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专业方面论文范文集 和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生培养质量问题与建议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工程专业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工程专业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生培养质量问题与建议

[摘 要]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地质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服务的.文章结合近年来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就生源质量、课程教学、科研素质训练和导师指导力度等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给出了针对性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途径,以期为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地质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2-0179-03

地质工程学科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为矿产资源开发、城建、水利水电、交通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国防工程等国民经济建设领域服务的先导性工程学科[1].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层次的地质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除了强调创新性还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要求所培养的研究生既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现代手段解决地质工程实际问题,具有独立担负地质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因此,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已向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工程科学与技术人才.多年来,我校研究生院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多次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研究生教育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源质量下滑

决定于地质工程专业的服务领域,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条件总体比较艰苦且出差多;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显著,行业波动也大.因此,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许多地质工程专业(特别是探矿工程方向)的学生对本专业兴趣下降,会选择相近的其他专业作为攻读硕士方向.此外,自2014年教育部推出新的硕士研究生推免政策之后,本校包括地质工程在内的各个学科优质生源外流趋势急剧上升,这就加剧了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现象,所招收的研究生中来自211 高校生源的比例下降.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潜力,可以说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总体而言,非211高校毕业生由于学校办学条件、学习环境等的影响,所受教育的系统性、科研素质、知识结构等与211高校有一定的差距.两类学生入学后在导师相同的指导下,拥有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很可能存在差距.表1是某校地质工程专业2016级128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外审分数的统计分析结果.由表1可知,方差方程Levene检验的F检验观察值为6.047,概率值为0.015,小于显著性水平,这就可以认为本科为非211高校的硕士生学位论文与本科毕业于211高校的硕士生学位论文外审成绩的方差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从方差不相等的t检验结果可知,由于概率值(0.002)小于显著性水平,可以认为2个总体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即本科毕业于211高校的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外审成绩高于毕业于普通院校的硕士生学位论文的外审成绩在统计意义上具有显著性.所以,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肯定会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研究生科研素质训练不够全面

从历年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可以看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通常都是以导师的研究项目为基础的,都参与了导师的科研课题.科研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只有通过更多的科研训练才能实现研究生的教育目标.研究生在参与导师的课题过程中,可以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获得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这是工科学生所需要的.因此,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应该看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只是以一种高级劳动力的角色参与导师课题(尤其是横向课题),以完成导师项目的某一阶段性任务或某一环节为目标,得不到系统的科研训练.有的研究生,事实上成了导师的“雇工”.从一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几乎与科研报告无异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就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中除政治、英语、数学物理方程、泛函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数值分析外,可供选择的许多课程是本科相关课程的延伸,比如高等岩石力学、高等土力学、土动力学、岩体稳定性评价与利用、非开挖工程理论与技术、桩基工程理论与技术、岩石破碎学、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这些课程虽然引入了一些学科的前沿问题,但从知识体系角度看只是本科课程的延伸和强化.研究生在进行知识创新时,如果要用到相关知识应该容易想到这些内容,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可以实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专门花一年时间去修习这些课程代价太大,毕竟这占了整个研究生阶段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更何况这些课程包含了大部分本科教材的内容.更有甚者,有些课程所用教材竟然是20世纪90年代初编写的.此外,教学方式通常也都是传统的“满堂灌”,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其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得不到有效训练.课程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式的落后,严重阻碍了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质量.

(四)导师指导力度不足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管理者,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指导者与责任人,是研究生探索并揭开未知的科学领域的引领者[2].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也明显增多.很多导师同时所带在读研究生数量超过10个,有的甚至达到几十个,在导师用于本科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研究生人均接受导师指导的时间缩短,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力度减小.据调查,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指导是“偶尔的”.由于导师指导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决定因素[3],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从某校地质工程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外审成绩的统计也可以大致证明这一点.

为避开生源对硕士学位论文外审成绩造成的影响,本研究只对本科毕业于211高校的硕士学位论文外审成绩按指导老师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职称为副教授的导师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平均成绩是85.2,所有职称为教授的导师指导的其平均成绩是84.3.由于t检验的概率值达0.55,从统计意义上说,教授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外审成绩和副教授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外审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不能得出教授指导的论文质量不如副教授指导的这样的结论.但是,教授组研究生的平均水平与副教授组研究生的平均水平无差异足以让我们感到意外.我们通常认为教授的学术水平高于副教授的学术水平,而且教授的各种教学资源也要多于副教授的,教授指导的研究生水平理应要高于副教授的.看来能够解释统计分析结果的,只能是教授花在研究生指导上的时间要少于副教授的,因为教授所带的研究生人数往往更多,而他们的行政和社会活动也更多.

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

(一)从完善研究生入学复试制度和加强本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入手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国家统一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对于保证招生公平起着很大的作用,研究生招生重视初试成绩是应该的.但初试的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和知识运用能力,因此需要在复试环节对这些必备素质进行考核.我校研究生复试中,复试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占比达到了40%.但复试考查范围太窄,形式有改进余地.目前复试一般包括一门专业课的闭卷考试、工程实践能力测试和面试.建议闭卷考试范围扩大至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同时增加课程之间交叉知识的考核比例,以切实了解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加强本校本科生科研训练也是提高生源质量的重要途径.尽管本校本科毕业生在研究生中的占比下降,但仍然是主体.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开放基金、启航计划、领航计划、英才计划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科研训练项目,并切实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无疑有助于他们在研究生阶段更快地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转变.同时,这些科研活动也有助于他们了解本校的科研条件、导师的实力,增强对本专业的兴趣,从而吸引一部分学生继续在本校深造.对2018年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继续留校深造的原因中超过35%的学生选择已参与导师课题和导师的人格魅力.笔者所招收的推免生中,本科阶段在笔者的指导下进行过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学生占了近一半.因此,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活动是实现师生相互了解的有效途径,有助于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提高.

(二)以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为抓手,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

学术论文的发表需要经过选题、文献阅读与分析、制订和执行实验方案、数据分析和处理、论文撰写和投稿、按外审意见修改等众多环节[4].因此,发表学术论文是一种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

大部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或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科学研究活动,因此在研究生学习初期对做研究并没有多少认识.在学术生涯的起点,研究生们并不能立即写出可被发表的论文,甚至连查阅专业文献的能力都很薄弱.因此,需要在导师的指引下阅读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掌握学科前沿和本领域研究方法,学习撰写研究计划,制订可行的研究方案等.即使通过反复实验获得了高质量的实验数据,研究生要写出可被期刊接受的论文也非易事.学生所撰初稿,从格式、文字表达到理论分析都需要反复修改才能合乎期刊的刊发要求.笔者一研究生发表在Surface and Coating Technology 上的文章,投稿之前根据笔者的意见修改了16次,另一学生发表在Surface Engineering 上的文章则修改了近30次!通过争取论文发表这一完整的训练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写作水平、学术水平都会有很大提高.除此之外,研究生还可以学习如何与学术杂志的编辑沟通、如何回应匿名审稿人的批评等.尤其是利用审稿人这一第三方参与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对学生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和匿名评审人的交流过程里,研究生可以从不一样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完善自己的论文.即使所撰论文不能顺利发表,这样的练习本身已经很有价值.这一训练为学位论文的高质量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独立开展研究和日后申请研究经费的能力.

如果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将不会自觉发表高水准的论文,大部分导师也不会主动要求学生,从而使学生失去了系统训练的机会.近年来,我们课题组要求研究生从第一学期开始泛读文献,第二学期开始小论文的实验,第三学期结束之前完成论文的投稿.从学位论文的匿名外审成绩看,这个培养环节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有必要硬性规定把发表一定级别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以保证师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投入的研究时间,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三)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减少选课限制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用学科内现成的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创新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学科交叉、相互渗透是一种必然.学科难题的解决通常包含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需要跳出本领域既有知识的束缚,从更宽泛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利用、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这需要研究者有宽广的知识面,否则,拥有再强大的想象力也不够用.因此,研究生课程除了政治、英语外,要强化数学、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增加现代分析技术、检测手段、哲学、文艺方面的课程.这些知识可能不是一下子会用到,但它们能为创新埋下希望的种子.

(四)限制导师招生人数,按学生质量考核导师

目前的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认定主要考评导师的学术水平.导师的学术水平再高,如果不花时间在学生指导身上,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足够的指导,必须对每个教师的招生名额进行严格限制.因此,应健全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改变目前仅以导师学术水平为依据的招生资格审核制度,应该把导师的招生名额与培养的研究生质量相结合进行考核.对于那些培养出能获得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的研究生的优秀导师,应加大奖励力度,并在限定周期内适度增加其招生名额.而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的导师,应该限制其招生名额,甚至禁止其招生.

三、结语

培养质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为提高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其专业特点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从提高生源质量、强化科研素质训练、开展课程改革和审核导师招生资格等方面进行完善,以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地质工程专业高级人才.

[ 参考文献]

[1] 陈晨,孙友宏,陈宝义,等. 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创新,构建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16(9):77-80.

[2] 马淑艳,赵罡. 导师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J]. 教书育人,2010(21):32-33.

[3] 苗宗霞,陈英. 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力的调查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24-127.

[4] 杨乐. 研究生如何获得完整的科研训练[N]. 光明日报,2007-10-08(008).

[5] 王丽华,曾昭发,李宏卿,等.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1):121-123.

[责任编辑:庞丹丹]

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结:

关于工程专业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工程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轮机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3、能源和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4、金融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5、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