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饰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诗经》服饰材料考之裘服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服饰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诗经》服饰材料考之裘服

王红进

(北京物资学院文化传播教研室,北京100149)

[摘 要]《诗经》但凡写人,往往要着墨于其服饰,这与周人以合礼为美,合德为美的服饰观密切相关.裘服从最原始的御寒服装发展到贵族所专享的奢华服饰,在最初的御寒弊体功能之外,也具有德称其服的道德要求和美学观念.

[关键词]诗经;裘服;合礼;合德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3-0063-02

[作者简介]王红进,女,北京物资学院文化传播教研室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

服饰产生于人们取暖御寒的自然需求和审美的心理需求,早在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通过打猎获取动物毛皮,缝制起来后抵御风寒.《礼记·礼运》云:“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汉书.舆服志》曰:“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这都是对先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不需要纺织技术,动物皮毛是人类最早最原始的制衣原料.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先民们逐渐舍弃了粗糙的皮毛,筛选出更舒适更美观的皮毛,其中,羔羊皮和狐皮因为轻而暖的特质和美丽的外形,被延用,成为贵族制作皮衣的专用材料,这种皮衣被称为“裘”,一般的穿法为毛面在外,称“表”,皮面在里,称为“里”.孔子曰:“表裘不入公门”就是这个意思.

到了《诗经》产生的时代,由于缝制技艺的提高,周人已不会将整张的兽皮剥下套在身上,而是先将兽皮进行适当裁剪,再用无色的丝线缝合,来满足日益提高的审美追求.《诗经》时代,平民百姓没有资格穿着皮裘,皮裘是贵族阶层专有的生活服饰和礼仪服饰.《邶风·旄丘》云:“狐裘蒙戎,匪车不东”,诗中的“狐裘”代指的是贵族大夫人物.《论语》里子路谈自己的理想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公冶长》)上古时代人人可穿着的兽皮,此时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成为高贵身份地位的象征.而老百姓就算猎到了优质的皮毛,也没有资格使用,而是要献给贵族.《小雅·大东》云:“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豳风·七月》云:“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言私其豵,献豜于公”.农夫们在寒冬腊月之中“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却还要“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貍,为公子裘”.

《诗经》时代,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护体之物,而是与人的内在德性互为表里,讲求的是德称其服,《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叔孙氏说“服美不称,必以恶终”.儒家思想就认为皮毛的色与文是与人内心的质相匹配.《论语·颜渊》记载:“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尤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子贡认为,内心修养不可以代替外在文饰,否则就像虎皮和豹皮去掉毛色与低贱的犬羊皮去掉毛色没什么分别.这种观念是当时贵族普遍流行的观念.所以皮毛的质地、颜色和纹案是裘衣划分等级最重要的依据,而裘衣的毛色和毛质也因此是最被看重的.

《诗经》中人们经常穿着的皮裘有三种,分别是羔裘、狐裘、熊(罴)裘.

一、羔裘

《诗经》中,涉及羔裘的诗有《豳风·七月》《召南·羔羊》、《郑风·羔裘》、《唐风·羔裘》、《桧风·羔裘》等.在《诗经时代》羊已经被驯化,蓄羊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羊的用途十分广泛,食用、保暖、祭祀,都离不开羊.《笺》曰:“大夫羔裘以居.”羔裘是贵族普遍穿用的衣着.《召南·羔裘》云: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緫;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毛传》云:“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自居.”按照周礼制度,大夫应穿用白色丝线缝合的黑色羔裘,以匹配其身份地位.所以这是一首赞扬士大夫优美风度的诗,“羔裘”之服在外指士大夫外在的仪容风度优雅,在内指其品德修养温柔敦厚、文质彬彬,这正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们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朱熹说:“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它赞扬士大夫正直节俭,衣服有常,德如羔羊.

《郑风·羔裘》也是一首完美体现周人审美的诗歌.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诗中男子是一位温柔敦厚的古代文人形象,他身穿“羔裘”,羔羊皮为裘象征臣子的勤俭、顺从和其文治才华.齐诗说:“羔羊皮革,君子朝服.辅政以德,以合万国.”而“豹饰”则象征着豹的凶猛迅捷、孔武有力,比喻君子在勇武方面的才华.诗中男子德如羔羊,使人可亲可敬.同时他又“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由这首诗可以看出周人的审美是文武并重,即德如羔羊又孔武有力.

羔裘是贵族身份的体现,同时具有规定等级的作用,《唐风·羔裘》在这方面有所体现: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这里“祛”和“褎”都是指衣袖.“羔裘豹袪”、“羔裘豹褎”,都是以羔羊皮为裘衣、以豹皮为袖口.《论语·乡党》云:“缁衣羔裘”郑注“缁衣羔裘,诸侯视朝之服”.《礼记·玉藻》云:“羔裘豹飾,緇衣以裼之”,可见,羔裘乃黑色,国君亦服.羔裘为士大夫在朝堂议政所穿,以羔羊皮作衣,以豹皮作袖子,用来与穿着纯色羔裘的国君相区别,是符合礼制的需要.

二、狐裘

《邶风·旄丘》《秦风·终南》《豳风·七月》《桧风·羔裘》《小雅·都人士》都提及了狐裘.在周代,还没有人工养殖狐狸的技术,想要狐皮只能靠打猎获取.《豳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描绘的是一幅冬猎图.按该诗首章所言,“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一之日是寒冬季节,狐狸等动物会长出更多的绒毛以抵御严寒,此时的皮毛质量最优,也是“于貉”——猎取狐狸的最好时节.由于不能养殖,狐皮的产量大大低于已大比量养殖的羔羊皮,物以稀为贵,狐皮的珍贵及其对身份的体现也远远高于羔羊皮,《史记·商君列传》就云:“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正是因为稀少珍贵,更能激发人们对于狐裘的喜爱和追求,《诗经》中直接写羔裘的诗有三首,直接写狐裘的诗有五首,很能说明问题.由于稀少而珍贵,由于珍贵而尊贵,所以,有资格穿狐裘的人都具有尊贵的身份.《小雅·都人士》说:“彼都人士,狐裘黄黄.”《秦风·终南》说:“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穿狐裘的不是万民所望的“都人士”就是颜如渥丹的国君.而由于狐裘的尊贵含义,礼法对于穿着狐裘的等级要求也更为严格.《礼记·玉藻》记载“: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士不衣狐白.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绡衣以裼之;麛裘青犴褎,绞衣以裼之;羔裘豹饰,缁衣以裼之;狐裘,黄衣以裼之.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其中对君、士、君子、诸侯等不同等级穿用狐裘的颜色,以及以什么衣物为“裼”都有详细的说明.其中狐白裘最为高贵,为君主为用,一般人士是没有资格穿着的.而黄狐裘最普通,低等级的贵族也可以穿着.

《秦风·终南》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郑笺》:“至止者,受命服与天子而来也.诸侯狐裘,锦衣以裼之.”这里指秦襄公得封为诸侯,穿着与身份相称的锦衣狐裘,诸侯的狐裘不是一普通的狐裘,而是非常珍贵的狐白裘,这是天子对于诸侯很难得的礼遇.裼衣的颜色应与裘的颜色一致,以素锦衣为裼.诗中描述了襄公有功于周王室,得到了周王的承认和封赏,身穿白狐裘为衣,素锦衣为裼,回到秦地,国人看到他,也十分得意,纷纷称赞的情景.

《小雅·都人士》中记载了一位来自西周王畿的男性贵族身着黄衣狐裘,谈吐从容,得到了人们的敬重,成为万民表率: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都人”是对美士的称谓,“狐裘黄黄”描写的正是周代黄裘符合礼仪的穿法,内穿黄狐裘,外面加黄衣为裼,与《礼记·玉藻》中的“狐裘黄衣以裼之”的记载相一致.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着“礼”的精神:着衣以礼、从容有常、言语有法,这种由内而外的文雅翩翩的气度折服了众人,他尊重礼仪法度的精神使他获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赞美.

狐裘是贵族身份和高贵地位的象征,是美德的象征,华美的狐裘象征着国力的强大国运的昌盛,但如果过分重视外表,也会遭到时人的讽刺.如《桧风·羔裘》云: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桧的国君把心思都用在修饰裘服上,忽视了朝政的治理,故虽然外表光鲜高贵,也不会得到尊重和赞赏,臣子们看到国君的外表,也看到他“不能自强于政治”的志向,于是十分忧虑,作诗以劝谏之.

三、熊裘

《诗经》中写到熊裘的仅见于《小雅·大东》第四章: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这首诗是叙述西方的国家压迫东方的国家,东方的国家人民苦不堪言的情景.这里的“舟人”指的是“周人”,传说中,熊、罴、虎、豹、狼,都曾经是周人不同氏族的图腾.黄帝曾经率领熊罴狼豹虎为前驱打败敌人,并非真的率领了猛兽,而是率领了以这些猛兽为图腾的氏族.周人穿着熊罴制成的裘衣,是取其孔武有力的意思,可以看出,西国以武力征服了东国,横征暴敛,于是创作了这样的诗篇.

可见《诗经》涉及服饰的诗篇很多,但凡写人,往往要着墨于其服饰,这与周人的服饰观密切相关,周人对服饰要求以合礼为美,合德为美,服饰不仅是外在美的展示,更是内在美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C]//(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

[2]司马迁,三家注.史记[M].中华书局,1959.

[3]战学成.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服饰论文范文结:

适合服饰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服饰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