忙,打的打,运的运,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湖草的减少,两边的人对对方跨界打草的不满便越来越重了.

那一天,也不知哪家请的帮工拉错了别人家的草,就有人大嗓子一喊:“有人抢草了!”这一下,就像在油锅里迸进了火星,双方都将对方当成了抢草的人,一些手快的人便动起了拳脚.长山那边就有人将这边拉草的牛牵过去,这又引起这边人的更大恐慌.“抢东西了!”紧张地一声喊,湖滩上这边打草的人都拿着镰子围上去,双方阵势摆开.这边先吃了亏,当然不能服软.便有一些练过把式、会些拳脚的,冲上前去,撂倒对方几个,抓回几个闹得最狠的,夺回被牵的牛.这边也有些人受了伤.当对方再冲上来时,这边的镰子齐刷刷挥起来,就像古代的两军对阵一样,一场流血械斗眼看就要发生.也是不该有事,这边公社的武装部长来检查社员打草的情况,见状,朝天鸣,镇住了所有的人.

后来,还是两边县政府谈判,明确以阴山河流下来的一条水为界.以后打湖草,双方互不过界.再后来,围湖造田,化肥当家,打湖草就被尘封进了历史的记忆.

摸脚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吃水是有讲究的.或者是水上行船收盘缠,或者是水边种田得收成,或者是水中捕鱼得实惠.

在水中捕鱼,也是有讲究的,有船有网的,那就方便得很,放丝网,拉脚网,撒大网,捕鱼就像在菜园摘菜.没船没网的呢,那就看你的本事了.在我们那里,有些人就特别会“摸脚迹”,抓来大把的鱼.

隆冬天,鱼不再到处游动觅食,而是沉到水底,在湖底的一些沟沟壑壑猫起来.因为沟壑里水稍微深些,水温也就稍高一丝丝.这时候,你要是下湖去,踩出一些或深或浅的脚印,鱼就会钻进这些脚印窝里.然后,你就可以循着自己的脚印,一个个摸过去,脚窝里的鱼一个都跑不掉.

在中老屋村,最会摸脚迹的是敏乐母舅.

敏乐母舅身材不高,走路时脚步轻轻,有时候走到你背后你可能还没有发觉,据说这是他练过武功的缘故.他摸鱼,会先去放脚迹,穿一件皮裤子,再冻的天也不怕水冷.他在水中走路的脚步是一样的轻重,放的脚印也是一样深浅,所以他摸上来的是清一色的鲫鱼,斤把重,让人眼热得很.吃鱼讲究的是“冬鲫夏鲤”,三九天,将这斤把重的鲫鱼清炖或是红烧,鱼肉又嫩又鲜,是上好的美味.所以,他摸上来的鱼卖得快,有时候人还没到家,半路上鱼就差不多卖光了.

敏乐母舅家与外公家没出五服,两家住在紧隔壁.每回,敏乐母舅家煮鱼的香气飘到外公家这边时,孩子们都露出很羡慕的神色,外婆便会小声地嘟嚷:“你们莫向人家食,你爹爹是不会下湖去摸鱼的.”

这话听得回数多了,外公多少有些烦心,私下就去问敏乐母舅,下湖放脚迹要准备些什么?敏乐母舅笑笑说:“的爹也想下湖啊?那可是要吃得苦的哟!”

外公顾不得辈分高,说:“你不要卖关子!”

按照敏乐母舅说的法子,他先是到新屋里去买回一块上年的水牛皮.用牛筋线一针一线地连起一件牛皮衣,再用桐油一遍一遍地涂上.过了几天,桐油干了,试穿一下,还不错.

那天鸡叫头遍,外公便起来穿衣,收拾好家伙什,与敏乐两个人结伴就上了路.

从鱼公林下湖,外公穿着大牛皮裤子走在水中,有些轻飘飘的,只晓得跟着敏乐往前走.敏乐母舅说:“这不行,要分开走,不然惊了鱼不敢来.”于是两人分头,一向南一向西,一路踩过去.外公向南走,到蹲仙石往回返;敏乐母舅向西走,到马家嘴往回返.一边往回走,沿着去时做的记号,一路往回摸.摸到了鱼,就扔到背后的鱼篓里.天大亮的时候,叔侄两个回到了下湖的地方,鱼篓都满了,外公身后还拖了一条绳子,绳子上是一串串鱼.敏乐母舅摸到的还是清一色的斤把一条的鲫鱼,外公摸到的则多是一两斤一条的鳜鱼.

回家的路上,不断有人买鱼.外公的大鳜鱼好让人眼热,大家都来抢着买.外公说:“好歹还要留一些回家让孩子们尝鲜.”

孩子们有鱼吃,而且是肉多无刺的鳜鱼,捧着碗,那个美啊,早不是吃鱼的味道了.

第二天去放脚迹的时候,敏乐母舅对外公说:“的爹,今朝我俩换个位置,你朝马家嘴走,我朝蹲仙石走.”外公“嗯”了一声,就一路朝西走过去,天亮时,二人还在鱼公林会面.敏乐母舅摸到的还是清一色的鲫鱼,外公摸到的还全是鳜鱼.敏乐母舅看了,心里有些想不明白,就按照外公放的脚迹摸过去,原来外公身材高大,走路的脚步重,那个牛皮衣连的鞋也大,放的脚迹窝深,鳜鱼个大,就喜欢往这样的深脚窝中藏猫猫.

敏乐母舅笑着说:“一头牛,一路草,各有天命啊!”

抢风滩

数九寒冬.

发了狂似的大北风,从江面上横扫过来,经过大斜山和长山之间夹弄的挤合,更显得劲头十足,从八亩田直灌进太泊湖.在风力的驱赶下,湖水像听话的绵羊,乖乖地向南撤退,不到一餐饭的工夫,从董家垅、虞公林、双墩廊,往南,一直到杵山、大泊头,方圆几十里的湖面上没有了水,只剩下稀糊糊的泥浆.太泊湖两岸的人管这叫风滩.泥滩上面,是成堆的鱼,来不及随水撤退的大大小小的鱼.

这时候,沿湖两岸的人,身大力强的男人们,便赶紧下湖去抢拾风滩上的鱼.

抢风滩也是有些讲究的.

俗话讲“人强不抵物毒”.抢风滩要有推凳.用一块尺把宽、四五尺长的木板做底,在一头垂直装上两只木档,从直档中间向木板的另一头斜装两条拉档,这就是推凳.抢风滩时,在推凳的前面放上竹篮或竹篓,用来装捡的鱼,人两手扶着那竖起的两根木档,一只脚踩在推凳的头上,将另一头踩得微微翘起,另一只脚在湖面的泥浆上用力一箭,人就借着风力向前快速地滑行,很有点像滑水的样子.当然,你得顺着风向.

抢风滩最好还要有啄钩.就是请铁匠打一个半月形的弯钩,一头留圆孔,装上三四尺长的木柄.这样在捡鱼时只用啄钩去啄鱼,人不用弯腰,又快.再者,如空手去捡鱼,那个冷冻也让人吃不消.风滩上的鱼不能一下湖就捡的,靠近湖边的都是小鱼.因为风力并不是一下子就上来的,它也有个先小后大,水就退得先慢后快.在水往后退的过程中,先是小些的鱼被甩下来,再到后来,风力加强,水跑得更快,那些大鱼也跑不过水了,全被抛弃在泥滩上.所以呀,越往风尾水头边,鱼就越多、越大,用乡亲们的话讲,那个鱼是堆硬了

但是人下湖之后,往往是见鱼就捡的,一篮就要捡满了,又看见前面有更大的鱼,鱼色更好,就把先捡的鱼倒掉,又来捡大鱼、好鱼.这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体力.要是体力跟不上的话,搞不好就会冻着,甚至冻死.

1962年冬天的一场风滩,讲起来,到现在还让沿湖两岸人心寒.

那天从挨黑边,天就起了北风.风呜呜地叫了大半夜.人们知道,湖上又有风滩了.

鸡叫二遍的时候,就有一些胆大的人开始动作了.男人们扛着推凳,带着鱼篓,冲进了风中.刚下到湖里,一脚踩进泥浆中,冷得上牙直打下牙.但是那泥滩上、身两边,横七竖八的鱼,一下子就让人忘掉了冷冻.

到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太泊头以东的湖面上,就满是人,穿梭一样.

父亲就是在这时候下湖去的.

他那时当了生产队长,打鱼摸虾的事他没空去做,家里也没有置办推凳一类抢风滩的家什.但母亲在那晚听到风起的时候,在父亲的耳边嘀咕,人家男人都会去捡些鱼来,我家的人是个相公,家里的伢连鱼鳞都摸不到一片.父亲终于在这嘀咕声中,起了去捡鱼的念头.没有推凳,就用家中一个大些的板凳顶替.

父亲是第一次下湖捡风滩,一下湖,看到身边的鱼就捡.一篮捡满,他马上送回岸边,母亲就在岸边接回家.当父亲第二次赶到蹲仙石边上时,天大亮了,风也小了一些.这时他听到有人低声求救命.原来,是半夜下湖的人,在风中泥中呆的时间太长了,人又累又冻,顶不住了.那人浑身是泥浆,只看到两只眼珠.也认不出是哪个.父亲就丢下自己的东西,将他拉到那个推凳上,推他上岸.离岸还有里把路时,风陡然停了,湖水从南边飞一样杀回来,转眼就齐腰深.父亲一慌神,顾不得分辨东西,直往岸边奔.水越来越深,他不会游水,再慢一点,不要说他救的那个人,就是他自己也会被水淹了.好在命不该绝,对面来了一个人,将他俩救上了岸.

这边风停了,湖水回来了,而父亲却没回来,母亲急得大哭,见一个问一个:“看到我家人么?”“看到我家人么?”母亲从村前的湖边沿湖寻过马家嘴、帽子山、金家榜、赵家,终于跟父亲碰到头.

而那天因为风停得快,沿湖两岸被冻淹死的不下二十人.那个被父亲救的人和救他们两个的人,后来成了好朋友.

从那以后,母亲再也没要父亲去捡风滩,就连我长大后,也不让下湖,她说:“命比什么都金贵.”

花亭大堤建好后,湖面缩小了三分之一,再起大风,湖水也无处可退.风滩也就只有在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才有了.

乡村记事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乡村记事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乡村记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乡村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