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类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正能量如何感动每一天《青岛晚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此文是一篇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正能量如何感动每一天《青岛晚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做好主旋律报道,并使读者喜闻乐见,是摆在主流媒体面前并不轻松的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以简洁有力的姿态,重拾了中华文明中朴素而动人的信念,堪为推动当代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作为肩负社会责任的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策划和宣传,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新高地.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媒体下了很大工夫,用了不少心思,推出的正面宣传报道往往难以出彩,反倒是社会新闻更加吸引读者,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报道更是抢尽风头,这就是令媒体人困惑的“正面报道苍白无力,负面报道有声有色”现象.究其原因,在读者阅读水平日益提高,自身见解更加独立的情况下,不少正面报道仍然安于“宣传”的窠臼,板起面孔,高高在上,一味说教,这样的“距离感”,自然令读者敬而远之.

一份文化生活类报纸,作为城市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命题作文”不走老路,摆脱尴尬,真正让读者感觉到爱读、耐读、好读?《青岛晚报》分析自身多年正面报道的得失,认识到以往的不足之处:虽然“三贴近”喊了多年,但恰恰是正面宣传与读者还不够“近”,如果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报道能够在平民百姓身上做文章,就避免了旧瓶装新酒,走上一条新的轨道.因此,设定新的定位,突破惯性思维,确定以“好人”为主题,以“草根”为主体,以“文明”为主线,采写读者身边的好人故事,感受社区邻里的好人魅力,全新策划了“核心价值观,感动每一天——寻找你我身边最温暖的新闻”系列报道(以下简称“感动”系列报道).

动议:聚焦草根,挖掘身边的感动

一座城,一种精神.在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底色之下,涌动着爱的力量,传承着情的温度.曾经的“微尘”,展示了青岛人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间大爱.这样的温暖,附着于城市的每一个细节.

无论什么样的价值观,其活体就是一个个的人,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自然要找准人、写好人,否则,又难免陷于空洞无物的尴尬.《青岛晚报》打破思维定势,着眼于市民化、情感化、生活化,不搞事迹拔高的典型,不做流于表面的文章,让百姓身边的文明人正派人热心人大唱主角,这样,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报道就会更加可信、可亲、可敬了.

出于上述考量,《青岛晚报》结合自身实际,报道取向定位于“价值观”的公民层面,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正是“小人物”们古道热肠、凡人善举的群体性写照,也是《青岛晚报》能够记录每天发生在岛城的温暖故事,绘就一幕幕城市风景线的最好切入点.2014年11月27日,“感动”系列报道整版推出常年抱着一名农村残疾孩子上学放学的校车司机郝旭刚的事迹,成为“感动”系列报道首发人物.这篇报道一炮打响,网上纷纷点赞,如同打开了报纸的“任督二脉”,一个个鲜活的感动人物,从此相继登场.

行动:寻找感动,四条路径搜线索

“感动”系列报道确定每周一至周五刊发,每天一个版位.如此密集的发稿频次,青岛到底能有多少“感动人物”做支撑?会不会开始声势浩大,继而勉强凑数,最后偃旗息鼓呢?“感动”系列报道创办之初,编采团队就产生了“断炊”之忧.

何为温暖,如何感动?这其实是报道团队的每名记者内心急需的困惑.但当记者真正接到社会的“地气”时,与爱心奉献者、职业坚守者、见义勇为者这些民间活生生的好人们面对面、零距离接触时,共同的感觉就是,如果对采访对象做特别的设定,必然自缚手脚,走进死胡同,最终将致“感动”系列报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蓄积着温暖他人的力量,都埋藏着不为人知的传奇,记者的工作,就是捕捉人性在阳光下最闪光的一面.破除了“高大全”的观念框框,报道组眼前立马豁然开朗了.

茫茫人海,如何寻找?为避免采访的漫无边际,尽可能做到事半功倍,在对初期汇集而来的线索做细致分析后,“感动”系列报道团队确定了四个挖“料”方向.一是向上要,即青岛市文明办经过多层筛选的“精品”好人;二是下去找,记者深入各区市的街道办或服务行业打探;三是线上求,展开报纸网络互动,由读者或网友自发推荐;四是随时搜,记者保持敏感,每天从突发的新闻中搜寻,第一时间对好人“贴身紧逼”.

路子对了,功夫下了,就会发现,我们这个社会蕴藏着取之不尽的道德富矿,“感动”人物如汩汩清泉喷涌而出,源源不绝.《青岛晚报》“感动”系列报道每周发5个版,素材库里往往有10个左右的人物备选,从量上保证了“感动”系列报道成色不减,开栏至今从未有“稿荒”之虞.

好人:奉献社会,人间富含正能量

“感动”系列报道开办已近两年,通过讲述好人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具体化,生活化,以鲜活事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么,感动我们的这些人物群像,究竟是身边的哪些人?他们的社会角色是如何担当的?

截至2016年6月,通过对已经发表的近400篇感动人物做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构成的“感动”的群体主要有以下五类人,他们既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的精神光芒.

第一类,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的这一美德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无论何时何地,或大或小的助人事例层出不穷,因而也构成了最大的“感动”群体,占了接近1/3,主要包括各类志愿者、支教人员、社会义工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求回报,虽无感天动地的事迹,却是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守护人.

第二类,勤俭持家,敬老爱幼.古语:“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道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人文教育,也是代代相传的第一美德.这类“感动”人物约占15%,他们或伺候残疾双亲无微不至,或照料瘫痪丈夫不离不弃,或携子女四处求医直面艰困……他们多生存在社会底层,虽困难重重却精神强大,其故事直入心扉催人泪下.

第三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这类人物约占报道量的近20%,主要有老师、医生、执法人员,以及平日一些不易受关注的行业人士.他们以自己的努力甚至牺牲维护了社会机制的正常运转,成为最坚实的职业道德基石,记者只要用心挖掘,几乎俯拾即是.

第四类,关爱他人,诚信友善.他们几乎是社会中不起眼的“小人物”,做的都是“不入流”的小事,最易被媒体忽略,但却是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在这类“感动”中,有居委会的“小巷总理”,有为剩男剩女热心搭桥的“红娘”,有为家长排忧解难的“小饭桌”,等等,占报道量的10%强.

第五类,直面艰险,见义勇为.相比上述四类“静态”人物,这类人物是完全的“动态”,因为记者不可能事先预知他们会在哪里成为英雄.他们是突发事件新闻的主人公,电光火石一瞬,叩击读者心灵.对其采访务求“第一时间”,来不得半点耽搁,如果时过境迁,社会关注度下降,“感动”的效果也就随之打折.此类报道可遇而不可求,但仍接近10%.

还有其他一些“散居”人物,如访遍青岛老街的“80后”,坚守清贫热爱相声的年轻人,他们无法在上述类别中对号入座,但同样发散着文明之光,也进入了“感动”系列报道.

传播:放大效应,“感动”力求创品牌

“感动”系列报道已经成为《青岛晚报》着力打造的“好人品牌”,多位人物又被其他媒体跟进报道,进一步放大了正能量效应.2014年11月推出《他的双臂就是孩子的双腿》,故事主角郝旭刚被文明办评为“中国好司机”,并上了央视晚会.2015年8月连续报道的两名救人勇士——52岁的“托举哥”段广智救下楼上悬空3岁顽童,休假的海军战士刘创进驾艇搏浪救6人,都相继受到央视等媒体跟访,并获得一系列荣誉.此外,多人入选2015“感动青岛”及“山东孝星”等多个奖项.

为增加栏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避免审美疲劳,“感动”系列报道还利用几个节日推出与读者互动活动.如在2015年圣诞节策划“圣诞老人志愿者,走上街头送温暖”特别报道,2016年元旦推出大型年度晚会,十多位感动人物同台亮相,一段段讲述令不少观众当场泪奔.

在“感动”系列报道开办的同时,《青岛晚报》着眼于报网融合,利用新媒体的渠道优势,展开与青岛全搜索网、掌上青岛APP的紧密合作,扩大受众面,提升影响力.“感动”系列报道除在纸媒见报外,音视频等延伸资源还发布到网络及手机平台,立体化呈现好人事迹.互动更是网媒的拿手好戏,引导网友为好人点赞、转发、跟帖、评论等,既加深了市民对《青岛晚报》“感动”系列报道的认知,也为网媒增多了用户和点击量.

时光荏苒,总有一种感动播洒天地;岁月变迁,总有一种感动长在人间.如泣如诉、如歌如诗的感动让人心灵向善,执着向前.寻找那些温润心田的真情,发现那些推动时代前行的力量,《青岛晚报》还在路上.

作者系《青岛晚报》副总编辑

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人生价值观论文

2、人生观价值观论文

3、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4、价值观论文